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谢玄书 前秦 · 苻丕
出处:全晋文
今往大文绫罗各五十匹(《艺文类聚》八十五,又《御览》八百十六作今往大文罗大绫各五匹,又《十六国春秋》三十八,末多以酬厚意四字。)。
晋 谢玄 晚唐 · 孙元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百万兵来逼合肥,谢玄为将统雄师。
旌旗首尾千馀里,浑不消他一局棋。
谢玄淝水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四、江东十鉴
臣闻天意之不祐夷狄,甚昭然也。苻坚养兵于秦中者几三十年,一旦驱之南下,欲以并吞吴会;岁星所在,辄冒而攻之,虽苻融、石越争以「晋室无衅,天命未改」为言,而坚哆然莫之恤。贼虽无强天厚地之势,何其毒之至此,以起金行之绪于江东乎!观其百万之师,直压吴境,顾谓大江之流投鞭可断,而谢玄、牢之才可以铁骑蹂杀之,志则夸矣。然淝水之北岸,兵始一交,而苻融之首已即就擒,继而苻坚挟伤亏之翼以潜遁;而全师溃散,相与枕籍于淝水之中,吴江之流不断,而淝水之流则断。当此之时,八公山上,一草一木皆为人形,而淮、淝以北,风声鹤唳,皆晋师喧呼驱逐之声也。淝上之捷,庸可以归之谢玄等辈之英锐,而草木风声之异,亦岂玄等所能为哉?观此,则知苻融之一麾,朱序之一喝,皆造物阴有以启之。天之祚晋而不祐夷狄,盖如是其昭然也,晋之君臣所以敕天之命而驱除夷狄者当如何邪?且坚之遁自淮、淝也,归未及关而慕容垂叛之,既及关而慕容冲叛之,一时英雄迭起,而为肘腋之祸。天之所以厌坚父子,不但淮、淝之一败也。晋之君臣,尝试睥睨一世,此乾坤何等时邪?挽吴江之水以洗关河嵩洛之腥秽,其不在兹时乎?谢安乘此之衅,出广陵以指授,而谢玄受安之命,进彭城以经略,于是分遣诸将,以收复旧封。涡、颍既定,而三魏复降,东至于鄄城、广固,北至于碻磝、滑台,王师所至,旋即破灭、兹又可以卜天心之喜也。然晋师之所经行,类皆苻氏之所不守者,而坚在关中则不进讨,丕在邺中则不力攻。方丕之与慕容垂相抗也,丕军粮竭,进退路穷,而慕容垂亦以岁饥众溃,退保中山;坚之与慕容冲相持也,关中大饥,坐而受窘;而冲亦以锐锋屡挫,智力欲惫。此两虎皆毙,而一刺可以两得之时也。使安于此命谢玄起彭城之军,而率刘牢之、刘龚等,因黎阳之胜,以捣邺中;命朱序起洛阳之军,而率桓、石、虔、滕、恬之等,入涵、潼之关,以攻陕右,则一举而关之西、河之北,悉皆归晋之版图,而奉晋之正朔矣。奈何徘徊于兖、豫之间,竟不能过关踰邺,以图混一,而乃今日运米于枋头以济苻丕之饥,明日率军于关陕以为苻坚之助。夫淝水之师,百万并进,此其志欲何为?幸而天败,粮尽力屈,不奋力以剿除之,而尚可为之助也邪?盛德之事,固不应于请讲也。而谢安父子乃举国之大雠以付相忘之域,致使西羌、鲜卑之种反徐起而攻之。南渡之旗未卷,而鲜卑之祀已复;项城之垒犹在,而西羌之业已成。晋兵彷徨久之,竟无以措其手足,而甘自引归,淮、滁、寿阳之镇各还其本来面目,而无所增损。则是淮淝之战,端为西羌、鲜卑驱除乌雀也。自今观之,其一破百万,非所以为晋人贺,而乃所以为鲜卑、西羌之贺,不亦深可怜哉!说者以为是役之无成,乃会稽道子奸谄擅权,而不恤国事,故托之征役既久,以召王师之归,而不知量宜旋旆,解甲息徒,则亦安之本志也。观安之受命出征,而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往往形之言色。此岂锐于驱除,而身胆碎裂,无所顾惜之人哉?大抵安之出相江左,镇静之谋多,而经画之谋不多;抚绥之功胜,而征伐之功不胜。观谢玄之请问筹略而安了无所言,桓冲之请益兵卒,而安一无所授,徒欲外示閒暇,以侥幸大敌之不我攻而已,非以为灭敌之计也。故淮淝之役,虽天启兴运,贼徒清散,而安乃彷徨中原,坐观鲜卑、西羌之成败,竟以无攻失律而班师。曾谓谢安之复晋,乃不如慕容垂之复燕也欤!观垂之在秦,以失国之雠,噬脐悔恨,求欲以奇祸中之而未能也,一旦苻坚起南伐之志,举国以为不可,而垂力赞其行,盖欲伺坚之败而乘其衅也。及淝水之战,百万之师悉皆溃散,而垂一军独全,盖欲幸坚之来而徐图之也。唐太宗谓坚之入垂军为中垂之计,先定于中者如此,岂意安之于晋当未战之初,曾无先定之规,而既战之后,了无善后之计也。欲充类尽义而言之,则谢安之清谈废物,即王衍之流。使衍不败,当作谢安,而安之成败未白,差胜王衍一二而已。
问高宗孔明谢玄孙权汉武魏武用兵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四、《诚斋策问》卷下
善弈棋者参于数而不泥于数,善疗疾者酌于方而不守于方,善用兵者学于法而不拘于法。弈棋而泥于数者,其弈必败;疗疾而守于方者,其疾不瘳;然则用兵而拘于法,岂能保其不负哉?大抵兵之为兵,其算无穷,其妙不测。或奇或正,有不一之机;或攻或守,有不一之势。迅雷掩耳不足以喻其速也,投机转圜不足以喻其顺也。一日之间,一阵之际,为变不齐,应变各异。苟拘一定之法,而不以智谋参乎其间,其不败于敌以毙吾之赤子者几希。是故古之用兵者初无一定之法,乃有不同之用。子仪以宽,光弼以严;王剪以众,谢玄以寡;孙膑减灶,而虞诩则增灶;李广无部伍,而程不识则正部伍。韩信背水为阵,虽云前左水泽,而亦以取胜;邓艾缒兵而下,虽曰犯危履险,而卒以成功。操纵开合,横斜曲直,莫不为我所用,而敌终折北不支。则知兵法诚不可拘,特顾人之所以用之者何如耳。善用之者以法而不以法,故默有合于法;不善用之者以法而必以法,故适以害于法。古之人如霍去病,其所谓善用法者乎。武帝欲教去病以孙吴兵法,而去病对曰:「顾方略何如,不愿学古兵法」。则疑其不以法矣,然其论乌戾,讨速濮,绝大漠,济穹庐,遂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其虏王降将之功,自大将军外无与为比,非深知兵法者,其孰能之?故曰,善用之者不以法,而默有合于法,霍去病之谓也。乃若韩信伐赵,出兵井陉,入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使成安君纳李左车之言,绝其辎重,而不与战,则韩信之兵进退不能,而生受擒矣。成安君乃曰:「吾闻兵法,『什则围之,倍则战之』。今信兵号数万,而避之弗击,后有大者,何以拒之」?遂与信战,而卒贻泜水之祸。使其不拘法,奚至于是?故曰,不善用之者必以法,而适以害于法,成安君之谓也。监霍骠骑之所以胜,与成安君之所以败,则兵法岂可必泥哉。伏承执事以高宗之伐鬼方,孔明之讨仲达,谢玄之破苻坚,孙权之缚关羽,与夫汉武之用广陵,魏武之图吴蜀,数者兵法,下询末学。愚虽不敏,请得而商确之,则其或得或失,有可言者。盖尝谓两军相垒之际,莫不利于泥法,莫利于料敌。知所以料敌,则虽每事背于法而亦必胜;不知所以料敌,则虽每事泥于法而终亦必败。高宗之时,商运衰微,而鬼方强盛,高宗知其不可与之角胜负于朝夕也,故迟之以三年之久,而卒不害为中兴之显主。其能料敌如此,又何拘于师久暴则财用竭之法乎?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军于渭南,雌雄之形未有敢决,亮欲激之使战也,故遗之以巾帼妇人之饰。傥非魏帝使人仗节以止之,则仲达亦乌能自己?是虽不能致仲达之出战,而亦不害为天下之奇才,又何拘于「我欲战,则敌人不得不与战」之法乎?苻坚以无道而伐有道,百万之众蹈死淮淝,谢玄逆料其然,故以八千而破之。虽兵法有敌强而暂避之言,不拘也。关羽恃其骁勇,骄于战胜,而不为之备,孙权逆料其然,故命陆逊以缚之。虽兵法有归师勿遏之言,不拘也。此其料敌而有得者,愚故喜谈而乐道之。乃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使之自效,未必无功,而武帝则阴戒卫青,以无令得当单于。至其于李陵也,则又听其以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一则难于用广,一则易于用陵,终使广以失道而自败,陵以兵败而自降,岂非不能料人之愚耶?孙权保据江东,国险民附,此未可以卒攻,而魏武乘举荆之势,欲席捲以临之。先主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之间,凡四五惊,此可以投机,而魏武违刘晔之言,不乘胜以取之。一则易于伐吴,一则难于伐蜀,终至有赤壁之败,无混一之功,亦岂非不能料人之过耶?夫以汉武、魏武,号为知兵,而犹或有失,是知不可以易言也。用兵者之于兵,要如书生之于书,造乎心传自得之妙,而遗其尘编断简之传,则其视兵法特筌蹄之具耳。杜牧之注《孙子》有言曰:「珠之走盘,横斜曲直,不可预知,所可知者,珠之不出于盘」。愚愿摭此以谢师问,执事以为何如?
拟谢玄谕秦檄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八、《浪语集》卷三二
太元十年十月乙亥朔日子,前将军、假节都督前锋及徐兖青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司冀燕国幽并七州诸军事、徐兖青州刺史、康乐县公纲纪告僭伪秦君臣吏士民夷等:盖闻天道好还,否极于焉复泰;人情助顺,豫动所以咸随。是以丹浦徂征,格有苗于舜、禹;白登遇伏,杀郅支者宣、元。方我后中天而兴,宜君子见几而作。兹故腾檄,开示大恩。惟皇晋之首基,当炎刘之末造,拯中原于洚水,出蒸民于沸羹。高祖始基,推配天之后稷;武皇受禅,稽叶帝之重华。灵旗一指而服巴庸,戎车再驾而平吴会。铸剑戟为农器,四郊惟鸡犬之闻;包干戈以虎皮,万里无风尘之警。有生交得其养,含灵咸遂其初。父老犹存,郡国仍在。茍求其故,可得而言。由藩服之不王,致蛮夷之猾夏,二圣蒙尘于外,一龙浮渡而南。赤县神州,遂陆沈于异域;黄童白发,为沙化于匪民。亡者僇辱于强胡,生者侨流于异县,丘垄俱发,女妇为俘。眷然顾之,潸焉出涕。嗟尔有众,夫岂不怀?蠢兹氐羌,敢干王略,僭窃玺绶者三纪,恣睢涂炭者八州。苻坚欺天蔑神,弑君篡国,大为不道,贪得无厌。谓丕图可以诈力求,而正言惟以彊辩屈。九鼎神器,折钩喙之可为;万里长江,投马箠之能渡。豕食荐臻于蜀汉,蛩跳斯及于涡淝。饕餮贪而食既其身,终然至足;工倕巧而啮乎其指,后也噬脐。虐用其民,不遗馀力。忘股栗于昆阳之水,而头触于不周之山。天诛所加,王师无战。前徒倒戈,而血流于淮甸;朋家作仇,而首折于五将。丕实何人,敢纪其叙!前奉头之远窜,因摇尾而乞怜,朝廷洗其宿愆,诏书开以生路。方仰枋头之食,旋兴谷口之师,忘我生成,极其狂僭,为人臣所共怒,固天地所不容。朽壤山崩,群阴冰释。吊民伐罪,兹也其时;击鼓用兵,或云敢侮!今皇帝无忘怨耻,不敢康宁,伤赤子之非辜,痛先陵之阙奉。投此机也,将一洗之。纲纪肃将皇威,誓清天邑。背水之役,尝与行间;元戎启行,误膺委寄。言念中州之黔首,无非先帝之旧臣,自染膻荤,为之胁息。昔也服乘于牛马,已而驱役于犬羊。地厚天高,故当无告;日暮途远,将安适归?政此虏将亡之时,真我武维扬之会。猛将霆击,列士星驰。夔鼓轰天,龙旗夹日,右拒横飞于白马,左甄直捣于碻磝。期以甲子之朝,会于商牧之野。人百其勇,宁汤火之在前;臣一其心,诚金石之斯贯。其出以律,惟克在和。以此攻城,何城不拔?以此制敌,何敌之坚?属当胡运之衰,已有敌崩之势。彼既腹心内溃,郊邑外分,鲜卑陆梁,索头为梗;关辅沦于大盗,秦凉裂于叛臣,号令所行,城关犹阻。空如悬磬之室,蝉腹何以知春;行逢冒铁之车,螳臂应难拒辙。贼既见不及远,众将谋之不从。匈奴五分,昧法呼韩之朝汉;越人三胜,尚求句践之存吴。人情积阻既深,逆虏奔亡何暇!定支分于垓下,而头悬于藁街。繄尔生灵,当知逆顺,见义而动,惟德之从,无或昏迷,以干大僇。且正谊自有所立,而大节要有所存,杀身匪难,成仁盖寡。城门之轨,两马之力奚胜;大厦将颠,一木之支何事!惟智者为能转祸为福,惟达几乃以去危就安。宁若父师,存祭器之为重;无为召忽,徒沟渎之自经。且以苻坚之强,加以苻融之佐。亿兆为之徒御,百二为之山河。犯顺而行,一跌不振,我无遗镞之费,彼罹灭顶之凶。丕以败亡之馀,逼凭陵之寇,王师讨于有罪,义故怀吾旧恩,忽焉而忘,昭然之理。丕能翻然自归,上方待以不死。有如执迷罔觉,负固不悛,自当极吾兵锋,夷厥宫庙。利惟自择,监不在前?若火之焰,玉石是以俱焚;如燎之扬,兰艾为之同烬。丕当其咎,人则何辜!有能执丕款从,反城效顺,投兵而下,杀虏而降,显有王功,具如台格。凡以羌戎种落,与其宗戚柄臣,但能慕义来归,并当推心抚纳,勋著之赏,胡汉同科。师行纤芥有诛,人其安堵如故。彼日之皦,斯言不欺。嗟咨大晋之故封,精思莫府之申令,匪徒行于国讨,寔自报其私雠。用夏变夷,莫如今日;舍逆取顺,亦有声名。将共致于升平,其勉思于长笇。檄至如章。
谢玄庙记(庆元四年三月) 南宋 · 郑之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景定建康志》卷四四
昔典午氏之东,苻秦不庭,空国南下,淮、淝之役,将军谈笑而却之。其功系诸生灵,其名播之天下,其行事焜耀于史册,庙貌血食,垂荣无疆,此固不待记而传,不因文而显也。有唐咸通九载肇祀将军于城西南隅,今统司中军讲武堂之右,是其故址。皇宋乾道间,统制鲁侯安仁睹其堂皇浅隘,日近尘嚣,练习戒期,往来杂沓,乃改卜峻地,用恢前规。崇基峙凤集之台,胜势接龙盘之阜,然庭宇已成而不揭其号,珉石既具而未刊其辞,虽鸿勋伟绩,显晦不在于斯,而岁月无传,踪迹莫考,亦非所以垂方来、示永久也。阙典未备,因循逮今。丁巳之夏,适值风雨飘飖,祠门俄圮,统领张扆会诸将校而言曰:「厥今王业偏安,骄敌未殄,于斯之时,政宜戮力一心,仰慕前烈。将军之庙不克修葺,则何以继鲁侯崇泰山之志、慰忠臣奋激之心乎」?乃相与出俸资鸠工徒,易其旧闳,表以新额,筑植告备,赫然改观。呜呼!提八千之众,破百万之兵,以生前之忠勇为身后之英灵,草木皆人形,风鹤皆军声,俾幽冥之昭格,矧躬列于神明,将见壮我军容,肃我行垒,保佑社稷,奠安边陲。其有望于将军者如此,于是乎书。时庆元四年岁次戊午三月朔日,三山郑之翰记。
谢玄庙 宋 · 曾极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儿辈能军国未危,更令朱序助声威。
秦人若也全师集,云母车盛晋鼎归。
晋车骑将军献武公谢幼度赞(玄。别墅在土山下。) 南宋 · 冯去非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九、《景定建康志》卷三一
北方之彊,谁谓莫当。
南方之彊,辄曰非所长。
莫众百万,莫剧一秦。
震荡蜚扬,气无江濆。
奕奕芝玉,矢旝是承。
婉婉衣冠,豹狼是婴。
乃一蹴而走之,风鹤作气,草木为兵。
维南有人,北无勍。
淮淝忆幼度 宋 · 李曾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世未闻风鹤,香囊一少年。
秦非无敌者,晋固有人焉。
社稷一枰上,山河孤注然。
江东正朔在,或者诿诸天。
谢玄判书送鲇鱼。因有所感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五
昔如凤鸟入金銮,今似鲇鱼缘竹竿。
对物兴怀君子事,卜居无处可求安。
谢玄判书送鲇鱼。因有所感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五
久病医官语我详,无鳞鱼与药相妨。
感君来意何容负,下箸还教少忌尝。
谢玄判书送鲇鱼。因有所感 其三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五
东方风俗慕中华,淳朴比邻愿易求。
谁似衿州玄奉翊,月无虚日送珍羞。
谢玄风吴太守送楮生次韵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一○第十九
怜君五斗鬓双华,南望相思日转加。
寄我剡藤还自愧,年来无梦笔生花。
送成都谢掾 明 · 李承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五
楚国芙蓉折露妍,赠诗色借蜀江笺。
文章日事乘槎使,书画虹光上峡船。
客路山青知己合,公庭水淡足人眠。
相逢多是云霄贵,犹礼岩泉石榻禅。
谢玄风守金道源(世濂)寄扇。仍以清香一封 明末清初 · 洪瑞凤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鹤谷集卷之二
清风来自岭南陬,爽气能驱暑气收。
满眼氤氲长想处,篆烟供咏郡斋幽。
谢玄洲赵善述(缵韩)来访 明末清初 · 金友伋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三
尽日青梅下,高歌畅远晞。
沙路应多月,归鞭莫早挥。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 其一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凉风起林薄,不寐月当楼。
念子远为别,思乡况属秋。
逃虚身似鹤,乘兴夜宜舟。
寂寂空相望,劳歌谁为酬。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 其二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怀人清不寐,片月二更初。
地僻暑应尽,庭虚秋有馀。
美名知莫及,清梦近何如。
无限相怜意,西风一寄书。
秋前一夕同幼度有开诸弟集得秋字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梧桐一叶破新愁,明日明朝又早秋。
抱病岁时频废酒,闭门风雨亦销忧。
秋当隐映山多思,人领清虚韵独幽。
风竹露荷同一醉,夜深凉籁下西楼。
初夏陈子明何襄武伯友家幼度桢卿有开集白燕亭(十四韵)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七言排律 押支韵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
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时诸子以泛舟至。)。
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
几日倦游无所事,一时酬对有馀思。
他如轻薄何须数,我辈狂疏或有之。
且喜客兼才子会,顿令乐任主人为。
亭深竹色参差碧,山静蝉声断续悲。
行到绿阴低夕照,坐看片月上清池。
诗传东阁梅花色,家本南山桂树枝。
大抵冥鸿心共远,不然投璧事皆疑。
一关松径馀花落,半亩荷风带露披。
可以累心都巳尽,肯教高枕不相宜。
穷幽竞赌攀栖鹘,得句矜奇倒捋髭。
千载杜陵佳语在,风流儒雅亦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