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陵议 西晋 · 江统
出处:全晋文
往者荡阴之役,群僚奔散,义兵既起,而不附从,主上旋宫,又不归罪。至于晏驾之日,山陵即安,而犹不到。自台郎御史以上,应受义责,加贬绝,注列黄纸,不得叙用。至于先有他故去职,或以丧疾免散,仍遇兵隐遁山泽者,宜与上牒异制。《春秋传》曰:“君子避内难,不避外难”。孙、宁之变,蘧瑗出关,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未足多责也。及至奔赴,不及在哀,致身后于山陵,故当从时宜以立褒贬,依王政而正准绳,不可偏抗古义,以伤今实也。承诏书而制奔赴之期,以为分别远近,则典而不畅;捡校险易,则密而不弘。故拟七月之典,以议今事。达官名问特通者,过期不到,宜依退免法,注列黄纸,三年乃得叙用。又自非盟主所授,而诸侯州伯所以用,故不得奔赴,宜与下牒同罚。《春秋传》曰:“不以家事辞王事”,此上之行乎下也。诸侯州伯辄留应赴之人,而令失节于王庭,坐于《周官》九代之法,应在犯令陵政之条,诸台平处,正其削黜(《通典》八十,惠帝崩,司徒左长史江统议奔赴山陵云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