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惜秋(二首(予闻宋玉悲秋之来,予独惜秋之去。次李忠朝韵,成惜秋)) 其二 南宋 · 华岳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
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家藏御制御书诗恭跋1283年8月19日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四、《碧梧玩芳集》卷一三、同治《乐平县志》卷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
景定壬戌国子司业翰林权直明年癸亥,以中书舍人升兼直学士院
故事,经筵侍从官、词臣,递宿玉堂。
其后浸弛,臣僚寓宿,辄称疾不入。
臣之为词臣也,恪遵旧制。
明年甲子,朝廷亦申严国典。
夏六月丙辰,臣入直。
申时中官李忠辅传旨,锡臣金香酒肆瓶、新荔枝五百颗,盖异恩也。
臣即援词苑旧比,具短表奏谢。
翼日,遂有宸章之赐。
自是七月,而星文示变,玉色弗怡。
十月,而先帝弃群臣矣。
是诗也,圣作之绝笔也。
呜呼!
痛哉!
臣衰老,病卧山中,感世运之变迁,悼斯文之湮晦,顾瞻玉堂,如在天上。
而遁身逃难之馀,河汉天章,六丁护持,纸敝墨渝,金声玉振,臣辄装褫宝藏臣家崇奎之阁。
因恭诵宸篇诗《赐易简》之句,而重有感焉。
本朝三百馀年,崇儒右文,宠嘉词臣,赐以圣制,始于熙陵赐学士苏易简,而臣被遇穆陵,实终之。
天将丧斯文也,遗音绝响,殆止于斯;
天之未丧斯文也,回澜启秀,尚未可期。
臣之子孙,其为臣宝之。
癸未八月中秋后四日庚子,孤臣某百拜恭书。
李忠辅奏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九
臣伏睹台臣论列閤长李忠辅,奉御笔,李忠辅降两官降罢。
臣有以见圣虑深远,天断奋发,盖将昭大公而毖后患也。
臣惟成周之制,阉人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未尝畀以事权,所以遏其蠹政害事之渐。
自汉以来,之用事专恣,朝臣之侧目畏惮,亦既任以机要,又何以禁其长祸流毒之惨?
此防微杜渐者之所当深虑。
内辖一司,自来止以小珰为之,取其服勤恭谨,易以禁制。
又以三年为任,不使之日增月益,声生气长,以贻害无穷。
董宋臣自小珰至于大官,二十年间,皆兼领此职,权倾中外,恣为奸利。
至今得罪公论,故每有除授,人言交攻。
辅乃其所荐,根株此局,以为依凭。
凡其奸犯科条,诬上行私之事,皆出其所教。
而忠辅新进气锐,为术转深,为害愈烈,大作威福,动称圣旨,帅漕两司奉行惟谨。
其妄生罗织,使人破家荡产,往往死于非命。
权则归己,怨则归君。
而甚者窥觇中诇,揣摩密报,曲为恩倖之地。
陛下灼见其奸,夺其内辖职事,遂降指挥内辖以三年为任,立为定制。
又以台臣之言,降官放罢,天下莫不仰陛下之明断。
但观台臣所论,则忠辅处心积虑,倾险反覆,可畏又有甚于前之所陈。
使罚止于此,安知其不复出为恶耶?
宋臣未尝不罢也,而又复用,未尝不退也,而又复进,使其不死,祸且不歇,抑亦可以为监矣。
比者城中郁攸既始于宋臣之屋,城外烟焰亦发于忠辅之家。
今陛下施行忠辅,而宋臣适死于数日之间,意者惟天惟祖宗望陛下尽取二十年祸根乱本一扫而空之,虽宋臣死灰无复然之虑,而忠辅则虎兕有出柙之忧。
倘陛下尽行台臣所乞屏斥之言,以绝其根,实惟天惟祖宗之意,而陛下子孙万世无疆之福也。
所有将来录黄,系经臣书读,用敢冒昧先具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