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初春吏隐堂(一作胡铨诗) 北宋 · 韩维
 押侵韵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默视澹忘虑,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于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胡邦衡 其一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度日来起居佳胜。
《三经新解》未能遍阅,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
如行李匆匆,且纳还,此书异时不患不流传也。
四卦二书,俟食罢探伺无杂宾,面纳,所怀非此能悉,不宣。
某再拜。
胡邦衡 其二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早辱报教,过情之言,伏读愧赧。
欣承起居佳胜。
闻雇夫殊未集,非三四日不办,如此,少驻固有名矣。
来日度必未行,有严氏小亭,欲具早膳,烹茶少欸,庶尽叩所疑。
匆匆语离,便有千里之隔,切幸不外。
荔子两等,赠诸郎、娘。
不宣。
某再拜。
胡邦衡 其三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鄙句写呈,一笑。
昨晚一士人来,传公黎姥梦事,枕上偶成,挥汗奉简,幸恕草略。
此诗切不可示人,它年乘槎北还,可以出矣。
今日必未成行,有所阙,勿外,幸甚。
某再拜。
胡邦衡 其四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再拜:午暑,伏惟起居佳胜。
早来拙句,尝闻唐人有诸邪赤子之对,因黎姥梦事,偶尔成咏,方以为愧,乃蒙属和,既捷且工,如差邪二韵,古之作者不过此耳,不胜叹服。
令嗣寒热必不作。
行尚从容,庶图邂逅,不宣。
某再拜。
胡邦衡 其五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今日果成行否?
想一番劳勚,过此亦遂多事矣!
早作起居佳胜。
昨暮闻有盛集,殊怅然。
四卦不知尝经览否?
区区欲再见之意,诚有所未尽也。
仆于左右亦尝效其狂言矣,公有所疑,亦望指擿,岂如世俗以谀言相媚悦哉!
此书本不以示人,以公致力于斯文之久,必能洞见,此仆相求之意也。
度今早必未有它客,聊叙区区,因以诇候动止。
不宣。
胡邦衡 其六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中前汤字鄙句,何以流传至彼?
和章又得千里一噱。
海外士不肯读书,又耻于下问,有见过者默坐而已。
然净名一默,温伯雪子,目击而道存,自愧痴顽,不能顿悟耳。
陈逢时缘了襄事,因得从容,符子继往,想今冬不落莫矣。
别纸所喻,意爱之厚,但各在一涯,会合未有期,平生不敢失信于朋友,岂敢预计邪?
得家人去冬书,云孟博女子已一面出适,第四儿子已一面娶妇。
今诸孙女虽多,惟孟坚女子,仆去家时才周晬,今十四岁矣,闻极端慧,与令郎年正相当。
但人事有不可预定者,言之但怏怅耳。
某再启。
胡邦衡 其七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顾戎来,辱问讯,意爱甚笃,三复感叹。
三月二十一日忽有昌化之命,乃因次子孟坚为乡人所中,云仆尝作私史诋谤事,儿子亦就逮诏狱。
至今得家书,十年岭海,未快仇人之意,时时撰造,此身已在生死之外,但付之一笑耳。
只今惟一仆自随,只影万里,秪自怜悼。
近方入公馆,洒扫苟完,明窗净几,复理琴书,聊以度日。
承索序引,中间亦草得,前日因私史事,凡平生具草,尽付丙丁,寻亦自悔,更俟神思稍定,䌷绎续奉寄也。
公之训释,自足名世,何假区区之言?
顾君忽过此,云即行,草草作此,不宣。
某顿首。
胡邦衡 其八 1150年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某咨目上启:秋暑异常,伏惟卫生有道,台候起居佳胜。
某旋得省劄,大理具狱,儿子窜峡州,永不检举。
父子蹈此大祸,固无可言,而累及平生知友,如张焘程瑀尚书潘良贵舍人各降三官(坐尝通书。)胡寅侍郎镌职(坐通书扇摇经略。),馀人贺、许二郎官凡五六人各降两官,使人不能不怅然也。
诸友自知无益,各已相忘久矣。
架空造此,不知其因。
盖此数人一向投閒,此其罪也,置之勿复道。
连日忧愤,无与晤语,领来书,启缄快读,信如执热之濯清风。
佳篇乃未尝得见苏、李句,此句法则工,而拟非其伦,则不敢当。
三序须俟神閒志定,今未暇也。
然骫骳之文,岂足发扬妙趣,以传示后来?
闻命愧惕。
令郎气象未易量,仆孙女多,俟公还朝,未免当择一端谨以配君子。
长儿女子乙卯生,已非偶矣。
亭午汗方浃背,勉作此纸,阅毕则付丙丁。
不宣。
某咨目上启。
胡邦衡 其九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儋崖虽不乏便,小海之隔,风波亦可畏。
惟是跂仰,未尝少忘也。
郡中附至四月中所惠书并玉友、鱼醢,深用感戢。
玉友履此风涛烈日,而色味殊不少变,信乎其能耐久也。
仍审即日起居增胜。
吉阳天下至陋穷处,今学者彬彬,知所尊仰,何陋之有?
刘宾客作《谪九年赋》,意谓阳数之终当变,况吾二人已踰一纪,天道好还,但力行一「忍」字。
《需》之《象》曰:「君子以饮食宴乐」。
若能日饮醇酎,不辜此风月,则无入而不自得也,相与勉之而已。
不宣。
某顿首。
胡邦衡 其十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启:近因许秀才便舟,附手书并面庵,昨日有自昌化来者,云尚未行,甚悔轻付也。
春暄,伏惟起居佳胜。
春后殊无好怀。
此间杂花如桃李亦罕见之,意天地中和之气至此尽矣。
言至于此,亦似可笑!
前所寄六咏,欲易三两联,今再写去,幸因的便却付前本也。
北耗杳然,家间所遣人至今未到,一身寓此,日有意外之虑。
刘伯伦以锸自随,死便埋我,则又释然耳。
出无友之说,诚如东坡所云。
黄舜扬秀才已到,书馆相近,得此一士,少慰孤寂。
下士人如向携公书来及小裴,气象已超胜,乃知诗书酝酿之功亦大矣!
仲尼叹道之不行,欲乘桴浮海,又欲居九夷,岂虚言哉!
武王克商,封箕子三韩,至今为礼义之国。
吉阳之居,公之不幸,而一时士类之幸也。
三月三日,某启上。
胡邦衡 其十一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盛介至,辱真翰,三复感叹,不容于怀。
欣承履兹庚伏,起居增胜。
昨蒙惠丹,固璀璨精华,非止扶衰而已,然亦未敢遽服者,不知「和国」为何人。
六月二十六夜忽脾疼异常,天明方止,而镜中形容陡觉瘦瘠异常,心甚疑之。
是夕忽梦三道士来,黄冠。
予若将起程北归者,道士邀仆于去城六七里间,授与道书两卷,云是司马子微《养生说》。
仆不暇阅,纳之怀中,临别,最长道士言:「我有丹四粒,藏之中,将取以授子」。
仆以担杖已行,不及。
翌日赵主簿长沙人和国为谁,赵云:「张丞相封和国公」。
始大感悟,藏之中者,十八公,神固告之矣。
晨起焚香作礼,先服白丹一粒,其馀不知可继进否?
两日气象已如旧,岂残生未即埃溘,有同涂之幸欤?
不宣。
某顿首。
胡邦衡 其十二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顿首:前月末,黎下班转致中秋所惠书,欣承善达吉阳,粗已安居,不胜慰喜。
岁律遒尽,元正俯临,贤君子道泰之时。
伏惟味道之腴,知德之奥,起居佳胜。
某衰苶如故。
九月初乡民不靖,郡县扰扰,至今想已流闻。
郊赦虽有检举之文,仇人在朝,固已绝望。
死生祸福,定非偶然。
中间得李守书云:吉阳羊米特胜诸郡,鱼蟹亦不论钱。
有此数物,人生更复何求?
况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想琴书自娱,不知身在万里外也。
承喻《易说》叙引,固当如命,然拟非其伦,则不敢当。
已勉作数语,俟左右北辕面纳,馀冀自重。
不宣。
某顿首上。
胡邦衡 其十三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少恳。
近逢时托撰《军学记》,虽已勉强撰得,已下手刻石矣。
但「昌化军学记」五字,欲得邦衡汉隶,比已令停刀笔以俟,幸速得之。
恃爱,忘率尔,悚息之至。
元衡未中第,才业人望如此,后必中耳。
令嗣想不废学,异时必能继公清风也。
令郎气象可喜,为胡邦衡子,而命又与仆相似,它时宁为凶人,必不为佞人也,呵呵!
似闻庐陵书来,尊少俱康佳。
仆家书不出此月必至。
只影万里,颇有意外之虑。
去秋人回,令津遣三两老妳婢来,孟坚不在家,不知小儿能办此否?
孟坚书,颇能不废学,抗论甚伟。
某已写书一幅,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馀俟后便。
某再拜。
「涌月阁」三字,森然如入武库,见古剑戟,凛然如睹正人端士之容。
即已付郡侯,而前榜及仆恶札,彼以人情,不肯亟换,须俟从容耳。
某再启。
胡邦衡 其十四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令郎气象不凡,又朝夕侍侧,日闻妙言,异时未易量也。
某猥恳,中间在琼管作《双泉记》,君前携去副本,意欲得左右作汉隶
文虽不工,然古之碑碣,赖字画以传远者多矣。
漫装界卷子一轴,风和日煖,或不惮烦,承兴一挥洒之,幸甚。
某再启。
胡邦衡 其十五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手启,昨顾巡检行,奉记,伏承老人以寿终,想人子之痛,岂易堪忍!
况吾友至性过人,幸勿至伤生。
尼父每以中道立教,载在《礼经》,过此失礼意。
况五十岁以上,血气不比少年时,吾徒处忧患之际,又瘴疠侵其外,惟痛自裁抑,乃免病苦,至恳至祝。
近缘议者传仆擅离贬所,见在清湘,出入王安抚家,诸处虽已申奏,见在本军城里居住,而诸司尚以为疑,阴遣使人直至昌化缉探,节前至此,今已回矣。
度此报至朝廷,必已释然。
曲折知之,此不详具。
八十老人,死自其分耳,年来亦觉顿衰,步趋无力,心志健忘,聪明不及前时矣。
又缘为文字缠扰,晨起尝晏坐,而喜抄书,以此不得全功于鍊养,但绝欲十四五年,色身尚强耳。
十一月九日至节,是日戊午,乃仆本命,作小醮青词,末云:「涤除玄览,悟色境之皆空;
专气致柔,冀形神之俱妙」。
大略如此。
封州书,感叹不可言。
或以仆近日动静,一宽朋友之念也。
丹砂甚妙,为更求数粒。
古人云「内丹既就,外丹自来」,岂其然乎?
偶此便甚的,因致此幅纸,不宣。
某启上。
胡邦衡 其十六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再启:某老病,日益衰瘁,加以群嚣未靖,杜门待尽,以此久不通书,唯是怀企道义,未尝一日忘也。
吾徒忧患至此,古今罕有,如仆老病,死自其分。
公今遭此家祸,更宜以远业自重,勿过悲伤。
居瘴烟之地,血气已耗,七七之后,宜茹荤鲜,以助真气。
凡居丧有疾,饮酒食肉,圣人所许,儋、崖瘴毒之地,独不比有疾乎?
胡邦衡 其十七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启:相望不远,而风涛汹然,久不承问动止,此心倾仰,何可胜言!
仲夏酷暑,起居佳胜。
某老病如故,日夕汛扫,此心时至即行,非如吾友盛壮之年,前程万里,惟祝乘此閒放,尽为己之学,至处忧患之际,则当安之若命,胸中浩然之气未尝不自若也,邦衡岂俟鄙言?
仲尼作《易》,亦专论此事:「《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
剥必有复,否终则倾。
邦衡素明此道。
《需》之时,则当以饮食燕乐
仆之顽鄙,又垂尽之年,惟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汲汲耳。
此间为况,甘君必能言之。
仆自去年四月家僮至,复杳不知消息,舶船今岁无往浙者,亦且任之。
古人以离火宅、弃妻子为胜,尚子平之徒是也。
吉阳气候与昌化不异,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千万勉之。
不宣。
五月朔,某启上。
《涌月》二诗极超胜,本不欲出,而光芒万丈,孰能遏之!
它时录本付陈氏,永为海外之传,不但藏秘箧笥间也。
胡邦衡 其十八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八
某启:相望隔小海,风波汹然,宜相忘于无相忘也。
杪秋气爽,伏惟道体超胜。
患难至此,正是着力处。
想宴居有以自娱,动则观书以广智,静则息念以存诚
赋诗一首,弹琴一曲,古人困而能通,用此道也。
江西必续得近耗,封人消息,何自而来?
周机宜何人哉?
人情物态,近益可畏。
不宣。
某启,上邦衡学士老友。
胡邦衡 其十九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五、《庄简集》卷一五
某启:甘子行,尝奉手函,谅已尘视。
日来烦暑,伏惟起居佳胜。
某老病如常,儋、崖天下至恶弱之地,吾二人居之,能不以为陋。
内有黄卷圣贤,外有青衿士子,或一枰之上,三酌之馀,陶然自乐,是非荣辱,了不相干,故十五年之间,虽老而未死,盖有出乎死生之外者。
符子海外有识之士,廉而有才,相从踰岁如一日,想能道仆起居之详。
舍人公相见为仆致意,三蒙惠酝,此意厚矣,念正牢落,未能致一物。
修城立寨,一劳永逸,尚何罪乎?
闻太夫人襄事,须俟公归,甚善甚善!
不宣。
某启,上邦衡编修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