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答朱登遗蟹酱书 西汉 · 张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蘧伯玉孔子之赐,必以及其乡人。
谨分斯贶于三老尊行者,曷敢独享之(《御览》四百七十八引《张敞集》:朱登为东海相,遗蟹酱,答曰云云。又见九百四十二,又见《困学纪闻》十二。案:东汉亦有张敞,而《隋志》集部仅于前汉载梁有左冯翊张敞集》一卷,《录》一卷,明此书非之张敞也。)
遂初赋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好《左氏春秋》,欲立于学官。时诸儒不听,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以论议见排摈,志意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阊阖之开通。
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
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太常之枢极。
总六龙于驷房兮,奉华盖于帝侧
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
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于河滨
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
驰太行之严防(《水经·泌水》注作「险峻」)兮,入天井之乔关。
历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摅(本作「起摅」,从《文选·赭白马赋》注改。)
舞双驷以优游兮,济黎侯之旧居。
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
剧强秦之暴虐兮,吊赵括于长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贤而下士。
驾驷马而观风兮,庆辛甲于长子。
哀衰周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
执孙蒯于屯留兮,救王师于途吾。
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
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弃于家门。
载约屦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为履。
宝砾石于庙堂兮,面隋和而不视。
始建衰而造乱兮,公室由此遂卑。
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铜鞮
越侯田而长驱兮,释叔向之飞患。
悦善人之有救兮,劳祁奚太原
叔子之好直兮,为群邪之所恶。
祁子之一言兮,几不免乎徂落。
双美不必为偶兮,时有羞而不相及。
虽韫宝而求贾兮,嗟千载其焉合?
仲尼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
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沈于湘渊
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而三辱。
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
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
曲木恶直绳兮,亦小人之诚也。
以夫子之博观兮,何此道之必然。
空下时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悲积习之生常兮,固明智(《文选》张华《答何劭诗》注作「暗」)之所别。
叔群既在皂隶兮,六卿兴而为桀。
荀寅肆而颛恣兮,吉射叛而擅兵。
憎人臣之若兹兮,责赵鞅晋阳
轶中国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厉。
雁门而入云中兮,超绝辙而远逝。
济临沃而遥思兮,垂意乎边都。
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
飘寂寥以荒䀛兮,沙埃起而杳冥。
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
薄涸冻之凝滞兮,茀溪谷之清凉。
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隆霜。
扬雹霰之复陆兮,慨原泉之淩阴。
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
飒凄怆以惨怛兮,戚风漻以冽寒。
兽望浪以穴窜兮,鸟胁翼之浚浚。
山萧瑟以鹍鸣兮,树木坏而哇吟。
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
天烈烈以厉高兮,廖𡌉窗以枭牢。
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
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本作「回」,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
迥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本作「之」,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绵绵。
于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
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
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
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惧于竺寒。
攸潜温之玄室兮,涤浊秽于太清。
反情素于寂漠兮,居华体之冥冥。
琴书(本作「书琴」,从《文选》何劭《答张华诗》注,陶潜《经曲阿诗》注《归去来辞》注,石崇思归引》注乙转。)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
运四时而览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
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
长恬淡以欢娱兮,固贤圣之所喜。
乱曰:□幽潜德,含圣神兮。
抱奇内光,自得真兮。
宠幸浮寄,奇无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伤兮。
大人之度,品物齐兮。
舍位之过,忽若遗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艺文类聚》二十七,《古文苑》。)
离骚序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与日争光可也」。
斯论似过其真。
又说五子以失家巷,谓伍子胥也。
及至羿、浇、少康、贰姚、有娀佚女,皆各以所识,有所增损,然犹未得其正也。
故博采经书传记本文,以为之解。
且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
《关雎》哀周道而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斯为贵矣。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争光,过矣!
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刘向扬雄,骋极文辞,好而悲之,自谓不能及也。
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楚辞》王逸注本)
拟连珠 其三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六
臣闻听决价而资玉者,无楚和之名;
近习而取士者,无伯玉之功。
故玙璠之为宝,非驵侩之术也;
之为佐,非左右之旧。
辞封舅氏诏 其二 东汉 · 明德马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有旧典,舅氏一人封也。
吾非谦而不为,诚昧所可耳。
今水旱连年,民流满道,至有饿馁者。
而欲施封爵,上行之为失政,臣受之为丧躯,不可,明矣。
先帝尝言:「诸王财令半楚、淮阳,吾子不当与光武帝子等」。
今何以马氏比阴氏乎?
且阴天下称之,省中御者出不及履而至门,此蘧伯玉之敬也,又有好贤下士吐握之名。
亲阳侯虽刚强微失理,然有方略,据地谈论,一朝无双。
原鹿贞侯勇猛诚信。
此三人者,天下选臣,岂可及哉!
马氏不及阴氏远矣。
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吾不释也。
言之不舍昼夜,而亲属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是吾言之不立,耳目之塞也。
吾在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薰之饰,衣但布帛。
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
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刻但发笑言太后素好俭。
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而犹驽怠,无忧国忘家者。
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袁宏《后汉纪》十一,「建初二年四月,有司依旧典奏封诸舅。太后诏」。)
诫兄子书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汝曹薄祐,早失贤父,财单艺尽,今适喘息。
闻仲社轻傲耆老,侮狎同年,极口咨意。
当崇长幼,以礼自持。
敦煌有人来,同声相道,皆称叔时宽仁,闻之喜而且悲。
喜叔时得美称,悲汝得恶论。
经言孔于乡党,恂恂如也。
恂恂者,恭谦之貌也。
经难知,且自以汝资父为师,汝父宁轻乡里邪?
年少多失,改之为贵。
蘧伯玉年五十,见四十九年非,但能改之。
不可不思吾言,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
我无是过,尔亦已矣(《艺文类聚》二十三)
释诲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三
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骃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甚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有务世公子诲于华颠胡老曰:「盖闻圣人之大宝曰位,故以仁守位,以财聚人。
然则有位斯贵,有财斯富,行义达道,士之司也。
伊挚负鼎之闑,仲尼执鞭之言,宁子有清商之歌,百里有彦牛之事。
夫如是,则圣哲之通趣,古人之明志也。
今夫子生清穆之世。
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文选·嵇康幽愤诗》注引此二语)
沈精重渊,抗志高冥,包括无外,综祈无形,其已久矣。
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埽六合之秽慝,清宇宙之埃尘,连光芒于白日,属炎气于景云。
时逝岁暮,默而无闻。
小子惑焉。
是以有云。
方今圣上宽明,辅弼贤知,崇英逸伟,不坠于地,德弘者建宰相而裂土,才羡者荣禄而蒙赐,盍亦回涂要至,俯仰取容,辑当世之利,定不拔之功,荣家宗于此时?
遗不灭之令踪,夫独未之思邪,何为守彼而不通此!
「胡老慠然而笑曰,若公子,所谓睹暧昧之利,而忘明哲之害,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已。
公子谡尔敛袂而兴曰:「胡为其然也。
胡老曰居吾将释汝。
昔自太极君臣始基,有羲皇洪宁,唐、虞之至时,三代之隆,亦有缉熙,五伯扶微,勤而抚之。
于斯已降,天网纵,人纮弛,王涂坏,太极陁,君臣土崩,上下瓦解。
于是智者骋诈,辩者驰说,武夫奋勇,战士讲锐。
电骇风驰,雾散云披,变诈乖诡,以合时宜,或画一策而绾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圭,连衡者六印磊落,合纵者骈组流离。
隆贵翕习,积富无崖,据巧蹈机,以忘其危。
夫华离蒂而萎,条去斡而枯,女冶容而淫,士背道而辜。
人毁其满,神疾其邪,利端始萌。
害渐以芽,速方投,夭夭是加,欲丰其屋,乃蔀其家。
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守晨,沮、溺耦耕,颜歜抱璞蘧瑗保生,齐人归乐,孔子斯征,壅渠骖乘,逝而遗轻。
夫岂傲主而背国乎?
道不可以倾也。
且我闻之,日南至则黄钟应,融风动而鱼上冰,蕤宾统则微阴萌,蒹葭苍而白露凝,寒暑相催,阴阳代兴,运极则化,理乱相承,今大汉绍陶唐之洪烈,荡四海之残灾隆应天之高,拆絙絙地之基。
皇道惟融,帝猷显丕,泯泯庶类,含甘吮滋。
检六合之群品,跻之乎雍熙,群僚恭己于职司,圣主垂拱乎两楹。
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缙綎,鸿渐盈阶,振鹭充庭。
譬犹钟山之玉,泗滨之石,累圭璧不为之盈,采浮磬不为之索,曩者,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𤞤狁攘而吉甫晏,城濮捷而晋凯入。
故当其有事也。
则蓑笠并载,擐甲扬锋,不给于务;
当其无事也,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馀裕。
夫世臣阀子,御之族,天隆其祜,主丰其禄。
抱猬从容,爵位自从,摄须理髯,馀官委贵。
其进取也,顺倾转圆,不足以喻其便;
逡巡放屣,不足以况其易。
夫夫有逸群之才,人人有优瞻之智。
童子不问疑于老成,瞳矇不稽谋先生
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
粲乎煌煌,莫非华荣。
明哲泊焉,不失所宁。
狂淫振荡,乃乱其情。
贪夫徇财,夸者死权。
瞻仰此事,体躁心烦。
暗谦盈之效,迷损之数,骋驽骀于修路,慕骐骥而增驱,插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
荣显未副,从而颠踣,下获熏胥之辜,高受灭家之诛。
前车已覆,袭轨而骛,曾不鉴祸,以知畏惧。
予谁悼哉,割其若是。
天高地厚,局而蹐之。
怨岂在明,患生不思。
战战兢兢,必慎厥尤。
且用之则行,圣训也;
舍之则藏,至顺也。
九河盈溢,非一勇所防;
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今子责匹夫以清宇宙,庸可以水旱而累尧,汤乎?
惧烟炎之毁熸,何光芒之敢扬哉!
且夫地将震而枢星直,井无景则日阴食,元首宽则望舒眺,侯王肃则月侧匿。
是以君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消息盈冲,取诸天纪。
利用遭泰,可与处否,乐天知命,持神任己,群车方奔乎险路,安能与之齐轨?
思危难而自豫,故在贱而不耻。
方将骋驰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薮,盘旋乎之庭宇,揖儒、墨而与为友。
舒之足以光四表,收之则莫能知其所有。
若乃丁千载之运,应神灵之符,闿阊阖,乘天衢,拥华盖,奉皇枢,纳玄策于圣德,宣太平于中区,计合谋从,己之图也;
勋绩不立,予之辜也。
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
秪见其愚。
不我知者,将谓之迂。
修业思真,弃此焉如?
静以俟命,不斁不渝。
『百岁之后,归乎其居』。
幸其获称,天所诱也。
罕漫而已,非己咎也。
伯翳综声于鸟语,庐辨音于鸣牛,董父受氏于豢龙奚仲供德于衡辀,倕氏兴政于巧工,造父登御于骅骝,非子享土于善圉,狼瞫取右于禽囚,弓父必精于筋解,佽非明勇于赴流,寿王创基于格五,角方要幸于谈优,上官效力于执盖,弘羊据相于运筹。
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于是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
胡老乃扬衡含笑,援琴而歌。
歌曰:「练予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
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本集后《·蔡邕传》《艺文类聚》二十五)
进谏王畅 东汉末 · 刘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
蘧伯玉耻独为君子。
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乎(《后汉·王畅传》,又见《魏志·刘表传》注引《谢承书》。)
杂诗 东汉末 · 繁钦
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
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类聚》二十三。《诗纪》十七。)
疾困敕令官属 曹魏 · 中山王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
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
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诰之制,为天下法。
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
卫大夫蘧瑗濮阳,吾望其墓,常想其遗风。
愿托贤灵,以弊发齿。
营吾兆域,必往从之。
《礼》:男子不卒妇人之手。
亟以时成东堂。
堂成,名之曰遂志之堂,舆疾往居之(《志·中山恭王衮传》)
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平阮嗣宗 曹魏 · 嵇叔良
 出处:全晋文、全三国文 卷五十三
先生讳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厥远祖陶化于上世,而先生弘美于后代,《诗》所载阮国,则是族之本也。
先生承命世之美,希达节之度。
得意忘言,寻妙于万物之始;
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
和光同略,群生莫能属也;
确不可拔,当途莫能贵也。
或出或处,与时升降;
或默或语,与世推移。
望其形者犹登岳涉海,荡然无以究其高、测其深;
览其神者,犹旁璞亲圭,肃然无不钦其宝而伟其奇也。
不屑之洁,故其清不可尚也;
不履惠连之污,故其道不可屈也。
蘧瑗升降于卷舒,宁武去就于愚智,顾盼二子,不亦泰如?
危宗庙之牺,安不灵之龟,故无孤愤之逼而有途中之广。
观屈谷鸣雁,是以处才不才之间;
察巨纬带,是以游有用之际。
夸大辨而御之以讷,资大白而洿之以辱。
为无为而名不能累也,事无事而世不能役也。
访垂天之翼于寂寞之域,投芒刀之颖于有解之会,固恢恢必余地,岂若接舆被张以养生,于陵观园以求实,龌龊近步,修轨辙而已哉!
尼父议老氏于游龙,卫赐譬重仞于日月,揆之先生,其殆庶几乎!
方将攀逸驾于洪涯,邈遐轨于巢州
跨宇宙以高挹,陵云霄以优游。
享年如千,遘病而卒。
于是远鉴之士,有识之徒,先生之没,夫岂不慨然!
临豪杰而存惠子之间,运斧斫而思郢人之工,乃探赜索隐以叙雅操,使将来君子知庄生之迹,略举其志。
埤之曰:
峨峨先生,天挺无欲。
玄虚恬淡,混齐荣辱。
荡涤秽累,婆娑山足。
胎胞造化,韬韫光烛。
鼓棹沧浪,弹冠峤岳。
颐神大素,简迈世局。
澄之不清,溷之不浊。
翱翔区外,遗物庶俗。
隐处巨室,反真归漠。
汪汪渊源,迈迹图录(《广文选》作稽叔夜,误。杨慎《丹铅总录》以为东平太守叔良撰,未详何据。文不他见,姑列此,俟考。)
奔赴山陵议 西晋 · 江统
 出处:全晋文
往者荡阴之役,群僚奔散,义兵既起,而不附从,主上旋宫,又不归罪。
至于晏驾之日,山陵即安,而犹不到。
台郎御史以上,应受义责,加贬绝,注列黄纸,不得叙用。
至于先有他故去职,或以丧疾免散,仍遇兵隐遁山泽者,宜与上牒异制。
《春秋传》曰:“君子避内难,不避外难”。
孙、宁之变,蘧瑗出关,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未足多责也。
及至奔赴,不及在哀,致身后于山陵,故当从时宜以立褒贬,依王政而正准绳,不可偏抗古义,以伤今实也。
承诏书而制奔赴之期,以为分别远近,则典而不畅;
捡校险易,则密而不弘。
故拟七月之典,以议今事。
达官名问特通者,过期不到,宜依退免法,注列黄纸,三年乃得叙用。
又自非盟主所授,而诸侯州伯所以用,故不得奔赴,宜与下牒同罚。
《春秋传》曰:“不以家事辞王事”,此上之行乎下也。
诸侯州伯辄留应赴之人,而令失节于王庭,坐于《周官》九代之法,应在犯令陵政之条,诸台平处,正其削黜(《通典》八十,惠帝崩,司徒左长史江统议奔赴山陵云云。)
已下各书引见篇名缺 其十四 西晋 · 袁准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五
孔子蘧伯玉,「国无道,可卷而怀也」。
李膺居浊世之中,皦然与世殊涂,此西山饿夫之俦耳,卒死于非罪,恶得为雅人(《御览》四百四十七)
君子行 南北朝 · 戴皓
 押纸韵
画野依德星,开廛对廉水
接越称交让,连树名君子。
数非唯二失,升阶无三止。
探甑不疑尘,正冠避李
寄言蘧伯玉,无为嗟独耻(○《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九十三。)
枕中篇 北齐 · 魏收
 出处:全北齐文卷四
收以子侄少年,申以戒厉,著《枕中篇》,其词曰:
吾曾览管子之书,其言曰:「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追而味之,喟然长息
若夫岳立为重,有潜戴而不倾;
山藏称固,亦趋负而弗停,吕梁独浚,能行歌而匪惕,焦原作险,或跻踵而不粳九陔方集故渺然而迅举;
五纪当定,想窅邯而上征。
苟任重也有度,则任之而愈固,乘危也有术,盖乘之而靡恤,彼期远而能通,果应之而可必。
岂神理之独尔,亦人事其如一。
呜呼!
处天壤之间,劳死生之地,攻之以嗜欲,牵之以名利,梁肉不期而共臻,珠玉无足而俱致,于是乎骄奢仍作,危亡旋至。
然则上知大贤,唯几唯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
玉帛子女,律吕,谄谀无所先,称肉度骨,膏唇挑舌,怨恶莫之前,勋名共山河同久,志业与金石比坚,斯盖厚栋不浇,游刃桡然。
逮于厥德不常,丧其金璞
驰骛人世,鼓动流俗。
挟汤日而谓寒,包溪壑而未足。
源不清而流浊,表不端而影曲。
嗟乎!
胶漆讵坚,寒暑甚促。
反利而成害,化荣而就辱。
欣戚更来,得丧仍绩。
至有身御魑魅,魂沈狴狱,讵非足力不强,迷在当局。
孰可谓车戒前倾,人师先觉。
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饫文史。
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孝悌之至,神明通矣。
审道而行,量路而止,自我及物,先人后己,情无击于荣悴,心靡滞于愠喜。
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有一于斯,郁为羽仪,恪居展事。
知无不为,或左或右,则髦士攸宜,无悔无吝,故高而不危,异乎勇进忘退,苟得患失,射千金之产,邀万钟之秩,投烈风之门,趋炎火之室,载蹶而坠其贻宴,或蹲乃丧其贞吉,可不畏欤,可不戒欤!
门有倚祸,事不可不密,墙有伏寇,言不可或失,宜谛其言,宜端其行,言之不善,行之不正,鬼执强梁,人囚径廷。
幽夺其魄,明夭其命,不服非法,不行非道。
公鼎为己信,私玉非身宝。
过缁为绀,逾蓝作青,持绳视直,置水观平。
时然后取,未若无欲。
知止知足,庶免于辱。
是以为必察其几,举必慎于微。
知几虑微,斯亡则稀。
既察且慎,福禄攸归,昔蘧瑗识四十九非,颜子三月不违。
跬步无已,至于千里。
覆一篑进,及于万仞。
故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久,与世推移。
月满如规,后夜则亏。
槿荣于枝,望暮而萎。
夫奚益而非损,孰有损而不害?
益不欲多,利不欲大。
唯居德者畏其甚,体真者惧其大。
道遵则群谤集,任重而众怨会。
其达也则尼父栖遑,其忠也而周公狼狈。
无曰人之我狭,在我不可而覆。
无曰人之我厚,在我不可而咎。
如山之大,无不有也;
如期可久也;
周庙之人,三缄其口。
漏卮在前,欹器留后。
俾诸来裔,传之坐右(《北齐书·魏收传》。)
尹义尚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别离二国,云雨十年,目悬河阳,追铜爵而无远,神游漳水,与金凤而俱飞。
北使还,辱去冬十月十一日告,忽同言叙,循还巧制,欣慰良深,河朔年芳,虽当淹晚,白沟浼浼,春流已清,紫陌依依,长杨稍合,体中何如,岂无乡思。
弟三秦世胄,六辅良家,文武兼能,志怀开远谷永之笔,无惭古人,盖延之功,高视前彦,而淹留赵魏,亟历寒暄,企望乡关,理当悲切。
圣朝钦明纂历,大拯生民,戮巨海之奔鲸,歼中原之封豕,晋君之说,长安远于日边,扬雄有言,交州在于天际,则输琛王府,屈膝阊门川洞酋豪,强梁溟海,神兵一指,率土咸康,方当偃伯于灵台韬戈于武库,变大风于五礼,驱蒸民于昌辰,物色英声,搜扬俊杰,投竿负鼎,驰步苍龙,岩穴丘园,争趋金马。
而弟留连河北,义等周南,怀此殊才,实可伤叹。
崦嵫既暮,容发皤然,风气弥留,砭药无补,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家国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历春冬,移馆于箕,同兹辛苦,鸣蜩抱树,亟见藏冰,归雁衔芦,多经寒食,靖言念此,如何可忘?
握玩来书,弥其承脸。
夫以拥肿之木,得免因于不才觳觫之牛,自保由其无用,以余鄙陋,未友龚生,惟叹吾贤,不同蘧瑗耳。
夫推沟拯溺,每切皇衷,逸翮飘鳞,见优机览,所以降尺一之书,驰輶轩之使,心期与国,必遂还途,宁谓亲邻,更成难请,言寻雅告,所及缧囚,便访鸿胪,幸无淹使,闻诸司寇,或有边俘,前岁中流,是维同恶,燕禽望阙,冀马临江,裁顿云罗,自投天网,京观之冢,宜彰武功,周丑之门,方申明罚。
而圣朝好生恶杀,收雷寝电,兵车所获,虽同长万之来,恩泽从容,无异荀罃之礼,方之于弟,况拟非伦。
伊昔梁朝,共奉嘉聘,张兹大帛,处彼高闳,庭奏歌钟,座延侨肸,宾客之叙,方于阼阶,田猎之禽,同于君膳,正以乡关阻乱,致尔拘留,家国隆平,义应旋反
况复韩宣屡至,宰孔频还,翻尔迟回,岂云邻睦?
弟遂钟仪之操,对此皇华,高厚之诗,一何非类?
关徐廉乐之况,三战七擒之言,此日借子之矛,攻子之室,彼之使客,犹尚不还,此于齐都,豪门贵戚,周行匪例,事义相悬,岂与大弟同年而语?
吾本自凡流,以复衰老,稍近东岱不奢,击壤之年,唯欣尧俗,若耶之复,长保安卧,时思之不弃,忝亚宗卿,非得侵官天扆,但当令芃芃在咏,济济盈朝,才冠卿云,智同荀郭,文辞富于江海,高论泊于云霄,趋走丹墀之门,侍奉清规之内,弟来款言至,欲附祈闻,联类非宜,更其多惑,若使□□良有,犹希赠鲤之书,邮驿方通,复行飞仓之信,执笔潜然,不知何向(《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五,又见《艺文类聚》三十,有删节。)
竹杖赋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九
桓宣武荆州,外白:「有称楚丘先生来诣门下」。
桓公曰:「名父之子,流离江汉,孤之责」。
及令引进
乃曰:「噫,子老矣。
鹤发鸡皮蓬头历齿,乃是江、汉英灵,荆、衡杞梓,虽有闻于十室,幸无求于千里。
寡人有铜环灵寿,银角桃枝,开木瓜而未落,养莲花而不萎,迎仙客于锦市,送游龙于葛陂
先生将以养老,将以扶危」。
先生笑而言曰:「中国明于礼义,闇于知人。
心之忧矣,惟我生民。
虽复疏条劲柘,促节贞筠,杖端刻鸟,角首图麟,岂能相予此疾,将予此身。
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𫮅黩,楚、汉争衡,袁、曹竞逐,兽食无草,禽巢无木。
于时无惧而,不寒而战,胡马哀吟,羌笳凄啭,亲友离绝,妻拿流转,玉关寄书章台留钏,寒关凄怆,羁旅悲凉,疏毛抵于矰缴,脆骨被于风霜,发种种而愈短,眉髟髟而兢长。
是以忧干扶疏,悲条郁结,宿昔僛丑,俄然耆耋。
田凤承宫,改阳文于鬲鍐蔑。
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
予此衰矣。
虽然有以,非鬼非蜮,乃心忧矣。
未见从心,先求顺耳。
伯玉何嗟,丘明惟耻。
拉虎捭熊,余犹稚童;
观形察貌,子实悲翁
别有九棘庞眉,三槐暮齿,孔光谢病,袁逢致仕,吴濞不朝,杨彪丧子,明公此赠,或非乖理」。
先生乃歌曰:「秋藜促节,白藋同心
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一传大夏,空成邓林(《艺文类聚》六十九,《文苑英华》一百九)」。
五悲文 其一 悲才难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自古为文者。多以九七为题目。乃有九歌九辨九章七发七启。其流不一。余以为天有五星。地有五岳。人有五常。礼有五礼。乐有五声。五者。亦在天地之数。今造五悲。以伸万物之情。传之好事耳。
一悲曰。
恭闻古之君子兮。
将远适乎百蛮。
何故违父母之宗国。
从禽兽于末班
矫词兮不往。
将背俗兮不还。
曲成而薄丧。
不直败以厚颜。
彼圣人兮犹若此。
况不肖于中间。
古往今来。
邈矣悠哉。
嵇生玉折
颜子兰摧。
人兮代兮俱尽。
代兮人兮共哀。
至如左邱失明。
冉耕有疾。
兵法作而断足。
史记修而下室。
高明者鬼瞰其门。
正直者人怨其笔。
虽为镜于前代。
终抱痛于今日。
别有汉阳
邠国台卿
抗希代之奇节。
负超时之令名。
坎壈九死。
离披再生。
伊才智之为患。
故贤哲之所婴。
若乃贾长沙之数奇。
崔亭伯之不偶。
思欲削鲁史之高行。
钳杨墨之辩口。
为书为礼。
驱季俗于三古之前。
垂誉垂声。
正颓纲于百王之后。
天子闻之而欲用。
群公畏之而莫取。
窘蠢于泥沙。
竟龙钟于尘垢。
异乎。
稽之古人则如彼。
考之今代又如此。
近有魏郡王公曰方。
华阴杨氏曰亨。
咸能博达奇伟。
覃思研精。
探孔门之礼乐。
鬼谷之纵横。
岳秀泉澄。
如川如陵。
高谈则龙腾豹变
下笔则烟飞雾凝。
土则官终于郡吏
杨则官止于邑丞。
何异夫操太阿烹小鲜
夜光而弹伏翼
灼金龟兮访兆
邀玉骐兮骋力。
虽劳形而竭思。
吾固知其不得。
予之昆兮曰杲之。
余之季兮曰昂之。
杲也杲杲兮如三足之乌。
昂也昂昂焉如千里之驹。
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
为一代之和玉。
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
为四海之隋珠。
并兰馨兮桂郁。
龙驹凤雏
战国
之器。
长于阙里。
则游夏之徒。
以方圆异用。
遭遇殊时。
故才高而位下。
咸默默以迟迟。
青青子衿兮时向晚。
黄黄我绶兮鬓如丝。
昆兮何责。
乾封兮老矣。
季兮何负。
武陵而弃之。
举天下兮称屈。
何暗室之足欺。
为小人之所笑。
为通贤之所悲。
童子尚知其不可。
矧衡镜与著龟。
故曰至道之精。
窅窅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焚符破玺而人朴鄙。
剖斗折衡而人不争。
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巧。
离娄之目而天下始明。
然后除其矫点之患。
安其性命之精。
太平之代。
万物肫肫。
凡圣吻合。
贤愚淆昏。
公卿不接友。
长吏不迎尊。
勿用。
何暇谈其兵甲。
典谟既作。
焉得耀其书论。
虽有晏婴子产
顿伏于闾巷。
虽有冉求季路
且耕牧于田园。
彼寻常之才子。
又焉可以胜言。
命鸾凤兮逐雀。
驱龙骥兮捕鼠。
使掌事者校其功兮。
孰能与隼狸而齐举。
金为舟兮玳瑁楫。
不可以陟邱陵些。
珠为衣兮翡翠裳。
不可以混樵蒸些。
何器用之乖刺。
悼斯人之勤奓。
倚长岩以为枕兮。
吸流光以高卧。
见城市以盈虚。
若蚊虻之相过。
当其时也。
满野。
不知之尊。
周召盈朝。
莫救之饿。
若夫管仲不遇齐桓。
城阳赘婿
太公不遭姬伯。
亦棘津之渔夫。
一仁一义。
柴也来兮由也醢。
一忠一孝。
微子去兮箕子奴。
圣人百虑而一致。
君子同归而殊途。
推既焚兮胥既溺。
桀亦放兮文亦拘。
笙簧六籍。
则秦谷有坑儒之痛。
黼藻百行。
则汉家有党锢之诛。
邺都倾覆。
飞祸缠于高鼻。
洛阳板荡。
横死坐其无须。
喔咿㗚嘶。
口含天宪。
睚眦虿芥。
尸僵路隅。
变化与屈伸交逐
穷达与存亡并驱。
因其所有而有之。
则万物无不有。
就其所无而无之。
则万物无不无。
有窍而生。
宁惟混沌。
无用而饱。
何独侏儒。
是以蘧伯玉卷兮长卷。
宁武子愚兮更愚。
庭有树兮树有荆。
园有鸟兮鸟有鸰。
鸰其鸣矣。
思诸兄矣。
荆其悴矣。
思诸季矣。
岩有芳桂
隰有棠棣
枝巃嵷兮相樛。
叶翩翻兮相翳。
天之生我。
胡宁不惠。
何始吉兮初征。
悲终凶于未济。
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王氏之先。代为佐命
秦之霸也。则王离楚国而三将连衡。
汉之兴也。则王陵项籍而五侯同拜。
南阳克定。应图谶而作司空
西晋聿兴。合歌谣而济天下。
昔者伊尹伊陟。但保乂于商朝。
太公桓公。唯夹辅于周室。
萧何之后。居食禄而无闻。
邓禹之孙。在当涂而不嗣。
未有夏殷三统。金木五迁。
册命重光。轩裳代袭。
则我琅琊之郡。有冠盖之里乎。
建昌之县。有公侯之子乎。
公讳义童。字元稚
其先琅琊临沂人也。永嘉之末
徙于江外。皇运之始。
迁于五陵。今为雍州万年人也。
祖僧兴。会稽
梁安郡南安县开国侯。禄位千石。
圭符五等。营室回于羽仪。
山河入于盟誓。父方駼。
梁正閤主簿伏波将军梁安郡上仪同三司
惠和之性。有文武之才。
伏波将军。从征等于马援
仪同三司开府均于邓骘
家馀积庆。郡不乏贤。
代临本州。则元宾之父喜形于色。
继为本守。则张翕之子迎者如云。
齐国逊位于梁庭。及隋人内禅于皇室。
夏禹之鼎。宝命集于周朝
御龙之家。世禄归于范氏。
公台阶茂绪。昴宿精灵。
五百岁之贤才。一千年之王佐。
忠规武节。学府词林。
元方闺门。敬其有德。
少游乡里。称其善人。
实惟清庙之器。是曰皇家之宝。
韵谐金石。奏虞庭之八音。
德合圭璋。列涂山之万国。
黄河一曲之水。莫测其源。
赤城千丈之岩。未阶其峻。
群童忽聚。缀帛而引幡旗。
父老相呼。授履而传兵法。
隋授左勋卫率。非其好也。
河东离析。海内风尘。
天子溺于胶船。诸侯问于金鼎。
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
能除天下之忧者。必享天下之乐。
高祖神尧皇帝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三河之雷电。平四海之历象。
武王之仗黄钺。一月临于孟津
高帝之执朱旗。五星聚东井
公瞻乌于屋。射隼于墉。
陈平则间行而去楚。郦生长揖而归汉。
奉符系组。观轵道之降王。
偃武修文。见山阳散马
初拜车骑将军。稍迁右屯卫将军
录有功也。考于周典。
崇德报功。稽于春秋。
策勋命爵。车骑万队。
备凉土之羌戎。卫军千兵。
京师之屯禁。于时天下初定。
边方未辑。二十八舍。
尚有吴越之妖氛。一十三州。
犹积东南之杀气。武德四年
诏公为江南道招慰使。鼓琴而送。
受命而行。乘使者輶车
掌行人之旌节。陆贾至于南海。
先责尉佗。隋河入于九江
即徵黥布。诏除泉州都督
封建昌县男食邑三百户
斗牛星象。舜禹精灵。
境接东瓯。地邻南越。
言其宝利。则玳瑁珠玑。
叙其风俗。则丹鸡白犬
门容驷马。位列三刀。
防薏苡之讥嫌。绝简书之流谤
岂直广州清节。酌贪泉石门
合浦神君。返明珠于涨海。
贞观三年。诏迁散骑常侍
果州刺史。授期天帝。
肇迹人皇。南充国之旧都。
西宕渠古邑。冈峦纷纠
天彭双辟而作门。珠贝浮沈。
巴水三回而成字。公入参师友。
出居方伯。金蝉左貂
朱旗曲盖。才临蜀郡
即闻来暮之歌。初践益州
已听中和之乐。七年。
诏迁银青光禄大夫。行恒州刺史
西街毕昴。北岳恒山
天开太乙之宫。地列并州之镇。
境分灵寿将乐羊之所封。
邑对行唐赵王惠文之所筑。
公政成期月。风行万里。
邓晨一郡。汉帝称为主人。
李广数年。匈奴号为飞将
行尝计日。郭伋不负于童儿。
郡异中平。王观无私于任子。
既导德而齐礼。亦胜残而去杀。
三禾在殿。将拜郑宏。
两雁随车。坐悲虞国。
享年若干。以十五年冬十一月二十五日
薨于洛阳清化里。公家传将相
世有忠贞。属离乱之宏多。
值风雷之草昧。河宗两日。
负鼎而谒成汤渭水七年。
垂钓而西伯将军再命。
刺史三迁。种皓栾巴
牧人之良翰。庞参虞诩
将帅之宏规。立事于当年。
扬名于后代。兄国卬。
谷州刺史。弟国稀。
仁州刺史荆枝擢秀。
棣萼生辉。何止平舆二龙
是为贾家之三虎。唐虞之际。
四岳分居。赵魏之间。
八男为郡。公虽勋缔构。
位总班条。金友玉昆
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
倒屣迎宾。无笑客美人
有拜宾之童隶。策名委贽。
善始令终。生当封侯。
克成丈夫之志。死而可作。
无忘事君之道。越十六年二月二日
葬于伊阙县万安山。诏赠杂物百段。
给议仗往还。礼也。
亭连长乐。城枕高都
守阙塞者汝宽。适伊川辛有
北瞻洛汭。尚想元凯之坟。
东望邢山。依然国侨之墓。
夫人阳翟县河南褚氏。即太常卿阳翟康侯亮之女。
中书令河南郡公遂良之妹也。宋公子之流派。
褚先生之苗裔。宏夫人之礼。
传淑女之诗。有文在手。
归于鲁国。有凤和鸣。
适于陈氏。邑之石窌。
县以封邱。夫尊于朝。
妻贵于室。仙人暂别。
初悲寡鹤之声。宝剑才分。
终合双龙之气。以某年月日。
薨于某所。越某年月日。
祔于建昌公之旧兆。长子师本。
太穆神皇后挽郎袭建昌公
韩王祭酒岐州司士参军定州安喜县令。誉闻州里。
学富邱山。以卿子而为郎。
以象贤而开国。朝游楚泽。
暮宿燕宫。东临石柱
雍为积高之地。右会长星。
唐是中山之邑。出游邻国。
不以陪臣见轻。上谒邦君
不以属官相待。洛阳朝觐。
适见双凫。东都墓田。
行悲驷马。以年月日。
终于某所。越某年月日。
即陪葬于先兆。次子师表。
左千牛备身。迁尚辇直长
许州临颍博州堂邑沧州乐陵绵州万安果州西充县令。能传祖业。
克嗣家声。有言偃之文章。
仲由之政事。晨陪紫极。
绕钩陈之六星。旦奉黄麾。
屯玉车之千乘。至若繁昌土宇。
魏文帝之墠坛。堂邑提封。
汉陈婴之侯国。河分九道。
渤海东临。江派五津
昆崙北指。莫不爱人以礼。
为政以德。钟离意之禁暴。
不用尺刀。公孙述之有神。
能持五县。次子师元。
巂州都督府徵县。次子师楚。
夔州都督府云安县有秀。
羔雁成行。滇北数十尹。
莫大邛都之县。邑东七百里。
唯有巫山之峡。言其县职。
入于阙门。叙其邑人。
鸾鸟翔于学舍。咸能生尽其孝。
丧尽其哀。积粟万钟。
思负米而何得。榱题三尺。
泣吾亲而不见。卜其宅兆。
麟凤匝其冈峦。陈其簠簋。
春秋变其霜露。思传旧德。
式建丰碑。戴安道作颂于郑元。
蔡伯喈披文于郭泰魏武皇读而称妙。
非所望焉。夏侯湛见而陋之。
固其宜也。铭曰。
厥初兮后稷。导生人兮知稼穑。
降及兮文王。精翼日兮衣青光。
东迁兮郏鄏。晋上宾兮帝乡
秦三将兮继代。汉五侯兮克昌。
狼山兮峻极。等淮水兮灵长。
惟祖考兮鼎盛。佩金璋兮謺映。
彼山川兮降灵。生玉树兮青青。
张良昴宿。乘傅说兮箕星。
出忠兮入孝。武纬兮文经。
陈嘉谟兮制千里。摛藻思兮掞天庭。
有隋兮丧乱。土崩兮瓦散。
皇运兮权舆。人神兮攸赞。
值笙镛兮变响。属天地兮贞观。
河两日兮事殷。井五星兮归汉。
带长剑兮炜煜。拥幡旌兮照烂。
周命兮惟新。云雷兮尚屯。
控东南兮荒景。负江海兮未宾。
陈礼乐兮命使。动輶车兮辚辚。
用蛇符兮泽国。颁虎节兮山人
专一方兮革面。重九译兮称臣。
天垂兮星纪。地连兮交趾
山草树兮潜移。蜃楼台兮郁起。
合浦太守。为广州刺史
归涨海兮明珠。饮石门贪水
冲天兮八翼。代出身兮万里。
全蜀兮奥区。枕邛笮兮倚巴渝。
灵台兮古迹。有充国兮旧都。
丰貂兮左珥。介士兮前驱。
浚三刀兮持节两日兮剖符。
降鸣鸠兮大夏。骋神马兮长衢。
毕昴兮分野。兰堂兮四下。
汉皇帝兮国都。耿将军兮坛社。
恒山兮诏邓。犹朔方兮命贾。
李北平兮汉飞。郭并州兮竹马。
瞻泰阶兮坐蹑。惜天年兮不假。
伊大姓兮颍川。有美人兮婵媛。
桂生兮因地。女嫁兮因天。
见乘龙兮奕奕。睹飞凤兮翩翩。
蘧瑗兮有礼。笑虞邱兮未贤。
始衔悲兮昼哭。终共尽兮千年。
卜龟谋兮习吉。陈旨酒兮嘉栗。
车徒俨兮在门。旌旆纷兮竟术。
洛桥兮南渡。从国门兮右出。
树萧萧兮有风。云惨惨兮无日。
指邱陵兮一闭。与天地兮相毕。
悲孝子兮纯深。孰忧思兮可任。
诉高天兮泣血。蹐厚地兮崩心。
树碑兮神道。无愧兮词林。
历阳之都兮水没。圆峤之海兮山沈。
外孙幼妇。生白玉兮黄金。
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691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成氏之先。有周之后。
姬文受命。三十八王。
郕伯象贤。二十一代。
汉之少府。国家维城。
晋之广杨。王室藩屏。
公讳知礼。其先上谷人也。
子孙避地徙于某。曾祖休宁
后魏汾州刺史。齐特进左右卫大将军
宇文朝江州刺史成阳郡公
谥曰武。勋格皇天。
泽充区域。该备宠荣。
兼包命赐。祖少遐。
北齐民曹郎中。宇文朝地官上士
袭成阳公。建国之属。
以训五品。以亲百姓。
父绰。金紫光禄大夫
深州刺史上柱国。天子大夫。
金章紫绶。天王使者
皂盖朱轮。公诞保灵和。
受兹介福。讲之以学。
合之以和。纯粹以积其中。
文明以宣其外。出于口者。
必是先王之言。萌于心者。
莫非君子之德。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时止时行。
左宫右徵。在朝济济。
在家雍雍。祇服宏业。
克丕堂构。袭成阳公
箕州平城洛州邯郸县令武乡里闬。
榆社堤封。公宰平城
日宣三德。悲歌相聚。
袨服成群。公宰邯郸
雷震百里。仪刑嘉诲。
范乎人伦。令问广誉。
塞乎天壤。将蹈九列
平三阶。岂意太和交薄。
而天道难谌。降年不永。
春秋若干。以某年月日。
终于某所。夫人宜城县
圣神皇帝之堂姊。王姬外馆之长女。
夫人道峻于闺房。名辉于邦国。
我大周叙洪范。作武成
大赉而万姓悦。垂拱而天下理。
法号惟旧。制赠荆州刺史
生则唐尧不用。没则周武追封。
为龙为光。有始有卒。
立名于后。以显其亲。
反葬于周。不忘其本。
以某年月日。归葬于某原。
碣石恒山燕南赵北
礼仪光被。宗族相临。
大夫桓子之丧。天子归惠公之赗。
蘧瑗之葬。不害良田。
孔邱之茔。不生荆棘。
长子司卫少卿兼检校魏州刺史大辨中子左鹰扬将军大方少子朝议大夫行司主簿大琬等。门承四代。
德盛三贤。有终身之忧。
尽生人之本。玺册裒赠。
宜宣无穷。景钟勒铭。
若古有训。呜呼哀哉。
其铭曰。神岳之英。
大川之精。如山之峻。
如流之清。行之斯立。
言之斯成。登车发耀。
在邦有声。传于旧国。
旧国惟平。宰于二县。
二县惟宁。余闻旧说。
天鉴孔明。谁谓灵诞。
丧落淑贞。永锡不匮。
克扬其名。册书光宠。
没有馀荣。系曰。
列星垂象兮炳天光。白露为霜兮沾人裳。
彼苍天兮歼我良。列星垂象兮炳天晖。
白露为霜兮沾人衣。九原可作兮吾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