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古意二首(一作古意三首 三)。(一作常建诗) 其二 唐 · 祖咏
引用典故:神女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一作水)间。
驻舟春溪(一作泽)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佩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一作竟)不语,化作朝云
严陵下寄常建 唐 · 奚贾
 押寒韵
引用典故:濠上 汉阴诮
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
乃知沧洲人,道成仍(一作成道因)钓竿。
漾楫(一作坐)微月,振衣生早寒。
纷吾成独往,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旷然心无涯,谁问容膝安。
监察御史储公集序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圣人贤人。
皆钟运而生。
述圣贤之意。
亦钟运盛衰矣。
开元十四年
严黄门知考功
鲁国储公进士高第
崔国辅员外綦母潜著作同时。
其明年
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
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侍御声价隐隐。
轥轹诸子。
其文篇赋论。
凡七十卷。
虽无云雷之会。
意气相感。
而扶危拯病。
绰有贤达之风。
拔身虏庭。
竟陷危邦。
士生不融。
可以言命。
然窥其鸿黄窈窕之学。
金石管磬之声。
如登瑶台而进玉府。
灵扃邃宇。
景物寥映。
绿流翠草。
佳木好鸟。
不足称珍。
嗣息曰溶。
亦凤毛骏骨。
恐坠先志。
溯洄千里。
泣拜告余曰。
我先人与王右丞
伯仲之欢也。
相国缙云
尝以序冠编次。
缙云之谪亡焉。
后辈据文之士。
风流不接。
故小子获忝操。
伏恐魂游无方。
嗤责造次。
茫茫古道。
不见来者。
岂以龙战。
害乎鹿鸣。
齐竽竞吹。
燕石争宝。
呜呼。
薄游之士。
未跻一峰。
己伐其峻。
登阆风者。
乃知其迤逦昏明。
掩豁将尽。
复通之者。
其若是乎。
谢修戒坛 中唐 · 僧乘如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伏奉十月十三日恩命。
河南府登封县嵩岳□□□常建戒坛
兼抽□律七僧。
洒埽谨律者。
湛恩自天。
无地。
沙门乘如诚欢诚喜载欣载跃。
嵩者□□之□戒者万行之首。
非□□岑□□诣兹希□会善戒坛□□□□登其封□遗尘□□其受必□□□比为硕德□□□□□毁观者兴离之叹。
□□者增涕殒之悲。
陛下驻佛日之倾。
布尧云之泽。
抽僧洒埽。
设坛讲律。
雷音永震。
更呼万岁之□圣寿无疆。
弥极九天之峻。
不任载荷之至。
谨诣右银台门奉表陈谢以闻。
沙门乘如诚欢诚喜。
谨言。
泊舟盱眙(一作常建诗,误。) 唐 · 韦建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河中晚霁(一作湖中晚霁)。(一作常建诗) 唐 · 韦建
 押霁韵
引用典故:沧浪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
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
烟红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斑,濛濛云复闭。
言垂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
沧浪,遂觉乾坤细。
肯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
迟回渔父间(一作问),一雁声嘹唳。
议立回鹘可汗诏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
朕闻王者立德。
必本于念功。
天下归仁
莫先于兴灭。
回鹘久为与国。
常建大勋。
累申式配之仪。
兼展称藩之礼。
天宝末兴兵之后。
国步未夷。
衅起凶妖。
率其忠勇。
控弦而至。
革车之会增威。
止戈而归。
犀毗之赐甚宠。
殊庸盛礼。
焕烈缣缃。
是为亲邻。
成其边卫。
牧马远迹于朔野。
烽火罢照于甘泉
虽云华夷。
欢若亲戚。
会昌中远方丧乱。
可汗沦亡。
狼顾既困于岁牧。
鼠窃或行于边。
时属奸臣作轴。
懦将操戈。
困乐祸以乘危。
遂兴戎而生事。
不念救灾之义。
尽为助顺之功。
驱彼流离。
窘为徒隶。
情□怀土。
自比南冠之悲。
迹则乱华。
未免北风之思。
旧国空瞻其茂草。
名王犹困于旅人。
相彼穷危。
宁无慨叹。
朕君临九有。
子育兆人。
雨露之所沾濡。
日月之所照烛。
欲令自遂。
必念好还。
乃眷朔易之雄。
况当勋力之后。
每思报德。
实用疚怀。
所以频遣诏书。
俾勤寻访。
穹庐莫睹。
瓯脱巳平。
万骑岂无其忠臣。
六角冀存其贵种。
颇劳寤寐。
屡阅岁时。
沙漠既空。
井邑犹在。
近有回鹘。
来款朔方。
帅臣得之。
送至阙下。
又有回鹘。
随黠戛斯李兼至朝廷。
各令象胥。
徵其要领。
音尘可访。
词旨必同。
愿复本邦。
怀化育。
皆云庞特勒今为可汗。
尚寓安西
众所悦附。
宰相以忠事上。
誓复龙庭。
杂虏等以义向风。
颇闻麇至。
□契素愿。
慰悦良多。
俟其归还衙帐。
当议特举册命。
今遣使臣
且往慰谕。
况情深振抚。
道既切于怀来。
而功济艰难。
义岂忘于继绝。
至如待呼韩以殊礼。
冒顿以和亲。
止于嘉其来朝。
亦或虑其为患。
今则因此离散。
追彼功勋。
俾立国于狼居。
稍聚人于乌合。
再寻旧好。
宜举良图。
报告天下。
咸知朕意。
卢秀才应举90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穿杨
几载阻兵荒,一名终不忘。
还冲猛风雪,如画冷朝阳(时多画李白王昌龄常建冷朝阳冒风雪入京)
句好慵将出,囊空却不忙。
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
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引用典故:伯牙弦 文君 广陵故事 叔夜 杨朱泪 子野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一作长),世上长游天地窄。
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
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
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余今正泣杨朱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
一弹猛雨随手来,再弹白雪连天起。
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
锦麟不动惟侧头,白马仰听空竖耳。
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
坐中词客悄无语,帘外月华庭欲午。
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追和常建王昭君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红颜如朔雪,日烁忽成空。
泪尽黄云雨,尘消白草风。
君心争不悔,恨思竟何穷。
愿化南飞燕,年年入汉宫。
青州山斋1070年5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六一题跋》卷一一、《黄氏日钞》卷六一、嘉庆《青州府志》卷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
晚来青州,始得山斋宴息,因谓不意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髣髴,竟尔莫获一言。
夫前人为开其端,而物景又在其目,然不得自称其怀,岂人才有限而不可彊?
将吾老矣,文思之衰邪?
兹为终身之恨尔。
熙宁庚戌仲夏望日题。
常建109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欧阳公最爱重,以为不可及。
此语诚可人意,然于公何足道,岂非厌饫刍豢反思螺蛤耶?
相度游师雄修筑堡寨异同奏状元祐七年二月 宋 · 范育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游师雄相度本路修筑堡寨十一处。
数内兰州合修纳克密寨、大柳平、努扎峗堡共三处,通远军修聚卜结隆寨一处,系与去年十月二十三日朝定西城东至隆诺堡中间,及定西城西至李内彭中间,两下各修置守禦堡寨一坐、照护小堡子二坐,共为六坐,及与本路措置利害并同。
外有通远军合修努扎寨一处,系与朝旨于努扎元踏地基上修一护耕堡子,去处亦同,惟游师雄乞作七百步,本路乞修六百步,城围小有不同。
游师雄相度到通远军合修哲图、博锡、若、赞占、蟾牟、山堡等六处,即与朝旨及本路相度到聚卜结隆峗、花川堡两处地名利害委有不同。
臣今勘会昨来本路建修筑之议,盖为自兰州已东至定西城、自定西城已东至秦州隆诺堡三百里之间,戎马奔冲之地,止有定西一城,外更无边面蕃篱之固,贼可长驱深入,故极陈利害,欲渐完城垒,以捍贼冲,以固边势。
幸蒙朝旨采纳,乘去秋贼既聚复散,势未可集之时,立诏本路趣城定远,及令条画诸堡寨次第。
臣谓朝廷留意边防大计,深中事机,自兹本路遂有安强之势,足以制贼,保边息民有日矣。
是以臣累奏,欲乘今春青草未生,马瘠,贼兵难聚之时,先修要害之城,乘时量力,不劳而集,及更遵朝命,省工减费,贵于速就,至今未奉朝旨。
臣已具后时,伏候今秋或来秋别乘机会修筑闻奏去讫。
臣今再详游师雄所奏,有与本路同者五,不同者六,推原所以同不同之由,盖亦有说。
窃缘本路建议之始,其说有四:其一据要害,其二护居民,其三相接应,其四守信约。
定远之保金城、捍熙州、控大州,努扎之基石硖、固定西、扼贼路,所谓据要害者也。
定远之卫康古、智固、胜如,纳克密之蔽裕勒藏六族,聚卜结隆川之保弓箭手,所谓护居民者也。
柳平、努扎峗、花川东西在本寨之中,所谓相接应者也。
智固、胜如常设,据有城郭居室,定远建于内,努扎在第二寨之南,聚卜结隆川亦在诸巉之间,其外皆弓箭手耕种之地。
以臣常建与夏人议,乞以见今耕种崖巉卓望口铺为界,故营度诸寨皆在其中,非有涉于贼境,是本路所守,无相侵轶,信与直之道也。
去年九月八日朝旨,不得将修移立堡侵出蔡骃赍出商量画界至之外,此又遵依朝旨。
虽异日贷贼侵陵之罪,而与之分画,终持一定之议,所谓守信约者也。
凡此四者,足以固藩篱,保边势,又不失全信义,以制远人,臣之区区,实在于此。
臣又闻聚卜结隆川,西人语谓十八为「聚卜结」,谓谷为「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
游师雄欲每于贼马出入之路,据其要害,为一堡,如此则聚卜结隆川一带悉无寇患。
然其地多在一抹取直之外,缘臣之议论遵于朝命,不踰官守,未免拘挛之失在其中矣。
游师雄将君命,图利害,不得不为朝廷极言而究陈之,此所以有异同之论也。
然异时贼纳欸,一切将循旧约,则臣之前议无时而不可用;
若正其犯顺干纪之罪,一新大号,则师雄之论乃边防之至计。
若又能舍区区之守,破拘挛之议,则六堡之外,盖有不劳而制贼者,此又臣之不可得而言也。
臣观十一堡寨之议,固有缓急大小,其十姑置之则犹可已,独努扎之利,大言之,则虽欲扫天都、复会州、定河南,盖不可不城者也;
小言之,则守已然之信约,完一面之藩篱,亦不可不城也。
臣又尝访努扎之利,盖努扎既,虽其西不为纳克密等三堡寨,其东不为聚卜结隆川三堡寨,止于未相照应,然犹可制边患。
茍努扎不,则其西别纳克密三堡寨,可保护裕勒藏诸族,又须于闪竿滩、笃罗川一带别堡寨数,以遏贼路。
其东虽聚卜结隆川三堡寨,止可保护耕民,又须如游师雄所议,于贼马来路建设诸堡,以制贼冲。
如此,则功费益大,守禦益多,殆非据要易从之术。
脱尽不为之,则幸西贼无谋即已,或奸谋一启,彼且长驱数万之师出石硖,过努扎,趋闪竿滩,径犯熟羊、渭源,则熙州危矣。
据蟾牟山,袭通渭,过三岔,分兵掠永宁、来远,直趋通远,则一路摇矣。
本路之兵分守三百里边面,其势不能合以禦贼,奔命则劳,守株则毙,臣恐不足以制寇。
此最本路之深忧,臣所以夙夜皇皇,饥不及食,寝不敢安,经营板筑之计,冀朝廷之必从。
今既失其时,后日事机盖不可必。
臣为朝廷守禦,不能竭力必争,就此大计,臣恐它日熙河之患有不可胜言者。
臣愚不胜愤懑,伏望朝廷深计而熟谋之。
再念臣智识浅昧,才术迂疏,猥当帅任,固有不逮,伏望朝廷选能臣体究利害,图建长久之利,庶几不误边防大计。
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六、《嵩山文集》卷一六
自古王侯将相而庙祀者,皆乘时奋厉,冒败虎狼死守,以身为天下临冲;
或岩廊嚬笑,以治易乱,即危而安,其在鼎彝之外,而人有奉焉。
否则,贤守令真为民之父母,斯民谣颂之不足,取其姓以名其子孙,久益不能忘,则一郡之邑祠之。
否则,躬德高隐,崇仁笃行,若节妇孝女,有功于风俗者,一乡一社祠之。
顾惟老儒士,身屯丧乱,羁旅流寓,呻吟饥寒之馀,数百年之后,即其故庐而祠焉,如吾同谷之于杜工部者,殆未之或有也。
呜呼盛矣哉!
曰名高而得之欤?
曰非也。
苟不务实而务名,则当时王维之名出杜之上,盖有天子宰相之目,且众方才李白而多之也。
是天宝间人物特盛,有如高适岑参孟浩然云卿崔颢、国辅、薛据储光羲綦毋潜元结韦应物王昌龄常建陶翰秦系严维畅当阎防祖咏皇甫冉、弟曾张继刘慎虚王季友李颀贺兰进明崔署王湾张谓卢象李嶷之诗,粲然振耀于世,未肯少自屈,而人亦莫敢致之也,非湜,籍辈于韩门比。
然有良玉必有善贾,厚矣,韩文公之德吾工部也。
自是而工部绝去一代,颉颃不可揉屈之士而岳立矣。
然犹惜也,何庸李白之抗邪!
昔夫子录秦诗而不录楚诗,盖秦有周之遗俗,如玉之人在板屋则伤之也。
楚则僭周而王矣,沧浪之水既以濯吾缨,虽浊忍以濯吾足哉?
李则楚也,亦不得与杜并矣,况馀子哉!
元微之,谗谄小人也,身不知裴度李宗闵之邪正,尚何有于李杜之优劣也邪?
然前乎韩而诗名之重者钱起,后有李商隐杜牧张祜,晚惟司空图,是五子之诗,其源皆出诸杜者也。
以故杜之独尊于大夫学士,其论不易矣。
而在本朝,王元之白公杨大年矫之,专尚李义山,欧阳公又矫杨而归韩门,而梅圣俞则法韦苏州者也。
实自王原叔始勤于工部之数集,定著一书,悬诸日月矣。
然孰为真识者?
靡靡徒以名得之欤?
唯知其为人,世济忠义,遭时艰难,所感者益深,则真识其诗之所以尊,而宜夫数百年之后,即其流寓之地而祠之不忘也。
工部之诗一发诸忠义之诚,虽取以配国风之怨,大雅之群可也。
或玩其英华而不荐其实,或力索故事之微而自有得者,不亦负乎!
祠望凤凰台而临百丈潭,皆公昔日所为诗赋之所也。
公去此而汗漫之游远矣哉,而此邦之人思公,因石林之虚徐,溪月之澄霁,则尚曰公之故庐,今公在是也。
予尝北至鄜畤,观公三川之居,爱之矣,而此又其也。
不知成都浣花之居复又何如哉?
信乎,居室可以观士也已。
同谷秀才惟恭捐地五亩,县涑水郭慥始立祠,而属余为之记,使来者美其山川而礼其像,忠其文,且知公自其十有一世之祖恕予而来以忠许国矣,则其所感者既远,人亦远而莫之能忘,与夫王侯将相之祠,未知果孰传邪!
其像则本之成都之旧云。
宣和五年五月己未朝请大夫、知成州晁说之书。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唐常建破山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永叔每叹赏此句以为不可及温陵康元寿守琼踰年乐其地僻而事简以清静治之于郡圃植竹数百竿中有小亭因榜曰通幽偶成拙句1147年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通幽亭
萧洒襟怀慕子猷,剩栽修竹径通幽。
三间远比渊明宅,百尺徒誇庾亮
风送鸟声寂寂,日筛帘影梦悠悠(原校:一云花露泣残春寂寂,鸟声惊断梦悠悠)
破山绝景亲曾到,谁遣移来海外州(自注:予重和戊戌尝为常熟宰,破山在焉。)
导引 熙宁十年南郊皇帝归 青城用降仙台一首 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十一部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旆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
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
绀幄掀,衮冕明。
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
云车下冥冥。
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朌号敷荣。
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题日新室向在杭日所居有此今迁居虞山矣禅房花木深常建虞山寺诗也虞山旧名破山 南宋 · 周孚
 押词韵第十五部
阿连清标真拔俗,人道妙年能顾曲
那知晚岁厌嚣尘,归种寒花伴幽独。
西湖绝境天为破,东阁新诗手亲录。
泽门之晰何足道,相对风擂两冰玉。
今年还问破山禅,老树骎骎子当熟。
定将妙语绝根源,可但闲房丽花木。
平生最怜三虎怒,老境真成一夔足
何当襆被过君家,共挽长条醉酃渌。
破山兴福寺 南宋 · 释元肇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此山名最重,常建昔题来。
大士讲经处,老龙拿石开。
庭前缨络树,池内白莲台。
几载惟闻说,何当到一回。
憩江寺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众岫耸寒色,长溪抱碧岑。
波倾三峡急,树合四时阴。
野寺江天豁,禅房花木深。
幽帘宜永日,闲坐听春禽贾岛许浑徐俯张拭杜工部常建羊士谔祖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