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喜而成什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
青宫家宴启开年,喜领曾元绕座前。
母子寿登百五十,古今瑞越世三千。
狰狞雪象迎春踞,璀璨银花入夕燃。
扶辇长街寿康返(寿康宫寝之圣母所恒燕处也),明朝问寝倍欣然。
恭侍皇太后观灯因成是叶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二
家宴观灯例节前,清晖阁里(每岁上元前例于清晖阁张灯列宴恭侍圣母庆赏)列长筵。
申祺介寿那崇俭,宝炬瑶檠总斗妍。
五世曾元胥绕侍,高年母子益相怜。
掖扶软榻平升座(仿皇太后虽极康强而制预高年倍宜安养因皇祖时软榻式敬备于降与时尺亦御以升座虽室中咫可不劳步履),步履虽康养合然。
岁暮祫祭太庙是日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四
瑞霙达曙积金铺,太室修禋叶六符。
鼓瑟吹笙歌永思(去声),霏珠洒王兆祥敷。
同宗讵祇一脉也,治国其如示掌乎。
弟子侄孙出圣祖(及皇正位躬致瓣香帛献列祖各位则近支诸王子一同拈香献酒者皆余弟子侄孙圴衍实皇祖曾元孙辈本支庆前古史册未有之盛矣),天家庆羡古来无。
命彭元瑞曹文埴捡四库全书古来见元孙者有几据奏自唐迄明凡六人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
五世元孙膝上珍(子为膝下至若元孙反当抱之膝上矣),捡兹有几命儒臣。
奏来详悉翻四库,特出祯祥得六人(四库全书载唐钱朗宋张焘元吴宗元明罗恢归璿文徵明六人皆以耆寿得见元孙)。
恰彼古稀帝同数(庚子年届古稀因查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然皆未亲见元孙也),赢其家庆我饶臻。
如斯天贶叨骈叠,忍不敕几心爱民。
按:昨因庆得五世元孙命彭元瑞曹文埴捡阅四库全书自古以耆寿得见元孙者凡几人兹据奏三代以上不可考秦汉以后隋以前未有其人惟山堂肆考载唐钱朗南昌人仕唐官光禄大夫元孙数人皆以明经为县宰年一百七十馀岁又周必大平园续藁载宋张焘饶州人孝宗时参知政事年七十五见元孙一人又宋濂潜溪集载元吴宗元绍兴人不仕年八十八及见元孙举觞为寿抱置膝上望者谓神仙中人又明文衡载明罗恢吉安人永乐时官国子监博士年八十二见元孙一人又明归璿昆山人即归有光之高祖见有光集璿有高元嘉庆堂顾九和为之记又明文徵明甫田集载戊午元旦诗有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元之句考徵明年九十有元孙二人等语臣庶以耆寿得元孙者仅止六人帝王中臻斯盛者尤未之前闻予叨膺天贶嘉庆骈蕃若此惟有益深乾惕敕几爱民以冀仰荅昊苍纯佑耳
江西龙泉县百岁寿民古朝爵五世同堂用赐四川寿民张子翼诗韵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一
作善应知降百祥,西江古并四川张。
已看跻寿百年帙,复喜欢同五代堂。
食德饮和三世永(龙泉寿民古朝爵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届今年一百岁子孙曾元并萃一堂兹据该护抚奏报请旌因御书匾额并用昨赐四川寿民张子翼百岁五世同堂诗韵以赐新春集庆频咏繁禧实为升平盛事),夫耕妇织一家昌。
新春频咏繁禧句,祗益持盈敬莫遑。
据各督抚奏报寿登百龄而五世同堂者复得四家因仍用赐张子翼前韵成什分书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二
纪元五十承天眷,述祖乾清叟宴张。
汇报遂教来续续(上年因庆得五代元孙命各督抚查民间得元孙者咨报汇奏嗣据四川总督特奏达州张子翼江西巡抚特奏龙泉县古朝爵均以百岁寿民五世同堂因亲制诗章并御书匾以赐其各省陆续汇咨五世同堂者凡一百九十二家而百岁五世同堂又得四家),特章岂独让堂堂。
京畿齐粤四氏得(直𨽻顺义县郭有英山东聊城县张羽历城县刘湘广西桂平县生员钟君宠四人皆寿登百龄曾元五世因仍用前韵成什并各书匾以赐),张(羽)郭(有英)刘(湘)钟(君宠)五代昌。
寿世庥徵真是罕,持盈保泰惕何遑。
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用五福五代堂联句复得诗二首 其一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九
重华复此试茶筵,共迓春禧恩沐骈。
忆昔室家赋琴瑟(雍正五年于此娶孝贤皇后),至今襁褓逮曾元。
一身上下见七世(朕曾侍孙是皇祖承七世恩训今得元一身见矣),百岁光阴馀廿年。
未免定安略回惜(元孙载锡为皇长子定安亲王永璜之曾孙惜其未得见也),寻思万事那兼全。
山东巡抚长麟奏济南百岁寿民赵琳五世同堂诗以纪瑞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
西川张氏西江古,五代同堂夙咏笺(甲辰春庆得五代元孙因令各直省督抚查询民间得元孙者咨报汇奏旋据各省奏报共百九十四家此外以百岁而兼得五代同堂者有四川达州张子翼江西龙泉县古朝爵二家因御书匾额并各赋诗以赐兹又据长麟奏报山东德平县寿民赵琳现年一百五岁曾元绕膝五世一堂子惟宫闱衍庆是以寰宇绵熙亦即依例贼什书匾赐之以志升平嘉瑞)。
赉彼二家示尚齿,逮兹三事喜齐肩。
螽斯衍庆宫闱始,燕翼绵禧寰宇骈。
寿世熙民宜赋咏,或殊麟凤纪祥篇。
岁暮祫祭太庙礼成述事是日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
禘尝万古义应循,岁暮躬行致慕寅。
恰值六花飘瑞雪,正当昨日入新春。
肃供执事近宗室(皆辈进皇祖曾元帛酒),派衍灵源冀佑神。
皇祖来孙兹预礼(曾孙奕纯今日入班执事),藐予七世阅亲人(予逮事载皇祖下见元孙锡已阅七世)。
湖南善化县百岁寿民廖启家五世同堂诗以赐之再叠前韵(赐张子翼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五
累洽民间多衍祥,早闻两报古和张(乾隆五十年四川有达州百岁寿民张子翼江西有龙泉县百岁寿民古朝爵俱五世同堂允称人瑞各书扁额并制诗章以赐兹据湖南抚臣奏善化县寿民廖启家现年百岁曾元绕膝时际升平嘉祥屡见殊堪庆幸亦即书额并再叠赐张子翼诗韵赐之)。
逮兹廖氏朋三寿,同彼元孙盍一堂。
民庆允为国之庆,世昌敢曰化斯昌。
危明忧盛有成语,保泰惟深惕不遑。
四川成都县百岁寿民刘万迎五世同堂因三叠赐达州寿民张子翼诗韵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六
由来素性不言祥,人瑞难教秘弗张(谓张大其事也)。
却是今春阅两奏,幸他西蜀再同堂(新年湖南巡抚奏善化县百岁寿民廖启家五世同堂已再叠乙巳赐四川达州百岁寿民张子翼五世同堂诗韵赐之兹又据四川总督奏成都县寿民刘万迎现年一百一岁有子四人孙九人曾孙十人元孙三人一省之中期颐再见膝绕曾元洵为升平人瑞因依例御书扁额并三叠前韵以赐迩值瀛壖报捷生擒逆首庆集春韶频咏嘉祥益深寅敬)。
深惟滋殖万民乐,虔冀绥丰百物昌。
更值俘凶靖海峤,曰欣曰敬并无遑。
上元前一日小宴宗藩及诸孙曾元用乙巳年韵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到园已是挂灯联,节宴苇行柑例传。
讵幸七言成昔日,竟符五代庆今年(孙曾辈例于六岁入上书房读书至娶媳后乃与节宴惟元孙载锡庆衍瓜绵尤为天家盛事不必拘以常例欲俟六岁读书时即可令其入宴是以乙巳上元前一日小宴宗藩及诸孙曾诗有编展书房待预元之句今岁载锡已及入学之年遂同预宴拜跪如仪允符五代同堂之庆)。
宗枝繁以承诸祖,世代增惟叨上元。
顾鲜长(上声)年肆筵者(座中久无叔辈即同行皆三四十岁之人亦无长于予者),躬黄耇矣笑何然。
新正二日云南巡抚谭尚忠奏蒙自县百岁寿民杨添禄五世同堂诗以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一
督抚新正有奏笺,率陈吉事达邮传。
廖曾如向张和古(乾隆五十年四川江西各奏百岁寿民张子翼古朝爵俱五世同堂曾亲书扁额御制诗章以赐至前岁湖南奏百岁寿民廖启家五世同堂亦即依例赐赉今岁为予八旬正寿开韶行庆复据谭尚忠奏云南蒙自县百岁寿民杨添禄寿届期颐曾元绕膝允徵世际隆熙嘉祥叠见仍即书扁制诗赐之因思杨添禄以百岁见五世而予年方八旬元孙载锡年已七龄就傅读书是先彼二十馀年矣),杨复呈兹后继前。
五世一堂瑞已罕,高龄百帙寿称骈。
什成更觉自厚幸,胜彼犹先二十年。
新正六日陕甘总督勒保奏秦州知州齐佳士山东巡抚长麟奏曹县寿民吴世齐俱五世同堂诗以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二
吉章方伯报开年,最胜新年三事骈。
昨甫滇南曾赐什(昨新正二日云南抚臣谭尚忠奏蒙自县百岁寿民杨添禄五世同堂己依例书扁制诗赐之),今欣山左并成篇(兹据勒保奏泰州牧齐佳士长麟同日奏曹县民吴世齐俱五世同堂各请照例旌表齐佳士亦系山东临淄县人家绵五世仕藉罕闻吴世齐年过期颐曾元绕膝春朝行庆人瑞骈臻而山左一区连闻盛事更堪嘉异除应建坊旌表加恩赏赉之处𠡠部照例办理外仍即亲书扁额并制诗章分赐以昭盛世祥徵)。
虽殊其寿七和百(齐佳士现年七十一岁吴世齐现年一百五岁),都喜同堂曾与元。
盛事祥徵人我共,蒙天佑耳益夔然。
上元前日小宴王公以及曾元即席成咏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二
灵台置望当十七,满欠冰轮半过钩。
千古元宵原不易,今朝先节例应酬。
百龄漫拟林春泽,一体早忧司马牛(朕同胞弟和亲王果亲王久不预此宴今晨星皇祖之孙如诚郡王皆远幼于朕然亦寥寥如矣)。
寄语长(上声)年休自诩,天伦同老率难求(与孝贤皇后以下予齐年者无一存即十七皇子今祇存四人可识耄耋者之趣矣此虽常言实具至理)。
题花准神鎗(木兰秋狝肇自皇祖垂为家法予幼龄亲侍行围嗣位后敬绳祖武自辛酉以来岁以为常而皇祖所贻武功良具如虎神花准旧准诸神鎗率皆宝用勿替敬成是什且识缘起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六
虎准有文亦有诗(内府敬藏准神皇祖所贻虎神鎗花准神鎗旧鎗予在此山庄中及木兰行围尝用之壬申秋岳乐围场用虎准曾殪一虎制诗文以识其事今日用此花准击鹿立仆因题什),斯花准尚未题辞。
同为皇祖手曾用,贻至孙臣心永寅。
因冷木兰权罢尔(今年闰四月塞外气候早寒昨蒙古王公等具摺恳请停止行围鉴其诚切因允其请),乘閒雄鹿偶歼之(园中鹿颇夥其牝者正当孕孽之时不忍殪取每择牡者发火鎗毙之今年虽暂尔罢猎而习劳肄武之念仍不敢少懈也按诗传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然书曰牝鸡之晨诗曰雄狐绥绥可见古人亦不泥于其说况猎曰从禽又何尝专言获飞禽而不执走兽兹称雄鹿者以见秋月斗鹿争雄之意正不妨互用也)。
习劳肄武遵家法,聪听曾元慎识兹。
按:古者无火器前汉书甘延寿传注云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后世之炮盖出此魏略曰诸葛亮起冲车郝昭以绳连石压之车折又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炮皆用石发机并非如今时火攻之具故炮字从石旁也至明唐顺之八编类纂载元时西域人亦思马善造炮世祖时从征襄阳置炮于城东南隅重百五十斤机发声振天地宋吕文焕遂以城降世因目为襄阳炮此则用火炮之始也其左编又云金人有火炮名震天雷者用铁罐盛药以火点之半里以上著铁甲皆透又有飞火鎗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馀步云云可见鎗炮火器自金元时始有之嗣于明永乐时平交阯得神机鎗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制用至正德中西洋佛郎机国有海舶至广东因传其炮制嘉靖八年遂依造名之曰大将军发诸边镇万历中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曰红夷今俗云红衣重者至三千斤能震数十里我朝则尤为行军利器国初崇德年间制神威大将军重至三千八百斤康熙年间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重凡二三千斤不等又有红衣炮重至五千斤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重至七千斤者则较前朝所制为尤巨其火鎗之制亦不可枚举皆军营狩猎之所必需盖以佐弓矢之所不及莫善于此其字今相传为炮为鎗考字典炮训炰说文毛炙肉也经传皆如此训解而鎗并音楚庚楚耕二切及音铛说文曰钟声也或又训作釜铛酒器及铿鎗金石之声正字通并云俗以鎗为刀枪字者误用按枪字说文曰距也周礼秋官职金注云用金石者作枪雷椎椁之属又类篇曰剡木伤盗曰枪是炮鎗二字古人从无作火器解者但相沿已久不得不从之而其字义则不可以不辨故附识于此
上元前日小宴王公及曾元成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
元正十五上元覃,置望灵台依律谈(钦天监依灵台时宪推算每月置望亦有于十六七者如前岁及今岁正月望日皆在十六盖以月之哉生至光圆满而论其实自元正朔日数至十五日为千古不易之上元也)。
例以节前咏行苇,遂于昼卜俾传柑。
晴和风日虽云幸,优渥云膏却久含。
曰盼(久未得雪)曰欣(每值大典逢晴和)难措意,虔祈恩雪早霏甘。
上元后一日家宴王公及曾元成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节前节后宴相移(岁例上元前日家宴近支王公及曾元等今年以上元值望月蚀移外藩王公上元之宴于前一日移家宴于今日),移宴之惭我自知。
调燮无能轃以当(去声),高明有象示诚宜。
亦惟乾惕筹实政,敢复支吾事饰辞。
勤倦来年诸务简,传柑行苇付儿为。
二月朔日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食胙欣承家法先(国朝定制二月朔日于坤宁宫大祭月胙神是日命皇子皇孙曾元及王公大臣等食肉敬家法相沿绳弗替),文华讲豫祭心传(翌日御经筵例于黎明命大学士一员祭祭传心殿今岁为予在位六十年是以仍躬亲致以尽虔肃之诚)。
诸凡旧例遵垂训(坤宁宫食胙肉予率皇子孙曾元等皆亲自割肉用昭恭敬受福之意因忆太宗实录载崇德元年朕改训谕诸臣云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禅屡劝满洲衣冠效汉人服式朕不纳并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匆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禦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异等谕予昔年读至此实恐日后子孙忘旧制而效汉俗曾敬述此以绵谕立卧碑于箭厅镌示子孙臣庶恪遵不先训丕基今日率皇子孙曾元等于此食胙禁鳃鳃过虑复为谆切申戒我子孙率由不忘实我大清亿万年无疆之福也),一日清斋合彻悬(祭一传心殿例不斋戒然予既躬亲致祭前日应合斋心不举音乐用申俨恪)。
葄史枕经从幼惯,华灯广乐肯情牵。
明窗静对无馀事,眼瞥流阴六十年。
以纪元六十年恭谒二陵起程有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五
岁二月以初巡长春遇闰天万年而赐祜环甲适周溯受玺之始元廿五未计及八五矢炷香之本志六一愿绍以六旬在当时岂有左券之操洎中岁始觉前盟之远春秋鼎鼎阁符望以渐来宵旰乾乾堂遂初而竟得计从轩纪直逮清时即三代运属乎久长亦一家罕臻兹作述诚何脩遇遑云夸际遇之隆惧不克承庶藉亹凝承之本敬忆射熊之先觉(予年十二时随鎗仆皇祖幸木兰初入永安莽喀围场皇祖一熊良久命侍卫引予射之意欲予初围即有获熊之名及予将上马而熊复突起皇祖仍御虎神鎗殪之既入武帐顾温惠皇贵太妃述其事曰伊福过于予回忆圣慈先觉直逮今日矣)虔思赐犊之默成(雍正元年养心郊祀日之晡一脔皇考召予一人至殿赐肉味纯美不辨何肉亦未奉予即位后始忆所皇考明谕敬识弗敢忘至赐必郊祀福胙盖其时已将予克承大宝默告上苍矣)聪听祖考之彝佑启后人以正未敢言老实长笃于羹墙曷用仰酬惟翘瞻于弓剑特吉涓夫六御肃谒展于二陵礼亦宜之惕时思于春露古未有也申孺慕于耄龄维时月冒茅以符年日奋轧以合岁(是日乙未)稔告隔年之玉覛兴昨日之膏亿兆乐以春台五百经乎广甸扶鸠骖筱情亲依膝之迎缓辔轻舆笑慰介眉之祝剪鲵以安黔赤定腾三捷之军声诒燕以示曾元长继亿年之国典排签伊始依律爰成
廿五登基八旬五,纪元六十沐天恩。
历观惇史今及古,谁似皇朝祖与孙。
脩遇切衷惕宵旰,保和惟励惠黎元。
鼎湖瞻叩摅深悃,聪听长言示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