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韦皋谢颁示政刑箴表批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四
朕以为理之本。系乎政刑。
顷因退朝。偶有制述。
用锡人极。庶叶时中。
聊以自规。岂能逮意。
卿道赞元化。志宣大猷。
爰勒贞珉。躬自染翰。
克尽事君之节。益嘉将顺之心。
省阅再三。叹赏无巳。
韦皋谢赐纪功碑表批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四
卿元臣上宰
道赞缉熙。
贞谅□彝忠□之才寅亮中枢
怀柔远俗。
□宁息□列于金石。
礼亦宜之。
卿将颐□心远□所谢知。
西川节度大使检校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五
□以阴阳□忠贤作弼。宣翼赞之力。用能致□则孰□柔之略。致恢复之勋者焉。□祖太宗受□握乾符以垂统。廓宇宙而贞观盛德被于□宗重光克□庭御大灾。清大难。佐□閒生才贤。斯实我□垂佑□谋猷仗忠义之臣。以□镇乃左金吾大将军韦□而有谋□集□其镇抚之宜。至则宣□朝旨。扬国威仁义服□足弃纤□之□人知国家有安抚之□矣。云南昔在汉为西域郡□龙□大定区夏□来朝献开元中。诏以蒙□为云南王天宝巂州将军善能□西川其孙□归内附。朕嘉其诚节懿□时值抢攘。而心不变易。乃□为司空而九土以平。契□五教以敷。萧何漕运不乏。而□筹帷幄□朕深惟德化之未远。风□悯此元元。以图无疆之休□于□以一旅之师□一□之□徒外牧黎庶。一时□然□谨财赋以丰其用。故得□欲来远人之贡赋□言前事符响应□云南□以致遐迩尊王之□为纯臣输琛委贽稽颡□德以□则□代之贤忠良之佐□岂虚也哉。昔秦汉或□面非□谓□一心奉国
百□义之忱集邦家之□能制□复王□建□言而理此之忠勋斯□检校司徒兼中□等使宜□书盖详诸家谍矣。
兹所□茂勋纪威绩刻□臣其词曰。
□鸿烈尊主以忠。
持危以节。
□时之杰。
我有□惟□遐□及此小康。
实扙忠贤。
抚绥□吾事惟臣□西□惟一□前闻异时同致。
保族承家。
□苟能建绩。
功曰不朽。
□忠之□文武之全才道□实维时杰纯诚□于□宜刻金石。
用表忠勋。
□股肱□念忠贤存于梦寐。
□谅当体予□。
杭州刺史韦皋自代状 唐 · 裴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右。臣在福建
韦皋邻近。谙其为政。
甚得人心。逃亡悉归。
远近皆悦。顷在京兆
以公造出官。今领馀杭
以理行高第。冯异汉之名将。
初为赤眉所败。俄又大胜。
光武降玺书劳曰。昔虽垂翅回溪。
今乃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矣。臣以为韦皋之功。
冯异之比。往虽小失。
今亦大理。陛下既舍其过而使之。
则必激励其气百倍。匹夫一言相为而死。
况君臣之义。谁不感恩。
(一作寄)玉箫玉箫者,江夏姜使君青衣也。微时,客于姜,与之有情,以玉指环及一诗遗之,订后约。久之,玉箫郁念成疾死,姜以环著中指葬焉。后,生日,东川献歌姬,亦名玉箫,而貌正同,中指肉隐起如所著玉环,时以为感章再生云。) 中唐 · 韦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引用典故:鱼书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故朔方河中晋绛邠宁庆等州兵马副元帅河中绛邠节度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元从奉天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咸宁郡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
天地䜣合。以生万物。其成岁功也。则有肃杀震曜之助焉。君臣保乂。以熙百志。其讲武功也。则有经纶翼戴之辅焉。龙蛇起蛰。山泽通气。与运相值。有开必先。斯太师所以宣力四代。稽谟七德。煇曜威灵。勤身濯行。霆击风行。乃缉熙于光明。故雕戈淑旂。以严师律。黄旒元衮。以正台曜。湛露彤弓。以觉报宴。纳书追命。以荣恤礼。蕃锡始终。如公之功。公讳瑊。字某。其先夏姒之后为淳维。汉刘之代为浑耶。或强为与国。或分以保姓。贞观中。开置州壤。就加官师。曾祖元庆。皇豹韬卫将军灵邱县开国伯。祖文寿。皇太子仆。赠尚书左仆射。考释之。皇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兼御史中丞宁朔郡。赠司空。惟灵邱绍先公之职。居次卿之重。仆射以积厚克家。宁朔以伟才雄边。贵仕崇勋。乃列茅社。流光追远。是加密印。回复介祉。閒生元臣。功昭于前人。德合于大君。建中癸亥。翠华西狩。公以大司马艰贞翼从。部勒戎车。揣摩杀机。勤劳行内。为上心膂。登坛授律。誓命交感。如汉拜淮阴侯故事。而又加焉。乃进左揆。遂参大政总赋舆而为之师长。恢王略而以之北伐。凶党尽锐。壁于武亭。公以事钜师老。则伤威重。正合奇胜。在于疾力。奋寡击众。鼓行无前。歼夷溃溺。如建瓴水。中坚席胜。又复于咸阳。长毂启行。既门于延秋。会西平王以东诸侯之师。清宫献捷。公乃抑其贾勇。须彼成功。窒士心之剋伐。息兵火之气焰。然后穷追斩级。寇孽以平。备法从于清跸。捧大明于黄道。告类荐功。登拜上台。抚封尹正。复与虏确。时北平王出大卤收绛台。而公已总成师左辅。于是缉忠力。扬奇锋。复离宫。拔坚垒。衡阵压境。傅于蒲津。金鼓之声气相合。山河之表里皆复。渠魁授首。师帅协附。安流以济。方轨而前。士不罹伤。工不易肆。殄寇正刑。四方咸和。论道进律。乃平水土。秉谊靖人。以修班制。休嘉贲于草木。利泽逮于鳏寡。言为军志。动为吏师。贞元景子。政成一纪。进掌邦教。遂居左弼。十五年冬寝疾。十二月辛未。薨于理所。享年六十四。皇上悼叹。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赙襚吊祠。有司备物。大僚襄事。明年二月甲申。葬我太师于万年县洪固原太常迹其功德。奏谥曰忠武。礼也。初公年十一。以将门子仕于边部。未弱冠。五迁至左骁卫将军。始从朔方之师战黑山。次从陇右之师摧石堡。又尝西出临洮。夺昆夷之善地。而为之壁垒。北绝大漠。破猃狁之坚甲。而焚其庐帐。又从汾阳王临淮王讨反虏于山东。南攻赞皇。北取真定。射其突将李立节。贯于左肩。毙之。又五迁至太常卿。皆以功次。其閒开地于河曲。以静九蕃。宣威于陕西。乃定三川。凡王师之所以剋获都邑。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公必居其先偏。而当其勍剧。故以御史中丞灵州左司马。以御史大夫邠州刺史。以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专征上郡榆林之地。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又以户部尚书晋王出车之重。自时厥后。投艰感慨。能纳大忠。以恤大事。理蒲十六年。再陟公台。以司空兼侍中。以司徒兼中书令。大凡历官二十八次。真食千八百室。居节制者五。副元帅者四。材力绝人。始封楼烦。方内洽平。乃建咸宁。凡汾阳王九代之勋。公皆左右。四履之地。公皆践历。悯册师礼法谥尊名。公皆如之。所不至者。寿而已矣。惟公厚性宽中。智谋深静。秉仪类以赋明命。植端诚以纠王慝。讲功述职。远意长利。执德之柄。蹈礼之舆。致其用以格天。启其心以沃圣。协建皇极。为宗工元龟。雅好左氏春秋班氏史。得考父之恭。范宣之让。骠卫之功略。黄韩之教化。又尝慕太史公自叙。著行纪一篇。词不矜大。而事皆明备。有子五人。曰殿中少监鍊。太子中允镐。太子司议郎钜。栎阳钢。云阳鐬。著位于两宫。以奉朝请。试吏于县内。以修事任。食德而才。禀训而忠。皆以纯孝。致其哀敬。令弟辅国大将军右领军卫将军武当郡。与诸孤等推烝彝景钟之义。因识表以闻。有诏词臣。刻石传信。乃采其赞书侯表。作神道碑。铭曰。
北戴斗极,阴方尚武。
元金朱轓,锡命都府
太师閒代,感会云雨。
四征庇人,九合尊主。
昔未成童,则能肆勤
卓行深入,致果忘身。
弱冠摧锋,环列南军。
中兴之后,书社策勋。
援枹两河,转战三秦。
灵朔郇邠,所居必闻。
出统蕃卫,入司徼巡。
时丁阨难,节冠偫伦。
逋诛煽结,狂秽宫阙。
西平鞠旅,公亦授钺。
既临延秋,如火烈烈。
休士退舍,时惟不伐。
祲沴濛濛,蒲津未通。
北平释位,公实抚封。
胥命长春,克成厥功。
开壁劳军,靡有不公。
以律则臧,在和而克。
时惟太师,有严有翼。
乃敷仁泽,乃布条职。
时惟太师,有功有德。
三公二府,是奖是陟。
襚印易名,以尊以饰。
材官介士,卤簿悽恻。
大隧鲜原终南之北。
万邦作宪,永代是式。
追琢馨香,与唐无极。
中书门下韦皋奏南诏奉圣乐章状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
右。
中书门下奏。
中使明义奉宣。
韦皋所奏南诏奉圣乐章。
嘉其远诚。
昨已阅试。
卿宜知悉者。
伏闻乐以导志。
感而成声。
故有翕纯皦绎之音。
韎任禁昧之奏。
以节百事。
以平八风。
伏惟陛下覆露法天。
和泽柔远。
顺气旁达。
殊方洽欢。
愿为保障。
以禀声朔。
纳邸献乐。
赞扬时休。
制氏新其曲度。
舌人协其辞礼。
虽渝舞可玩。
夷歌成章。
两汉所书。
未若今日。
伏望宣付有司。
编诸史册。
西川韦令公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伏见自建功汧陇之后。天子念重。
付托西蜀。拥旄仗节。
垂二十年。能断西戎之股臂。
凿南蛮之耳目。献骠国之弦管。
摧芥蒂之横猾。四方仰首。
威声赫然。是何才略如是之伟也。
巴岷之人。蒙恩惠。
被法禁。秋霜膏雨。
不足为喻。是何教化如此之美也。
于戏。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
功德富贵而已矣。今令公英姿玉色。
照灼当世。勋业格皇天。
崇高泰山。若使图丹青。
刻钟鼎。为有唐一世之盛。
令公独得之矣。某顷不自揆。
谬隐匡庐间。其所务者。
不专文字。亦尝有意窥佐王治国之术。
思树勋不朽之事。心长才短。
难进易退。徘徊林壑。
屡易星霜。齿发萧索。
无所成遂。虽命使然也。
亦实惭质钝。自成都违奉。
驰心旌麾。高卑势殊。
分绝干请。一昨恋慕滋甚。
不敢宁处。因修状疏。
并献拙文。不谓沧溟量深。
转涵微细。猥见下荅。
仍赐褒宠。蓬荜之下。
焕然有光。临风悚息。
不知所措。某气性野直。
寡俦少合。宇宙至广。
迥无知音。遭逢知音。
便是死所。伏惟令公上才宏识。
杰出人表。律吕一动。
变寒为温。伏知小生爰自兹日。
至于没齿。无沈痼之恨矣。
然九霄之鸿。假劲翮而飞者也。
万斛之舟。假长风而逝者也。
鸿与舟不翮不风。皆摧颓朽蠹之物也。
安能自运哉。辄敢比况。
轻尘视听。伏计令公发函之际。
当不哂飞逝也。新文五章。
音以赏奏。重干宗匠。
伏惟俯赐省览。幸甚幸甚。
韦尚书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伏惟尚书云霄之禄位。汧陇之勋业。
河海之宇量。青萍之操持。
斯事已形丹青。太常
野人复欲云云。则若咏沧溟之深。
泰山之高。识者闻之。
以为悠悠腐儒。仆不晓事。
故略而不书。某闻兽饥思食。
士穷思遇。此生物之常也。
其有食不济。遇不至。
常情必然。某则否。
何哉。夫有香。
虽植蘙荟。必从风而扬之。
士有道。虽混阘茸。
必由人而彰之。某拜颜踰年。
出入五谒。而善竟不闻于左右。
顾不及于布褐。汨没尘土。
造次羁旅。是缺行败德。
充溢视听之深也。射矢失中。
求正诸已而已矣。不然。
黄金之台。崔嵬造天。
独不陪郭隗之后。从容而登之乎。
然有志未遂于节下。将欲求遂于节下
伏惟少请详之。幸甚幸甚。
顷年与友生数人。隐居庐山中。
包祭酒牧于江州。小子荒唐。
曾以短书干之。包公声闻君子也。
一言感激。因为远大。
当是时。贤豪侁侁。
满盈江湖。翕然以风槩相与。
亦屡为侯伯之有土者。行束帛之礼焉。
某皆抗词不应。斯鹍鹏一举之致。
以方寸之地。久违宁觐。
顾瞻归路。敢逡巡乎。
昨奔走万里。得伸拜庆。
慈颜怡怡然。喜其如人。
亲戚邻里。亦会酒相贺。
虽爵禄未及。而门户有光。
稽古之力。实亦斯在。
则古林之松桂。草堂之朋友。
怀芳结念。相望于谷口。
可胜言哉。今欲越三峡之湍濑。
九江之遐阻。以业就志。
以家依山。清风白云。
相与终岁。斯也者。
大官上列恢张特达之赐。则无以自振焉。
尚书功德巍巍。与嵩华侔。
善政如和羹。深仁类阳春。
宠材拯困。多在辇下。
今羽毛颓弱。大贤能煦而妪之。
使其骞飞乎。今鳞介蟠屈。
大贤能泽而雨之。使其腾骧乎。
顾之即荣重。委之即废贱。
通塞之路。期于反掌。
敢不虚中惕虑。敬俟遭值。
伏惟非常施与之。幸甚幸甚。
韦皋 唐 · 郭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
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贵人张延赏妻苗夫人有鉴,特选韦皋为婿,延赏悔之,不加齿礼。后皋持节西川,以代延赏延赏曰:“吾不识人。”)
奉和武相公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武元衡韦皋也。)813年3月 中唐 · 韩愈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
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
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
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一作陈情上韦令公,又作上元相公。) 其一 中唐 · 薛涛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闻道(一作说)边城苦,今来(一作而今)到始知。
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一作陈情上韦令公,又作上元相公。) 其二 中唐 · 薛涛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黠虏(一作贼)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南康郡王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郧溪集》卷二○
太祖皇帝有八子,讳德昭者为越懿王,越懿王生冀康孝王惟吉康孝王守节,为丹阳郡穆王
王即僖穆之子,讳世永字文亿
安定郡太夫人杨氏,任城郡夫人魏氏。
王初右侍禁,年十岁。
入谢章圣皇帝,帝抚其背曰:「若亦诵书乎」?
曰:「诵《孝经》」。
「经言何事」?
曰:「忠孝之事也」。
帝喜,赐之珍果,辄不食,怀去。
问其故,曰:「欲归遗所亲耳」。
帝益奇之。
仁宗太子就学资善堂,王入侍左右。
及即位,累迁东宫外作副使、改左千牛卫大将军
赵元昊叛,王求对便殿,具陈可讨状,因请自将兵以行。
帝壮之,以飞白书「世永忠孝」及通天犀带赐之。
庆历间封诸王后,遂拜惠州刺史,改右屯卫大将军光州团练使,特封弋阳郡公
于时水灾,有诏求直言,王进十策:一取士、二禳灾、三除叛逆、四富国、五安民、六强兵、七省胥吏、八去滥官、九蠲苛政、十备边,帝嘉纳之。
至和初瀛国公,又迁登州防御使
嘉祐七年,天子祀明堂,以艺祖之后殆无显者,特迁陇州防御使
英宗蔡州观察使
上即位,拜镇南军观察留后
熙宁元年二月己巳,薨于邸之正寝,享年五十九。
车驾临奠,优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谥曰「修孝」,诏宣政使内侍押班张若水治葬事。
三月丁酉,殡于京城之北普济寺
娶王氏,引进使陵州团练使、赠上将军克基之女,封同安郡君
子男十二人:令图,左羽林大将军壁州团练使
令瑶,右羽林大将军袁州团练使
令枢,右羽林大将军道州团练使
令倩,率府副率,早卒;
令谷,右羽林大将军万州团练使
令绎,右武卫大将军渠州刺史
令朔,右武卫大将军蕲州刺史
令羽、令阙,并右千牛卫将军,三人幼卒。
女六人:长适东头供奉官时观,次适左侍禁吴真卿,次适东头供奉官徐镇,次适左班殿直冯纲,次适左班殿直樊中立,一人幼卒。
孙男五人:子张右武卫大将军池州刺史
子野、子赤,并千牛卫大将军
子昭,右内率副率,次未名。
曾孙女尚幼。
王孝于事亲,忠于事国,喜经术,通文章,昼夜自饬厉若布衣生。
丹阳王有疾,王刺臂血出,写佛书,疾遂平
仁宗不豫,王率宗室候起居,忧切诚至,即诣浮屠灼臂,闻者莫不叹伏。
东平吕造为其宫学官,授以经议,既卒,追画其像,居常瞻奉之,其乐善如此。
英宗时劝督宗室为学,常遣中贵人入宫视之。
学官姜潜方讲《周易》,疾暴作,王于是摄齐升座,为之代讲,听者竦服。
中贵人以闻,帝深叹其好学。
王平生所著甚多,歌诗杂文数百篇。
钩考经传,为《周易大义》、《春秋纂例》及《诸邸恩华录》。
又能通释老星历之学,注《金刚经》、《祖师授衣图》、《六气图》、《登真秘诀》,皆藏于家。
熙宁二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先王之茔次。
铭曰:
泐辞刻石,永志弗忘。
韦皋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抚边年久赋徭宽,善政春秋俗自安。
蜀道虽危今坦易,登天不比向时难。
南康郡王淳熙五年十一月 南宋 · 张演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二、《全蜀艺文志》卷三七中、《成都文类》卷三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四、嘉庆《彭县志》卷四二、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民国《崇庆县志·文徵·县人文》、《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五
郡邑通祀有功德于其民者,盖古制也。
秦时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溉田以亿万计,相与尸而祝之者,今环蜀境。
汉兴,守文翁厉诸生于学,蜀地学京师者比齐、鲁
其后学校官为石室以祀,至欲周公孔子配。
秦守以功惠,汉守以德教,光明俊伟,世传诵之。
自是以来,凡守之贤者,人必为建祠,或绘其像,天下名镇未是有也。
何者?
蜀远而地胜,受蜀之寄,必其要官大人所可倚重者。
丞相御史往往不尽拘以文法,政令能专,膏泽可下,而蜀之人亦以所事于君师者事之,安其令而不违。
故虽去而敬其奉尝,犹不敢忘。
然则蜀视天下,其亦可谓敦垕而易治矣。
唐制,用节度使治蜀,前后名人相望。
韦南康郡王在治最久,德惠最著,今蜀人之祠王者,秩于土神,家有其像。
府城内外独无专祠,于礼为不称。
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内相胡公镇蜀之明年,惟蜀诸路盐之额浮,之赋重,与夫夔、峡科买金银之弊,垂六十年,民力重敝,吏阴拱熟视,莫一措手。
公悉审核精考以闻,凡所以为民之瘼者不一而足,公讨理脉络,刮求根株,尽变革乃止。
初,青羌奴结之未就顺也,公时方入境,增调西兵,指授方略,扼其脊尾,制不得肆,至是慑服,面缚塞下。
环蜀地数万里,安于静简,雨旸顺序,年谷屡丰。
众政既举,乃讲旧典之缺,度故官宇之隙地,新庀
门屋耽耽,广殿渠渠,修廊环拥,便坐后列。
经始于八月庚申,告成于十二月庚戌
土木陶甓圬墁之工凡九千六百五十四,费一出于官,而民不与知。
戴公之德,犹昔之德王也。
既建,民益忭舞。
演以部中守吏,入受约束于公府下,公命演记其事。
辞不获请,演乃复考王之终始,而复于公曰:「王治蜀二十一年,当贞元姑息猜忌之间。
外能折吐番之鸱张,以功自结于朝;
中能抚柔其民,三岁一复,使蜀土晏然,皆乐其生。
王之德于蜀盖如此。
然王之始进也,以陇州假守朱泚之使;
至其末也,露章斥王叔文之奸,建请宪宗监国,朝廷为之增气。
大节凛凛,皎若日月,岂独书治蜀之功哉!
且今之蜀犹昔之蜀也,王用蜀兵破吐番四十八万众,俘其骁酋,靡不如志,虽诸葛孔明南定之功,无以尚之。
而往者数岁间,黎雅小夷陆梁山谷,吾将士乃巽懦不武,久无尺寸功,今始闻其稽颡屈服。
然则王之折冲英略著于简策之旧者,其可不崇大之,以昭示来叶?
公方将奋张王灵,洒扫宇县,以成陛下复古之烈,宜于王眷然兴怀而不置也」。
语未既,众皆起曰:「子之言然,盍遂书之」?
演因以其事敬书于石。
王讳皋,字城武,唐史有传。
淳熙五年十一月壬申记。
韦皋 元 · 吾丘衍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贞元美化出成都,遗爱文翁道岂殊。
三寸青铜人未识,可堪指点笑侏儒。
登济城望城武 明 · 归有光
 押词韵第十四部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
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
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
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
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城武夷楼榜会。次使相尹壮元子仰 明 · 金富伦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雪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七八宾朋百尺楼,清风明月认新秋
且看远近山千点,不问兴亡土一丘。
岂独锦城飞玉盏,须同赤壁泛兰舟。
青眸到处穷欢乐,方信人间有胜游。
题喜城武科试官契会图。尹判官河索赋 明 · 高敬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霁峰集卷之三
灵鼍晓伐海氛清,千步毬场掌样平。
入彀共喧收国士,当筵还喜萃时英。
旌麾晻霭青芜迥,烟树葱笼粉堞明。
拚胜直须同酩酊,画中他日只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