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姚希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姚希得大宗正丞兼权金部郎官兼沂王府教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一
国朝以宗室耆老典司属籍,而丞则以庶姓士大夫为之。
亲贤参用,古之道也。
尔出蜀有闻望,倅闽有惠爱,昔去国,今立朝,有本末,志益刚,材益练。
兹予命尔赞治公姓,辅道藩邸,又以其官太清、事太简也,俾兼珍部,以主委输。
昔在先汉得人为盛,通世务者三儒而已。
尔其勉哉,朕将观尔体用之学。
可。
姚希得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宋四六选》卷四
朕慨览舆图,特隆阃寄。
第从臣之论思献纳,望高八座之联;
元帅以礼乐诗书,喜动三军之众。
乃出纶而疏渥,遂建纛而启行。
具官某秀杰而粹温,魁闳而密察。
讲明有素,可居四科九德之间;
植立尤高,不在八俊三君之下。
早慕袁高之涂诏,晚从裴度之视师。
名节暴乎朝廷,勋业著于方面。
藉甚、鄞之政,蔼然羊、陆之风。
属朕兴听鼙之思,辍卿由曳履之列。
西清学士宠矣,东方诸侯属焉。
轻裘缓带而总中权,帕首腰刀而衙诸将。
隔一带水,讵容持天堑之雄;
如七尺身,盍预护风寒之处。
江头宫殿,筦钥有严;
塞下城池,伻图取决。
居留之任至重,事会之来无穷。
宜减户租以厚晋阳之民,宜损军市以飨邯郸之卒,长驾远驭,广益集思。
赖尔宣劳,副予注意。
噫!
武侯远离之表,曾靡惮劳;
吉甫来归之诗,会当饮至。
钦承异眷,益懋壮图。
可。
大中大夫敷文阁待制庆元府沿海制置使姚希得故父端圭赠通奉大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三
哲王明德恤祀,既有事于合宫
孝子立身扬名,首追崇其祢庙。
载加先懿,爰示殊褒。
具官某故父具官某,词赋之声摩空,势利之心如水。
灵椿丹桂,宛然窦氏之义方;
白发青衫,全矣凝之之高节。
久烦诸贵之推毂,靡待希年而挂冠。
及携子为京师之行,有买田阳羡之志。
冢嗣久联于禁近,霈恩奚间于没存!
埋玉土中,虽莫究生前之蕴;
黄松下,犹足为身后之荣。
可。
姚希得妻令人贾氏封硕人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三
礼宗祈,蕃禧格于富媪;
加恩法从,燕喜及其令妻。
具官某妻令人贾氏,生长世代诗书之家,佩服姆师图史之训。
不出于梱,未尝知于外言;
相敬如宾,真可为于内则。
属均馂惠,始自近臣。
夫方仗钺而专征,尔则副笄而偕老。
《传》褒列女,视前载以奚惭;
《诗》咏硕人,与美名而适称。
可。
大中大夫敷文阁待制庆元府沿海制置使郪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姚希得明堂恩进封开国子食邑加二百户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三
小心而事上帝,既享于合宫
大赉而富善人,可遗于分阃?
载稽旧典,溥锡徽章。
具官某禁省名臣,藩宣重德。
李藩批敕,屡奋笔以回天;
裴度视师,盍联镳而向阙。
属勤弄印,颁尔建才。
麟符为诸镇之雄,鲸浸无一波之警。
妖氛尽扫,熙事告成
缅怀宣力之臣,宜在均釐之数。
噫!
骏奔清庙,奉璋阻列于誉髦;
集颍川,选表莫先于太守
姑钦馂惠,嗣有褒纶。
可。
逢原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
余谢事之明年,郑贡士南吉将葬其二亲,来求铭于余。
时余已八帙,才尽而思涩,诺人志铭或健忘失记,或常挂怀抱而累岁不克为,其人往往厌倦不复至。
南吉守余数月,不懈益勤,余矍然曰:所诺诸家,其官高卑、人显晦未暇论,姑以迫葬欲掩诸幽者为先。
按君名浚甫,字逢原
累世业儒,君尤刻苦,视朋侪工雕篆、挟套括取高第者心轻之。
讲学贯通伦类,属文根极体要,乡先生方铁庵王臞轩皆推重。
铁庵所至与同载,晚客于塾,俾姻族隽秀师焉。
嘉熙丁酉拔胄解,余从弟居厚衡文得之。
淳祐庚戌擢第,授惠州归善主簿
居厚守潮,拉君南辕,摄揭阳郡博士,士民称之。
又摄郡幕,有甲乙斗杀之狱,吏以谋杀坐甲,君辨之曰:「刀出乙家,非甲本意」。
卒从斗论。
里人有官于潮考试以殁者,君极力营其后事。
归善宿次,余叔弟处和守惠,移书趋上,余以诗饯之,宾主相得欢甚。
郡创丰湖书院,请充山长,君巽与郡博士而自居堂长。
忽得滞下疾,既愈复剧,处和为迎医外邑,竟不起,淳祐甲寅二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
处和为治棺衾,哭之哀,率同官赙其归,殡于某寺。
娶李氏,处士应甫之女,后君八年卒,景定壬戌三月二十日也。
咸淳乙丑十有二月十五日,合葬于嘉禾里满党山之原,以仲子祔。
子男三人:南吉,壬子乡荐;
次传孙,早夭;
次似孙。
女三人:长适赵时淀,将仕郎
次适陈作霖、陈
孙男女各三人。
所著有《经史考》,其自述曰:「郑玄集六经笺传,而谈经之失无出于
马迁为史笔巨擘,而记事之失莫甚于迁。
我朝诸儒接乎朱、吕氏,理义之学大明,而经史百家,众说淆乱,未能尽订而归一。
三礼经传于古人均田建国之制多阙未讲,《纲目》、《大事记》于前史记录加笔削而犹多错讹」。
使天假之年而究其学,岂不可以继君家夹漈、湘乡乎!
君上太府卿露由侯官徙莆,号南湖先生,其后徙后埭。
君曾大父恪。
大父毅,贡于乡,晚当大对,不就,号郑昼树
父度,博学高年,侍郎林公元质受业焉。
母黄氏,乡先生通直郎鼎之女。
铭曰:
昔者吾友,议郎苔翁,每叹叔季,科目□崇。
偶□程度,立致显融;
放下黄册,叩之空空。
激哉是言,未敢苟从。
多士之生,各系其逢。
固有寡浅,宜卑而穹;
亦有耆硕,宜达而穷。
嗟嗟逢原,策萤雪功。
先贤难疑,诸儒异同,探索精微,条理始终。
万逢掖间,群雌一雄。
此日杲杲,彼天梦梦,不芸香上,夭瘴中。
吉也苦心,蔚有父风,如参于晰,如畤于通。
闻诸老儋,天犹张弓,岂昌厥后,遂塞于躬。
嗟嗟逢原,归于其宫,所积者厚,其报必丰。
谢沿江姚制使希得从叟前辟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八、《本堂集》卷五六
化庐旧物,冥心师造之归;
榷幕赘员,转手王人之辟。
饮泉知脉,指海衔恩。
窃念某伎俩全无,夤缘独到。
南宫滥第,实误玷于公衡
东涌冻曹,又密依于大纛。
方有苏天之托,遽从湘水之游。
行或使之,非所乐也。
去数千里,恋轩之梦孤飞;
曾几何时,出幕之装已束。
撷芳芷以自媚,抱焦桐而何归。
倚棹秦淮,抠衣程坐。
萧萧杜老,非严公而谁怜;
汲汲孙生,惟范老其能亮。
既使安存于云厦,且将近置于冰壶。
而一缺之补风,乃多方而为地。
念岁月之掷,至每见于颜辞;
谓夏秋之交,断可投于机会。
遂使外台之公剡,肯分南豫之子司?
石洪洛阳,虽从乌幕;
荐宗师于袁相,元是韩门。
靖而思之,何以称此?
兹盖恭遇某官学圣人事,踏实地行。
泰山岩岩,以静重镇浮俗;
洞庭浩浩,以宽平容众流。
故好贤有甚于《缁衣》,而见善必收于夹袋。
至今濩落,重累干旋。
某勉循尘容,终怀本色。
犹有节,每欲赓居易之吟;
莲不染泥,当无辱濂溪之爱。
庶其异日,濯以清风。
谢沿江制使宝章姚学士希得举关升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九、《本堂集》卷五六
举词云:「奋从儒素,有学有文。
见诸职业之间,藉甚廉勤之誉」。
惟大制府,善旧物之受容;
从事员,先众人而吹上。
此虽公举,其实私恩。
黄钺镇临,惟江淮其最大;
而青衫趋走,如温、石者良多。
皆有登龙之荣,庶几表鹗之宠。
其如荐额,不满盛心,故虽贤而亦遗,岂非分而可觊。
况如某者信迂为切,嗜苦如甘。
六尺之躯,欲先立其大者;
一贯之学,犹或困而知之。
自从初筮以来,每惧半途而废。
讵谓今日,失身异岐。
坐关津而晓昏,风雨弗易;
立商贾而尔汝,尘埃与交。
嗟嗟本色之非,愧愧寒毛之竖。
然岂获已,亦有难言。
老骥服箱,终未忘于追电;
穷鳞窃水,聊自活以待时。
苐思三剡之关升,尚欠一函之嘘送。
兹为何地,而欲求人。
自非有濂溪心,识清莲于淤泥之外;
老泉眼,收峭木于荒江之滨。
肯削奏通,以阶进步。
兹盖恭遇某官栋梁吾道,山斗诸贤。
大度为公,种无边之桃李
真忱矜小,采最下之菲葑。
以至猥如催征,亦不嫌于椟荐。
载披华衮,如复青毡。
为贱丈夫,而叨文学之誉;
阿堵物,乃辱廉勤之称。
是皆曲借于齿牙,可證本来之面目。
允谓特达,若而称蒙。
某倚而为梯,行可拾级。
选坑未离,尚只手之挈提;
翘馆相依,有终年之植立。
其为激烈,罔既敷陈。
谢沿江制使淮西总领姚刑书希得举改官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九、《本堂集》卷五七
举词云:「行粹而识融,学富而文赡。
赞筹计幕,流誉天朝」。
玉钺重臣,兼提饷节;
冰台末属,遽被荐函。
彼其本幕之最亲,胡乃它司之先及?
蒙非其分,惧甚于荣。
窃惟趋走之在前,是固搜扬之在后。
然果知居易,何妨仅舍于判官
而不举康衡,则为徒私于幕府
此又取人之公道,讵容执我之常程。
但如某,生而锢昏,加之癖懒。
惺惺点校,有腼前修;
矻矻披吟,亦成中画。
浪挟南漕之券,周游下泽之车。
数年其间,五考而近,偶追随于鹊锦,或倚傍于麟垣。
回思脱选之难,尚须三箭;
徼福受知之素,或就一陶。
第缘问缺之成迟,深恐抚机而坐失。
讵图造化,特閟阳和。
任蹊李之争春,为野梅而放晚。
俞音天落,晨趋外计之庭;
褒字云香,夕拜西台之剡。
予之可谓特达,受者能无忸怩?
瞻彼司存,纷其赞画。
当戊己之屯方益,而庚癸之呼正殷。
劳于簿书,送案头之日月;
严于斯会,散笔底之风霜。
陈力相先而未涯,举员正虑其不足。
兹惟旁睨,无预前箳。
邻栅之有鸡豚,本难指认;
山居而食无鳖,乃副涎饕。
况披华衮之辞,弥激丹襟之愧。
何学何识,奚行奚文?
谓之粹融,岂珷玞之可称;
谓之富赡,非潢潦之敢当。
至言流誉于朝,益见相期于远。
捧持异宠,惊耀郡观。
兹盖恭遇某官身植大公,心勤小物。
念某窃奉常之第,实累司衡;
逮某需从事之员,又分荐牍。
故欲始终其陶冶,尽捐彼此之藩篱。
遂令妄庸,不一侥倖。
某自今而后,惟德是怀。
黍谷素穷,敢计异时之须入;
橘洲清绝先生号橘洲。),庶几晚节之相依。
欲报之私,有言则浅。
姚希得乞归不允诏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七、《碧梧玩芳集》卷二
卿二年制阃,一意公家。
知无不为,迨天之未阴雨;
事乃有备,如人之护风寒。
式资允文允武之才,兼任足食足兵之寄。
师屯联络,天堑尊安。
有穑人之成功,无疆吏之来告。
眷怀绩用,良所叹嘉!
胡为抗章,遽欲解组?
念河冰之未合,正吾先时预防之秋;
俾江水兮安流,岂卿计考求去之日?
无怠尔事,勉为朕留。
所请宜不允。
签书枢密院事姚希得同知参政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八、《碧梧玩芳集》卷三、《永乐大典》卷一三五○七
朕未有艾,率昭考以继犹;
王用丕钦,图旧人而共政。
晋贰三军五兵之本,并参一日万几之繁。
乃播纶言,式彰枋
具官某,德全方大,望著颙卬。
参帷幄之谋,先帝早加于大用;
伟衣冠之侍,冲人尚及于从游。
杞国之悲摧,悼周家之降割。
敬保元子,克酬弘济之言;
敷求哲人,不负维艰之托。
迪惟初服;
式仰丕成。
边尚宿师,朝方莅政。
彻彼桑土,孰先事以绸缪;
莫予荓蜂,畴后患之惩毖。
宜资贤老,周缉化几。
臣人显哉,必嘉谋嘉猷之入告;
孺子王矣,惟立政立事以自今。
可。
姚希得兵部尚书兼侍读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八、《碧梧玩芳集》卷四
元戎十乘之绩,自镐来归;
正司马九伐之权,于周受命。
非时隽望,曷副佥俞?
具官某,机猷硕肤,风槩方整。
儒宗堂堂不挠,尚于中行;
介臣休休有容,可以大受。
繄汝入从出藩之久,助予内修外攘之规。
平淮而韩愈在行,迄奏鹅池之捷;
表海而吕望赐履,载澄鲸浸之波。
辍尔论思,付之居守
两都相望,坐厎江淮之晏清;
三年而归,宜副公卿之选表。
列在五兵之长,还其八座之尊。
仍侍经帷,有华从橐。
噫!
必求诸道,其惟讲毡上之唐、虞;
谁能去兵,孰若咨禁中之颇、牧?
有猷告后,无竞维人。
可。
姚希得该遇明堂大礼加恩制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碧梧玩芳集》卷七
从昆仑而拜祀,既峻事于圜宫。
大江兮扬灵,肆均釐于制阃
乃推馂惠,式茂徽章。
具官某,蜀珍颙卬,瑰伟。
有贯穿古今之学,有酬酢事物之才。
十国为连,莫重高牙之寄;
两都相望,实兼留钥之雄。
马腾于槽,民狎其野。
黄旗紫盖,厚培王气之休嘉;
玉瓒黄流,交鬯景光之震澹。
其均拜胙,庸示疏纶。
辨等以正仪,加地而进律。
噫!
王入太室,既殚我将我享之忱;
伯执躬圭,爰锡尔公尔侯之祉。
裒时之对,克壮其猷。
可。
参政姚希得上表留贾似道御笔咸淳二年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咸淳遗事》卷上
辅臣列衔,请留师相,议论甚可畏,当破千载谬论之非也,此与予同一爱国之心。
至于典礼,固为后世故事,然有时异事殊,不可同日语矣。
师相勉为国事,留而辅予,以秉庶政,此亦可为后世法也。
愿毋固执。
姚希得潭州安抚不允御笔咸淳二年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咸淳遗事》卷上
省卿所奏,具悉。
长沙千里之雄;
选以为屏,君子万夫之望,用之则行。
卿以当代重臣,两朝硕德
有凭有翼,在前疑后丞之间;
所试所瞻,皆方伯连帅之职。
重湖通川陕之气脉,九郡控蛮猺之咽喉,于中兴以来,厥寄攸重,远则有珙,近则有,率以殿帷而领藩服。
前修祖述,夫岂考槃在涧之时?
美政咸怀,尚体与刍之意。
朕命惟允,尔行勿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