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使吐蕃经见纪略 唐 · 刘元鼎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元鼎踰成纪武川
抵河广武梁。
故时城郭未隳。
兰州地皆粳稻。
桃李岑蔚。
户皆唐人。
使者麾盖夹观。
龙支城
耋老千人拜且泣。
问天子安否。
言顷从军没于此。
今子孙未忍忘唐服。
朝廷尚念之乎。
兵何日来。
言已皆呜咽。
密问之。
丰州人也。
石堡城
崖壁峭坚。
道回屈。
夷曰铁刀城。
右行数十里。
土石皆赤。
夷曰赤岭。
信安王祎张守圭所定封石皆仆。
独夷所立石犹存。
赤岭距长安三千里而赢。
盖陇右故他也。
曰闷恒卢川
直逻娑川之南百里。
臧河所流也。
河之西南地如砥。
原野秀沃。
夹河多柽柳
山多坡。
皆邱墓。
旁作屋。
赭涂之。
绘白虎。
皆夷贵人有战功者。
生衣其皮。
死以旌勇。
殉死者瘗其旁。
度悉结罗岭。
凿石通车。
金城公主道也。
至麋谷就馆。
臧河之北川
赞普夏牙也。
周以枪累。
率十步植百长槊。
中剚大帜为三门
相距皆百步。
甲士持门。
巫祝鸟冠虎带击鼓。
凡入者搜索乃进。
中有高台。
环以宝楯。
赞普坐帐中。
以黄金饰蛟螭虎豹。
身被素褐。
结朝霞冒首。
佩金镂剑。
钵掣逋立于右。
宰相列台下。
使者始至。
给事中论悉答热来议盟。
大享于右。
饭举酒行。
与华制略等。
乐奏秦王破阵曲。
又奏凉州胡渭录要杂曲。
百伎皆中国人。
盟坛广十步。
高二尺。
使者与夷大臣十馀对位。
酋长百馀坐坛下。
上设巨榻。
钵掣逋外。
告盟一人自旁译授于下。
已歃血。
钵掣逋不歃。
盟毕。
以浮屠重为誓。
引郁金水以饮。
使者交庆乃降。
元鼎还夷元帅尚塔藏馆。
大夏川。
集东方节度诸将百馀。
置盟策台上。
遍晓之。
且戒各保境。
毋相暴犯。
策署彝泰七年
尚塔藏语元鼎曰。
回鹘小国。
我尝讨之。
距城三日危破。
会国有丧乃还。
非我敌也。
唐何所畏。
乃厚之。
元鼎曰。
回鹘有功。
且如约。
未尝妄以兵取尺寸地。
是以厚之。
塔藏默然。
元鼎踰湟水
龙泉谷。
西北望杀俺川哥舒翰故壁多在。
湟水至濛谷抵龙泉
与河合。
河之上流繇洪济梁。
西南行二千里。
水益狭。
可涉。
秋夏乃胜舟。
其南三百里。
三山中高而四下
紫山
大羊同国
古所谓昆崙者也。
夷曰闷摩黎山。
东距长安五千里。
河源其间。
流澄缓。
下稍合众流。
色赤。
行益远。
它水并注则浊。
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河源东北直莫贺延碛尾殆五百里。
碛广五十里。
北至沙州
西南入吐谷浑
寖狭。
号碛尾
隐测其地。
剑南之西。
元鼎所经见大略如此。
皇侄仲伉赠官制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九
敕具官仲伉:朕上凭宗社之灵,克荷先帝之业,思治天下以孝,而亲九族以仁。
宗正言信安郡之长孙也,不幸早世,而追荣之典尚未有称。
朕闻于听,意甚悼焉。
可。
皇叔祖宗粹依前昭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信安郡王加恩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四九
门下:朕祗率旧章,恭修大报。
大宫祼鬯,具宣列圣之光;
吉土升烟,昭格万灵之贶。
迄成熙事,敷锡旷恩。
若时归胙之初,敢后维城之老?
爰颁涣渥,用谂庶工。
具官某属近且尊,德耆而俊。
鸣谦自牧,雅推好礼之风;
率履无违,允有迪常之吉。
焘社席王藩之宠,珥貂参揆路之崇。
兹严重燎之祈,肆广宴娭之庆。
乃申加于井赋,仍增实于圭腴。
以遵广馂之经,以茂展亲之义。
于戏!
称秩元祀,既茂对于神休;
锡予善人,宜亟蒙于祭泽。
其钦时命,以介寿祺。
可。
问李唐宗子人材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四、《诚斋策问》卷下
人材之在天下,犹木之藏于山,珠之藏于渊也。
大者为楹,小者为桷,工师之采于山者未见其有穷;
明月之珠,夜光之璧,后人之得于渊者未见其有匮。
人材之生斯时,顾人君所取何如耳。
取之于世胄,世胄固足以得人;
取之于寒畯,寒畯亦足以得人。
取之于梦卜,取之于鱼盐,取之于负贩耕筑,无不足以得人,又奚见其有所用而无其人哉?
昔者西汉取人于贤良,故其一时人才,有为一世纯儒者,有通达国体者,有为国远虑者,有中兴有声者,皆贤良中人也。
李唐取人于词章,故其一时人才,有操守坚正者,有忠直卓然者,有论疏议谏皆本于仁义者,有言论骨鲠直道进退者,皆词章中人也。
赵文子取人于管库,而七十之管库不负于所举;
崔贻孙取人于亲故,而八百之亲故不失于所除。
人才之生斯时,无有穷也如此,又况皇帝宗胄,派润于天源,芳传于玉叶,其资禀之卓越,性衷之温粹,人才都会之地,人君取而用之,正宁患其不足以得人耶?
明问所谓李唐宗子得人之多,其理固如是乎。
盖尝即景文所书之传而观之,如李勉之鲠亮廉介,李石当轴风挠,此其忠义之过人也;
李贺之七岁能词章,李白之十岁通诗书,此其警敏之过人也;
李亮之陈疏而多所裨正,李汉之言切而多所补救,道坚之清白著称,景俊之轻财笃义,此其节概之过人也。
都督河南而政不苛细,有如适之;
检校雍州而发摘奸伏,有如崇义
都督而所在称治,有如李湙之;
江州而美政见褒,有如李亶
其能于官者如此。
闺门修整,有如元加;
赈恤甥婿,有如李巘
执父丧而亲友不复识者,有如适彦;
居母丧而家人不见言笑者,有如伯高
其孝于家者如此。
以至李祎之拔地千里,孝恭之令畅南海李皋之单骑造垒,宗道之百骑入贼;
与夫复平蛮落如夷简,转劳诸军如李谊,飞矢著身而益励,流血污袂而不告,拘留于突厥颉利而不屈,如李淡、李瀛之徒,愚皆能为执事历言之。
切以为操斧而入山者,长短大小必有所取;
没身而赴渊者,玓瓅璀琲必有所得。
选用宗子得人,盖亦效之必至,无足疑者,姑置勿论,愿为一说以献。
善言事者必推其成事之由,善论治者必迹其致治之目,善观人君之得人者亦必原其所以得人之方。
是故选用宗子而不以教养先之,吾未见其能底成人之效也。
昔日成周盛时,大司乐之所教,小胥之所师,师氏、保氏之所诏,有诗书礼乐以训之,有德行道艺以迪之,所以教养宗子尤为备至,故其材之成就,取而用之,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凡有茅土,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彼其得人之效,视李唐岂不相千万哉?
我国家圣子神孙,本支百世,方且如葛藟瓜瓞绵绵,则固不患于乏人。
苟能适其才之高下而因任之,将见得人之盛跨周而轶唐。
愚愿以教养为先,不识执事以为然否?
孟郡王印歌(有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二
太师信安郡王讳忠厚六世孙崇同知集复得王所佩印于中吴里第古墙下歌曰
黄叶道左秋风前,故人邂逅何怆然。
手持古印不敢释,却立载拜徵诗篇。
印铜空青几风雨,近出故居墙下土。
堂燕频移百姓家,官物犹存郡王府
宋朝前后十六王,外戚功臣三四数。
至今孟氏孙独贤,为有诗书继邹鲁。
我试拂拭生耿光,篆文蔚然龙凤骧。
归而宝之金玉相,公侯复始世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