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儒衡”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送张盥赴举诗(并引) 中唐 · 刘禹锡
押真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并引:古人以偕受学为同门友,今人以偕升名为同年友,其语熟见,缙绅者皆道焉。余张盥为丈人(于张盥为丈人)(与张盥为丈人),由是道也。曩吾见尔之始生,以老成为祝;今吾见尔之成人,以未立为忧。吾不幸,向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镳,亘绝九衢,若屏风然。今来落落,如曙星之相望;昔日会合,不烦异席,可长太息哉,然而尚书右丞卫大受、兵部侍郎武廷硕二君者,当时伟人,咸万夫之望,足以订十朋之多也,第如京师,无骚骚尔,无忻忻尔。时秋也,吾为若叩商之讴,幸有感夫二君子。
引用典故:汤饼客 悬弧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
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
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
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
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一作冥)。
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
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盛时一已过,来者日日新。
不如摇落树,重有明年春。
火后见琮璜,霜馀识松筠。
肃风(一作机)乃独秀,武部(一作抱)亦绝伦。
尔今持我诗,西(一作两)见二重臣。
成贤必念旧,保贵(一作节)在安贫。
清时为丞郎,气力侔陶钧。
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四门助教厅壁记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周人置虞庠于四郊。以养国老。教冑子。祭统曰。天子设四学。盖其制也。易传太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夕入西学。暮入北学。蔡邕引之。以定明堂之位焉。大戴礼保傅篇曰。帝入东学以贵仁。入南学以贵信。入西学以贵德。入北学以贵爵。贾生述之。以明太子之教焉。故曰为大教之宫。而四学具焉。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极。其建置之道宏也。后魏大和中。立学于四门。置助教二十人。隋氏始隶于国子。而降置五人。皇朝始合于太学。又省至三人。员位弥简。其官尤难。非儒之通者不列也。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冑子者。及庶士庶人之子为俊士者。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正焉。助教之职。佐博士以掌鼓箧槚楚之政令。分其人而教育之。其有通经力学者。必于岁之杪。升于礼部。听简试焉。课生徒之进退。必酌于中道。非博雅庄敬之流。固不得临于是。故有去而升于朝者。贺秘书由是为博士。归散骑由是为左拾遗。旧制以拾遗为八品清官。故必以名实者居于其位。贞元中。王化既成。经籍少间。有司命太学之官。颇以为易。专名誉好文章者。咸耻为学官。至是河东柳立始以前进士求署兹职。天水武儒衡闽中欧阳詹又继之。是岁为四门助教凡三人。皆文士。京师以为异。余与立同祖于方舆公。与武公(武公一作武君)同升于礼部。与欧阳生同志于文。四门助教署未尝纪前人名氏。余故为之记。而由夫三子者始。
武儒衡等加阶制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乙等。古人以朝散大夫为荣。是以自矜于歌咏。况今由是级者。则服色骤加。诚足贵矣。儒衡等皆吾内外之臣。并在贤能之选。顷因庆泽。第许崇阶。朕不食言。勉当嘉命。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元和十五年八月日中书舍人臣武儒衡等奏驾部郎中知制诰臣李宗闵中书舍人臣王起库部郎中知制诰臣牛僧孺祠部郎中知制诰臣元稹)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吏部重奏举荐县令节文。
右。吏部以停年课资之格。取宰邑字人之官。公干强白者。拘以考浅。疾废耄聩者。得在选中。倒置是非。无甚于此。朝廷将欲渐去其弊。所以特设举荐之科。明诏既行。起请寻下。有司再议釐革。何以取信于人。据吏部云。增加新户。开垦荒田。已是考课旧条。狱绝系囚。冤人申雪。亦是正途常事。举寮吏不法。恐生告讦之风。有利益公家。又未指陈其目。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今请但行连坐举主之文。不必更依吏部分外条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且起家散试。固有才能。见任他官。何妨抚字。若皆限其资历。即与常选何殊。今请除见任县令。其馀并令赴集。又云。检勘榜样。剥放程式。及试书判。并请准平选人例处分。若此则案牍之吏。得肆奸欺。书判虽工。何关政术。有同减选赴集。岂是特举与官。今请应举荐人。量纳文状。便令注拟。亦不在剥放及试书判之限。又云。并请注破碎之县。责其效实。本举良能。冀蒙优奖。皆居破碎之处。恐同贬降之条。以前数件。盖恐不可施行。伏请但依起请节文处分。仍请据今年县令员。先尽举荐人数。留有馀。然后许注拟平选人等。冀将允当。同前五舍人同署。
对惰农判(甲有田不耕被罚三夫税粟以质剂致人甲告旅师施惠散利法司科旅师罪不伏) 唐 · 仪崇哲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六
三推贻训。昭贲于天田。万井开规。发挥于地利。故五稼庭硕。成厚下之道。四氓阜滋。得奉上之绩。甲圭衡贱汇。农保浮生。青郭无起伏之田。绿野有菑畬之地。爰稽版籍。旧列郊封。匪蚕而衣。著于前诫。不耕而食。岂免后科。且甲异啬夫。师非田畯。瞻惟惰窳。不勤百亩之劳。空致质剂。未舍三夫之税。讼旅师之散利。以避罚而尤人。美(疑)合券以免科。终饰非而为已。眷兹甲罪。宜峻刑章。惟彼旅师。请从宽典。
祷北岳文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宋景文集》卷四八
敕举时祀,壬大方岳,而署旨侍祠,礼在守土。今春浃中气,土理涵坟。耕事洽布,膏濡庭硕。此惟其时,君子野人,岁望在穑。相穑有道,惟神尸之。祈自渐垄垂颖,底于坻积,而雨不侵淫,风不熯燥,四虫屏慝,祛沴宣和。阴造有年,繄神为力。捃导舆臆,祁为之言。要神渎灵,言者之罪。宥而享之,蠲听神惠。
贺瑞禾表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八、《北海集》卷二三
和气致祥,普洽羲皇之化;大田多稼,有蕃郧楚之禾。察庭硕之非常,表丰稔之为瑞。臣闻一人有庆,必兆庶之蒙休;百谷用成,盖万民之司命。故异亩同颖者,尝显周家之盛;而一茎六穗者,亦誇汉氏之隆。由至治之薰蒸,获嘉祥之符应。以今所见,视古无伦。均人力之锄耰,等天时之雨露。立苗硗确,地非美于一方;委穗本根,粒尽赢于万计。何至给三人之食,遂能充九岁之储。不论美于殊祥,顾自收于实利。嗟老农之未睹,伟太史之特书。帝力不赀,人生共裕。恭惟皇帝陛下成康化俗,尧舜安民。运阴阳气数之神,物无疵疠;相天地生成之道,家用平康。肆兹穑事之成,有此农祥之异。实颖实栗,奚多后稷之功;如坻如京,久若曾孙之庾。臣等任惭燮理,德遇休明。三登谓之太平,孰测天人之感格;百乐生于治国,愿同朝野之欢娱。
慧辩圆明悟悦大师塔铭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秋声集》卷五
普照宏丽雄特,甲云间诸刹,僧之户分区错处其间而秀伟不凡者,人固不乏。如师悟悦,盖近世之间见者也。悟悦师佛智大师处岩,岩四世而上,修證大师可贤,贤之师智觉大师义聪,俱为缁林翘楚。传衣嗣法,二门独盛。师质清气和,敏慧得于天分。髫龀礼佛智祝发,为教不烦,克自勤励,该洽内典,喜能好修,后进规为表则。扶倾起坠,举寺藉为隆栋焉。初,智觉以贤首教名于时,行业未易遽数。至佛智,复铿铿有声,著《纵夺章》,论权实经教,制《模象图释宗》,因喻三十三过,及《倒悬解答》、《律宗三十七问》等作,以显奥旨,以警群迷。遂分座杭之崇先,旋住持越广福、吴报恩。继被敕。专席于上都慧因。远方学子翕至骈集,鼎新藏殿,有废必举。逝之日,目既瞑,复起语人曰:「如来金相示现吾前,宜务进修」。已而反真,闻者竦异。悟悦亲承密契,已究海印圆宗,续游诸方,参知识,问难辩议,所得洪深,犹日课诵《华严》,潜心覃思,索精致微而洞彻玄蕴。人有勉其论著者,则曰:「师言尽矣,可无逊乎」?修證于寺之西北隅,建九品忏院,以处佛徒之寅夕礼诵修观行者。栋宇像设肃洁峻整,淳祐戊申,以敕额扁梵修,而规制尚病于隘。师纪纲院事,严饬有加,供膳必谨,荤胾不敢入门阈,冰檗自持,涓尘无染。遂储积租羡,盖以钵塍,买院邻民居廓之,创立方丈三十馀楹。堂室渠渠,崇深宏伟,中庑翼翼,庭硕轩敞。秀石清池,修丛奇植,森列映带,洒然为幽栖之胜。庖湢廪厕,壹皆充辟。续得临流之地屋焉,而梵宇始广而备。师于所业所事,可谓重规叠矩而无忝前人矣。素嗜儒书,博涉经史,亹亹形于谈辩,而插架殊夥,尤于比兴重加之意,一吟一咏,幽深玄远,有昔人所不能到者。燕本越淡乎,琴聪蜜殊乎,几无得以名之。且工书法,引笔行墨,殆将逼真欧、虞而突过怀、永。时娱閒于徽弦,寄逸于枰楸,而运轸发机,俱造其奥。以至考古博物,有来必名,人多服其精鉴焉。清致雅上,濯濯乎凡植之梧竹,颙颙乎众羽之鹓鸿也,岂非释流之所罕闻而仅有欤?繇是胜践名俦,骚人墨士喜与之交,而克上承下逊,不谄不狎。昔之贵宦,今之元侯,每造其室,至于忘去,而一语不及其私。然处纷攘而无侮无拂者,侯崇敬之力也。咸淳间,柄国者有闻,谕意邀致。不得已一再往,问所欲,纤芥不以请,惟荐进名衲,以弘宗教,丛林伟之。继而出畀省符,俾世袭梵修,以寿其传,亦非由谒而获。其与世接而能自立也如此。方未拓地也,于院之北甃石为岸,累砖为衢,径四十馀丈,以便行者。其后复欲于西改创津梁,筑堤相直,以通南北之途。度材储具,将举而弗果,遂用其志于及人及物,抑有可尚者焉。晚年悟诸有之本空,融三观于一致,尅意可粲之学,使功深力到,则满载月明之诗,岂专美昔之上人!而遽以寿终。吾见其进,未见其止,悲夫!师讳知赜,字致道,悟悦其自称。族姓钱,邑里云间,初赐号慧辩,加紫衣,以前朝应祷之沛恩也。续赐号圆明,以僧统敬悦名行而颁慈命也。生于嘉定己卯,归寂于至元戊寅夏五,得年五十有九,腊四十八。孙希白,嗣师领院,克绳祖武,动无违事。且舆杠济涉,以成先志,莫不美其善继。曾玄弘范德馨,犹习读阇维之次,齿舌坚莹,不泯于烬。或谓平素语不妄之验,视嵩明教其殆庶几。希白函灰砻石,将以至元庚辰月之朔易日之甲申,窆于祖塔之右,来请铭。予自假守归,与师交契几二年,谈议赓酬,听琴玩弈,情好笃密,询遁之交不啻也。其亡,哭之恸,复以诗文写其悲,恶得而逊?遂为之铭曰:
雅而文,秀而实。寒露清冰,和风爱日。于祖于师,光明熙缉。啽哢飞走,妙墨精笔。虽游于艺,不流于物。晚摄诸妄,顿悦禅寂。退焉若藏,渊然以息。维塔岩岩,鼎分其一。继继承承,休垂罔极。
食新四咏 其二 青瓜 明 · 金安老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四(忍性录皆谪中作也)
磊磊篮收子,绵绵蔓架条。
盆冰凝瑞露,肤粟冻青瑶。
手弄挥蝇扇(元稹倚宫官知制诰。武儒衡厌鄙之。会食瓜。蝇集其上。儒衡挥以扇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一坐失色。),神醒出腋飙(卢仝诗。两腋习习清风生。此言快也。)。
东陵堪托老,吾欲谢尘嚣。
题耕作蚕织二图即用程𣒊书楼璹诗韵 其十 一耘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
耕勤种以时,庭硕苗抽新。
撮疏镞后生,稂秕务除根。
塍边更戽水,溉田漾轻纹。
胼胝正尔长,劼劬始一耘。
于蕃由乡间回有观穫诗作此荅之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七
半月不见彭于蕃,要看收穫归田园。
每年得谷二百石,堪与儿孙救饥瘠。
无人不道年岁好,岂料成功食难饱。
得雨太迟风过多,百石才收五十箩。
貌虽庭硕内虚歉,不到穫时谁点检。
开徵期至无报灾,农人暗泣中心摧。
况复东邻与西鄙,丰俭又非一例比。
东家说苦西家甜,催科难与细分占。
我亦有田资果腹,茅屋秋风看打谷。
田家之苦非不知,军储国税将问谁。
安得剑戟化农器,普天率土皆丰岁。
最怜吴越甫肃清,劝农借种又免征。
死丧流亡未可复,膏腴千里无人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