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贺州推官阳朔县李君墓碣铭元丰元年十二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九、《云巢编》卷九
君姓李氏,讳忠辅字道举零陵人
曾大父冲,生师运;
师运生惟简,皆不仕。
至君始为诸生,少时已卓然克笃术业,为不群矣。
于是浔阳陶公岳为州大儒,名闻四方,君以其文辞上谒,陶公大称赏,以其子妻之。
及冠,游长沙,造内阁李公,受于幕下纳顾甚厚,延挹以为后进首,由是知名。
皇祐元年秋,州荐于春官,不合,遂南归。
陶商翁相善,文墨志气适其所好。
虽党也,然湖湘间举称二人有异材。
商翁以戎事得官,至显达,数欲引君。
君独不肯屈。
既老矣,已困于北上,乃缘恩格释褐,调镡津,盖初筮也。
君之学为政久矣,一出其锋,上下皆推是。
邑人有聆其旁舍得地中藏镪者,群劫之,至则无有也。
其主讼于令,君驰往捕,悉获之。
然视其人,本非凶毒者,皆以为地中物如逐鹿耳,遂释之。
或谓君必案以法,当获赏。
君曰:「彼以过听自贻孽,我安用溥致杀人以求官」?
终不取。
州犹以君不讨贼为罚,然部使者闻而贤之,亦数有见誉者。
摄迁江令,踰月,邑大治。
桂林北出兴安灵渠,自秦时疏凿以饟峤南,而前为令者皆武人,久无政,堤防罅漏,漕舟数不通。
复以君假令,至则锄其奸敝,民讼一清,乃大完筑,尽复其故迹,益溉其旁田畴甚多。
桂林为峤西帅府,帅潘侯夙爱其材,欲致之,会新制,八路使者得按格除吏,遂调桂州司户参军,潘侯加礼遇焉。
交趾反也,不数日覆三州,公私骚动。
君为咨谋调发,所补于上者甚力,蛮亦不深入。
当涂者交章荐宠之,迁贺州推官、知阳朔县事。
大兵南出,而邑当大道,使者傍午,劳来供亿,羽檄日数十至。
君怡然不挠而益办。
然民力屈矣,嬴粮者道多逋亡,诸令率自将上道。
君疾暴下,乃舆行,栉沐瘴雾,疾重困,至机郎已致役,而气血殆矣。
复舆归,王师亦旋,乃谒告以便医。
数移檄,而使者惜其去,辄不许,卒以告归。
熙宁十年冬十月辛亥终于里第,享年六十二。
启手足时,神色和易,戒诸子力学守约而已。
平生所为文章甚多,其在稿者二十卷,号《湘南集》。
夫人陶氏也。
五男,曰述、慎修、迪修、德修、允修,皆有学行,为良士。
二女:嫁同郡何宗望、胡敏行。
元丰元年十二月乙酉,卜葬于归德乡先茔之右,为吉兆。
其葬,诸子求铭以扬其先人之美。
余谓君能教其子以礼也,乃为之铭曰:
道举之学久已成,五十从政艾且明。
使其当年造王庭,何愧古人建功名?
遭命不造谁主平?
独留惠爱三邑氓。
子孙美泽方大亨,昭示来裔诏斯铭。
次韵子由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其二 1100年5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江令苍苔围故宅,谢家语燕集华堂。
先生笑说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
杜道源(一以下俱黄州1081年4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某启:谪寄穷陋,首见故人,释然无复有流落之叹。
衰病迂拙,所向累人,自非卓然独见,不以进退为意者,谁肯辱与往还。
每惟此意,何时可忘。
别来又复初夏,思企不可言。
远想,即日尊候佳胜。
两辱手书,懒不即答,计已获罪左右,然惟故人能知其性气,盖懒作书者有素矣,中实无他也,更望宽之。
知到官,又复对换,想高怀处之,无适而不可。
江令竟不肯少留,健决非庸人所及也。
无由面言,以时自重。
谨奉启,不宣。
杜道源(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八
某无人写得启状,即用手简,甚属简慢,想恕其不逮也。
令子孟坚,必已得县。
向者小累,固知无事,然非君相之明,不照其情也。
可贺可贺!
九郎兄弟为学益精,犹复记老朽否?
爱孙想亦长进,每想三人旅进折旋俯仰之状,未尝不怅然独笑也。
此中凡事如昨,其详,托江令口陈,必须作数日聚会于京口,奉羡奉羡!
儿子蒙批问,感感。
江令处甚有竹石可取,看比旧何如。
朱康叔(一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七
今日偶读国史,见杜羔一事,颇与公相类。
嗟叹不足,故书以奉寄,然幸勿示人,恐有嫌者。
江令乃尔,深可罪,然犹望公怜其才短不逮而已。
屡有干渎,蒙不怪,幸甚幸甚!
章宪今日恐到此,知之。
杜羔有至性,其父河北一尉而卒。
母非嫡,经乱不知所之。
会堂兄兼为泽潞判官,尝鞫狱于私第。
有老妇辩对,见出入,窃语人曰:「此少年状类吾夫」。
讯之,乃母也。
自此迎侍而归。
又往访先人之墓,邑中故老已尽,不知所在。
馆于佛寺,日夜悲泣。
忽视屋柱煤烟之下,见数行字,拂而视之,乃父遗迹云:「我子孙若求吾墓,当于某村家问之」。
哭而往。
果有老父年八十馀,指其丘陇,因得归葬。
官至工部尚书,致仕。
此出唐李肇《国史补》。
近偶观书,叹其事颇与朱康叔相似,因书以遗之。
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九。又见《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章」前原有「其令」二字,据《永乐大典》删。
道源秘校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六
谪居穷陋,首见故人,释然无复有流落之叹。
衰病奇拙,所向累人,自非卓然独见不以进退为意者,谁肯辱与往还?
每唯此意,何时可忘?
别来又复初夏,思企不可言,远想即日尊候佳胜。
两辱手书,懒不即答,计已获罪左右。
然惟故人能知其性气,盖懒作书者有素矣,中实无他也,更望宽之。
知到官又复对换,想高怀处之,无适而不可。
江令竟不肯少留健,决非庸人所及也。
无由面言,万万以时自重。
不宣。
苏文饶主簿西湖夜泛 北宋 · 释道潜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凤咮山头暮霭空,月娥飞出广寒宫
初登桂楫横湖去,似觉银河有路通。
掠草飞萤星点点,眠沙宿鹭玉丛丛。
从来江总文才妙,请付毫端刻画中。
王介甫 北宋 · 段缝
 押词韵第十七部
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
梦寻六代尘,老构一椽宅。
谁知江令门,犹倒山公舄。
霸气消旧朝,歌声慨陈迹。
鼎族昔繁华,荒径今岑寂。
愿言辟榛芜,重与开景色。
石叠云自生,渠凿流不息。
我幸卜公邻,望衡步咫尺。
晨夕惬素心,把臂共悦怿。
西崦带烟樵,南埭钓水食。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
或筑吟诗坛,或设谈经席。
焉知才不才,聊各适其适。
岸帻豁眼界,挥麈吐胸臆。
陇晴许扶鸠,水涨可𣏾鹢。
嗒然得丧忘,往事莫凄恻。
佳会不可常,岁月岂抛掷。
蒙庄赖妻贤,渊明空子责。
弱木手自栽,勿徒嗟立壁。
滋培待其成,斧削工师职。
更为广轩亭,左右支图籍。
钟山挹爽来,烟鸟纷若织。
绿菘篱下采,金尊池上涤。
此盟更岁寒,一笑星发白。
箸力如未尽,尚能越阡陌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五)
王通叟琵琶梦1080年秋 北宋 · 秦观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鶗鴂鸣时众芳歇,华堂梦断音容绝。
风惊玉露不成圆,一夜芙蕖泣秋月。
金纹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庾郎江令费珠璧,小砑红笺挥兔毫。
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曲尘昏锦绶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天破鉴空依旧。
忠毅向公墓志铭1132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九、《杨龟山先生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某年月日,北寇袭陈,余时在行朝,得报,谓同列曰:「陈守向公必死矣」。
为之废寝食者累日。
未几讣至,人或问曰:「方今雄藩巨镇拥重兵弃城而遁者踵交于道,陈无高城深池以为阻固,以千百惰羸之卒,当天骄屡胜之兵,虽庸人知其不敌矣。
避其锋而去,宜无不可者,何自而知其必死也」?
余曰:「公之忠贯白日,非死生祸福能易其操者,其素行然也。
余以是知之」。
闻者莫不钦叹。
其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公于某所某原,以通判潼川府朱震之状来请铭。
余告之曰:公之仗节死义有谏臣之章,议行易名有太常之诔,褒赠之典,布在天下,其勋烈不待余言而传也。
然公自筮仕以来,所至皆有风绩可书,世人或未知之也,亦不可湮没而无传,乃叙而铭之。
公讳子韶字和卿,故相文简公之曾孙,钦圣宪肃皇太后之再从侄也。
世为开封人
曾祖讳某,故任国子博士,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
曾祖妣李氏,封太夫人。
祖讳某,故任西京左藏库副使
祖妣王氏,封太原县君
考讳某,故任太中大夫致仕,赠通奉大夫
妣夏侯氏,封硕人
公生而有异禀,不妄嬉戏,庄重如成人。
比志学,即游贤关,清约如寒士,人不知其为相门后族之子侄也。
其强学自励,至焚膏继晷不少懈,同舍相与语曰:「君子之于学也,息焉而后能安其学,君何自苦如是」!
公愀然对曰:「家门衰替,敢不彊勉,而自惰乎」?
永嘉刘安节辈,皆伊川先生之门人,有识致,讶其语,因问之曰:「公家富贵闻天下,二郡王奉朝请,仕于中外,以材望显者甚众,何谓家门衰替也」?
公曰:「先丞相事业寂寥久矣」。
安节壮其言,引为忘年交。
元符二年,与国学荐,钦圣闻之喜甚,补假承奉郎
三年进士第,唱名集英殿钦圣紫云楼,密令宦者引公至楼下视之,翌日赐赉有加。
保州司法参军,有旨改承事郎,皆特恩也。
差监在炭场,会有族人除太府卿,以亲嫌罢,改授签书荆南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是时公方冠,初未更事,而练达政体如素官者。
荆南马瑊器其才,府事多赖之。
去,董必代。
公尝具袍笏,而以短帽束带见之。
为人简严,属吏无敢忤其意者,公移书责之,不少屈。
秩满,知苏州吴江县。
苏人私铸黄钱,流布一路,诸邑听民自便,郡守是之。
公独以为不可,为书极言其害,下令禁切之,一县无敢犯者。
中司论其事,诏置狱绳故纵之吏,诸邑皆曰:「太守之命也,吴江令尝力争以为不可,书具在」。
公闻制使来,自谓理须被逮,即具舟束装以俟,吏及门即行。
初,太守意公以抗论不从为功,比公至,卒无一言及太守者,守甚德之,而后信其为仁人君子也。
狱成,自太守而下皆贬秩,公独赏一官。
其后太守孙公杰召诸邑会议,欲一大保置一鼓楼,保丁五人,以备巡警,盗发则鸣鼓以相闻。
公曰:「一大保二十五家而已。
如吴江外镇有合境不过五里者,无虑数百家。
若二十五家置一楼,则不可胜计矣。
又以数十人持梃更巡,则其间不无彊悍不逞者递相侵陵,则斗争自兹始矣,不可为也」。
郡守意欲行之,不从,公持之益坚,逾月不能决。
同列厌苦之,谓公曰:「不若禀令而归,到县则措置在我矣」。
公曰:「不可。
禀令归而不行,则有司得以慢令罪我矣」。
久之,卒如公议。
大观二年,除开封府右曹参军明年,转朝散大夫
李彪欲言蔡京擅权误国,书草具未上,有告其事者。
丞相何公取旨下开封狱,有司谓谤讪大臣,欲置之重典。
公方初来,力争之。
李孝寿开封,依违不断。
丞相张公用公议,薄罪。
已而复相,御史狱不当,乃流海岛,李孝寿已死,追所赠五官,更追三官。
公时已去职监在进奏院,追三官,停任。
四年,叙朝散郎、监保州盐酒税。
五年,以建储赦,复朝散大夫提点信州太霞宫。
未几除知虢州,不就。
六年,差主管西京外宗室财用。
外宗室之法,未出仕者计口给食,至是有养子以增数者。
公与同官高大中论曰:「财用不足,患之细也。
蓄养他人子,则本支乱矣」。
公乃建议为之措画,以去其弊,宗室财用以黄河退滩地、淮浙围田及常平赡学所不取者充。
案牍隔远,吏缘为奸,隐漏不可胜计。
公手自翻阅,尽得其情,量入为出,无匮乏之患。
判外宗正赵士暕常患不及,公笑而不答。
他日出其大数,沛然有馀,士暕服其明焉。
七年移管南京外宗室财用,俄复还旧任。
宣和元年,除知虔州,又除知建昌军,未赴,除夔州路转运判官
朝廷议罢新开边郡,公条陈利害,请罢溱、播、思、珍四州,反其县。
同官谓珍不可废,公争之不能得,乃罢三州,而珍州至今以为不便。
久之,泸南刘亚夫复用夷冉万耍议,请开溪州南通辰沅,西抵泸戎,置一州二县。
诏发潼川府夔州两路兵输钱粮,辟官属
泸南遣南骑兵至涪州,责钱绢甚急。
公率同官王蕃论奏其事,意难之。
公曰:「若有疑,某自具奏」。
乃同上疏曰:「顷年庞寅孙守夔,创开边隙,是时欲建溪州,冉万耍曰险阻深僻,不可为郡县。
今万耍与冉蛮老以仇怨相攻,乃更建议开路。
且路之所经者十有一族,而七族被诱,四族不出。
四族者,蛮老在其中。
又有蛮由册一族,以人为粮。
彼万耍意在报仇,假官军以杀蛮老耳。
且自昔蛮人纳土请置州郡,必先通路创屋,以俟王人官司遣人相视,然后调兵储粮,经理其地。
今请吏者未集,山溪未通,遽遣王师深入不测,是委肉于饿虎之蹊也,事大不便」。
奏方上,而大役已兴矣。
郡邑骚动,萧然烦费,人心震恐,识者危之。
公又为书上二府申御史台,极陈开边徼置州县以蛮夷弊中国之害,争论甚力。
俄得可报,亚夫削官,其役遂罢。
夔路廉访使者曹东请筑瞿唐关,乃夔州故基也。
山岭越溪谷,楼橹城壁费甚广,请置兵三千屯守,公申尚书省曰:「世乱则守险,世治则去险而居平陆
守险者所以固强圉,居平陆者所以杜觊觎。
故前代割据夔州,附瞿唐关,本朝削平僭乱,丁谓薛颜乃移夔居鱼腹以就平土。
今无故劳民费财,而起战争,又屯兵于外,太阿倒持,若一夫开关奋臂,则夔州无兵可抗,非久长之利」。
东怒,欲以他事中公,竟不能,而瞿唐关止因其旧而增葺之,卒如公议。
六年,使还,入对延和殿,首荐寒士,上皇颔之,曰:「进贤受上赏」。
当路阻格之,不报,除知蔡州
下车,去贪暴,屏巨猾,宽逋负,举下吏可任以事者。
然后兴学校,延见儒士。
县令狃旧例献遗利以入公帑,公判其状付州学养士。
前守计份议开小河泄积水,功大不能就。
公论其非于部使者,曰:「小河浅狭,不足容诸水之入,徒费财力,有害而无利」。
乃罢其役。
八年,主管亳州明道宫,除知徐州
靖康元年,近臣荐公材堪出使,除京东转运副使
户部尚书聂昌以国用不足,讽诸路进羡馀
密州郭奉世有旧,进万缗,荐诸朝,请赏之,以劝天下。
公劾奉世曰:「一路财用,有馀不足相补。
设使密有馀财,当具数闻,部使者通融计会,兵吏之费。
安可不恤大计,不顾他州,进通用之财,徼非道之宠?
不罚奉世,无以惩奸,而主计近臣首开聚敛之端,浸不可长」。
士论韪之。
于是有旨下京东治其事,会昌副西枢,故事不竟,奉世罚金而已。
山东久苦李彦暴虐,朝廷初罢梁山泺税、燕山夫钱,黜兴利之臣。
民凋瘵未复,盗贼相煽野聚,公条具民间利病十馀事上之。
丁通奉忧,解官,与诸弟居淮宁府
蔡州缺守,州人邀使者马首,愿得公三年,使者上其事,而蔡已除新守矣。
乃起复就除知淮宁府,公三拜章乞终丧,不许。
公视事六月,寇兵至陈,公率诸弟城守,励战士,开谕百姓,曰:「汝等坟墓之国,去此何之?
吾与汝当以死守之」。
城昼夜攻急,公亲擐甲胄,冒矢石,遣其弟子率赴东京留守司乞援。
兵未至,寇益众,城陷,公犹率众巷战,力屈被执。
渠帅坐城,欲降之,酌酒于前,左右按令屈膝,公植立不动,戟手骂之,遂见害。
时年五十,实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也。
陈掞默记其处。
公弟中奉大夫、新知唐州事子褒,朝请郎子衮,迪功郎子某,皆见害,家已破散,入其府,取公诰敕藏之。
子鸿六岁,乳母抱去,遇寇兵,夺其母,弃儿井中,有出之者,兵又击之,一夕复活,他日过,复抱藏民家。
后公子沈奔丧,乃得公遗骸并诰敕及鸿以归。
后二年,子率守仪真,遣人至淮宁访寻得公季女于民家,时年十一。
娶夏侯氏,封令人,先公八年卒。
男十人,女五人。
让,将仕郎
混、汋及三女早亡。
护,将仕郎
溥,通仕郎
涖、溥、瀚及洛、汝为寇骑所掠,未知所在。
沈,登仕郎
鸿以褒典补将仕郎
孙女一人。
谏官上疏曰:「臣伏闻去冬夷人入寇,诸路守臣或望风逃遁。
杰然以忠义自奋,誓以死守者,陈州向子韶是也。
至城陷,犹率众巷战,与介胄之士同毙于兵革之下,行道之人称颂咨嗟,忠义之士愤发激昂。
愿下明诏褒子韶忠义之节,优加爵秩以旌显之,搜求其后而锡赉之。
天下闻风,孰不踊跃奋厉,为陛下尽死节乎」?
五月二十七日,有旨赠三官四资,本宗有服亲将仕郎
时秀州兵乱,害武功郎江东西路经制司书写机宜文字安宗,有旨赠五官,与六资恩泽。
谏官再上疏曰:「今戎事未息,一赏之行,万众观听。
朝廷出于无心,而见闻者妄意轻重。
又向迩来守土之臣,望风奔避者不可一二数,如子韶城陷犹能身率馀兵巷战致死,诚可载之信史,无愧古人,以励臣节。
一时恩赠,所宜特厚,岂当更居安宗之下」?
于是诏增二资恩泽,特赠通议大夫
久之,有言「用兵以来,仗节死义者甚少,朝廷所以风励之有未至也。
望明诏礼官,凡临难不屈死节昭著者,特赐之谥,使得垂名不朽,亦风励节义之一端也」。
太常以公名闻,有旨赐谥「忠毅」,闻者耸然以为效忠义之劝。
公为人端悫夷易,不事表暴,一言之出,洞见心膂。
通奉公笃于惇族,公承其志,率诸弟分俸以均给本房之未仕及待阙者。
远方珍异,必以时至。
通奉有疾,衣不解带。
与人交,主于忠信,不为浮文末礼,以投众人耳目。
书尺不过一幅,语严而意尽。
所至必与君子长者游,暇则观书,门无杂宾。
与人议论匪一,然必反复曲折归于至当。
发为辞章,典雅温厚,有唐词人之风。
自始仕,由幕职县令,退为筦库,进而处刺史二千石,一以诚意为主,不以色辞假人,故居官可纪,去必见思。
至其陷大难,临大节而不可夺,非苟然者,盖其胸中素定也。
高才远识,未究其用,而遽至此,呜呼,命矣夫!
铭曰:
狄人侵疆,横流稽天。
取义舍生,维公则然。
秉节不渝,几至覆宗。
昊天不闻,罹此鞠凶。
季子之幼,亡而复存。
神实相之,将大其门。
褒赠之荣,永光窀穸。
忠毅之名,千古无斁。
圆机再以绝句为谢复作二绝 其一 宋 · 晁说之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根冷花难也自开,何须献纳在云台
几多得意人潜恨,江令伤心幽涧(自注:江总《咏幽涧云石上盘根冷,雪里作花难;自开还自落,何处有人看。)
潼川府修城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四、《跨鳌集》卷一六
潼川城废圮久不治,守土吏未尝过而问焉。
元丰中吴几复苟完之,又四十年矣。
风雨剥蚀,土漫浡不收,断裂洼凹,癯瘠骨立,其存者数板,若长蛇蜿蜒,折脊异首尾,封豕病惫,莫能兴云屯,阵马破碎。
离坎不复合,人超踰不知有限禁,负贩小盗出入犹阡陌。
廉访使者林公按视之,喟然叹曰:「是可以保民乎?
楼橹无欂栌在者,岁以虚籍报上使者,曰是尝以此欺朝廷乎?
皇华使臣之意,以忠信为本。
天阍九重,蜀道万里,任视听之寄,攻将明之旨,一字大礭,不敢通囊封;
一言传疑,其肯就造膝?
马与尾而五阙一,犹惧谴死,况虚籍乎」!
他日状其事疏于上前。
上美其奏,特隆宸谕,诏帅臣徽猷阁学士泸南安抚使庞公,选官括其役。
庞公启画便宜,诠吏度费,条具以闻。
上命转运使卢公、提点刑狱蒲公都大提举修筑,命廉访使者林公、王公检察之,俾漕司资财用,有司无得吝其出。
圣训旦下,卢公趣至潼川,与蒲公计议,协比无间,得之于心,决策如神。
徒三千人,度财百万,章发某庾之红粟,给某帑之腐贯,分职就列者四十馀员。
城纵广二千六百九十武,高二十五尺,役四十六万工。
程其工为十,蒲公呼十邑长戒之曰:「顺天之道,而天道左旋。
分地之利,而地形有差。
始于甲,终于癸,请为子典筹焉」。
于是射洪古洵直得甲,安泰蒲中立得乙,郪县郭信老得丙,东关令李颙得丁,盐亭李瑑得戊,中江令周嵩得己,飞乌令孙垣得庚,通泉卞洪得辛,铜山丞邓会得壬,涪城张宗愈得癸。
百堵皆兴,而李颙最先成,建城楼八。
古洵直为东,张宗愈为南,周嵩为西,郭信老为北,轮奂宏丽,而周嵩最先成,创团敌四。
卞洪为西南隅,张宗愈为东南隅郭信老为西北隅古洵直东北隅,而郭信老最先成,为敌楼一百六十有八,女头一千七百七十有一。
渠、磩城颜皆以賨,表里护城趾皆有台,蔽险有墙,登降有蛾眉道,浚池有泉,覆堤有杨。
卞洪、郭信老、古洵直又新东、南、北三梁焉。
以驻泊郭谠同谋,环役事,听三四公之节制,以今诸邑之长林公、王公,朝省暮察,周游四顾。
凡负运畚筑之勤,土木瓦石之用,高卑厚薄,长短曲直,委曲缕缦,细入无间,靡有不经意者。
诲人以规矩,士夫争劝,匠石无所遗其巧。
考元丰法式,无一芒之误,制作之妙,几为天下第一。
卢公尝曰:「某坐见城于前,食见城于羹,精神之运,心术之动,无适而非城也,若等勉赴事功」。
寒燠良苦,说以使人,故人乐为之用。
公乘城,未始空晷刻,役起于十月壬寅,休役于二月丙午
楼观飞惊,干靡云霄,蓬莱方壶,突起平陆
是役也,天气清净,日景晏温,士不告劳,民不加扰。
数公忠于国事,智有馀矣。
以有馀之智,而行体国之忠,此城之所以易成也。
传曰:「惟圣人为能内外无患」。
自非圣人,内宁必有外忧。
今四夷来王,拓地无际,三代之所不能臣妾者,胥州县之矣,是岂有外忧乎?
然于《豫》必思患,于《萃》必除器,亦欲其内外无患尔。
潼川弁冕三蜀,方率十八州,山川形胜,衣冠人物,贡赋织组,民庶繁夥,望成都不肯低一线气,城郭雄峙,乃今过之。
比进府号,择重臣临镇,板筑就绪,耳目咸新,天子所以宠光潼上之民,恩至渥矣。
诸公成城之绩,不可掩也已。
后人宣宽大之令,布中和恺悌之政,以其馀时加葺焉。
毋穴我垣墉,毁伤其材木,则城于为熙台也,于为风观也,秋登高足以赋也,讲武足以临阅也。
游于斯,燕于斯,使潼上之民奠枕以安,倚肆而逸,外户可以不闭,商旅藏于市,桴鼓勿惊,而鸡犬杵臼之声相闻,安业乐生。
知帝力之加于我,歌歈舜琴之阜,偃仰化日之舒,兹仁寿之域也耶,正古华胥氏之国也,若欲安求哉!
年月日记。
世系略(有详本,此故曰略。)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六、《跨鳌集》卷二九
按《宗室表》云:李氏同出于帝颛顼高阳氏
阳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皋陶皋陶生益,益生恩成。
皋陶至恩成,世为大理
至理徵因官以命族,为理氏,以直道不容于
得罪而死。
其妻契和氏与子利直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自此得姓。
其后数世,御史大夫昙乃始别为二族:其一陇西,其一赵郡
春秋之后,典籍扬声名、史册耀光华者,无世无之。
独陵降匈奴,而陇西士夫以李氏为耻。
至周、隋则皆望姓,膏粱腴华,差第门阀,而与崔、卢、刘、郑相矜甲乙,可谓盛矣,至唐则非独盛而又大也。
吾祖出陇西房,自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明始分焉。
生偲,材勇过人,为诸武所忌,诬以罪流剑南,家焉。
偲生昌,昌生训,训生挺,挺生宗,宗生瑜。
明皇西狩,瑜负图牒诣行在所,抗表自列,乃得追附属籍。
寻拜长江令,卒官,而归葬于眉之丹陵。
自偲而下,世传一子,至瑜始六子:暀、昵、暕、曙、映、晴。
映生二女而绝。
馀子各有所传。
今蜀中诸李悉祖长江,而本房则长江第三子暕所自出也。
他房族属,不能备载,今止详其本支世次所系,庶易参考耳。
暕生承光,承光生叔徽,叔徽生璜,璜生褒、右赞善大夫华阳
褒生虔,即某之五世祖也,家于陵
生智,智生延嗣,生二子:长曰文贺,次曰文贵
文贵祀除,文贺生四子:曰思问,无子。
曰思训,生揆,揆生君俞
思齐,生谷。
先生名九功(祈),九变(斤),九章(昕),九皋(沂)
思明,无子。
自虔而下,亦各有女适良家。
谚曰:女生向外,此固逸而不书。
然则虔远矣,不得而计也。
延嗣、文贺皆以寿终,守道安贫,矜恤孤幼,父老有称之者。
先君学儒道,通班固书,立身行事,殊有可纪,仆欲为传而未能。
或曰李氏当有后于陵,则振而起之者,其在谷也。
年月日,陇西李某记。
望旧庐有感 宋 · 叶涛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重来旧屋谁为主,江令萧条叹独存。
已愧问人才知路(《宋诗拾遗》卷九作不必问人才识路),更(《宋诗拾遗》作却)悲无柳可知门。
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
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宋吕祖谦《宋文鉴》卷二五)
双流县题名记 宋 · 杨天惠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三、《全蜀艺文志》卷三四、《蜀藻幽胜录》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六
江令廨之东偏,有故题名碑厅存焉。
石理疏恶,字画漫漶,固难于传远。
而规置短狭,追琢几满,又无以待后。
盖自咸平以后,虽岁历仅可识,然或并著到罢,或颇脱弗著,不能皆详焉。
朝奉郎知县事李侯嗤其然,亟龚石将易之前,驰书求余记。
某曰:李侯子之易此也,将书日月,纪官次,为新故授受文具,则某无以言矣。
将揭姓氏,彰善恶,为铜墨坐右炯戒,则某请效其说。
古今论贤令,咸曰西门豹之投巫妪,董宣之格主奴,何易干之焚诏版。
此数者诚难能,然某弗尚也。
以为是特奋须臾之决,就谲奇之名耳,非所以为中行法也。
县令自有职,调护柔良,知其疴痒,谨察幽隐,达其颦呻,经以德义,纬以法理,主以质实,附以文雅。
若是者,故不足以名耶?
而何以惊世之迹为?
今夫侯所谓贤令使人爱思者,有能出此耶?
而所谓恶吏为人讥诟者,有能为此耶?
尝试以此迹前人姓氏,而循善恶之实,吾知其不可掩己正。
吾闻二江有三相,皆旧县也,县人颇矜以为宠,名其厅,存其像,而乡先生邓公又载诸诗以实之。
其一人乃唐逍遥公韦嗣立也,当时之政号为二川最,人以故到于今传之。
其二人则名与像俱忘矣,意其政无它异,故易泯也。
嗟夫!
公相之尊,等县邑之陋,名数品级孰为显晦?
朱邑啬夫,去今千载,犹歆歆起人意;
而二人者生虽贵重无二,死曾不得与桐乡乌鸢共饱,此可为吾大诫!
夫惟毋陋微宦,而恐忝所荷,有如潘河阳之至,则韦公无难为也,决为之而已矣。
李侯字圣举,由华阳迁此,再以治办闻,亦近世贤令之一云。
次韵少蕴二首 其二 1118年 北宋 · 苏过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西湖
云间笑语杂鹓行,山意波光两浩茫。
老大读书真伯业,歌呼狎客平阳
丹青遗构风流在,尊酒题诗草木芳。
湛辈不须悲岁月,羊公名与岘山长。
访江令德脩置酒泛舟1112年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微雨止复作,柴门蓬蒿积。
城隅得幽径,违淖洷蹑屐。
吾邑有君子,官居似禅寂。
惟闻弦歌声,不见愠喜色。
公庭绝笞箠,东阁乱书帙。
萧然拂尘榻,容我不速客。
清风扫烦溽,浅沼弄寒碧。
小饮起纵棹,荷翻珠的皪。
我本江湖人,久负云水役。
钓竿未入手,越吟同庄舄
君行赋杕杜,我分安蓬荜。
他时剡溪船,永谢言游室。
左朝奉郎处州江君墓志铭绍兴九年正月113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一、《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崇宁初,余入太学诸生,始识兰溪江安中
望其容粹然而温,听其言款然而诚,与之谈经,超然得其指归,及议论反覆,确然莫可回夺也。
余于是定交焉。
自此间数年必一相从,见于婺源、于会稽,而婺源为最久。
绍兴戊午,余居吴兴之长城,与安中不相闻者三年。
一日,其孤䩚以状来告曰,六月壬午安中卒矣。
余为位以哭,曰:嗟乎,安中之材而止于是哉!
非予铭安中而谁欤?
君讳惇提安中其字也。
高祖澄,以赀雄其乡,重功名,省器识,厚币致四方贤者,使与其子游。
数十年间,诸孙登进士第者十馀人,繇是兰溪之江闻天下。
祖逊,赠朝请郎
父术,以奉议郎致仕,赠朝散大夫
君少沈厚秀整,长七尺,美须眉,闭门读书,不关世事。
游太学,以俊伟称。
大观三年,擢进士第,调湖州司法参军
丁内艰,筑室墓左,终丧而归。
歙州司士曹事婺源阙,州以属君。
县居山谷间,民喜讼,凡令至皆谢病去。
君曰:「是不足与为治耶」?
涖以至诚,俗为之变。
郓州州学教授
以父忧,居家。
方腊之党陷兰溪,求官吏甘心焉。
或执君以献,适用事者婺源人,识君,曰:「此吾邑江令君也,其可杀耶」?
趣释之。
处州丽水增城陴于群盗喋血之馀,至今为邑人所纪。
以功改宣教郎、权衢州江山丞。
苗傅兵溃,王师蹑之。
县以不前知,官吏皆遁去,君攘袂曰:「贼趋闽且得险,攻之引日,今追兵之机,间不容发,为州县者,当亟索所有迎饷,奈何尺寸纸耶」?
即扩廪赍粮而前,师赖以济,士大夫服其知变。
金人渡江,傅崧卿防遏使,君以客从。
时溃兵踵降,州县无见储,或请取诸民以给。
君不听,悉发封桩钱粟赋之,所过无秋毫扰人。
乘舆还阙,千里晏然,君力为多。
奉议郎通判宣州
州承废乱之后,流冗系道,君抚纳有恩,人争图君像事之。
监察御史刘大中宣谕江南,诏求人材可用者,大中异之,至州察君而信,首以君应诏
承议郎,诏诣行在所,入对合旨,除知处州,迁朝奉郎
未行,卒,年六十。
娶胡氏,封安人
二男一女。
男曰䩚、曰𩊭。
䩚,求君铭者也。
女未行。
君襟量冲夷,与之游者未尝见有喜怒之色。
为文简劲,似其为人。
平居退然不能言,遇事刚决,率出人意表,又裁处悉得其宜,故当多事时,数以功显
甫中寿而殁,用不极其材,闻者惜之。
诸孤以绍兴己未正月己酉,葬君其县龟坑之原。
其铭曰:
古儒者,学不虚。
出逢时,乃发舒。
逮世庞,异古初。
以儒名,类阔疏。
反卿相,出戏车。
安中,少凛如。
取儒科,始一摅。
属民间,去里闾。
曰予吏,责在予。
起创残,已喟歔。
果遄追,觐帝居。
达虽晚,出有旟。
谓功名,当特书。
曾甲子,不少馀。
孰君藏,俯故庐。
学士藻,识厥墟。
三品石 北宋末 · 陈克
临春结绮今何在,屹立巉巉终不改。
可怜江总负君恩,白头仍作北朝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五五)
亭山(《郴江总志》卷一○无山字(按:此诗当亦属《郴江百咏》)。) 宋 · 阮阅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苍苍(《郴江总志》作苔)黄叶满闲亭,门对南山数点青。
过客不知兴废事,犹言汉县(《郴江总志》作县宇)是高亭明万历郴州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