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海风行 明 · 杨慎
下关临苍海点苍之冲有石梁曰天桥口岁恒风烈偃树走石人马辟易予夕憩客邮闻吼声傍枕发煦尤雄明适过之纤萝不动乃赋以志之
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贯晴雷吼。
中有不断之长风,冲波动林沙石走。
只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
我行其野岁仲春,春寒野阴云物屯。
病骨淩兢坐自踬,欲去未到先愁人。
山灵相假若有神,纤萝不动停飙尘。
鸟鸟声乐旅颜破,仆夫笑语庞眉伸。
翻思往昔兰台直,披襟曾奋雌雄笔。
金门玉堂远别来,景差唐勒长相忆。
飘蓬落羽向南荒,憔悴荣华宁有常。
不学回风悲屈子,江边愁结芰荷裳。
登黄鹤楼 明 · 徐一忠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千秋去不回,独留飞观表崔嵬①。
江流曲自三巴下②,山势遥从五岭来③。
明月吹箫高赤壁④,雄风作赋胜兰台⑤。
凭栏一啸空今古,试取汀鸥对酒杯。
【校注】
(1)飞观:曹植《东征赋》:“登城隅之飞观兮,望六师之所营。”谓高耸的宫阙。此指黄鹤楼。表:标。
(2)三巴:泛指四川一带。《华阳国志》:“(刘)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徙(庞)羲为西巴太守,是谓三巴。”《舆地纪胜》载《三巴纪》云:“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三巴。”永宁在今四川巴县至忠县一带,固陵郡在今重庆云阳、奉节等地,巴西郡即四川阆中县地。
(3)五岭:即岭南一带。《广州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为五岭。”杜甫《野望》:“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仇兆鳌注:“舒曰: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五岭。塞上岭一也,骑归岭二也,都庞岭三也,略绪岭四也,越城岭五也。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焉。”
(4)明月句: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兰台:战国楚台名。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宋玉曰:‘……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诗首联谓黄鹤去而不归,留得其名与此楼立于乾坤间;颔联畅想,眼前之江流、山势,皆远自三巴流下,自五岭奔来,山水之胜可与楼匹敌;颈联怀古,谓古之赤壁、兰台皆有名,然东坡、宋玉赋作之令名远胜其所赋;尾联叹今,寄情酒杯,与鸥为友,以遣其愁。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 其二 明 · 徐中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天目先生集卷五、黄鹤楼集卷上
侠客千秋至,浮云一日开。
气如吞梦泽,风忽起兰台。
大别为诗案,长江作酒杯。
笑呼祢竖子,狂简未知裁。
【校注】
(1)三秋:农历九月,作者由长芦贬所至江夏。
(2)云今句: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云:“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3)气如句:梦泽,即云梦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4)风忽句:兰台,战国时楚宫台名。传说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5)祢竖子:指祢衡。竖子,犹称小子。《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
(6)狂简句:狂简,志大才疏。裁,节制。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诗中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作者遭贬后重获升迁,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的喜悦心情。全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较少有前后七子那种单纯摹拟、“痕迹宛露”的弊病。
酬同年陈子宪卿 明 · 梁有誉
出处:兰汀存稿卷二
陈琳才莫敌,投我郢中吟。
客舍悠然独披玩,能使清风生我襟。
陈君本是南岳奇,连城照乘重当时。
笔间解扫烟云气,海内争看鸾凤姿。
古来楚国多豪彦,风流文藻生光炫。
景差宋玉已寂寞,崔什罗含俱不见。
事往无嗟作者非,只今又识陈君面。
十载读书云梦浔,一朝献赋金华殿。
天子临轩赐颜色,词场投笔齐嗟羡。
登龙君已擅芳名,附骥予惭接欢宴。
欢宴相过帝苑东,长条短条花蕊红。
䌽毫夜赋氍毹月,锦勒朝嘶杨柳风。
与君相逢恨不早,握手相看即倾倒。
题诗正值好春时,论交况复长安道。
绿绮那能吟妙音,青尊且共开怀抱。
许身稷契何慷慨,努力班杨看挥扫。
梁栋须为大厦求,圭璋终作明堂宝。
我本烟波渔钓俦,一出风尘空浪游。
东山高卧敢自许,北阙上书今见收。
结庐梦忆山中桂,采药心悬江上洲。
恋阙思亲情共切,忽诵清词消我愁。
如君高谊古无有,沥胆披心怜独厚。
嗟我虚抛竹箨冠,看君早曳桃花绶。
青霄比翼昔同钦,黄金结交世应丑。
人生会合自有时,按剑当年悲白首。
芳草凄凄春已过,送春更有新诗否。
黄鹤楼记1571 明 · 汪道昆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故刘中丞入楚,楚父老请治黄鹤楼。中丞曰:“嘻!明诏加惠元元,始得及于休息。楚病矣,悫何敢议游观”?父老曰:“不然,古者省方观民,必有以也。以明天时,则观云物;以保地利,则观山川;以察人和,则观谣俗。执政者慎诸此,其孰能废之?故君子游焉,小人休焉;君子观焉,小人比焉。父老望公久矣”。中丞曰:“嘻!楚方不岁宁,讵轻用吾民?顾今近属不共,诏从吏讯,荆蛮负固,师老无功。善从政者以时行,父老姑待我”。明年,辽庶人当不道废勿王,有司夷故宫,其材可当大役。顷之,乘木浮沅湘而下,皆川衡上材,长十仞有奇,足任主器。津吏以告,转而致之工师。又明年,荆师献捷。父老更进曰:“楚故有京观以表武功,彼封戮余以为名,无不祥大矣。乃今野无暴骨,一举而俘叛人,罢材官,弛疆事,功之上也。请以楼易观,父老率诸子弟请毕受功”。中丞曰:“嘻!以宗庙社稷之灵,师出而获戎首,悫幸得免于席稿,畴敢自功?是役也,力诎举嬴,毋勤父老”。于是方伯、监司若分部相与计曰:材物既具,所不足者,非百工与诸大夫任之。悉发刑徒以佐将作,工举矣。既得,请计日而毕工。徐大夫中行氏入郧以中丞之命来告:“楚有勿亟之役,赖诸大夫、国人赞之成。明公俨然在邦域之中,请纪成事”。不佞拜大夫之辱,避席终辞,中丞得代。逾年,不佞自郧来徙,诸大夫立石宇下,请从中丞平生之言,譬则甘棠。其人往矣,其言在耳,不佞宁忍负之?楚为南国奥区,首被文德,嗣是伯者代起,厥有雄风。文物声名,犹可概见。盘游则章华、高唐、兰台、石室,辞令则左史倚相、观射父、屈原、宋玉、唐勒、景差学士,至今诵之,煌煌乎烈矣。黄鹤由酤者显载在稗官,考文则不典于先民,程度则不登于旧物。顾千载而下,惟此岿然独存,揆诸地宜,其得势然也。彼其该七泽三湘,揭夏门,当大别,视碣石之表东海,不然乎哉!乃若扼吭江汉之间,非师武臣力不守。登楼坐啸,倜傥奇伟之士在焉。将固废之,必有兴也。由斯而论,其世污隆可得而言。自熊绎受封,历世滋大,迄于问鼎,其张可知。齐侯执言服江黄以宾楚,即方城、汉水,谁能去兵?其后封疆之臣守在什二,虽陈樽俎,不废戈矛,此用武之区,彼一时也。皇祖以六师下楚,胙壮王填之。爰及世宗,楚居首善,当世三公、四辅,递登楚材。文治修明,鞬橐不用。执政若诸大夫、诸父老,幸而及此时也,不亦恬愉乎哉!楼制故庳,不足以称明德,天意与之更始,而藉手于中丞。徙木呈材,人力宜不及此。先事之不坠,非后事者之资乎?顾不佞受成,无能布德意以周境内。乃今岁有水溢,薮有逋逃,民有流亡,士有失职。于天为僭时,于地为侵纪,于人为干和,重为诸父老之忧。咎在不佞,诸大夫幸而在事,其无弃不佞,而朝夕修之,力此三者,以保有终,无为故中丞之辱。是役也,由前则诸大夫成之,由后则诸大夫保之,岂惟诸父老之休?不佞幸矣。
[注]:作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
《黄鹄山志》
《黄鹄山志》
哭梁思伯中翰四首 其三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憔悴孤城此哭君,关河万里见浮云。
空斋寂寞青绫被,遗藻凄凉白练裙。
醉客尚馀山简梦,招魂谁续景差文。
松风忽傍遥天起,犹拟精灵下夕曛。
无题二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行尽春风白鼻騧,倾城倾国漫同誇。
纤腰欲姤三眠柳,笑靥长欺百合花。
紫陌鸣鞭朝映水,青门挟弹午飞沙。
高唐颇忆襄王否,独向词林说景差。
绕地游 明 · 王錂
出处:六十种曲 春芜记 第九出
净扮登徒履上:银虬晓箭。阁道烟花转。
外扮唐勒:集夔龙凤池春暖。末扮景差:袖拂炉烟。
身依阆苑。合排阊阖云瞻九天。
玉芙蓉 明 · 王錂
出处:六十种曲 春芜记 第九出
末:臣景差进酒。祥云接凤城。仙仗瞻龙衮。
会箕畴敛福。轩筴长春。
霓裳竞度飞仙曲。露掌齐称上寿觥合前。
似娘儿 明 · 王錂
出处:六十种曲 春芜记 第二十七出
末扮景差引众上:衔命出彤庭。为二姓契合朱陈。
佳人才子由来称。赤绳系足。
朱楼合卺。不须白雪窥臣。
雪赋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楚襄王既游于云梦之浦,将置酒于兰台之宫。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之徒,于是乎从。是时盛德在水,天下皆冬。高阳乘坎,玄冥执权。朔易穷节,阴积凋年。倾斗杓于丑津,次羲御于女度。广莫兴而风喈,大吕应以音羽。二气闭而栗烈,四泽坚而凝冱。上天肃其寥廓,同云结以暗漠。有雪雱其遂零,飘纷糅而交错。王乃仰而视雰雰之下,俯而睋皑皑之积。左而睇其势之凌乱,右而眄其仪之隐约。远而望焉,爱其色之白。迫而察焉,巧其出之六。遂诵周雅之相彼,吟邶风之其凉。念兹来思之篇,监于曰消之章。命诸大夫曰乐哉此雪,谓如何矣。皬矣皭矣,皦无他矣。僚矣懰矣,诸好备矣。茂矣盛矣,难尽揣矣。惟诸大夫,博雅君子。试为寡人,各言其始。若其漉漉浮浮之容托之于兴,皠皠晰晰之姿寓之于比。徊徊徨徨散漫之妙采之于歌,轻轻盈盈便娟之奇志之于诗。顾诸大夫,其敢无辞。王因称诗曰今夕何夕,积雪未霁。蔼蔼积雪,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我有清醑,我有肥羜。笾豆有楚,肴核维旅。迨我间暇,以遨以游。优哉游哉,聊以燕乐我嘉宾之休休。景差于是再拜曰都,敢不对扬。白雪一阕,率尔先倡。歌曰萧萧兮北风,天窈窈兮申之以雪霜。霜与雪兮贸贸,会佳人兮兰堂。祛黼帐兮席文茵,拥金炉兮酌琼浆。岁云暮兮谁与归,携佳人兮不可忘。唐勒于是敬佩玉音,一唱三叹。避席而跪,续而为赞。赞曰雪之洁君子之抱,于嗟雪兮。雪之白君子之操,于嗟雪兮。雪之兴灭君子之道,于嗟雪兮。于是宋玉猎缨正襟,沈吟良久。乃进雪赋,诸子之后。其词曰夫何雨雪之可奇,盖阴阳之所凝。纷六花异于草木,应暮序以遂兴。惨玄阴之晦冥,与微霰以俱集。疏纬繣而乍徐,密络绎而齐速。莽奕奕而四施,烂绥绥而不止。闲舒迟以联翩,迅排拶之并至。飒泱轧而烦挐,洒蔑蒙之委丽。缤翕翕其挥霍,忽衍曼之靡靡。骈罗列而方攘,散骚扰而蠖略。时殟殁而先导,或蜲蛇而后逐。孤从容以增绕,群逼迫而杂沓。将北巡而南旋,欲东游而西息。始鬖髿以横纵,卒鬅鬙而低徊。萦回于九万里苍苍之中,遍委积于八垓。既踊跃于云衢,又婆娑乎人间。澹庄姝以婀娜,殊无物类之可班。指厚载以为期,若争先而相追。驰蹴踏而胶轕,飞蒙茸而参差。观夫浮腾以周旋,若佼人之僛僛。其象无双,其美无极。以净为状,以淑为质。其状皓汗,何可谈悉。毛嫱掩面,比之沮色。西子鄣袂,未足程式。其质皎洁,又孰能彷佛。箕𩒮夺高,孤竹失清。藏万有于空空,混五色之形形。覆区别之草木,索众枯之敷荣。既陵夷而谷盈,若时换而节迁。地不得以为黄,天不得以为玄。六合炯其澄廓,若太极之初剖。疑溟渤之涨空,失华嵩于块阜。日车匿而不晖,坤轴压而欲折。望九纮之弥满,恐二仪之充塞。于是氛昏开霁,境落褰举。繁星粲然,素月始吐。烂如银盘,挂于玉宇。皓远近之辉映,通上下之光晶。赫烛龙之不瞑,皛大包之长明。俄淟涊之尘臼,幻天上之玉京。莹彻人之魂骨,炫夺人之目精。爽气入而粗秽除,豁心神之自醒。洞五情之澡溉,霍九窍之涤濯。若登仙而远逝,出宇宙而蜕沈浊。若夫穷巷之中,一亩之宫。缊袍无表,箪瓢屡空。薪贵如桂,何以黔突。风利如刀,触肌欲裂。儿啼饥而妻号寒,嗷嗷怨咨之不绝。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何足与道娱玩之乐哉。尔若其寒,我喜其爽。尔忧其积,我爱其赏。于时君王燕胥,燕以敖。铿钟鼓,声㗦嘈。会竽瑟,殷间馆。君王燕胥,燕以衎。有肴如陵,肴既嘉。樽有旨酒,旨且多。临风浩歌,酌言尝。聊以永日,乐未央。于是楚王称善,宋玉受赏。
程简子明府枉过秋园夜谈赋诗谢答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岳归堂合集卷七
素鹇掠水雁团沙,幽矣轮蹄到未哗。
落日微云仙令迹,残灯疏磬野人家。
百灵声静钦苏涣,一线骚存念景差。
笑对空樽频易跋,武城城内是天涯。
春日同张孟奇太守王幼度明府连集东皋 明末 · 陈子壮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江上行吟名已埋,花时别墅景差佳。
追趋五马双凫会,教放三春两日怀。
鱼为亲人添水槛,鹤能报客扫山斋。
丁丁又听樵声晚,留醉知君心赏谐。
都门晤梁非馨别十七年矣今昔之感情见乎诗 其二 明末清初 · 陈邦彦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记得当年别路遥,音尘寂寂度先朝。
颇疑望气依南国,犹有啼痕泣旧辽。
侯霸素痴仍是昔,景差能赋为谁招。
越台春好蘼芜长,驷马何时重过桥。
何澹公草堂留题 明 · 李之世
押词韵第十五部
红尘市上纷相逐,挥汗霪霪如新沐。
陡觉门开景色幽,中有天然图一幅。
乍疑摩诘辋川居,致态不殊景差缩。
拈墨和烟粗点缀,脱尽蹊畦与甜俗。
閒斋窄窄澹生姿,虚牖茏茏映脩竹。
石片萦阶龟壳文,瓦块叠屋鱼鳞簇。
墙如端木不遮肩,巷似柴桑讵容毂。
仄径才穿枝碍眉,荒畦移步莎霾足。
阶前贮月兼酿流,凿渠磬折盘三曲。
潮筋海眼何曾透,潴得天泉清可掬。
石床不斲亦不磨,移来尚带苔纹绿。
断处凭将一线通,波心石罅如蠹木。
墨沈时翻絮絮烟,镜光净抹澄澄谷。
平头童子置芳饵,跃出锦鳞鬐鬣秃。
擎来掌上不惊人,宛如荷叶龟儿宿。
须臾掷放撇波去,又似排风纵巨渎。
山间移药不知名,花底来禽不辨族。
绮石养蒲滴滴滋,陶鎗剪蕙旎旎郁。
疏姿疏韵大宜人,柔绿柔香饱心目。
尝恨山家篱落幽,好景不入村人腹。
城中半是富人居,拚金买埒犹嫌促。
石室藏身患不牢,铁关拄户囚如梏。
谁知澹远饶古趣,坳土芥舟随意覆。
睫里焦明隐置巢,头上蜗牛行戴屋。
閒诵南华齐物篇,更披叔夜养生牍。
笑我劳劳尘鞅人,问君有邻卜一卜。
独秀山侍宴应教 明末清初 · 邝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瑶水星妃集凤墀,兔园曾为促芳词。
芙蓉露冷淹吴质,云梦天寒从景差。
兰版夜飞明月盖,桂丛秋赋小山枝。
霓裳若倚当年袖,谁按清平调独迟。
夜别楚公子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怜君归去鬓如丝,欲赋平生愧景差。
客舍空囊馀宝剑(宝剑,片玉斋本作“短剑”。
),离筵残烛罢枯棋。
霜悬橘柚荆门路,月照蒹葭桂水涯。
愁向梦魂中断处(片玉斋本作“一别魂销那得梦”。),更凭南雁寄相思。
客中秋思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蠹简慵披掩绛纱,一身憔悴寄天涯。
越乡病忆同庄舄,楚国忧思类景差。
蟋蟀吟低孤枕月,蟏蛸织落半檐花。
难成易断还家梦,空有秋霜入鬓华。
答于鼎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风雅三闾变,离骚万古师。
汉时多帝子,今代只孙枝。
尔赋追南楚,人称似景差。
贻予双五律,丽则掩当时。
维帝篇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吾屈自楚而秦,自秦而南越,源流甚速,故从番禺始迁之祖,以溯三闾,而撰《维帝篇》。其辞曰:
维帝颛顼裔,周氏相蝉嫣。
食土荆湘邑,屈姓何连绵。
左徒死怀忠,日月在罗渊。
宗臣不去国,恩义同比干。
子孙藏剑佩,世守长沙田。
汉初实关中,昭景同西迁。
族贵称王孙,文采未相宣。
武帝爱离骚,始命淮南笺。
买臣工楚学,能言廿五篇。
三闾之弟子,王逸益精妍。
所恨灵均孙,名姓未有传。
唐时美词藻,只有屈同仙。
千载失宗支,遗书荡如烟。
徒闻宋南渡,我祖从秦川。
抱挟离骚经,肇居番禺偏。
番禺两山连,桂林横大川。
冰霜避炎德,熊罴盘层峦。
神灵所窟宅,形胜亚中原。
少祖拥义兵,力拒元可汗。
言从东莞伯,归命洪武年。
褒勋锡彤矢,作镇临幽燕。
本支在茭塘,世德列朝鹓。
三闾大夫祠,峨峨南澥边。
景差与宋玉,配享蘼芜坛。
女媭之婵媛,岁时祀孔虔。
天问及九章,凄悲被笙弦。
称觞何济济,伐鼓复填填。
女巫献玉琐,姣服若飞鸾。
灵兮黪两螭,云旌来翩翩。
迎之激楚舞,侑以招魂篇。
习射张大侯,中者为神欢。
山谷气巃嵷,樛木缭苍烟。
土膏春既动,禾稼郁芊芊。
聚族二千人,公耕兹墓田。
百果从离支,芬馨充豆边。
龙目酿饮酥,醪者寿多延。
东家笼窗竹,西邻翡翠兰。
中池翔文鱼,孔雀尾斓斑。
皓发四五叟,混茫谈羲轩。
子弟工文辞,风华尚小山。
榕树大十围,流泉应鸣蝉。
百尺木棉花,朱火然高天。
灵境似华胥,淳俗誇桃源。
花落鸡犬静,处处张春筵。
爰从广州陷,我父方言还。
勤王功未成,避世志难宣。
吁嗟蚩尤乱,阊阖纷刀鋋。
湘君沉锦瑟,重华失金銮。
四澥沸鼎镬,九州惊虚弦。
将相妇人衣,崩角穹庐前。
其时歌薤露,吾亲泪涟涟。
龚胜屡绝粒,陶潜时呜弦。
遂筑怀沙亭,背冈带修湍。
岌岌远游冠,卖药东市廛。
增城受丹诀,委蜕从稚川。
正气得所繇,庶几返自然。
嗟予破家产,报国多迍邅。
左持将军头,右揕秦王肩。
虎狼不足刺,生劫酬燕丹。
吁嗟天命衰,脱身出函关。
爰从翟义公,兴师平陵西。
逐日麾金戈,捎星曳红旃。
黄帝驾象车,飞廉挥虹鞭。
一夫先拔木,五丁齐开山。
魑魅纷来战,雷霆相纠缠。
予时当一队,矢尽犹争先。
猛士尽疮痍,一呼皆腾鞍。
手剥太行玃,足蹂阴山豜。
雄虺昂九首,吞人益其肝。
神虬忽失穴,潢污蟠蜿蜒。
不能为国殇,含羞馀空拳。
天方造草昧,养晦为大贤。
鹏运需扶摇,折翼避鹰鹯。
割肉聊自食,毋须膏火煎。
婉彼蛾眉女,瑶瑟中道捐。
大禹方胼胝,遑恤涂山颜。
客获千金殊,乃遭骊龙眠。
英雄不学道,功名安足传。
飘然登太山,长啸摇天门。
鸡呜见澥日,涌出如金盘。
神光腾八极,顿豁鸿濛前。
盘古日九变,玉斧开方圆。
死生如循环,寻之渺无端。
公孙舞双剑,宜僚弄一丸。
鬼出忽电入,兵机获无传。
囊括其雌雄,妙得将将权。
蒲且弯长弓,风胡操龙泉。
卫我归罗浮,省母梧桐间。
凤凰挟其雏,羽仪九苞妍。
一鸣圣人生,再呜泰阶平。
此身非血肉,五岳共乔骞。
庶几鞠育恩,少报罔极焉。
弟妹未婚嫁,夙夜亦怀仙。
寡兄奉为师,冥探太素言。
梁鸿尝牧豕,弄玉思骑鸾。
织缣为亲衣,采薇为亲餐。
甘瓜抱苦蒂,骨肉相夤缘。
自谓依庭闱,没齿同贞坚。
何意鲜飙激,孤雁吹飞翻。
日月有盈亏,吾生遑得閒。
挥涕出门去,斯民方倒悬。
事亲贵养志,治国若烹鲜。
乘彼太清霞,白鹿何娟娟。
尘垢铸尧舜,羽翼凌绮园。
御世有操纵,六辔如琴然。
四夷若牛马,累累受拘牵。
东游寒风阙,西戏昆崙巅。
足性自无待,横流一手援。
回顾乡闾中,萧萧桑梓寒。
仲尼怀疾固,思归修遗编。
百川朝沧溟,清浊必还源。
北斗天中央,周流光不偏。
姑射以神凝,使民庇厉蠲。
苏耽能反本,化为黄鹄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