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其大弟子曰日悟和尚。尽得师之道。次补其处为浮图者宗。世家于零陵。蒋姓也。和尚心大而行密。体卑而道尊。以为由定发慧。必用毗尼为之室宇。遂执业于东林恩大师。究观秘义。乃归传教。不视文字。悬判深微。登坛莅事。度比邱众。凡岁千人者三十有七。而道不慁。以为去凡即圣。必以三昧为之轨道。遂服勤于紫霄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性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长跪右绕。不衡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十。而志不衰。初开元中诏定制度。师乃居本郡龙兴寺。肃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人。兹岳尤重。推择居首。师乃即崇岭。是作精室。辟林莽。刳岩峦。殿舍宏大。廊庑修直。不命而献力。不祈而荐货。凡南方人颛念佛三昧者。必由于是。命曰般舟台焉。和尚生十三年而始出家。又九年而受具戒。又十年而处坛场。又三十七年而当贞元二十年正月十七日。化于兹室。呜呼。无德而修。故念为实相。不取于法。故律为大乘。坏衣不饰。揣食不味。覆荐服役。凡出于生物者。摈而勿用。不自知其慈。摄取调御。凡归于正真者。动而成偫。不自知其教。万行方厉。一性恒如。寂用之涯。不可得也。有弟子曰景秀。嗣居法会。欲广其师之德。延于罔极。故申明陈辞。俾刊之兹碑。铭曰。
像教南被。及津而尊。威仪有严。载辟其门。吾师是嗣。增浚道源。度众逾广。大明偫昏。乃兴毗尼。微密是论。八万总结。彰于一言。声闻熙熙。遐迩来奔。如木既拔。有植其根。乃法般舟。奥妙斯存。百亿冥会。观于化元。同道祁祁。功庸以敦。如水斯壅。流之无垠。帝求人师。登我先觉。赫矣明命。表兹灵岳。于彼南阜。斋宫爰作。负揭致货。时靡要约。袒奋程力。不呼而诺。是刈是凿。既涂既斲。层构孔硕。以延后学。出不牛马。服不絮帛。匪安其躬。亦菲其食。勤而不劳。在用恒寂。纵而不傲。在舍恒得。洪融混合。孰究其迹。懿兹遗光。式是嘉则。容貌往矣。轨仪无极。其徒追思。赓荐兹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