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近得赵松雪所书七月篇。爱其笔法之工。试临之。叹其手湿而赋之 明 · 苏世让
 押马韵 出处:阳谷先生集卷之七
松雪赵学士,笔法妙天下。
大字犹龙腾,小字极端雅。
平生爱慕深,得之不暂舍。
近观七月诗,照眼倍潇洒。
晴窗试一临,手不从心写。
却坐发浩叹,甚矣吾衰也。
无盐西施,奚啻有真假。
不如且敛衽,终身仰娇奼。
养生绝句。次古人韵示景霖(并叙) 其一 丁未 明 · 李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别集卷之一
仆此来无韵书。从人借看。其册子衣里面得一绝句云。尝闻思虑损精神。唯有清虚可养身。安得是心如古井。湛然无浪亦无尘。题其旁曰。读养生论有感。又记其印书年月曰。弘治十四年七月日云。字体遒媚。学赵松雪。语意翛然出尘。不知何许人而能先道仆胸中事耶。病不读书。无以遣怀。日有味于其言。遂述其衰暮之叹。摄养之意。得七首奉呈。
纷纷世事只劳神,学道无成此身。
匹似病中忘素业,任他书籍满床尘。
次韵赵松雪胡马图 明 · 赵完璧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俊逸风流帝室人,素衣无计染燕尘。
画来胡马千年在,遗恨中原要认真。
赵松雪重江叠嶂图歌 明 · 王世贞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 山水类
昔登江上山,颇爱江上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
长风不起渔歌閒,大鹄小凫争往还。
坐身突兀峭茜表,著眼莽苍熹微间。
归来举头触四壁,但觉膏肓泉石
谁洗丹青开墨素,令我苍翠流裀席。
摩挲旧游亦如此,彷佛烟霞指端起。
山凹那当别有云,天低不辨谁为水。
吴兴王孙妙自知,不讳前身为画师。
直将平远苕霅趣,写出滉瀁金焦奇。
老夫手挈卢敖杖,更办鸱夷五湖舫。
欲作寰中汗漫游,即披此卷神先往。
沈金吾天挺 明末清初 · 李健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葵窗遗稿卷之五
世路蹭蹬尽九疑,浮生荣辱本无期。
谁怜宇宙簪缨晚,自笑风尘岁月迟。
腐鼠才尝身欲老,弊貂未暖鬓先衰。
青云不似白云洁,尽被高人林下嗤。
过外高岾。忆外曾祖蓝田金公天挺故迹 清 · 黄胤锡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颐斋遗藁卷之五
德业文章早动人,谁教二虎幻成真。
丹丘翰苑飞声日,东峡坟庵遁迹辰。
矗矗花岩诗独在,依依茅屋迹因陈。
谁知念老相传意,千古云江不到尘。
化度塔铭四首 其三 戊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二石画轩草五、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二
疏斋松雪话重拈,细楷谁争困学签。
那得蕉林千字本,春晖春草益耶廉(适又闻友人家有梁蕉林旧藏尚近千字之本,亟拟借来同赏也。陈彦春草堂旧本有卢疏斋赵松雪诸题,朱益之春晖堂旧本有鲜于伯几书签。)
东卿所藏汝帖前八卷是图牧山顾万峰万峰僧超源写图于帖后以记之予昔得牧山所题墨池堂重摹化度寺碑为仿此图用雷溪访牧山韵题其后今东卿为我重写此图而东卿适得汝帖后四卷补完其箧予因以墨池化度旧拓残本赠之复叠前韵壬申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五石画轩草八
率更邕师偈,缘缔非孤僻。
顾王二家藏,欣遇以陈迹顾汝和玉泓馆本、王庵州二本皆尝来予斋。)
最奇宋翻影,曾依赵卢侧。
一再吾几茵,手量铩芒戟赵松雪、卢嵩翁所题宋翻本尝两到吾斋。)
即今鲍家签,就予理黑白(鲍氏装《化度》最有绪,今三到吾斋也。)
何暇数墨池,重台步欹仄。
君家汝州函,相对如拱翼。
万峰牧山,盟言又今昔。
老衲秋涧图,破砚为谁涤。
似写叶与翁,小窗盆池碧。
次韵南元平送示两帖 其一 清 · 沈象奎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斗室存稿卷一
承示两帖。甚是瑰▦。▦亭(▦锡▦)可谓凤鸣于乌噤之日。大▦(▦▦)▦▦简古典整。其叙论处纚纚无窘。足为▦▦▦▦。是可以铭诤臣而光贞石。又如诸城(▦▦)书▦▦阳(董诰)篆。盖不见一时人物之美。若玉水(▦▦)之欲其墓刻必流传海外。其意良苦。虽未及见其人。足知其为名父之佳子也。吴南禺(鼒)焦墨水仙。笔势翩翩妍洁。嗅之生香。逼似赵松雪▦▦。近▦混点胡抹。务以恣肆而眩人者。洵可爱重。其诗与字。亦楚楚名士。李翰林(鸿宾)飞云洞二律亦佳。银海石溪鹤影虬纹等句。定是宋荔裳一派。陶季寿(章沩)长篇。同社祀坡公。其事已韵胜千古。诗又奇宕秀缛。真喜靖节之贤裔。秦小▦司寇知亦淮海之▦。建苏公杭州种梅百本。可谓能笃世好矣。但苏公之后。于今无闻有人。陵夷殊可嗟叹。洪介亭(占铨)诗如其字。▦知七言长韵。最难为工。往往有掩瑜者。邓嶰筠(廷侦)吴兰雪▦诸作▦佳。邓之金山燕矶涿州三篇。▦能▦▦渔洋。足名绝唱。笔学容台。居然出蓝。▦▦摹东坡而不免出璞挟矿。张船山▦虽不▦帖中。即此诗而想见其有逸致。此帖可称颍中书画船。恨无壑可藏而不还也。偶存稿标题大好。亦须即旋细▦▦得快读。切希切希。如以▦务烦扰。遂阁此閒事。山巨源之见黜于竹林。不亦▦哉。
凌波何处至,罗袜稳无声。
蛟娣应心折,冰人忽目成。
玉横钗股冷,香蘸钿脐清。
想见吮毫士,南禺老草楹(右次韵南禺山樵吴鼒。春阴过叶云谷。仍题其水仙画册。)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一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臣良自古际君明,五百年兴必有名。
太保绩须周弼亮,张仓功赖汉章程
即今旷世重宸感,于彼先朝大相茔。
滚滚清时才不借,有谁能继此英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二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若宋温公汉孔明,文章德业与勋名。
四千里入陶镕化,五百年传制作程。
玄黓八回寒食节,黄封一酌敬庵茔。
旷恩奚但云孙感,从此吾东永树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三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运值河清化理明,英陵贤辅敬庵名。
农安士嬉今谁赐,主圣臣良古是程。
二卣周圭釐召庙,十行唐诰贳张茔
也应东注智川水,添得恩波咽不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四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天生贤杰赞休明,人到今称相国名。
宝马应留箕返地,石羊长对辇过程。
风云旧契黄麻阁,雨露新恩碧草茔。
继述由玆阶报答,诸君努力振家声。
佛印(杨厍大生庵僧,号逸庵,善技击,书学赵松雪,继从顾师竹。) 民国 · 沙曾达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技击称雄冠一时,禅门墨戏亦多奇。
书临松雪超凡俗,秀润尤难大小宜。
士伟书法字子迥,书法学赵松雪。能于半扇面写西厢曲一部,无一简笔。) 民国 · 沙曾达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临松雪得真传,十载遨游妙悟全。
一卷西厢书半扇,蝇头笔法迈前贤。
潮州韩文公一百韵 当代 · 汪茂荣
 押词韵第四部
南来三千里,幽赏觅此处。
风物冠岭东,尤得人文助。
山擎笔架立,江犹以韩著韩文公位于潮州市韩江之滨、笔架山西麓。)
蹑级破空青,倏尽大衍数(山行历51级台阶,以纪念韩公五十一岁来潮州也。)
郁郁四大字,历劫靳题署门额“韩文公”四字为胡耀邦甲子岁所题,丙寅后仍沿用不废,殊为难得也。)
橡树渺无存韩公手植橡木今已不存。)木棉龙虎踞
弥天张素书,业勤警逸豫(祠前广场石雕作巨书状,上刻《进学解》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碑刻何琳琅,笔力惊脱兔;
千秋仰止心,伊谁罄积愫。
瞻谒端居姿,栩栩可言晤。
眸子焉廋哉,一若有远虑。
想公生不辰,五鬼蹙世路。
君子讵忧贫,所忧道迷误。
维时二氏横,猖狂阻天步。
仁义充塞余,直为斯民惧。
抉经执圣权,卫道公殆庶。
鸣鼓攻异端,遂撄庸主怒。
那惜衰朽质,翻谪南荒去。
人情何能堪,公也安若素。
有如居九夷,岂以陋自恕?
素其位而行,即此天所予。
殊同以资迁,夙夜勤治务。
洞究滨海俗,计庸免典雇。
紫稻盈南亩,鱼蟹渐饶裕
潮人乐陶陶,闾阎歌五绔。
仁民遂及物,物有蔑王度
据处肆餮饕,暴虐殊可恶。
睅然争长雄,如公岂阿附?
人亦可茹柔,公则刚不吐。
露布祭鳄文,继以治鳄具。
先施而后诛,张弛见善驭。
终驯冥顽灵,丑类南徙遽。
物我均相安,进增生人趣。
既富且庶矣,一何多建树;
而公视不足,得非文教故?
州学废日久,王庭贡未赴。
治民首教化,端赖学校布。
十室有忠信,此州焉别骛?
忠孝行不劝,尸位鄙禄蠹。
乃捐膏火资,拔尤择良傅。
敬敷五教成,余事到章句。
庶兴恺悌风,海滨俨邹鲁。
尊公百世师,崇祠金铸
饮食必祭祀,千载有余慕。
朅来丁艰屯,狂澜莫砥柱。
似公强项者,畴能旦暮遇?
遂听世情非,种种堪咒诅。
作俑咎谁尸,西学应控诉。
始以进化倡,新变即福祚;
次为民权竞,庸众尽可预;
卒乃重科学,蒙昧蹶然寤。
凡百卮言出,一察自吹嘘。
格以子所绝,殊属意必固。
哀哉耳食流,嗜膻趋若鹜。
大道日摧颓,甘为西奴倨。
进化何由适,竞利猛如虎
民权胡为张,窃国打逛语;
科学底以尊,役物丛怨府。
夫道一而已,此是彼必措。
以夷变夏道,其与仁龃龉。
道存国斯存,儒可医沉痼;
弘道是在人,韩公可伍
人则兴于诗,诗教尤关注
一昨韩师院,海内髦士聚(由中华诗教学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持社、韩山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之“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于2013年11月8-10日韩山师范学院召开。)
高文论诗教,拨乱反令誉。
不意正始音,此日方餍饫。
溯自“五四”来,民粹莫御。
千金重椎轮,敝屣弃大辂。
诗词当其冲,首被谥陈腐。
锻炼三字狱,忍心加刀锯。
转乞田舍汉,僭窃风雅主。
小人甘下达,抵死犹不悟。
诗词乃奇葩,厥品自天赋。
风骚开传统,源远流有序。
百代富作手,遑论陶李杜。
屈指廿世纪,尤堪称翘楚刘梦芙先生发言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诗词成就最高,所论极有理据,堪发百年之覆。)
不见秦威下,百舌学鹦鹉;
惟此游夏徒,谔谔莫能侮;
执简书国难,取瑟歌民苦;
以视犬儒辈,媕娿殊无取。
人格即诗格,端在脊梁竖。
委身媚势要,究难避钺斧。
君看弄潮儿,斯须虎变鼠。
以之方彼美,冠冕定谁许?
是故所系大,与道隆污屡。
当其声光熸,天地亦错忤。
吾人于此际,明夷利撑拄;
风雅勤扶持,元气力培护。
盱衡神州内,岂少道义侣?
即如韩江畔,弦歌犹健举。
传道复授业,远承韩公绪。
诸生皆通方,于以受惠普。
吟声满天地,诗卷写旁午。
陶成君子德,孰谓世无补?
是则赖贤劳,功在诗教巨(韩师院诗教成绩斐然,赵松元、陈伟先生功伟矣。)
韩公若有知,亦当颔首俯。
吾知之何斯,知之庑。
韩山青苍苍,韩江入海舞。
任重而道远,要当一气鼓。
安得起韩公,伫看鲲鹏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