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苻坚初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先韵
《晋书》曰:苻坚初有此童谣。及败于淝水。为姚苌所杀。在伪位凡三十年
阿坚连牵。三十年。
后若欲败时。当在江湖边(载记作淮间。○《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九。《诗纪》四十四。)
苻坚国中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队韵
《晋书》曰:初。桓豁苻坚国中谣云云。有子二十人皆以石为名。《御览》引《晋书》曰:谢玄于淮淝。先是有童谣云云。
谁谓尔坚。石打碎(《御览》作破。○《晋书》桓豁传。《御览》三百六十二引《晋书》。)
长安苻坚 魏晋 · 无名氏
 押先韵
《晋书》曰:每令百姓有怨者举烟于城北。观而录之。长安为之语曰:
欲得必存。当举烟(○《晋书》苻坚载记。魏书慕容永传。)
秦主苻坚 前秦 · 竺僧朗
 出处:全晋文
僧朗顿首顿首。
如来永世,道风潜沦。
忝在出家,栖心山岭。
精诚微薄,未能弘匠,不悟陛下远问山川,诏命殷勤,实感恩旨。
气力虚微,未堪跋涉,愿广开法轮,显保天祚。
蒙重惠赐,即为施设,福力之功,无不蒙赖。
贫道才劣,不胜所重,僧朗顿首(《广弘明集》三十五,又见《十六国春秋》四十二。)
苻坚 后燕 · 慕容垂
 出处:全晋文
臣才非古人,致祸起萧墙,身婴时难,归命圣朝。
陛下恩深周汉,猥叨微顾之遇,位为列将,爵忝通侯,誓在戮力输诚,常恐不及。
去夏桓冲送死,一拟云消,回讨郧城,俘馘万计,斯诚陛下神算之奇,颇亦愚臣忘死之效。
方将饮马桂洲,悬旌闽会,不图天助乱德,大驾班师。
陛下单马奔臣,臣奉卫匪贰,岂惟陛下圣明,鉴臣单心,皇天后土,实亦知之。
臣奉诏北巡,受制长乐。
然丕外失众心,内多猜忌,令臣野次外庭,不听谒庙。
丁零逆竖,寇逼豫州,丕迫臣单赴,限以师程,惟给弊卒二千,尽无兵杖,飞龙潜为刺客。
及至洛阳平原公晖复不信纳。
臣窃惟进无淮阴功高之虑,退无李广失利之愆,惧有青蝇,交乱黑白。
丁零夷夏,以臣忠而见疑,乃推臣为盟主。
臣受托善始,不遂令终,泣望西京,挥涕即迈。
军次石门,所在云赴,虽复周武之会于孟津汉祖之集于垓下,不期之会,实有甚焉。
欲令长乐公尽众赴难,以礼发遣,而丕固守匹夫之志,不达变通之理。
臣息农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石越倾邺城之众,轻相掩袭,兵陈未交,越已陨首。
臣既单车悬轸,归者如云,斯实天符,非臣之力。
且邺者臣国旧都,应即惠及,然后西面受制,永守东藩,上成陛下遇臣之意,下全愚臣感报之诚。
今进师围邺,并喻丕以天时人事。
而丕不察机运,杜门自守,时出挑战,锋戈屡交,恒恐飞矢误中,以伤陛下天性之念。
臣之此诚,未简神听,辄遏兵止锐,不敢穷攻。
夫运有推移,去来常事,惟陛下察之(《晋书·载纪·慕容垂传》,又《十六国春秋》四十四。)
苻坚神主请词 后秦 · 姚苌
 出处:全晋文
往年新平之祸,非之祸。
臣兄襄,从陕北渡,假路求西,狐死首丘,欲暂见乡里。
陛下与苻眉要路距击,不遂而没。
襄敕臣行杀,非臣之罪。
苻登陛下未族,尚欲复雠,臣为兄报耻,于情理何负!
昔陛下假臣龙骧之号,谓臣曰:“朕以龙骧建业,卿其勉之”。
明诏昭然,言犹在耳。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
今为陛下立神象,可归休于此,勿计臣过,听臣至诚(《晋书·载纪·苻登传》,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五。)
苻坚 晋 · 裴元略
 出处:全晋文
臣闻茅茨,周卑宫室,故致和平,庆隆八百。
始皇穷极奢丽,嗣不及孙。
愿陛下则采掾之不琢,鄙琼室而不居,敷纯风于天下,流休范于无穷,贱金玉,珍谷帛,勤恤民隐,劝课农桑,捐无用之器,弃难得之货,敦至道以厉薄俗,修文德以怀远人
然后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刑措既登,告成东岳,踪轩皇以齐美,哂二汉之徒封,臣之愿也(《晋书·载纪·苻坚传》上,又《十六国春秋》三十七。)
苻坚神主 前秦 · 苻登
 出处:全晋文
维曾孙皇帝臣登,以大皇帝之灵恭践宝位。
昔五将之难,贼羌肆害于圣躬,实登之罪也。
今合义旅,众馀五万,精甲劲兵,足以立功,年谷丰穰,足以资赡。
即日星驰电迈,直造贼庭,奋不顾命,陨越为期,庶上报皇帝酷冤,下雪臣子大耻。
惟帝之灵,降鉴厥诚(《晋书·载纪·苻登传》,又《十六国春秋》四十。)
苻坚 西燕 · 慕容泓
 出处:全晋文
秦为无道,灭我社稷,今天诱其衷,使秦师倾败,将欲兴复大燕,吴王已定关东,可速资备大驾,奉送家兄皇帝,并宗室功臣之家。
当率关中燕人,翼卫乘舆,返还邺都,与秦以虎牢为界,分王天下,永为邻好,不复为秦之患也。
钜鹿公轻戆锐进,为乱兵所害,非之意(《晋书·载纪·苻坚传》下,遣使谓云云,慕容炜责之曰:书如此。又见《魏书·慕容炜传》,又《十六国春秋》三十八。)
詹事苻坚 西燕 · 慕容冲
 出处:全晋文
皇太弟有令:孤今心在天下,岂顾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便可君臣束手,早送皇帝,自当宽待苻氏,以酬曩好。
终不使既往之施,独美于前(《晋书·载纪·苻坚传》下,遣使送锦袍一领遗冲,称诏云云,冲命詹事答之,亦称云云。)
苻坚攻陷襄阳下诏申警(四年三月壬戌 东晋 · 孝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一
狡寇纵逸,藩守倾没,事兼平日。
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
又年谷不登,百姓多匮。
其诏御所供,事从俭约,九亲供给,众官廪俸,权可减半。
凡诸役费,自非军国事要,皆宜停省,以周时(《晋书·孝武帝纪》)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按《唐礼·乐志》,明皇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土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千秋节者,明皇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云。) 其一 730年8月5日 唐 · 张说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指树日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
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一作觞)
连鶱势出鱼龙变,躞蹀骄生鸟兽行。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苻坚 唐末 · 吴融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百里烟尘散杳冥,新平一隰草青青。
八公山石君知否,休更中原作彗星。
六朝苻坚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百万南征几马归,叛亡如猬亦何悲。
宾擒敌国诸戎主,更遣权兵过在谁。
晋 苻坚投箠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投箠填江语未终,谢安乘此立殊功。
三台星烂乾坤在,且与张华死不同。
苻坚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栾城后集》卷一○、《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二、《文编》卷二九
苻坚王猛,君臣相得,以成伯功,虽齐桓、管仲不能过也。
之将死也,问以后事。
曰:「晋虽僻处吴越,然正朔相承。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
鲜卑、羌虏,我之仇雠,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宁社稷」。
言终而死。
不能用,卒大举伐晋,败于淝上。
归未及国,而慕容垂叛之。
既反国,而姚苌叛之。
地分身死,终毙于二人之手。
故后世皆多之贤,而咎坚之不明。
吾尝论之,虽有伯者之略,而怀无厌之心,以天下不一为深耻。
虽灭燕,定蜀,并秦凉,下西域,而其贪未已,兵革岁克而不知惧也。
晋虽微弱,谢安桓冲为之将相,君臣相安,民未患晋。
而欲以力取之,稽之天道,论之人情,虽内无之衅,而坚之败必不免矣。
以夷狄之馀,而有帝王之度,其灭慕容、姚苌也,收二姓之子弟,录其才能而官使之,布满中外。
凡其旧臣无不疑者。
若以世俗言之,则以渐除之,如之计得矣。
若以帝王之事言之,则坚之意未必过也。
《大雅》之称文王曰:「殷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文王用人,其广如此,而何尤焉?
德虽不若文王,而窃慕焉,顾其所以处之何如耳。
文、武既没,周公成王之际,殷之遗孽犹与间周之隙,曰:「予复反鄙我周邦」。
周公既克殷,改封微子于宋,而迁其顽民洛邑
保釐东郊,作《多士》而抚宁之,所以虑其变者至矣。
君陈毕公,皆迭居成周,而董帅之。
康王之命毕公曰:「周公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
既历三纪,世变风移。
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
然犹曰:「邦之安危,惟兹殷士」。
由此观之,文王之用殷人,岂茍然而已哉?
畜养豺虎于其腹心,而贪功务胜,不顾其后,宜其毙于也哉!
使坚信之策,南结邻好,戢兵保境,与民休息,虽有百人,能动之?
文王虽未可觊,然亦非王猛之所及矣!
苻坚(上) 宋 · 何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七、《何博士备论》卷下、《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二
兵以义举而以智克,战以顺合而以奇胜。
之为是役也,质于义顺则犯,考于奇智则诎,悖于其所兴者三,玩于其所用者二,此其所以败亡而不救也。
所谓悖于其所兴者三者,不惩魏人再举之退败,而求济其欲于天命未改之晋,一也。
忘其夷虏之丑类,求袭正统而干授天命,二也。
溺于鲜卑,中我以祸,而忘其为社稷之雠,三也。
三者悖矣,而又玩于所以用者二焉:势重不分,而趋一道,首尾相失,无他奇变,一也。
骄其盛强,足以必胜,弃其大军,易敌轻进,二也。
此兵家之深忌也。
吴王劫七国百万之师而西,不用田禄伯之言,乃专力于梁,以至于败者,恶其权之分也。
禄山范阳数十万之众而南,不用何千年之画,乃并兵徐行,卒以不济者,惜其势之分也。
虽假息反虏,败亡随之,亦昧于兵之至数也。
赵括之论兵工矣,虽其父奢无以难之。
然独忧其当败赵军者,以其言于易也。
王邑耻不生缚其敌,而徒过昆阳,卒以大败者,以其用于易也。
恶其权之分,则不以其兵属人。
无属人以兵,是自疑之也。
惜其势之分,则不以其兵假人。
无假人以兵,是自孤之也。
以易言之者,有所不将,而将必败也;
以易用之者,有所不战,而战必溃也。
盖众而恶分,则与寡同;
强而易敌,则与弱同。
出于众强之名,而居寡弱之实者,其将皆可覆而取也。
夫东南之所恃以为固而抗衡中原者,以其有长淮大江千里之袤也。
然而吴亡于前而陈灭于后者,彼之动者义与顺,所出者智与奇也。
晋之取吴也,二十万耳,而所出之道六;
隋之取陈也,五十万耳,而所出之道八。
惟其所出之道多,则彼之所受敌者众。
是其千里之江淮固与我共之矣。
今坚之所率者百万之强,而前后千里;
其为前锋者惟二十五万,而专向寿春。
坚尝自恃其众之盛,谓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乃自向项城,弃其大军,而以轻骑八千赴之。
是以晋人乘其未集而急击之。
及其既败,而后至之兵皆死于躏践,恶在其为百万之卒也!
使坚之师离为十道,偕发并至,分压其境,轻骑游卒营其要害,将自为敌,士自为战,虽主客之势殊,攻守之形异,晋诚善距而却我之二三,则吾所用以取胜者盖亦六七。
虽未足以亡晋,而亦以胜还矣。
嗟夫!
坚之于叛胡也,固所谓铁中之铮铮者矣。
然至此而大悖者,益信乎兵多之难办也。
兵有众寡,势有分合。
以寡而遇众,其势宜合;
以众而遇众,其势宜分。
黥布反攻楚,楚为三军以御之,而又自战于其地。
大破其一军而二军溃散。
吴汉之讨公孙述,以兵二万自将而逼成都,授其裨将刘尚万人,使别屯江南,相距者二十里。
分将攻之,汉俱败。
此兵少而分之患也。
然而知其妙者,虽少犹将分之,以兵必出于奇,而奇常在于分故也。
项羽之二十八骑耳,而分之为四,会之为三是也。
至于兵大势重而致溃败者,未尝不在乎不分之过也。
《法》曰,「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身则首尾俱至」。
此言其阵之分也。
以阵而必分,则凡兵之大势者可知也。
兵大势重,分之则所趋者广,足以出奇而人自为战。
不分则所应者独,难以合变而身萃其敌。
将以其身萃敌而士不自为战,求其无败,不可得也。
嗟乎!
常乐乎大众之率,苟唯不知其所用而用之,虽至死而不悟者,岂特为苻坚也哉!
苻坚(下) 宋 · 何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七、《何博士备论》卷下、《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二
荆阳虽居天下之一隅,而有长淮大江之阻,其俗轻易劲悍,喜事争乱。
自周之微,为吴、越、楚之僭强,常以其兵服役天下。
然其为形势,非图天下者之所先事而必争,故后世豪杰多乘中州之扰趋而据之。
自其为孙氏之吴,已而为晋、宋、齐、梁、陈之代兴,虽不能遍抚二州之境,然皆以帝号自娱,抗衡北方,而不为下。
自非中州大定而其国失政,虽以重师临之,鲜有得志。
魏武乘举荆之势,以数十万之众困于乌林
魏文继之大举,独临江叹息而返。
苻坚以秦雍百万之强而临淮淝,一战而溃。
惟其后世孱昏骄虐,上下携叛,而中州之主为伐罪吊民之师,则虽江淮之阻,亦无足以凭负矣。
然而陈叔宝犹谓周齐之师尝退败于五至,而不以为虞。
是以晋武之俘孙皓、隋文之俘叔宝,皆易于拾遗也。
苻坚不惩魏人之不济,乃欲申其威于天命未改之晋,此其所以败也。
虽然,自古夷虏之强,未有遂能并集天下于一统者,此姚弋仲所以重训其子孙,使必无忘于归晋,而苻融惓惓致戒于坚者,凡以此也。
昧于自度,常以正朔不被四海为愧,而锐于东南之并,违忠智之言,收奸倖之计,一举而大丧其师,寇雠因之,遂亡其国。
不惟失天之所相,亦其自取之速也。
始,以豪壮之资奋于夷虏,获王猛之材以辅成其志业,遂能自三秦之强,平殄燕代,吞灭梁蜀,九州之壤而制其七,可谓盛矣。
然而东晋虽微,众材任事,主无失德,而乃咈众图之,其廷臣戚属相与力争而不得也。
慕容垂以失国之雠,欲以其祸中之,求乘其弊而复燕祀,乃力赞其起。
甚悦而不疑,以为独与己合,遂空国大举,而偾于一战。
返未及境,而鲜卑、叛羌共起而乘之,身为俘虏,遂亡其国。
呜呼,可不谓其非昏悖欤!
夫昔之智者,多能中人以祸,使之悦赴而不以为疑,而昧者常安投其祸,虽死而不悟。
汉世祖方安集河北,更始之将谢躬以兵数万来屯于邺光武忌之,乃好谓之曰:「吾行击青犊必破,而尤来在山阳者势当溃走。
若以君之威力击之,则成擒耳」。
善其言,遂以其兵去而趋尤来。
世祖即命吴汉袭夺其城,败还而汉杀之。
孙策之渡江也,庐江太守刘勋新得袁术之众而贰于深恶之。
豫章上缭宗民万家保于江东
曰:「上缭,吾之疾也。
然欲取之而路非便。
以公之威临之,无不克也」。
信之而行,遂以其轻锐袭拔庐江而尽降刘勋之众。
慕容垂所以用之弊秦,而复燕祀于既亡也。
夫与人为敌,乃受其甘言而从其所役,未有不堕其画中者也。
《法》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传》曰:「成败之机,在于善察人之言」。
之言也,虑其所以为利,而不虑其所以为害,一失其机于无以察人之言,而遂至于丧败,人之于虑察也,可得而忽哉!
嗟夫!
以坚之晚而昏悖自用,虽景略之尚在,固将不用其言,而亦无以救秦之亡矣。
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苻坚露布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八、《盘洲文集》卷二七
尚书兵部臣石等言:臣闻师克在和,故宣威而罔敌;
戎轻不整,虽用众以奚为?
徒誇涿野之强,自取昆阳之败。
以寡致胜,在昔罕闻。
恭惟皇帝陛下缵渡江一马之宏基,宅御天六龙之宝位。
登庸贤德,总揽威权。
乾符坤珍,寖底金行之盛;
星珠月璧,已臻玉烛之调。
蠢彼氐酋,污吾帝阙,啸良家之恶少,惑白虏之甘言。
狃代、凉、燕、蜀之能,扫巴、汉、幽、并之聚,独决乱华之断,罔虞犯岁之殃。
固败是求,不亡何待?
臣谨与冠军将军玄、辅国将军琰等,祗承圣略,躬履戎行。
暴衣露冠,思徇国家之急;
鍜甲摩剑,誓清凶孽之尘。
三令而军法已明,一鼓而人心共奋。
谓其束身而自遁,乃敢怒臂以相持。
方虎踞于项城,即蜂屯于洛涧
遂遣牢之以精卒前迈,既馘梁成而逆俦始惊。
士卒莫不争先,水陆由是继进。
君臣落胆,皆疑草木于公山
将帅协心,已挫犬羊于淝水
因设谋而遣使,俾移阵以济师。
天诱其衷,虏堕吾计。
主帅夷伤而大衄,故部落奔□以无遗。
鹤唳风声,讶王师之已至;
草行露宿,瞻弃甲之相望。
虽已收尸而筑京,尚阻漆头而为器。
臣等谬膺阃寄,偶殄寇锋,属强氐百六之秋,遽为戎首;
致劲卒八千之众,有此武功。
折冲实本于朝谋,助顺亦资于阴相。
奉觞汉殿,愿歌明主之休;
挂旆天山,行豁神州之境。
臣等无任庆快激切屏营之至,谨差某官奉露布以闻。
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苻坚露布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九、《东莱吕太史外集》卷四
尚书五兵臣石等言:臣闻众胜天而定胜人,终归助顺;
直为壮而曲为老,乌可恃强!
自古以来,斯理可考。
所以牧野若林之旅,罔敌有周;
昆阳彗云之锋,亦歼于汉。
蠢兹狂虏,挠我清时。
迨兹妖孽之平,永息烟尘之警。
恭惟皇帝陛下握符出震,秉箓乘乾。
元帝之鸿图,绍隆基绪;
继金行之正统,维御纪纲。
俊彦具来,烝黎咸乂。
苻坚之凶虐,据中夏以凭陵。
张掖而吞西凉,失吾藩辅;
荆州而得凿齿,俘我英贤。
罔知倚伏之机,徒肆骄淫之欲。
徙其氐户,弗念阿脂之歌;
宠厥鲜卑,不顾鱼羊之谶。
将取灭身之祸,乃兴入寇之谋。
荡析里闾,诛求车甲,远则忘故老垂绝之论,近则忽群臣至切之言。
扫境而来,罔民于死,将整师而临沧海,欲投鞭断江流。
臣石等督率烝徒,奋扬义武。
彗侵箕尾,谪久见于盗区;
岁次斗牛,祥已开于王略。
休符默兆,勇气倍增。
彼方严洛涧之屯,我已效梁成之首。
项城之蚁聚,瞰淝水以狼贪。
隔岸相持,对营并峙。
用辅国之良策,因朱序之漏言,谓欲交锋,盖先退舍。
所赖神夺之鉴,天诱其衷,辄阴触于祸机,独自投于死地。
初意乘危邀险,势若建瓴;
宁知进易退难,败同解瓦。
既前部之告溃,复阳平之云亡。
弓拨矢钩,纷争投于铠仗;
辙乱旗靡,竞大弃于营屯。
时惟谢玄,功冠诸帅,以八千之剽悍,剪百万之腥膻。
苻坚流落草莱,间关险阻。
伤既深于流矢,食不厌于壶飧。
颠踬穷途,过项籍乌江之窘;
零丁匹马,犹本初官渡之归。
残息仅存,措躬无所。
臣石等滥司戎律,亲奉睿谟。
云起龙骧,运际功名之会
风声鹤唳,威加僭乱之区。
援枹鼓以忘躯,奏镈钟而献恺。
斯皆王灵远被,圣略遥临,复前世之深雠,雪遗黎之宿愤。
华夷闿怿,日月清明
登灞岸而望长安,共兴感慨;
封狼居而禅姑衍,当效驱驰。
臣等无任庆快激切屏营之至。
谨遣某官奉露布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