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长洲县(五首按:原作二首,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七补后三首。) 其一 984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长洲县(五首按:原作二首,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七补后三首。) 其二 984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移任长洲县,辞亲泪满衣。
折腰虽未免,搔首欲何归。
晓白霜华重,晴红栗叶飞。
江头鸥鸟在,应怪不忘机
长洲县(五首按:原作二首,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七补后三首。) 其三 984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移任长洲县,孤帆冒雨行。
全家随逆旅,一夜泊江城。
身世漂沦极,功名早晚成。
惟当泥尊酒,得丧任浮生。
长洲县(五首按:原作二首,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七补后三首。) 其四 984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移任长洲县穷秋入水乡。
江涵千顷月,船载一篷霜。
竹密藏鱼市,云疏漏雁行。
故园渐迢递,烟浪白茫茫。
长洲县(五首按:原作二首,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七补后三首。) 其五 984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移任长洲县,沿流渐入吴。
见碑时下岸,逢店自徵酤。
野庙连荒冢,江禽似画图。
高堂从别后,应梦宿菰蒲
(《择是居丛书》影宋绍定二年刊本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四九作唐 李频 诗)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
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
篷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
定省高堂后,斑衣减泪痕。
有怀松江(按:《全唐诗》卷七七五署张怀作,诗题作《吴江王长史》。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八亦署唐张怀作。) 北宋 · 胡宿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多年襆被玉山岑,鬓雪欺人忽满簪。
驽马虽然贪短豆,野麋终是忆长林。
鲈鱼未得乘归兴,鸥鸟惟应信此心。
见说新桥好风景,会须乘月濯烦襟。
初冬小园寓目(或作张耒范成大诗) 北宋 · 韩琦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
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
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按:同上书卷一九六三七
运司范少师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八、《紫微集》卷三六
玉登庙琏,畴功蓝田
凤鸣朝阳,载惟丹岩。
常人之情,识庸智鄙。
陋据所见,为说如此。
岂知盛德,厚则流光。
阴功阳报,取如探囊
谢良有子,弼谐晋王
栖筠之善,钟于吉甫
上天相贤,浚源殖根。
身不及禄,庆绵子孙。
惟公之生,恂恂乡里。
彫后松柏,阴成桃李
延及芳嗣,入陪政机。
佐佑勋华,为皋为夔。
庙堂前矢,如石投水。
取太阿柄,还之天子。
身使臂指,势在本朝。
上兵伐谋,边烽浸销。
鲁初虞宋,惠礼未备。
乃援缌服,载坚漆絮。
皇帝曰嘻,有臣如斯,厚终尔亲,余忍忘之。
乃命有司,庀用具器。
帑缗史日,克谨襄事。
引绋上饶,挽者载涂。
漂水之源,归于古都。
五緉之纶,生不预饰。
之孤之棘,乃贲幽穸。
天之祚德,帝之旌贤。
子之荣亲,可无憾焉。
惟漕承乏,载鸠乃役。
恭遣属吏,豆觞是饬。
尚飨!
运司范少师襄事文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八、《紫微集》卷三六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无可称;
韦丞相教子一经,世为不乏。
盖积善昭于馀庆,故潜德发于幽光。
惟公之生,种德甚茂。
早笃义方之训,蔼闻嗣叶之贤。
功业益新,庙堂是赖。
文能华国,有悍夫垂泣之辞;
武足尊王,取太阿倒持之柄。
一言悟主,遂九壤以荣亲。
岂徒耸故乡衣绣之观,实亦示遗子籯金之训。
扬名以显,已孝道之终;
卜宅而安,又拜君恩之赐。
死且不朽,其是谓乎;
魂而有知,可无憾矣。
式严襄事,用荐菲仪。
惟豆觞之已羞,觊精爽之来格。
尚飨!
运司路祭范少师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八、《紫微集》卷三六
惟人君以功德被生民,而民爱戴之,所以固帝王万世之基。
惟人臣以谋猷佐人君之以功德被民也,而君褒崇之。
故秩其爵位,华其车服,宠冠百僚,而人皆以为宜。
呜呼!
君之有天下也,不能自治,而付之勋德之臣;
臣之有勋德也,独不念其身而思其亲乎!
故君必又锡之爵命,追褒其先,盖以慰其臣之心也。
呜呼!
人子之心,欲厚其亲,虽日用三牲之养,未足以报其罔极之恩。
唯宠君之秩,侈君之赐,没者贲于亡,而生者荣于存乎。
呜呼!
人孰不有子,唯公则如韦与平;
人孰不有名,唯公则身后之荣。
公之英魂,浮游太清,恐不知今日国之中兴与民之生成则已;
如或知之,亦当会洪崖,揖丹丘,持一觞而共称也。
公今归矣,神穸厝矣,乾豆陈矣,醁醑旨矣。
尚飨!
范至能使金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二、《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绍兴戊辰太常少卿方庭硕使北虏,展陵寝。
先是诸陵皆遭发,哲宗皇帝至暴骨,庭硕解衣裹之,惟昭陵如故。
庭硕归奏,太上皇帝涕下沾襟,悲动左右。
故相大怒,劾庭硕奉使无状,请窜斥,有旨除广东提刑
到官不踰月,以瘴死。
自是出疆者不敢复言陵寝矣。
隆兴改元冬,某被召赐对,首及庭硕语,上大感悟,奋然有恢复意,亟议遣使问发陵之故,会时相方主和议而止。
然侧闻至尊割心尝胆,志未尝一日不驰于伊吾之北也。
乾道庚寅夏五月,某以温陵守奏事,上喟然曰:「朕复仇雪耻,此志决矣」。
某奏云:「陛下此举已迟」。
上默然。
及是,诏丞相选才识有经学通达国体者一人,持节以往,以申请陵之思。
由是范侯成大起居郎侍读资政殿学士往使。
某曰:昔班定远叹不得生入玉门关李太白入蜀作《蜀道难》,其词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自今观之,玉门酒泉郡之西,距中原未远也,蜀道,唐之内郡,而二子已愁蹙若不堪其忧;
况使绝域,邈在万里外,道阻且长,不啻身热头痛之阪,斧冰作麋之境,而又有羊肸司宫之忧,子木中甲之虞,而一切不顾,谈笑就车,虽古烈丈夫,其能远过也哉!
然见士不通达国体,何补于时?
序以识别,且以见宰相之知人云。
范至能制置 南宋 · 李石
 押真韵
孔子不到秦,右军念西岷。
剑关铁岭江,与世隔红尘。
天亦惜秘境,我岂世间人。
天上紫微郎,笔端演丝纶。
跨象桂林郡,骑鲸芙蓉津。
五岭三峡,缘云蹑星辰。
忆公玉帐初,草木生华春。
豢龙赤城家,长生定前身。
扁舟西子五湖浮海滨。
莫作去来想,雪山轻重均。
况从尺一招,甘泉问鬼神
庙谟龟旧,鼎味桃李新。
虞衡备编载(自注:至能作《虞衢志》。),我亦愿卜邻。
范帅至能 其一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一、《艾轩先生文集》卷六
某昨遣承局行,计程当已过苍梧,忽观敕目,窃审紫微舍人有节制全蜀之命,已专走贺牍。
此行甚宠,料不容固辞。
恐前旌已出湘潭,遂令去人径自郴江长沙,领近诲,乃知尚在桂林,欣慰之甚。
某岁中两至南海,觉得筋力殊不堪,若更宿留,恐厉毒之气乘衰惫而来,却如何禁当得!
反复思之,势当乞祠禄,为度岭计。
每见舍人处仓猝有甚深定力,万里之行,想规画已就,亦须牵船上峡否?
若有一线道可去,自不必起此想。
某两度帆海,作怔忪者数年,虽證候多端不可晓,然缘想在是耳。
来书苦多病,闻之悬切,第以国事不应逡巡。
越城旧隐在江东为第一,然天下闲人,自应少看了锦官古迹,却归来袖手亦未晚。
退之一生辛苦,故有「寻思百计不如闲」之语。
舍人于应酬纷拿中乃如无事,书卷且不废,恐石湖一境不为徒然耳。
范帅至能 其二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一、《艾轩先生文集》卷六
某自到湘南,首尾恰两年,凡再易地,今复在收召之数,侥窃误恩,何以论报!
去年五月末,出凌江督捕,以暑暍多生疾。
三十年来案头黐坐,无一长进,从来不知兵,今乃以破贼闻,不能无惭色也。
舍人节制全蜀,事权不分,为上之所倚重者如是。
忠武侯当倥偬之日,应接不少停,而天下视之常若庐中坚卧,无意于事功者。
石湖依然,幸不必多念之。
巫峡一带烟云澒洞,当不在人境中。
小年时诵楚人之赋,每有岁月徜徉之想,所以牂柯一念,见之梦寐。
今老且衰,此念稍释,反复来教,唯耿耿。
舍人太行以北,又望交州为接畛,今乃卧护巴汉而经略中原,若不使一旅人。
太史氏誇张所历,似亦大无谓也。
范至能 南宋 · 洪适
 押月韵
愁云暗千山,欲雪意未歇。
雨脚侵夜分,鹢首勇朝发。
软红英俊林,定不冗干谒。
磊落胸中书,高谈倾上笏。
结驷映天街,登瀛有仙骨。
摩挲先友碑,姓名或湮没。
却顾浮丘亭,寄声频日月。
范成大秘书省正字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四、《盘洲文集》卷二二
瀛洲英俊之躔也,中兴以来,未有父子踵相蹑者。
尔学赡而文缛,阯美于前人,益观异书,以正鱼鲁之谬。
松江范至能朱伯阳 其一 1168年7月6日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垂虹亭
弹铗功名易白头,归欤未办五湖舟
送君与我皆为守,到处逢山且纵游。
薄日连云千幛晓,斜风吹雨一江
买鱼斫鲙垂虹上,更为今年好景留。
松江范至能朱伯阳 其二 1168年7月6日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垂虹亭
吴歈湾月韵江船,屈指同行二十年。
胜日五湖看老矣,倦游双鬓各苍然。
拟寻诗酒平生社,未了尘埃薄宦缘。
后夜西风相忆梦,琵琶亭下水笼烟。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范成大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梦之命为赋但云頩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拊掌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二 古迹类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时伸,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河浒,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