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大津”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少师行脚时颂 中唐 · 伏牛上人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放汝南行入大津,碧潭深处养金鳞。
等闲莫与凡鱼伴,直透龙门便出身。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808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佛法至于衡山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其大弟子曰日悟和尚。尽得师之道。次补其处为浮图者宗。世家于零陵。蒋姓也。和尚心大而行密。体卑而道尊。以为由定发慧。必用毗尼为之室宇。遂执业于东林恩大师。究观秘义。乃归传教。不视文字。悬判深微。登坛莅事。度比邱众。凡岁千人者三十有七。而道不慁。以为去凡即圣。必以三昧为之轨道。遂服勤于紫霄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性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长跪右绕。不衡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十。而志不衰。初开元中诏定制度。师乃居本郡龙兴寺肃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人。兹岳尤重。推择居首。师乃即崇岭。是作精室。辟林莽。刳岩峦。殿舍宏大。廊庑修直。不命而献力。不祈而荐货。凡南方人颛念佛三昧者。必由于是。命曰般舟台焉。和尚生十三年而始出家。又九年而受具戒。又十年而处坛场。又三十七年而当贞元二十年正月十七日。化于兹室。呜呼。无德而修。故念为实相。不取于法。故律为大乘。坏衣不饰。揣食不味。覆荐服役。凡出于生物者。摈而勿用。不自知其慈。摄取调御。凡归于正真者。动而成偫。不自知其教。万行方厉。一性恒如。寂用之涯。不可得也。有弟子曰景秀。嗣居法会。欲广其师之德。延于罔极。故申明陈辞。俾刊之兹碑。铭曰。
像教南被。及津而尊。
威仪有严。载辟其门。
吾师是嗣。增浚道源。
度众逾广。大明偫昏。
乃兴毗尼。微密是论。
八万总结。彰于一言。
声闻熙熙。遐迩来奔。
如木既拔。有植其根。
乃法般舟。奥妙斯存。
百亿冥会。观于化元。
同道祁祁。功庸以敦。
如水斯壅。流之无垠。
帝求人师。登我先觉。
赫矣明命。表兹灵岳。
于彼南阜。斋宫爰作。
负揭致货。时靡要约。
袒奋程力。不呼而诺。
是刈是凿。既涂既斲。
层构孔硕。以延后学。
出不牛马。服不絮帛。
匪安其躬。亦菲其食。
勤而不劳。在用恒寂。
纵而不傲。在舍恒得。
洪融混合。孰究其迹。
懿兹遗光。式是嘉则。
容貌往矣。轨仪无极。
其徒追思。赓荐兹石。
延平津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六
延平津丰城剑没之所也。
晋氏衰乱,帝将以神物授至人,赞英主,气紫牛斗,待其所知者。
张、知之矣,而用之不能也。
且焕启发之,淬砺之,知为神兵矣,而不知拨时难,定祸乱之可用也。
华拂拭之,佩服之,知为利器矣,而不知剪奸后,戮彊臣之可用也。
嗟夫,知其气而不知其意,知其神而不知其用,焕执节无位,且死矣,华居上无断,且诛矣,剑之灵何以试哉?
天之意何以明哉?
惜乎,人不我异,当自异之,故沉大津,化双龙,俾万世之后,知不徒然而出哉。
吾谓其见而为气非诬也,示可以动霄汉,表星土,以求知也。
隐而为龙非怪也,示可以霈甘泽,救凶岁,以自圣也。
若夫天生仲尼,文以经天地,智以动邦国,求知也,天下知之矣。
知之而不能用之,故沉道德之渊泉,化仁义之鳞甲,霈礼乐之雨泽,救淫乱之凶礼,自圣也,而天下圣之矣。
盖夫人不知则不可发也,道不圣则不可求也。
求知足以发幽滞,自圣足以见名迹。
千载之下,善谤者不敢以丘为东鲁鄙人也,善毁者不敢以剑南昌缺刃也。
盖是剑也,非是不足以化也。
非是龙不足以异也。
余观其波,色若锋锷,镡卫之韬映也;
审其流,曲若鳞角,爪足之窟宅也。
犹阅其经籍,若圣人宴居讲习,以其奥也;
观其礼乐,若圣人盛服鞠躬,而正其制也。
长波滔滔,界于南国;
阴云漫漫,蒙覆堤岸。
知者谓之灵川也,胜境也;
不知者谓之古渡也,荒也。
夫迹有可纪,事有可喻,秉笔者之不敢遗也。
故以赞圣人之道,刊石右,以示其未知者。
金浩生大津 明 · 申叔舟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二
春风吹欲近,草木喜逢时。
依依昨夜梦,与子共吟诗。
大津 明 · 宋翼弼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龟峰先生集卷之二
津吏迎行拜,论程却自愁。
死生天有命,忠信海安流。
波外千山尽,云中一影浮。
险夷知在我,平地亦多忧。
赠田司榷 明 · 孙继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弃繻君自少年人,持节今看控大津
河上帆樯千里色,关前草树万家春。
恰怜西望青山好,可有东来紫气真。
归奏明光知不远,肯言精算尽商缗。
德源乙巳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芝峰先生集卷之十二鹤城录
行尽关河晚兴浓,古城烟树锦千重。
天阴欲雨云愁色,野静无风海敛容。
中泽夜寒号雁鹜,大津秋落露鱼龙。
凭轩坐爱前山好,辜负登临第一峰。
大津江村 明 · 柳潚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醉吃集卷之三
醉卧沙汀稳,闲行草径赊。
长风来贾舶,返照入渔家。
乞火炊香稻,争隈采石华。
江南真乐地,不必赋怀沙。
七月十七日。李别监日新,李座首日跻,李监官日休,李生日成四昆弟。与崔座首,姜典籍,李训导天华,车别监弘道,李生芡,马生文龙,车生震辂。邀饮大津之上甲子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五北窜录
火云如洗朔风回,海岸新秋坐古台。
晴浪蹴天遥詽雪,晚涛轰地忽惊雷。
渔儿钓引鳌宫动,贾客帆冲蜃市开。
日落不知归路远,满汀鸥鹭共徘徊。
崇祯七年春正月十八日乙巳。除授公清监司二十日丁未。发沔浦。宿崇学寺。翌日。渡大津。舟中口占。是夕。次水原设仓甲戌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一湖营录
抱瘵明时乞退休,分甘衰齿寄山丘。
麟符忽畀承宣重,凤綍偏蒙简拔优。
敢向禁城迟策马,故临官渡急登舟。
只缘方面终非称,黄发翻增愧白鸥。
水原大津舟中癸亥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三拾遗录(下)
天启癸亥七月二十一日己酉。以扫坟呈告。诣阙拜辞而行。宿果川。庚戌。次水原田村舍。辛亥。次设仓。壬子。渡大津。入沔川乡墅。
乡山隔浦对松杉,雨霁长风送客帆。
畏比游鱼簇香饵,欣同逸骥脱重衔。
红尘紫陌黄金带,碧树苍崖白罽衫。
向午篙工贺利涉,舻头已过令公大津。乃我东邦津渡中第一险处也。有一大岩。屹立中流。名曰海神令公岩。彼此来往之船。若过此岩。例得无虞云。)
大津辛酉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泽堂先生续集卷之二
利往从贞卜,遐观豁滞胸。
平明大津渡,极目众山重。
日射鱼龙窜,风微瘴雾浓。
终南何处是,沔水亦朝宗。
令公(在沔川大津中)辛酉 明末清初 · 李植
 押阳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二
令公岩乃在大津之中央,海涛日夜声澎浪。
屹然不移亦不僵,嗟乎峙质坚且强。
有如大人特立扶天纲,舟人敬之报馨香。
呼以令公名固当,君不见绯袍锦鞯塞康庄。
行人辟易分两傍,谁能考实以名偿。
纷纷金银铜铁木石纳官以为常,或缚草偷捕熊狼。
此等令公不可量,但使天爵日耗公廪疮。
呜呼安得唤起郭汾阳二十四考中书堂,削平胡羯安黔苍。
步蟾宫 大津弟获隽南宫,书寄壬午 明末清初 · 徐士俊
 押词韵第七部
十年辛苦香满。
更衬个、桃腮柳眼。
曲江深处好题诗,有三百、雁鸿作伴。

吾家风气应难断。
再续取、龙雕虎矕。
姊羞未嫁妹先行,抛掷下、凄凉不管。
戊午冬。梦游溪山。荒岸带雪。景色憭慄。散步蹰踟。移时乃觉。有雪后江山梦里回之句。今到大津。雪岸衰草。一如梦境。而冰未坚。遂步以涉。始知此行。固有前定者。口占壬戌 清 · 李玄锡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游斋先生集卷之五铁城录
雪后江山梦里回,真身今日此徘徊。
轻冰步涉浑无怯,百丈层澜犯得来。
同厉三志卢大漘酌性公总持丈室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二
人天香饭林,斗室瓮中月。
是于六根外,营此狮子窟。
城山缭翠屏,晚浦雨初歇。
低云包钟声,不使散蓬渤。
置筵松下堂,苾然茗浇饽。
细糁成雪花,腻我唾衫滑。
风摇烛渐微,人影向烟没。
继爇光明镫,听龙语空钵。
斯时屋楞间,雾海正辽阔。
略见窗隙澜,摇动绣幡活。
下有掣浪鲸,上有睨霄鹘。
师持金刚宝,智慧炯毫发。
授客定止心,邀坐大津筏。
诸君非木偶,有狂胡不发?
缚身苦众魔,谁能断手辣?
愿以舍利坚,琢为我诗骨。
了此半偈参,在胸已无物。
讵忧山鬼睇,来蛊居士佛。
大津癸巳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云养集卷之五沔阳行吟集三
孤舟晓泛大津头,渚涘茫茫不辨牛。
弦望随时潮长落,圻湖分界水中流。
英岩屹立颓波柱,嵋岫遥横半月
借问并乡何处是,满天风雨下西洲。
大津至长滨径渡琵琶湖舟中作甲辰 清末至民国 · 陈尔锡
五言律诗  出处:半隐庐诗草、湘雅摭残
一棹长滨去,回头望大津
天开归鸟路,云拥隔湖晴。
山势随涛落,诗心坠水清。
谁摹洞庭(湖中各地命名系袭吾潇湘八景之胜),不见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