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举章望之曾巩王回等充馆职状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二、《新增格古要论》卷四、嘉靖《河间府志》卷二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九、康熙《西江志》卷一四八、乾隆《建昌府志》卷六八、杨希闵《欧阳文忠公年谱》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猥以庸虚,过蒙奖任。窃惟古人报国之效,无先荐贤。虽知人之难,愧于不广,而高材实行,亦莫多得。苟有所见,其敢默然?臣窃见秘书省校书郎章望之,学问通博,文辞敏丽,不急仕进,行义自修。东南士子,以为师范。太平州司法参军曾巩,自为进士,已有时名,其所为文章,流布远迩,志节高爽,自守不回。前亳州卫真县主簿王回,学行纯固,论议精明,尤通史传姓氏之书,可备顾问。此三人者,皆一时之秀,宜被朝廷乐育之仁。而或废处江湖,或沉沦州县,不获闻达,议者惜之。其章望之、曾巩、王回,臣今保举,堪充馆阁职任。欲望圣慈,特赐甄擢。如后不如举状,臣甘当同罪。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章望之字序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欧阳文忠公集》卷四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三、《圣宋文选》卷二、《续文章正宗》卷一、《文章类选》卷六、《名世文宗》卷二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二九、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故纮綖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者能自修而尊者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万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已没,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比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传曰:「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章君儒其衣冠,气刚色仁,好学而有志。其絜然修乎其外,而煇然充乎其内,以发乎文辞,则又辩博放肆而无涯。是数者皆可以自择而勉焉者也,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虽予何以勖焉,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送章表民秘书 北宋 · 释契嵩
押词韵第三部
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自注:时周感之同来。),鲜车轻佩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攲。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宋四十名家小集》本作章)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霸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𩅰𩅰。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皋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疏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与章表民秘书书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镡津文集》卷一一
月日,沙门某谨奉书于秘校表民足下:某读所示书,究其意义所归,凡三数日方窥见其徼。浩乎若瞰河海而莫知其源,邈乎如望星辰而未得其故。犹弸彪而令人惊愕,疑今世之无有也。始未相识,表民来吾庐问文,以取不肖,忘其家势贵盛,肯与枯槁沈潜者用道义而相往来,适见其识度智见远矣。及他日从之游,观其行己诚,与人信,卓卓与时流不同,益见表民之贤也。今得其文,又见其所以用心,以圣贤事业为己任,词理渊而淳,意义约以正,诚可信而可行也。虽古之人能文者,宜无以异于此也。将拳拳服膺之不暇,曷止贤其贤乎哉?某山林者也,固宜默默自守,安可论是与非?而可言而不言,亦有志者之不忍也。吾闻君子之学,欲深探其道,深探欲其自得之也。于道茍自得之,则其所发无不至也。所谓道者,仁义之谓也;仁义,出乎性者也。人生纷然,莫不有性,其所不至于仁义者,不学故也。学之而不自得者,其学浅而习不正故也。夫圣之与贤,其推称虽殊,而其所以为圣贤者岂异乎哉?其圣者得之于诚明,而贤者得之于明诚。诚也者生而知之也,明也者学而知之也,及其至于仁义一也。表民其学切深于道,有所自得,故其文词之发也懋焉。韩子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十篇之文皆善,而《义禹辩》、《命解》尤善,视乎世之谓为文者蔑如也。茍发之未已,将大发之,掀天地,揭日月,则韩也、孟也,不谓无其徒矣。且谬进狂言,以回盛编,不宣。某谨白。
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 北宋 · 韩琦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魏宫之废知几春,其间万事(原作世,据四库本改)成埃尘。
唯有昭阳殿瓦不可坏,埋没旷野迷荒榛。
陶甄之法世莫得,但贵美璞踰方珉。
数百年来取为砚,墨光烂发波成轮。
求之日盛得日少,片材无异圭璧珍。
巧工近岁知众宝,杂以假伪规钱缗。
头方面凸槩难别,千百未有三二真。
我来本邦责邺令,朝搜暮索劳精神。
遗基坏地遍坑窟,始获一瓦全元淳。
藓斑著骨尚乾翠,夜雨点渍痕如新。
当时此复近檐溜,即以篆字花其唇。
磨砻累日喜成就,要完旧质知无伦。
吾才寡陋不足称,思与好古能文人。
好古能文今者谁,武宁秘书章表民。
无诗尚欲两手付,何况大雅之奏闻铿纯。
与章表民书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古灵先生文集》卷七、《宋元学案》卷五
隐居求志,古人尚之,某持是心、佩是言久矣。贫贱不能自计,因循于今,未之能行。今表民率先能行之,介如石然无所疑,顾非夫信道勇果,不能如是,此某心悦而诚服也。《诗》云:「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此之谓也。虽然,抑未知吾子何隐也?有为圣人隐者,有为贤人隐者,有为介夫隐者。圣人隐者,乐天以俟命者也。时未可而潜,时可而后升,蜿蜿蜒蜒,莫知其神。古人有为之,舜、伊尹是也。贤人隐者,养气以畜其德者也。庸言之择,庸行之守,居贫贱而不改其乐,养之而后动,涵之而后进,然亦有关于时。古人有为之,颜回、曾参是也。介夫隐者,欲洁其身而不累乎世者也。凡在于彼者,皆无所加于我者也;赤子将匍匐入井,不肯一援手而举之;视弃天下之民,如弃敝屣。然而足以自牧,而不足与忧天下。古人有为之,长沮、桀溺是也。是则君子不为也。表民固贤者隐也,其出处言语,亦宜蹈夫贤人之检押,使无失其进退之正,则庶乎其可法也。表民勉旃。
大理评事章望之可光禄寺丞致仕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五、《苏魏公文集》卷三二
敕具官某:通古今之学,擅体要之文。命屈当年,仕沈下列。志不撄于簪组,心自适于江湖。恩命屡颁,辄逊辞于荣进;恳诚再露,祈退就于燕休。守臣为言,高风可尚。优进膳丞之秩,俾从乡闬之居。祗钦宠章,益保冲粹。可。
艮说赠章表民 北宋 · 钱公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七
世有章子表民,怀其文,负其道以仕。仕为小官,不得志,一止而不复籍,七年于兹矣。有劝之仕者,章子不笑则怒,不怒则辨,莫复有言者。以见于愚,愚谓章子曰:章子学《易》,知《艮》乎?愚尝闻胡子说《艮》,愚请为子言《艮》之说。胡子曰:《震》动也,以象云,则雷也。《艮》止也,以象云,则山也。君子之动,法雷者也;君子之止,法山者也。然圣人于《艮》,则丁宁而教戒之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其于《震》也,独无所教戒云者,何耶?是盖有其说。夫君子之动,法雷者也。夫雷动而有声,所以佐天地发生茂育之道者,莫如雷焉。当雷之发生,雷则隐然,剖声于无端,而勾萌飞走,莫不感遂。及夏之茂育,雷又阗然,宣阳畅威,以鼓舞震惊,就成天地之化。至于秋,至于冬,化既周矣,功既完矣,雷则寞然收声,退藏于阴,复归于无。故雷之于动,动而不失其节者也。君子之出处语默,如雷而已矣,何教诫之为也?君子之止,法山者也。若山则不然,至隆崇者也,至敦重者也,一著而不拔者也,正而不更者也。君子有时而止焉,如山之隆崇可也,如山之敦重可也;如山之不拔、不更,未可也。如山之不拔不更,则是伊尹不聘汤,太公不佐周,孔子不去鲁,孟子不适梁也。故教戒之焉,曰:时有可止而止,时有可行而行。明者得之,足以因时而有立;昧者失之,所以自放于山林,长往而不还,冥行噤死,无铢两之效。可矜也!可悲也!由不达于圣人教戒之说也。今章子固学《易》矣,然则法雷乎?法山乎?如法雷,则雷之动,固有其节矣;如法山,则圣人之教戒胡弗遵?且章子以为时,可行乎,则固仕矣;以为戒可行乎,则今之所谓贤有禄者皆非耶?是孔子之时何时也,孟子之时何时也?彼犹且规规奔走而不悔者,以己怀其道,哀斯民之不被其泽。使己之道有遇而施焉,则泽渐于无垠,化流于无穷。与夫垂空言,不一遇而死,孰得孰失、孰轻孰重哉?其言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不仕,则皇皇如也」。此何也?惟恐己时之一失,而己道之不一施也。《艮》之说然也,孔子、孟轲亦然也。抑愚又闻,为仕者有二端:有为道而仕者,有为贫而仕者。居三公、九卿、列大夫、郡士之职,茍可以行其志、伸其道者,此为道之仕也;抱关击柝,乘田委吏,掌故执戟,茍可以活其身、存其志者,此为贫之仕也。今章子上则不欲为道之仕,下又不忍为为贫之仕。无一田以归,无一屋以居,钳舌束身,茫然自固,持此,欲安之乎?噫!如雷之动,乃可谓贤;如川而止,道未必完。下爵上位,章子疾起;污隆从时,章子疾驰。卑愁穷苦,何以久处?官无钜小,要以伸道。位高而伸,章子之仁;位卑怀禄,章子不辱。命之曰《艮说》,以遗章子。
送章秘书(表民) 北宋 · 郭祥正
君心抱太古,不肯屈世人。
匹马遍朔方,扬帆出天津。
九疑连天洞庭阔,长歌愁杀苍梧神。
更将美酒吊楚屈,离骚继作疑前身。
两姬不洒望夫泪,一笑岳阳楼上春。
丈夫得意且为乐,百年变化随埃尘。
如何南还过我别,却言北去朝天阙。
上书力诉元兄冤,洗眼看君成一节。
劝君事直还收身,速返东南弄白云。
功名汲汲竟何益,韩彭取笑武陵人。
章望之传 宋 · 胡舜陟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六、《胡少师总集》卷五
望之字民表,姓章氏。少孤,喜学问,志气宏放,为文辩博,长于议论。初由伯父得象荫为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会诏举贤良方正,上书论时政,凡万馀言,悉中治道。丁母忧,毁瘠过制。服除,浮游江淮间,犯艰苦以营衣食计,不自悔,人劝之仕,不应也。其兄拱之知晋江县,忤其守蔡襄,襄怒,诬以赃贬。望之号泣历诉于朝,时襄方贵显,事久不得直,望之遂不复仕。覃恩授太常寺太祝,迁大理评事。翰林学士欧阳修、知制诰吴奎、刘敞、范镇同荐其才,宰相欲稍用之,除佥事建康节度判官,不赴。又除知乌程县令,固辞。遂以光禄寺丞致仕,卒。望之喜议论,宗孟轲言性善,排荀卿、扬雄、韩愈、李翱之说,著《救性》七篇。欧阳修论魏、梁为正统,望之以为非,著《明统》三篇。江南李觏著《礼论》,谓仁、义、智、信、乐、刑、政皆出于礼,望之订其讹,著《礼论》一篇。其议论多有过人者。尝北游齐赵,南汎湖湘,西至汧陇,东极吴会,山水胜处无所不历。有歌诗杂文数百篇,集为三十卷,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