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后生德壬辰八月二十二事也(时脱豪贾之难) 明末清初 · 谢元汴
 押真韵
天之于吾何为乎,坑葬英雄斩义仁。
天之于世何为乎,崇蕴虿蛾朋顽嚚。
仲尼之檀何如桓魋之斧,犊华既死方问津。
天下无一人知己,杀我成我何不辰。
熊虺食魄鸮食魂,菉葹不噬噬筠。
嗟德之生以正己,不惟正己物以淳。
不能使世之皆曾史而无盗蹠兮,虽德之生已不伦。
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三 胠箧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物意人情,各喜盗平。
盗在当身,胡不自嗔。
窃义窃仁,曰我圣人。
盗钩曰偷,盗国曰侯。
侯门义存,矧夫一尊。
吴荆淫号,中土云奔。
自兹以往,安可复论。
智为盗取,圣为盗守。
始负而走,终居若有。
斗斛权衡,既作弥争。
斧钺轩冕,谁宠谁惊。
圣人不耻,大盗不止。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离朱目,塞瞽矌耳。
削史钳墨,如攦倕指。
至德玄同容成诸氏。
鸢飞戾天,鱼静于水。
盗蹠亡言,啍啍日已。
圣人复起,孰能盗诡。
胠箧之徒,自生自死。
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七 盗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词韵第六部
大盗满时君,纵横千士奔。
田齐首篡夺,三晋久同群。
芊嬴迭王霸,周燕总缀繁。
漆园倜傥吏,故作谬悠言。
所诋宁丘圣,其词曰蹠云。
城莫天下大,主惟黄帝尊。
战蚩流野血,凌暴始纷纷。
为君若尧武,反性或徒勤。
为臣若干比,忘身以自欣。
其诸一节士,申沉介复焚。
天地长今古,人死促晨昏。
悲哉有时具,枉托无穷门。
尼父犹趋走,馀子何嚣烦。
颛孙询苟得,成败孰能分。
知和诏无足,名利果如云。
汲汲狂狂者,非真岂足论。
人以全真足,道以不言闻。
惟狂克念作,盗言亦可存。
百一诗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押词韵第十七部
生平喜住山,而匪乐登陟。
犹忆居匡庐,频年乃一出。
讵肯离人群,枘凿初难入。
尝为鲁国士,志不受绳墨。
岂有王子乔,丹溜不可食。
离离若参辰,俯仰恒滋惑。
奚无性,舜禹安知习。
心知随见闻,渐渍非一日。
阪泉无恶名,南巢有惭德。
曹魏亦受禅,人指为篡立。
侯门仁义,俘虏尽残贼。
当时重成败,后世覈名实。
名实持圣贤,成败犹甲乙。
甲乙古又今,圣贤何得失。
事穷乃崇因,邈邈终难必。
盗蹠丰且延,贫而疾。
吁嗟乎天兮,三世费穷诘。
浩劫一念兴,休咎成消息。
易言积有馀,庆殃通家国。
薰莸竞目前,不知其所集。
我观始与终,以此百情毕。
玄璧难为功,燕石吾自袭。
富贵岂不欲,黄雀悲双翼。
长年岂不慕,蓬莱日易昃。
世纷久已辞,接舆匪其匹。
有身随饥寒,无心任欣怵。
衰荣造化均,忘怀岂静力。
一死复一生,一劳复一逸。
蜉蝣自朝暮,鹤曲龟潜匿。
修短竟由谁,可以破世执。
我亦无奇怀,秖有安心术。
行行见远山,或时坐长默。
或时登高台,一目浮云逼。
云散空中真,夕照起寒色。
茂林环苍岑,晨风归广隰。
此趣谁当无,殷勤赋百一。
试问张留侯黄石蚤曾识。
功成鬓垂垂,欲悔嗟何及。
赣州光孝寺廉泉 南明 · 释今覞
 押词韵第三部
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
皓月光与涵,清风澹相倚。
渠汲鸣辘轳,摇湛自澄止。
厥称曰廉泉,嘉名世所异。
廉贪各有受,此泉原无己
廉固非所钦,贪亦何足耻。
不易心,岂洗盗蹠耳。
涓涓惟自知,消息绝终始。
临流发浩叹,相怜独我尔。
薄俗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居无宿粮出无马,久安义命伏草野;
鼎沸乾坤未廓清,岂有短长争难舍。
霸陵道上故将军醉尉呵止亭下宿;
将军与尉昧平生,夜行何以辨真假。
此尉执法良可嘉,后来杀之非罪也。
又如狱中中大夫,死灰欲然遭溺洒。
一旦起为二千石,岳吏就官不伤雅;
汉家狱吏故自贵,虐囚何妨任苟且。
如今薄俗殊不然,加大凌贵等土苴;
伯夷盗蹠无定名,信口翻掀唇舌哆。
□□□□□□□,□□□□□□□;
□□□□□□□,□□□□□□□。
为小为贱何敢尔,发纵恃有大力者;
厥性既殊毒复阴,鼎不能铸图难写。
招群引类排所憎,鬼弹狐沙暗中打;
顷刻之间市虎成,欲令白璧同碎瓦。
瓦砾珠玉终自分,万目未眯口未哑。
神穴里 明末清初 · 俞玚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秋潭集卷之元
汉阳城北神穴里,尽是长安人葬地。
东西十里五里间,众冢累累如蚕子。
生前举世人无数,死后万姓归一致。
毕竟都向此中埋,古往今来谁或异。
丧车祖马来相续,昨日今日无时止。
丹旐翩翩薤露悲,亲朋哭送争垂泪。
每年节日荐香火,有子有孙十一二。
墓久无主重穿穴,碣作人家砧础备。
华屋雕墙属何人,黄金白玉归谁氏。
是非荣辱不须辨,功名事业不须纪。
褐冠贱夫不能免,万乘公相不能避。
伯夷盗蹠亦如此,颜渊彭祖亦如彼。
何用役心长营营,何用劳身苦悴悴。
人生孰不同归尽,君不见神穴里。
陈章侯画水浒叶子歌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四、茗斋诗
张吴顾陆之写真,三子圣矣吴入神。
吴后千年有陈子,更开生面尤绝伦。
观其下手万象变,神鬼触案窥尖新。
深奇不止在面貌,衣摺古硬堆虬鳞。
丹青所状必英物,愈拙愈秀无前人。
雄心怪胆破空出,思令盗蹠张麒麟。
东京横行草间客,三十六彪须倒磔。
宣和佚事谱豺狼,稗官喑火摇唇戟。
章侯笔缚牡虎髯,白墨蟠屈行蛇蚺。
方熙猛士性火烈,锐头花巾尖。
捉刀顾盻意汹汹,自云义剑无妄歼。
夜阑灯火烱萧瑟,含毫细思垂高帘。
即今冠盗锋相歃,烟雾中原乱凫鸭。
张曹左革花刺袍,安有斯人不弄刀。
梁山狂儿握弓笑,眉发槎枒山鬼肖。
邦人斗虎杭斗特,猪奴弃子今英妙。
细看绣梓情性深,写尽张角黄巢心。
真龙智勇猛兽服,云台画者曾平林。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 其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愧单家子,疏巾折节年。
人肝分盗蹠,马革失文渊
花落又将尽,河清殊未然。
终知不得志,白首作神仙。
邳州季生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词韵第三部
中原何汹汹,英雄日棋跱。
香饵引泉鱼,重币购壮士。
嗟君勇绝伦,昆吾犹未试。
入猷而出铃,中道伤捐弃。
侥倖成功名,王侯久丧耻。
盗蹠脍人肝,仲尼不敢视。
悲哉圣人才,甲兵成虚器。
游鱼脱深渊,飞鸿戾天际。
贫贱聊娱怀,敦我箕山志。
酌贪泉作和人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尤韵
朝饮贪泉水,暮濯贪泉流。
廉夫不可为,仁者皆窃钩。
天方授盗蹠,吾介徒罹忧。
合浦多明珠,朔漠多貂裘。
仲尼执鞭,况我斗筲俦。
不合行镇江何应佑招莲子峒贼攻破永安城,大掠。予往劝其戢兵,几为所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七
男儿不合生慨慷,皮骨欲尽项仅强。
游戏虎穴此危道,何苦锋刃相激昂。
万事转烛谁能料,褒衣大冠迂可笑。
昨日皂隶今乘舆,公然抗礼争容貌。
狺狺肝人盗蹠雄,堂堂杀气怪生风。
血肉淋漓罗几席,一言相失双睛红。
昨日语难瞋目久,霜刃霍霍掣在手。
从容理夺路人惊,鸡肋何心脱虎口。
归来返顾气转索,七尺相看何太薄。
男儿躯命有时轻,枉把隋珠抵鹊
有所思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一
有所思,乃在大河北。
何用往从君,兰舟桂树楫。
上建百尺樯,洪涛不可渡,摧之沉诸江。
沉诸江,中流何茫茫。
白云蔽天,随风飞扬。
猛虎游市中,盗蹠狗,吠舜服,胡能臧。
离故乡。
鸱枭无声白日藏,关弓射枭君毋忘。
雪洲饮酒作 清 · 叶方蔼
 出处:读书斋偶存稿卷四
王郎手持金叵罗长鲸一吸无洪波。
叶生攒眉对醽醁,却看卮酒如鸩毒。
王郎大笑绝冠缨,髭髯拂盏俱有声。
旧日交游久零落,眼中之人惟曲生。
自古贤圣嗜此物,君今不饮名真缺。
唐尧千钟孔百觚,淳于一石季十榼。
头上须留陶令巾,腰间常荷刘伶锸。
拨闷端如雨洗尘,浇愁还似汤驱雪。
醉乡何贤愚,憧憧来往无巧拙。
醉乡何昏旦,漫漫长夜无日月。
盗蹠何浊,伯夷何洁。
鸾鸟何祥,鸱鸮何孽。
陶然付混沌,万轮齐一辙。
叶生掉头不肯休,谁能解释心烦忧。
哺糟啜醨矜达节,嗟予自愧非其俦。
君不见汝乡屈大夫,行吟憔悴湘江头。
便令云梦变春酒,更教大别成糟丘。
詹尹引觞渔父劝,借问此子肯醉不。
念奴娇 范龙仙斋头喜遇娄东许九日赋赠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三部
六千三万,算老颠此后,终当乐死。
十载诗名成底用,何限东西卫尉
一语惊魂,杜陵曾说,主将奴才子。
问他奴价,而今果否如婢。

君已鬓点吴盐,怜余种种,亦复肩随矣。
浮世几场开口笑盗蹠也是如是。
燕子年光,虫娘庭院,且住为佳耳。
杨花如梦,满城日暮飞起。
宿州道中(相传州有盗蹠 清 · 宋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西陂类稿卷一
故国辞梁苑,孤城问宿州
驱车岐路远,到眼乱山稠。
塔废巢双鹳,渠荒下片鸥。
东陵香火在,试问欲何求。
颠倒歌 清 · 嵇永仁
 出处:抱犊山房集卷一
从前相依蒙谷者,受其恩,辜其德,尽为衣冠中之穿窬。及受难日,此辈皆不与,岂奸狡之徒巧于攫金者,亦善于避祸欤!余与林翁能任、王翁幼誉沈子天成,皆落落寒素,家无儋石之储,坚守硁硁之志,与公誓同患难,不畏刀锯,不艳势利。逆虽百计挫磨,初心不拔,彼奸狡者,应揶揄呆汉之舍生取义也。
颠倒英雄孰是非,伯夷饿死盗蹠肥。
太史著书发悲愤,问天不应增歔欷。
寒儒好古艰遇合,牢落科场遭践踏。
肉眼岂识璞中玉,销魂还逐风前蜡。
家徒四壁依傍人,巧者致富拙受贫。
忧谗畏讥叹维谷,犹幸知己愁眉伸。
道义相交澹如水,金多交深物所鄙。
小人有母孰养之,千里轻身浪掷死。
死忠死义原相成,惟有罔极魂萦萦。
鬼揶揄誇明哲,闾里温饱翻偷生。
辜恩报恩君莫计,世上休轻天下士
金乌玉兔疾如梭,千秋难解颠倒意。
请君熟读《颠倒歌》,英雄英雄可奈何。
感遇十首 其六 清 · 戴亨
 押支韵
妍媸苟不现,无盐西施
贪廉苟不著,盗蹠伯夷
人心岂尽亡,神鬼难久欺。
水浊不见月,水清石离离。
吁嗟转瞬间,儇诡何所施。
南枝先生卖字歌 清 · 全祖望
 押有韵 出处:吴船集
始兴之钱江州酒,彭泽当年亦姑受。
秦馀山人更绝奇,一粟寸丝都不苟。
商邱开府真雅人,兼金治槚意良厚。
岂期遗戒有前知,肯令幽宫翻失守。
生平卖画聊易米,今日云烟已乌有。
浒关何处来寓公,数载积钱卖字久。
老生贮此不时需,原为山人谋身后。
同此非力不食心,画耶字耶特转手。
开府虽非盗蹠金,未若清风来好友。
山人葬罢寓公归,依旧深藏饿隶手。
五经萃室联句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
弥纶六合群言所以祖五经模范百王萃美于斯归一室粤昔乾开坤阖文明肇启夫诗书洎乎月纪年编礼教隐维于笔削顾金丝孔壁难溯漆书蝌蚪之遗即石刻鸿都谁传汉隶龙鸾之旧自镂版始长兴之世印竞麻沙迨校刊盛端拱之年功精雕造良称宋椠款题最擅荆溪名重相台藏弆久归天禄昔者珍先片羽吉光初现于麟经今兹数应骈珠象纬相联于虎观九十卷袤延分寸古香流简牍之间七八家离合异同精鉴烂云烟之迹爰因秘殿分此后楹荟厥全编都陈一几移贮依然慎俭位置自尔得宜于是旧帙鳞排新楣额焕赋诗言志类聚亦以群分记事成文即小因之见大影宋钞而雕重付好将万本流传较岳刻而扫叶无讹更予百寮宣赐况复文孙善继穆然想肯构之艰大造无私邈矣感长城之寄道原不变于焉證外王内圣之同文即在兹可以见天理人心之正乃者年逢开甲春叶先庚踵旧什以拈题宴重华而赓韵六百载运钟辰会抚五辰而岁纪龙光廿八人序协星躔应经星而祥符纬聚咨尔在公敬事无忘乎日星岁月之省成庶其相悦同声交儆于喜起明良之盛际
寿诸梨枣宋雕精,鲜睹五经茹汇征。
祗有相台曾遍刻(御制),快于秘阁观成
长兴依石工兹肇王明清挥麈录后唐明宗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刊板于国子监监中印书之始明清家有书五经印本存焉后题长兴二年郎瑛七修类稿印板在唐时少有至五代刻五经后始盛胡应麟叶少蕴云世言雕本始自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始冯道耳)广顺遴儒勘用程(册府元龟敕近以编注石经雕刻印板委国学每经差专知业士儒徒五六人勘读并注今更于朝官内别差五人充详勘官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部员外郎太常博士段颙太常博士路航屯田员外郎田敏等朕以五经事大不同诸书虽以委国学差官勘注盖缘文字极多尚恐偶有差误马缟以下皆是硕儒各专经更令详勘贵必精研广顺三年六月田敏等献印板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
颖达函存镂端拱(玉海端拱元年三月司业孔维等奉𠡠校勘孔颖达五经正义百八十卷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按是为宋板五经之始臣阿桂孔维职董集胶黉(玉海易则等四人校勘李说等六人详勘又再校书亦如之春秋则等二人校王炳等三人详校卲世隆再校诗则李觉等五人再校毕道升等五人详勘孔维等五人校勘礼记则胡迪等五人校勘纪自成等七人再校李至等详定咸平二年五经正义始毕)
烧泥布铁升创制(经义考江少虞曰布衣毕升为活板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银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满铁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崇化麻沙闽盛行祝穆方舆胜览建宁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
北监匪无讹脱患岳珂沿革例经本行于世多矣率以见行监本为宗而不能无讹谬脱略之患盖京师胄监经史多仍五季之旧今故家往往有之实与俗本无大相远臣三宝南州又各异同争(沿革例云绍兴初仅取刻板于江南诸州视京师承平监本又相远甚与潭抚闽蜀诸本互为异同)
芸芸畴匹余于廖,草草纷嗤杭蜀京(沿革例世所传经自监蜀京杭而下有建余氏兴国于氏二本称善廖氏又合诸本参订为最精于氏音义不列于本文下率隔数叶始一聚见不便寻索且经之与注遗脱滋多余本间不免误舛要皆不足以言善也)
流寓坊颜犹指秀宋嘉定中珂守嘉兴后寓居郡城金陀坊著有金陀稡编臣嵇璜,鉴镌塾迹遂留荆(在常州府宜兴县今分设荆溪汉书地理志虞喜曰汉初置荆国以有荆溪阳羡界为名考一统志珂父霖墓在宜兴县西盖岳氏自南渡后徙常州故家塾以荆溪名)
麇凡元本爰模仿(沿革例今以家塾所藏唐石刻本晋天福铜板本京师大字旧本绍兴初监本见行本蜀大字旧本蜀学重刊大字本中字本又中字有句读附音本潭州旧本抚州旧本建大字本俞绍卿家本又中字凡四本婺州旧本并兴国于氏建余仁仲凡二十本又以越中旧本注疏建本有音释注疏合二十三本反覆参订始命良工入梓自信以为尽善),鸠厥老生偕品评(沿革例与明经老儒分卷校勘视廖氏世䌽堂本加详焉)
字注句音例沿革(沿革例如字画如注文如音释如句读悉循其旧沿革例者珂自述其刻经之总例也凡一卷臣蔡新,江河日月道恢宏。
乾知坤作群生见,方卦圆蓍众理呈(易经)
法之为政本(御制),费秦殿也与时更(书经)
新周命只秉文德,睢在洲兮鹿食苹(诗经)
据事直书鲁史旧(臣和珅,备言广记左邱盲春秋
养蒙详少仪曲礼,原始溯元酒太羹(礼记)
后学程朱周邵晋王弼注易在宋儒前臣梁国治,终篇彖象卦爻明(卷末附刻王弼略例有明彖明卦明爻明象四篇周易王注
隶更定出恭王鲁恭王孔子宅以广其居得所藏古文书以还孔氏蝌蚪书久废世人无能知者孔安国考注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简写之),序发端尊先圣祊(安国书序首称先君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及秦焚书我先人用蒇其书于屋壁尚书孔传
毛较鲁齐韩独著(隋经籍志云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皆为之传又有赵人毛苌自云子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宋吕祖谦曰四家诗读异义亦不同以鲁齐韩之义尚可见者较之独毛诗率与经传合是毛诗之义最得其真臣刘墉,笺申诂训传缘鸣陈振孙谓郑于诸经皆注独诗言笺者郑遵毛学故称为笺或云毛公曾北海相郑康成是其郡人因以为敬毛诗郑笺)
步天行水排如罫,朝魄晓星朗若晶郑樵杜预注如朝月晓星其于星躔地理如羲和之步天如禹之行水春秋杜氏集解)
王肃虽翻先辈朱子云王肃议礼必反郑臣德保考亭曾许好人名郑康成是个好人考礼名数大有功此朱子之说礼记郑注)
外王内圣胥为矩,伊古贯今此示衡。
佔毕小乎继学(张子)。(御制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胥于五经是系读经者非徒以佔毕为也向于文渊阁记曾及之),迁流阙矣应期盈(考书中收藏印记易书诗礼记曾入晋府易诗书又入陈定徐乾学家至李国寿家有易诗书礼记而无春秋季振宜家有易诗书春秋而无礼记项笃寿家则仅有春秋而无四经是此书当明时已各为部分罕得其全今逢文治始庆合并)
椭圜押尾形歧范(各卷末俱有木印镌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其形或方或圜或椭),篆楷分毫画勒琼(印字或篆或楷或𨽻)
对待宛絺背两已(木印间有亚字形乃古黻文尔雅注所谓黻文如两已字相背也臣曹秀先,茹涵想曝腹三庚
篇篇左侧都标额(每页左傍上方刻有篇识如易之乾坤卦书之典诗之关雎葛覃春秋之隐元年礼记之曲礼檀弓之类最便翻阅),句句中间为点睛(句读四声俱各发圈间有与通行本分句不同具见古本之遗)
美善再加压签轴(臣周煌,宝藏一已敌球珩。
经心鼠蠹四三久(藏礼记者四家春秋者三家),过眼风灯七八赢(易书诗同经七八家收藏)
晋邸旧藩随带砺(易书诗礼记俱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及子子孙孙永宝用图章案天禄琳琅宋本书中多有此三印连用者臣福长安昆山故第伴簪缨(易书诗又有昆山徐氏家藏及乾学之印健庵三印)
李陈欲侈床连屋(易书诗礼记俱有李国寿印而书又有覃怀李氏图书疑即图寿其陈定书印及陈氏世宝印易书诗三经亦皆有之),季项几誇金满(春秋礼记有季振宜项笃寿万卷堂印)
经纬星咸焕东壁(臣董诰,雌雄剑必合丰城
易书同稡珠和璧,诗礼还联弟与兄。
因取春秋通校正(春秋先入内府兹复得岳珂所刻易书诗礼四种比校板式延袤分寸无不吻合)。(御制),殆呵丁甲竞传惊。
人间安得储瑶玖,什里真能叶頀韺(题五御制分经诗)
韦漆作师穷窔奥(臣曹文埴羲文出治浃埏纮(恭读神及御制题易经诗中有羲文万载萃精韦编坚矣今何在之句仰见在作君作师盛德大业具于此御题易经)
曰稽谟典皆一贯,递嬗今明总至诚惟谟御制题书经诗云五经无不帝王师切已端典词我皇上心法治法同符至于今日明日念兹在兹尤见题书至诚无息与天同运御经)
言性言情斯授达(臣达椿,以南以雅讵徒声(诗本性情道政事故论语每屡言之皇上御制诗中推原布政之本由于性情之正独探用人行政之要若南雅不僣则作诗之旨学诗之法阐发独赅六义之全矣御题诗经)
稍窥笔削王纲立,或谬毫釐异说莹(麟经据事直书而大公至正义旨精深后儒私见臆度纷纷议论如明商辂等撰通鉴续编周礼为之发明张时秦复为广义矫诬纰缪几于慢骂无礼特命皇子军机大臣等详阅删改复示千古兹御亲加核定并尊王题辞简端昭题春秋句云谁识宣尼广义毫釐谬实纷振聋昭瞆经通于史矣御题春秋)
不可斯须去君子(臣金士松,如行法度逮编氓(乐记云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程子又谓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恭读身之御题礼记礼乐贯乎天地人斯须不可去诸句而申之以周官法度如行者意在关雎与趾麟盖本身加民礼法即治法也御题礼记)
紫泥抑埴封检(每册前后钤宝各二曰宝又古稀天子曰乾隆御览之册首钤宝曰末曰天禄继鉴天禄琳琅),翠管孚尹露洒茎(翰冠御题五经诗并恭亲洒宸于各经之首摹镂板)
乃撤编天禄一部(春秋已编入入天禄琳琅兹撤出汇成五经全部将续四经仿照天禄琳琅之书一律装潢以还岳氏之旧臣庄存与,仍区慎俭德三楹昭仁殿后慎俭德三楹分右一楹为五经萃室)
重题扁以揭其要,更制记而表此情。
祖有贤孙岳家幸(御制),国微良将汴基倾(祸为御制记褒岳飞之忠而被宋高宗坏长城且喜珂之能继家声)
是君是相一德格,称侄称臣半壁撑高宗信秦桧和议第中建阁赐额曰一德格天以示君臣同德旋至国势曰削称侄称臣东南半壁渐不能支忘雠御制记中责其信奸洵为诛心之论)
割地议坚谋(臣纪昀,吁天录就雪(珂作吁天辨诬录白其祖冤昭雪后又作天定录以纪之)
报施岂爽疏非漏,尤怨均蠲陂亦平。
珂尔绍闻衷款款(臣彭元瑞,迁偏抱愤语硁硁司马迁伯夷列传举颜渊盗蹠之事谓天之报施善恶或有所爽齐之死或有怨尤见天御制文尝辟其谬珂为飞孙能绍闻经训可之报施善人原自不爽而流俗怨尤之见可以胥泯兹御制记末及之树义有闻天道人心至为广大)
新毋间旧居左个昭仁殿在书乾清宫左贮天禄琳琅新得四经不入旧目),即未全离迩北甍(春秋虽撤出汇入五经而仍贮昭仁殿后不即不离位置得宜)
便敕照刊剞氏造(臣胡高望,先勤雠对馆人令(五经上以岳珂较今殿监本为古士林䍐觏因对仿敕令武英殿书局诸臣详加雠照刊刻)
列眉写务蝇头肖,问影钞凭蝉翼轻(字体影钞命选善书馆员毋使失真)
边论双单式俱合(五经式样俱周围双线每页左上方边外有标题篇目一仍原刻之旧臣朱圭,中殊片只考宜清(每卷各系考證凡经传注中片词只字与别本互异皆细加校订以归一是)
宋元适可證无所(易序卦今本决必有所遇岳本无所字考经解中宋曾穜大易粹言王申子大易辑说王宗传易传元吴澄易纂言余琰易集说宋元诸人说皆与岳本合),音义何须泥(去声)作亨(大有三爻公用亨于天子音义许庚反通也注疏俱同惟春秋传作享陆氏既音许庚反训亨通复云众家并香两反作亨献似亦以享字之义为长今折中定本亦作享亨通之训不足泥也易经考證)
汤誓从其义实妥(汤誓传戒誓其士众今本俱作汤字按文义其字为妥)。(御制)盘庚判汝韵相萦盘庚汝尔二字最多而易淆岳本则惟汝众自作弗靖与蔡传作尔者不同书经考證)
昊旻舛互断聚讼(昊天疾威陆德明音义作旻天孔疏以上文有浩浩昊天句明此亦作昊而以俗作旻为非岳本从孔说盖据疏以正陆氏之讹耳),云汉牵连笑倒绷(云汉天河也自此至常武六篇宣王之变大雅十八字乃陆德明音义中语故岳本以圈别之今本皆误入郑笺内诗经考證)
下订孟坚诠坐户(邲之战左传屈荡户之户字与诸本异案汉书王嘉传坐户殿门失阑杜注训止意正合臣童凤三),旁搜管子辟阑兵(脱扃注扃车上兵兰诸本并作阑然管子小匡篇入兰盾鞈革二戟注即所谓兰锜兵架也字似为有据春秋考證)
别胪兴国师酾派(乐记爱者宜歌商至五帝之遗声也错简当在肆直而慈下爱商之遗声也六字衍文注疏云然兴国本依注疏更正节录附刻于后),远引物观教洽瀛檀弓使子贡问之诸本俱作子路通志堂经解中卫湜集说陈浩集说本亦同考證中引七经考文补遗载宋板本作子贡则岳本确有可据按七经考文乃日本山井鼎所作而物观补其遗礼记考證)
殿梓比严叶扫落(皆武英殿旧刻经史有考證臣阿肃,库全最博抽萌(四库全书浩如渊海每书皆考證精博)
功深削楮劝农使(珂官淮东统领管内劝农使其诗集曰玉楮诗藁自序引宋人三年刻楮故事),业广传薪子墨卿。
书手铺云光了了(臣彭冠,劂工啄木响丁丁。
聚珍板并敷文(四库全书不下万馀种欲择其人所䍐觏而足资考镜者剞劂流传嘉惠来学而付雕不易因仿宋人活板式镌木单字计二十五万馀虽数十百种悉可取给锡名聚珍板御题诗以纪其事用工省而校雠精使海内士子得读未见之书敷文之盛千古未有),群玉府原开武英
彝训仰尊三极建刘协云三极彝训其名为经臣嵇承谦,菑畬嘉予万方耕韩愈诗经训乃菑畬)
细摹纸墨选良印(用仿宣纸刷印三覆而后成纸墨最为精好以备宫庭各处陈设),分置宫庭以暇横。
颁赐臣工公汲古(书成颁赐内外诸臣)。(御制),守贻子弟世资生。
既瞻鹭序拜焉受,兼听鸿都观者擎下士恩许刷印通行俾普天子得研经食古之益)
口沫手胝曲直几(臣吴寿昌,夏弦春诵短长檠。
馆编多辑文渊(入本朝所纂诸经不下数十部皆四库全书汇插文渊阁架),徐解重增修内营(近复通志命增补徐氏堂经解)
制协虞巡岳辑瑞甲辰新正廿一日典启跸伊迩书上六举南巡盛经臣黄轩,世跻豳颂寿称觥(是岁无疆圣寿古稀有四经万寿允符豳祝诗)
服膺轮转云天卦(超程御制云上于天解理足见传朱义所不逮易经),企踵桥圜璧水闳(国学自元明以来辟雍之典未备仪大臣董率创建本年落成用昭盛特命礼记)
斥妄属词遵孔例(申天御制续纲目发明广义题辞理人心之正大破谬妄以符孔子春秋之义为前人所未发臣论春秋季学锦,开宗行夏阐王正(正大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议论足使说经家纠纷者息其喙春秋)
吐词举足圣心契,启宴开韶春气迎。
旦会席陈惭戴夺(臣汪如洋,时几歌作伫皋赓。
昭仁(殿名)仍弗出前目昭仁殿天禄琳琅各书初定于乾隆甲子年乙未年复命内廷翰臣等重辑书目此宋版春秋已列目中今弆于昭仁殿后之五经萃室其书目所列尚仍厥旧),养性(齐名在御花园为藏丙申以后所获之书以待续入天禄琳琅书目)从教续后旌(自乙未年纂辑天禄琳琅书目后宋元以来旧板各书续归内府复得宋板周易程传朱子周易本义周易传义大全郭雍大易粹言胡士行尚书详解毛诗大戴礼礼记二部周礼王与之周礼订义聂从义三礼图二部春秋经传张洽春秋集注蔡模孟子集疏贾昌朝群经音辨巾箱本九经裴骃史记集解二部两汉详节娄机字类张津乾道四明志列子扬雄法言内经素问通典详节周髀算经广韵吴棫韵补吴淑事类赋郭忠恕佩觿锦绣万花谷徐坚初学记徐陵玉台新咏昌黎先生柳先生权德舆文公诗集卢纶户部诗集秦观淮海临川徐积节孝集陆宣公奏议影宋钞娄机字类朱子楚辞集注六臣注文选二部辽板僧行均龙龛手鉴元板叶时礼经会元陈桎通鉴续编吴兢贞观政要金史明板六经图二部熊宇篆文楚骚吕本中童蒙训顾从义法帖释文考异二贤诗传共五十三种缥缃所萃益昭美富)
虽曰崇文非玩物,希珍欣抚愧微并(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