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夏至斋居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四
肃斋居清禁,北至日正长。
咨政多馀暇,返躬时自详。
任官在知人,难于辨否臧。
安民在祈岁,艰致变雨旸。
远迩报沾霖,一二仍泽望(日前望雨颇殷昨十三日京师得雨六寸馀随据顺天府吴绶诏奏报各属是日得雨分寸密云八寸良乡通州香河东安等处五寸而霸州房山秖二三寸未免仍殷颙望耳)
有慰即邻肆,无逸宁辞忙。
雨后涤炎嚣,弗碍腾阳光。
永怀公权诗,殿角生微凉。
西寺再送白墀用壁间东坡送李博过岭韵 其二 壬辰 清 · 蒋士铨
 押先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
大户吸川鲸,小户饮露蝉。
醉遍扬州花,岂但月与烟。
爱看柘枝舞,君亦莱公颠。
酒酣写新诗,人惊柳诚悬
广文最儒雅,兴会尤仙仙。
牵率异乡客,合缀同甲贤。
与君作遨头,斗啜平山泉。
豪家宴红裙,衫扇偎婵娟。
不若文字饮,巾袷来翩翩。
如何唱骊驹,折柳同凄然。
漕使查映山侍御学书图辛亥 清 · 赵翼
 押先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四
捉襟太好奇,濡头亦作颠。
惟有雅人致,含毫意邈然。
先生金闺彦,临池数十年。
绢必书始染,砚因磨欲穿。
古香宝晋墨,重价收唐笺。
卓然自成家,健笔凌云烟。
宫榜属韦诞,殿壁资诚悬
虚怀乃自下,猥曰愿学焉。
作图寄清兴,白描倩龙眠。
疏梧荫高斋,挥翰何翩翩。
尺幅百丈势,双腕千钧权。
想见心手调,神行贯中边。
拥节来扬州,行台依老禅。
令肃政多暇,楷法弥精专。
丐书户屦满,不取润笔钱。
一笑公清绝,筦漕百万船。
翻写乞米帖,佳话良可传。
顾晴沙梁溪诗成瘗其旧稿于惠山之麓立碑亭其上名曰诗冢为赋七古一首丁巳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九
晴沙妙选梁溪诗,二千馀年尽罗致。
一将功成万骨枯,所馀残稿将焉置。
既非青史蕉园焚,敢托黄册后湖闭。
锦轴虑掣桓玄厨,银杯恐化公权笥。
同志有人出奇策,文冢笔冢可援例。
遂傍龙山九陇长,选得牛眠一弓閟。
或笑儒将被坑,或疑李集欲投厕。
岂知琢石比椁坚,兼复立亭彷塔瘗。
遂使此邑千才人,诗魂上天魄归地。
虽悲一邱貉不分,且喜千腋狐已萃。
昭陵匣殉修稧文,汲郡简藏编年记。
多少精灵聚一团,行看蒸出菌芝瑞。
清芬自少荆棘生,酸气并令蝼蚁避。
宿草滋含文露浓,野花开带心香腻。
呜呼才人苦爱名,虑到陵谷变迁异。
元凯碑付江波沉,思肖函从井底坠。
猛将甘作沙场尘,酒人愿化器。
此举正合古遗法,不怕窃钩出非意。
发邱郎识无金银,掘坟贼岂要文字。
况诸作者非并时,前不预知后徒企。
赖君作合结同龛,不隔去来今三世。
有如周秦纪行篇,蛾眉一堂集佳丽。
又如幽燕悯忠寺马鬣一坎聚烈义。
故鬼新鬼纷并肩,旧雨今雨欣把臂。
月下定有坟唱,岁除不烦诗草祭。
九原词客果有知,此亦吟朋大快事。
我来经过一凭吊,欲唤何人莽无次。
但觉苍苍宰木边,常有光芒透山翠。
焦山水晶庵题故相张文贞公手迹二首 其二 清 · 王文治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一
当日论声价,蓬莱直到巅。
青山谢安石,紫禁柳诚悬
寂寂初禅地,茫茫浩劫天。
但须留禊帖,应记永和年。
论书绝句三十首 其十五 清 · 王文治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辑佚
虽然笔谏足千秋,争坐天尊未许俦。
若把诚悬鲁国,也如子厚苏州
法源寺分咏得唐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癸巳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
寺僧唐末笔,犹似柳诚悬
尺节卢龙传,陈辞景福年。
浮图渺何所,凭望昔流连。
欲问匡威事,蔬畦净晚烟。
题昔缘帖二首(并序。) 其一 壬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四
宋人赠南岳梦英诗三首,其「乘舟南去」七绝,是礼部侍郎参知政事苏易简《送英公二首》之一也;「悟解真空」七律,是朝请大夫尚书司门郎中韩溥《奉扬英公诗匠》作也;「三事天衣」七律,是康州刺史、知同州军州事陈文颢《喜英公相访》作也。石刻于咸平元年正月三日,其书似柳诚悬,即书也。后人有摹此三诗刻石题为书者。予儿时初学书,辄临写焉。予室韩宜人幼习书史,亦从是帖。始宜人来归,予已年逾二十。相与追惟幼学,适相印合,窃讶天假之墨缘也。而其帖失去久矣。今又三十年,吾二人年皆五十,予始得见此石真本,知为梦英仿书。追念畴昔之事,装为此册,以其中间有「昔缘」二字,题之曰「昔缘帖」,以供宜人晴窗展玩,恍如儿时风味焉。嗟乎!予家寒,素无片纸之储。岁庚申,予甫八岁。一日,先母往外家携此帖归,予启箧欣然,自此始知临书。今积金石文至于二千卷,而独惓惓于此者,不忘旧物也。附系二诗,题于帖尾。时乾隆四十七年春三月望后一日
四十年前纸墨香,依稀人在旧书堂。
街南矮屋三冬晷,城北高斋六月凉。
犹记椿萱同训课,于今儿女爱文章。
锦囊玉轴初何有,一样芸签不改装。
漱玉亭二首 其二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嘉定开禧剩几行,擘窠砥柱郁棱藏。
薜纯陀法诚悬悟,直下龙门万里长。
刘象山画虫豸廿四种扇头文正公楷书前人廿四绝句于背纪香林装卷属题四首 其一 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九
小笔诚悬铁钩锁,写生钱选锦灰堆。
谁知误点乌衣墨,时到平泉绿野来。
石谷竹石甲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八
错金书势溯诚悬,倒薤谁追篆髓前。
参得褚公铜甬法,响泉未是永师禅。
渔洋先生五七言诗钞重订本锓板成赋寄粤东花溪十二首 其八 丙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
拨镫逆笔诚悬溯,昆体功夫熟后生。
耆旧襄阳争识得,槎头缩项有前盟先生尝言,少陵孟襄阳不同调而能赏识其诗。先生山谷道园亦然。)
唐元和十二年徐州使院石幢记节度判官谭藩书。)丙午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望云紫电骓喷玉,义成拜表镌苔绿。
令公才子十六人,笔谏诚悬写不足。
唐碑中叶盛颜柳,广平西平双管秃。
光震戈波照天地,平生妙绝无人续。
恨不并将广平楷,快睹西平世家录。
具体颜书谭判官,闻自栾城同叔苏子由诗:「谭藩居颜前,何类学颜颇。」)
夏台东去严边卫,徐方再统观民俗。
八面雕珉一丈高,实封七百阶光禄
父子当年棨戟辉,弟兄此地牙旗簇。
岐下遗封带砺盟,汴泗交流郡城曲。
大书峻厉气舂容,想像名家祜犹笃。
向来窃品元和刻,陈谏而外难更仆。
今见斯幢为凛然,不敢但作题名读。
何人可以居颜前,何类之名吾未熟。
苏斋旷望平原派,梦想郎官张旭
挂壁浯溪与细论,如削唐年汗青
希谷诗纸。乃雪宣顶品也。客箧无此佳纸。久癈笔砚。戏用前韵。乞惠一癸巳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十一和陶诗屋小藁
雪宣滑似玉肤然,兴动挥毫对客筵。
浓点隃麋半丸墨,妙臻钗股十分妍。
旅窗清坐盘香篆,砚沼凝尘蚀月圆。
瓦砾谁能工舞势,元和脚废柳诚悬
读全唐文杂题绝句 其六 丙戌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十二红蚕集四
终是诗人言语大,俗书姿媚贬羲之
古今玉尺量书者,谁及南唐后主南唐后主李煜书评曰。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力而失于粗。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连日有内下书役。吟成(三绝句) 其二 己亥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十六覆瓿集二
四朝宫殿姓名遍,髫绿恩光到雪颠。
举笔不忘规谏语,临池每忆柳诚悬
新获明永乐周定王兰亭小本。万历益王重摹刻者。记以七言长歌(男命准补注。准按明史。周定王名橚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洪武三年庚戌夏四月封子九人为王。封王吴。后改王周。○益王名祐槟宪宗纯皇宗皇子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秋七月封子五人为王封祐槟为益王。○永乐。成祖文皇帝年号。○万历。神宗显皇帝年号。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王羲之与亲友四十二人。修稧于会稽兰亭。挥毫制序。兴乐而书。遒媚劲健。谓有神助。后连日再书数十百纸。终不能及。羲之自珍爱之。秘藏于家。七传而至智永子徽之派也。舍俗为僧。居越之永欣寺。以能书名。其兰亭序跋。授弟子辨才。辨才宝爱此帖。藏之室中梁上。置匣贮之。人所罕见。唐太宗深好右军。收真迹几三千六百纸。惟未得兰亭。寻访此帖。知在辨才处。乃敕追师入内庭。场供养恩赉。因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辨才确称往日侍先师。实尝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帝谓侍臣曰。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梦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取之必获。房玄龄乃荐监察御史萧翼可充此使。太宗遂召见。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至彼。须得二王杂帖三四通。太宗依给。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越州。衣黄衫宽长。潦到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过辨才院。止于门前。辨才遥见问曰。何处檀越。答以北人。寒暄既毕。语意投合。延入。围棋抚琴。情甚相得。每恨相知之晚。晓乃去。约以再会。绸缪踰月。因谈论翰墨。曰。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自幼耽玩。亦有数本自随。辨才欣然约以明日携至。如期而往。熟视数过曰。是则是矣。非得意时书。贫僧有一真迹。曰何帖。答以兰亭佯笑曰。数经乱离。料真迹岂在。辨才曰。先师宝惜此帖。临终亲付于吾。付授有绪。明朝来看。至。辨才自梁上匣内出之。故指瑕摘类。分竞不定。自示翼之后。不更置梁上。并翼二王帖。皆留几间。辨才时年六十。尚日临数过。老而弥笃。往还既密。无他猜疑。辨才偶出严迁家斋。来谓守房弟子曰。忘净巾在内。乃为撤关。取兰亭并二王书。亟出于永安驿。呼驿长凌愬告之曰。我是御史。奉墨敕在此。可报尔都督齐善行驰至则宣示墨敕。促召辨才。时犹在严迁家。闻命不知所以。见所谓御史者。乃也。闻取帖已。惊倒仆地。久始苏。遂奉帖驰驿以进。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丝千段。擢拜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缕瓶一,玛瑙碗一。始怒老僧悭吝。数日后。仍赐物三千缎,谷三千石。辨才不敢自私有。施于寺。建塔三级。帝既得帖。命供奉赵模等。各榻数本。分赐皇太子王近臣。而时能书者如欧虞褚诸公。皆临榻相尚。后以真迹从葬昭陵。世无从见矣。右见何延之兰亭记,尚书故宲并唐野史。载原帖。后周王书也。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常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祓稧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字。皆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甲午 清 · 申纬
 押麌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二十二山房纪恩集一
薛氏兰亭称定武(准何子楚跋语。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诵自榻之夺真。勒石留之内府。他付之于外。一时贵尚。争相打拓。内府石本。人不可得。石独完善。石晋不纲。契丹自中原辇宝货图书以北。至杀胡林德光死。永康立国。乃交兵。弃石而归。庆历中李学究者得之。韩忠献婿也。始以墨本示公。公索石观。李瘗之地中。后其子出石。始售于人。必千钱。由是好事者稍得之。所谓定武也。大观中。诏取此石。后于薛氏家。其子嗣昌进上御府徽宗龛置宣和殿。太平寰宇记。河北道定州博陵郡。皇朝为定武节度元和郡县志。定州战国时中山国。与六国并称王。地方五百里。汉分赵钜鹿。置常山中山二郡。魏道武定州。准按蔡方炳增订广舆记。常山顺德府中山。属真定府。陆应扬广舆记。真定府定州。汉中山博陵定州。续通鉴长编。元祐八年六月苏轼定州。准按苏文忠集。有雪浪石斋铭及诗。此是定武故宲也。又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诗。适见恩纶临定武。又惠州上元夜诗。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曾宏父稧帖审定诀。书家一词称定。审定由来有要领。),大小肥瘦纷无数(准宋姜尧章续书谱。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所贵详谨。世所有兰亭。何翅数百本。而定武为最佳。然定武有数样。今取诸参之。其位置长短大小无不同。而肥瘦刚柔工拙要妙之处。如人面无有同者。以此知定武虽超石刻。又未必得真迹之风神矣。唐窦泉字格。龟临洞穴。没而有馀日肥。鹤立乔松。长而不短曰瘦。黄文节曰。兰亭真迹。今竟失之。书家晚得定武石。髣髴存古人笔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战国策。吕不韦谓其父曰。立国家之主几倍,曰无数定云耳。)
永乐藩王大小临(准文献通考封建考。陈置九等郡。有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沐食侯,乡亭侯关内侯。○临摹也。古人谓摹书为临书。),小者尤赫驰书谱(准益王跋云。兰雪亭图本大小各异。而小者尤精。米海岳宝章待访录。王右军有书家谱。在山阴王氏家。越州教授王涣之以书抵某。具言有此书。又孙过庭有书谱。姜尧章亦有续书谱。)
邸第绿阴百花过(准前汉文帝纪。至邸而议之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前汉高帝纪。为列侯者赐大第注。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翁覃溪萧翼兰亭图诗自注云。昔之为是图者。皆作萧与辨才对坐之状。予出意作萧得展帖。阅百花放尽。又诗云。花开岁在贞观四。直接永和三月三。当有据而今失考。)兰雪轩中闰夏五(自注。兰雪周王轩名。王自跋云。永乐十五年闰五月九日。书于东书堂。)
小砚新铭割紫云(公自注。王有小砚铭云。割紫云之片石兮。漾璧水之元光兰雪凡十五字。见翁文达集中。),磨墨试腕工临古(准苏文忠答舒教诗。非人磨墨墨磨人王十朋注云。公尝曰吾有佳墨七十丸。而犹求取不已。不近愚耶。石昌言蓄廷圭墨。不许人磨。或曰子不磨墨。墨当磨子。今石昌墓木拱矣。墨故无𧏮。元郑杓衍极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陶隐居真诰。张芝所以能善书。工学之积也。范至能米元章献之帖。元章少时书法。盖自沈传师后。始入大令之室。结体超轶。一用其笔意。此帖元章所作。临池用工如此。)
真迹何必崇三点(公自注。是帖崇字。不从三点。准欧阳文忠集古录。太宗皇帝万机之馀。留神翰墨。尝诏天下购募钟,王真迹。集为法帖十卷。摸刻以赐群臣。宝章待访录。王右军兰亭燕集序。唐粉蜡纸双钩摹在苏激处。精神笔力。毫发毕备。下真迹一等。此几冯承素辈拓赐大臣者。翁覃溪苏米斋兰亭考。崇字则定武本三点俱见者。最上之。旧本又载崇字。山下三小点全者。如赵文敏所得独孤本。赵子固落水本。越州石氏本。天目山房本是也。准按我国新罗鍪藏寺碑。中国赏鉴家俱称其深得右军之髓者。而内崇字山下三点。亦皆全云耳。),瘦者已知其法乳(准周王自跋云。定武有肥瘦本。而瘦者尤好。达摩大师观心论。佛成道时。由食此清净法乳。方證佛果。又微妙法乳。乳养一切。求解脱者我。)
宋人之书狂渐讹,王之所欲严绳矩(公自注。王自跋云宋人之书不肥则狂。殊乏气韵。准孟子王之所大欲。可得闻欤。苏文忠韩康公绛挽词。旧学严诗律。续书谱。泯规矩之方圆绳钩之曲直。)
然且已非永乐旧,后二百年重抚取(准益王跋云自永乐十五年。讫今万历。世祀历逾二百。不无漫漶。余每病之。大者已刻之邸中矣。复出小本。命吴下精工。再摹一通。以还旧观。准按永乐十五年丁酉至万历三十年壬寅。恰为一百八十六年耳。吴郡沈幼文章。田摹勒。)
潢南道人(公自注。益王号也。)兰雪,雅好翰墨名迹聚(准玉篇。雅素也。史记张耳陈馀传。张耳雅游注。韦昭曰。雅素僧文莹玉壶清语。唐彦猷询与弟彦范诏。俱标一时才雅之誉。彦猷知书好古。彦范文章气格。高简不群。尤精翰墨。遣一小札。亦必华笺。米海岳书史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无他好。留意翰墨。润色太平。查慎行云。鲁直常谓东坡心通得于翰墨之外。翰墨字。又见集古录。)
端冕不倦听古乐(准益王跋云。端冕听古乐而不倦。古人以为难。自谓此胜田腊驰骋。不几多乎。学记疏。武王践阼以下。皆大戴礼武王践阼篇也。云端冕者。谓衮冕也。其衣正幅与玄端同。皇氏云。武王端冕。谓衮冕也。乐记。魏文侯端冕。谓玄冕也。师尚父亦端冕。陈应麟云。按大戴礼无此文。苏文忠子由记园中草木诗。汝独观不倦。孟子。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王之所嗜卓有树(准柳柳州崔黯书云。凡人好词工书。皆病癖也。吾尝见病心腹人。有思陷土炭嗜酸咸者。不得则大戚。观吾子之意。亦已戚矣。杜文贞诗。树立甚宏达。)
髣髴周邸有益邸(准楚辞。存髣髴而不见。),何幸贞珉延一缕(公自注。益王跋云。余虽不能书如先王。而翰墨之好。雅亦髣髴。准珉石之美者。古人谓金石文字。曰吉金贞石,贞珉字。见翁覃溪集中。湘山野录。江南徐省骑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
莫云面目各殊异(准史记项羽本记。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之。楞严经。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献之书谓之古肥。张旭书谓之今瘠。古今殊异。肥瘠颇反。续书谱。数画并施。其形各异。),子孙血脉传初祖(准南唐后主李煜书评曰。善法者。各得其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其拗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传灯录。梁武帝通天元年。达摩来自西土。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宏忍为五祖。慧能六祖。自中华五祖之下。曹溪六祖为南宗。神秀大师为北宗。又达摩西来为禅宗初祖。递传至宏忍为五祖。自北而下。分南北二宗。南宗以慧能六祖。北宗以神秀六祖。)
何时此帖东渡海(准此帖宗见何延之兰亭记及范至能跋米帖。),又二百年喧书圃(准按自万历三十年壬寅。讫今甲午。恰为二百三十三年。)
遂与冯家砚背本(公自注。余前所获葫芦砚。冯承素缩本兰亭。已有诗。准按葫芦式砚。环刻兰亭缩临足本。背镌大唐开元十三年。奉圣旨臣冯承素恭摹凡十九字。又有乾隆宸翰云。米记韩冯惜未见。今看承素砚存真。虽欣无翼联珍羽。艰致却惭似褚人。壬辰小春御题凡三十四字。尾有印二方文曰乾隆法书。苑王右军兰亭稧序帖真本。以茧纸书。唐太宗初得之。命赵模冯承素,诸葛贞之流拓本。以赐诸王。冯临兰亭。又见宝章待访录中。),针眼蟹爪争媚妩(准姜尧章稧帖偏傍考。仰字如针眼蟹爪。殊字如蟹爪。列字如丁形。翁覃溪自题缩临兰亭诗。针眼蟹爪间。妙入豪分。上林赋。青琴宓妃之徒。妩媚纤弱。旧唐书。太宗大笑曰。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字格。意在形外曰媚。陶隐居真诰。拘则乏势。放又小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则浮涩。多笨钝。)
安知右军千载魂(准按逸少右将军苏文忠墨妙亭诗。千载笔法留阳冰。),不哂刻舟掌屡拊(准吕氏春秋。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右军传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陆云传。张华抚手大笑。苏文忠李邦直诗。抚掌笑颐。)
我亦有感于斯文(准用本序。),养砚舫阁虹光吐(准庚寅春孝明世子洒翰作养砚山房四大字。以赐公铭室。欧阳文忠诗。昔年叨入武成宫。曾见挥毫气吐虹。黄文节戏赠米元章诗。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准用此意。)
虞永兴夫子堂碑有感 清 · 曹树德
右军工书穷神化,嫡派相承虞永兴
内含刚健外婀娜,天然墨妙超人群。
把玩再三不忍释,置之座隅忘朝昏。
如与有道相接对,顿教方寸澹俗氛。
书法至唐乃大盛,欧褚颜柳世所敬。
率更猛将挽强弓,深入时或摧其锋。
河南绰约如美女,薄媚不任罗绮丛。
平原雄杰迈千古,字以人重谁敢攻。
诚悬清劲亦可喜,人谓结体同鲁公
行间究少飘逸气,魏晋风流已扫地。
惟有秘监擅众长,有如君子善藏器。
但论行草亦偏工,暮年所得更深邃。
兰亭茧纸空复空,即此已可追其踪。
晚近俗书体尤弱,妩媚祇成俳优风。
临摹虽工神气失,枯枝断梗将无同
书法与世相流转,识者观此忧忡忡。
端午进帖 其二 清 · 姜玮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古欢堂收草诗稿卷之三西笑集
殿阁时来解愠风公权笔谏慕重瞳。
已储医国三年艾,更铸无私百鍊铜。
皋陶调鼎兰汤溢,正则盈庭角黍丰。
氤氲最是菖蒲酒,万岁尧尊日正中。
鹊桥仙 奉谢陈筱农(福绶)郎中以手书便面见赠 清 · 姜玮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古欢堂收草诗稿卷之十七
写非烟雾,皎如明月,洒面凉飔袅袅。
宝之欲过璧连城,到字灭、难离怀抱。

虞公姿媚,诚悬勍健,况乃诗凌
只应十袭护龙蛇,定不敢把来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