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石洪处士河阳幕得起字字浚川洛阳人元和五年,乌重裔为河阳节度使,辟为参谋。)810年6月 中唐 · 韩愈
 押纸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师老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时冀镇王承宗反,以兵讨之,无功,遂赦承宗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811年2月 中唐 · 韩愈
 押纸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陈力列 双鲤 洁身乱伦 戮仆 绿駬 尸诸市 十世宥 束高阁 贻厥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
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郑馀庆大尹李素,言语才及辄掩耳
水北山人石洪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温造又继往,鞍马仆从闾里
少室山李渤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一作岁)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
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
昨晚长须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
每骑屋山(一作上)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
立召贼曹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况又时当长养节,都邑未可猛政理。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双鲤
长安慈恩塔题名80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韩愈退之李翱翔之孟郊东野柳宗元子厚石洪浚川同登。
福先塔寺题名808年10月9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福先寺
处士石洪浚川吏部员外王仲舒宏中
水部员外郑楚相叔敖洛阳县潘宿阳乾明。
国子博士韩愈退之。前试左武卫冑曹李演广文。
杭州钱塘县尉郑纮文明。元和三年十月九日同游。
荐士于中书舍人810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五
岭南节度判官试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韦词。
处士石洪(原注明经出身十五年前曾任冀州纠)
前宣歙来石军判官太常寺协律郎路随。
江西观察推官秘书郎独孤朗
右三人先以论荐。
一人继此咨陈。
如韦之才能无方。
忠厚可保。
与南中共更外患。
始终若一。
此人先为一二闇人之所排诋。
宰相惑于流言。
都无意拔用。
如此才能。
岂患不达。
适足以厚其资耳。
石洪之贤。
优于李渤
身遁而道光。
材长而器厚。
若在班列。
必有殊迹。
如路随首以父在蕃中。
未敢昏娶。
年六度矣。
不畜仆妾。
居处常如在丧。
虽曾闵复生。
何以加此。
其见解高明。
事悉相类。
独孤朗人物材能。
不后韩休起居。
比以伯父年高。
罢举归侍。
遂伯父之身。
岂非厚于孝而薄于名者耶。
凡此四人。
材能行义。
超越流辈。
自二年来。
阅除书采擢后进多矣。
未见胜之者。
或隔以浮言。
或限以资叙。
贤者自处而不求苟进
在上者无超异之心。
因循而不用。
冯唐白首
董生不遇。
何足怪哉。
以为宰物之心。
患时无贤能可以推引。
未闻其以资叙流言而蔽之也。
天下至大。
非一材之所能支。
任重道远。
非徇谗狠之心所能将明也。
嗟夫。
之说未必果信于兄。
兄之言亦未尽行于时。
虽殷勤发明。
何有成益
但知而不告。
则负于中心耳。
来南809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元和三年十月既受岭南尚书公之命。
四年正月己丑。自旌善第以妻子上船于漕。
乙未。去东都
韩退之石浚川假舟送子。明日
及故洛东吊孟东野。遂以东野行。
浚川以妻疾自漕口先归。黄昏到景云山居。
诘朝登上方。南望嵩山
姓名记别。既食。
韩孟别予西归。戊戌
子病寒。饮葱酒以解表
暮宿于巩。庚子
洛下河。止汴梁口。
遂泛汴流。通河于淮。
辛丑。及河阴
乙巳。次汴州
疾又加。召医察脉。
使人入卢。又二月丁未朔
宿陈留戊申
庄人自卢又来。宿雍邱
乙酉。次宋州
疾渐瘳。壬子
永城甲寅
至埇口。丙辰
泗州。见刺史假舟。
转淮上河如扬州庚申
汴渠入淮。风帆及盱眙
风逆天黑。色波水激。
顺潮入新浦壬戌
楚州丁卯
扬州戊辰
上栖灵浮图。辛未
济大江至润州戊寅
常州壬午
苏州癸未
如虎邶之山。息足千人石。
剑池。宿望海楼
观走砌石。将游报恩。
水涸舟不通。无马道
不果游。乙酉
松江丁亥
官艘隙。水溺舟败。
戊子。至杭州
己丑。如武林之山。
临曲波观轮桩。登石桥
宿高亭。晨望平湖孤山江涛。
道。上新堂
周眺群峰。听松风。
灵山永吟叫猿。山童学反舌声。
癸巳。驾涛江逆波至富春
丙申七里滩睦州
庚子。上杨盈川亭。
辛丑。至衢州
以妻疾止行。居开元佛寺临江亭后。
三月丁未朔。翱在衢州
甲子。女某生。
四月丙子朔。翱在衢州
侯高宿石桥丙戌
衢州戊子
常山上岭至玉山庚寅
信州甲午
望君阳山。怪峰直耸似华山
丙申。上于越亭。
己亥。直渡担石湖
辛丑。至洪州
岭南使。游徐孺亭。
荷花五月壬子
吉州壬戌
虔州己丑
韩泰安平渡江。游灵应山居。
辛未。上大庾岭
明日。至浈昌
癸酉。上灵屯西岭
韶石甲戌
宿灵鹫山居。六月乙亥朔
韶州丙子
始兴公室。戊寅
入东荫山。看大竹如婴儿。
浈阳峡己卯
宿清远峡山。癸未
广州。自东京广州
水道。出衢信七千六百里。
出上元西江七千一百又三十里。自洛州下黄河汴梁过淮至淮阴一千八百有三十里。
顺流。自淮阴邵伯三百有五十里。
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里。
润州杭州八百里。渠有高下。
水皆不流。自杭州常山六百九十有五里。
逆流。多惊滩
索引船。乃可上。
常山玉山八十里。陆道。
谓之玉山岭。自玉山至湖七百有一十里。
顺流。谓之高溪
自湖至洪州一百有一十八里。逆流。
洪州大庾岭一千有八百里。逆流。
谓之漳江。自大庾岭浈昌一百有一十里。
陆道。谓之大庾岭
浈昌广州九百有四十里。顺流。
谓之浈江。出韶州谓之韶江
唐石洪钟山林下集序跋(〔贞元二十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集古录》卷八、《六一题跋》卷八
右《钟山林下集序》者,石洪为浮图总悟作也。
石洪处士而名重当时者,以常为韩退之称道也。
唐世号处士者为不少矣,终始无他可称于人者,而至今其名独在人耳目,由韩文盛行于世也。
而洪之所为与韩道不同而势不相容也,然韩常叹籍、湜辈叛己而不绝之也。
岂诸子駮杂,不能入于圣贤之域,而韩子区区诲诱,思援而出于所溺欤?
之用心也。
治平元年八月八日书。
是日上以霖雨不止,分命群臣祈祷。
余祈于太社,既归而雨遂止,某谨记。
唐房太尉遗爱碑阴记跋(〔元和六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集古录》卷八、《六一题跋》卷八
石洪文字罕见于后世,故特录之。
赵龙图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四、《跨鳌集》卷二一
岁在大渊献,某摄梓司寇
会阁下初入境,走拜下尘,退而告人曰:「使者气渊定,自息以踵,出语粹润,声应黄钟之律,若拊璆琳,清越以远。
赤泽如规,天庭晶明,兰台峻直,隆负而丰下,神观庄靖,进止详雅。
望之沈然,即之也温真,富贵人也」。
祗事五年,数视台光,熟顾公行事,未始有过。
九支下都之役,取兵于夙籍,取财于馀羡,卜筑飞挽,而州县不知。
献言盈庭,横议斥幕,公独计于心,吏奉成策,务在不扰,惟耐久近厚,乃肯经始。
有欲榷民酤以益边用,徙边市以实新城,有欲商夷人之,筑市易之邸,童山木以资费,割租赋以赡兵。
公曰:「此正登龙断咈百姓之事,吾不为也」。
昔议鼓铸,吕申公独建言愿不禁农具,识者谓有宰相器,后果如约。
公之为言,利亦博矣。
某目公四进官,再进职,超升使介,换易服章,位益尊,权日益重,宜节节据体貌而咸虚樛屈,愈谦下于前日,无一芒矜大之色。
向文简大耐官职,方之于公,又何间然?
一道士人,成就强半,既获顾遇,则谗间不行,专治大体,不责苛微末。
故凡不当意,必教诲讽导,不臬碍其进,浊流小过,包含掩冒,辄不出口,胸次不知几云梦,伯仁空洞,叔度汪洋,郝娄耐事,见于今日,使人消鄙吝,忘形遗辱,愿执鞭靮为驭而甘心焉。
去古已远,人无异见,许负唐举不垂筌蹄之书,郭有道裴行俭扫绝人伦之鉴,退居下坐,自有青白。
而尺涔止水,堪烛须眉,曩在新疆曾隶一傔之役,酸辛寒乞,露于眉宇,龙钟跛倚,有愧面目,城纯与滋,计书通天,赏典到地,无名受禄,独得四阶之进。
毛遂歃血,某最因人成事,子推远引,某为贪天之功。
非阁下特保提某,复何以至此!
及参外选,心口相盟,必欲祗恪贱事,旦旦扫门,以护云林之庇。
王粲依刘公,石洪依乌公,韩愈马总晋公牧之依牛公,郑覃依卫公,得其所依,则坐安席,寝安枕,食饮安味,亲安旨甘,一家安饱煖。
其所安者,又非一也。
缪侣记室行周一星,微誉弗闻,救过不暇,中山之谤书日至,东阿之毁言日甚,曳裾失谒,倒板汗流,虽亡它虞,但自胆落。
盖名利之兵起于几席,杀身之祸肇于酒杯。
怠者忌脩,则曰其不免矣;
同列竞进,则曰孰为来哉!
重念某立朝无亲,居府无助,孤寒二字,与生俱生,廉白一身,得死宁死。
耕奴织婢,既积日而累年;
老马敝车、幸知途而合辙。
惟阁下全而成之,亦全而归之。
禽固择木,木亦择禽;
客善相主,主亦相客。
若是则某安所逃?
审惟去取已大定矣,情迫直书,干冒鼎席
死罪,死罪。
向宣卿朱相公参议 宋 · 王庭圭
旄头彗天天狗堕,一日中原作奇祸。
金竿突绕都城(傅校作充),铁马横嘶御街过。
迩来十年不解兵,盗贼军书急星火。
将军(傅校作蟠)身养胁疽,帝命相公期必破。
指挥貔虎下天来,奋臂一呼皆袒左。
相公元是帝股肱,提师辟士收豪英。
君才累试当剧郡,群凶落胆知威名。
麾下传闻有飞将,一箭曾射欃枪星。
公谋岂止当十万,要挽天河洗甲兵
君不见河阳乌重胤(原作嗣,据四库本改)参谋初拔温处士
遂令冀北马群空石洪亦自河南至。
又不见裴晋公淮西幕下正用韩退之
乃能夜缚吴元济,至今留得平淮碑。
如今相公幕府,岂减乌公与裴度
席卷江湖波浪清,貂鼎勋庸归自取。
初赴浙西帅幕贺王帅启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三、《东牟集》卷一一
伏审光奉纶言,进持荷橐。
京邑为四方之则,遂尹上都;
精神折千里之冲,兼分外阃。
重望素著,群情翕然。
恭惟某官执德不回,受材鲜俪,早腾隽誉,休著妙年,星省握兰,金堤护埽。
一麾出守,立忠节于艰时;
十国为连,兵储于漕计
扬历既久,眷知益深。
念清跸所临之区,乃敷天咸仰之地。
是用秉甘泉之从橐,入缀鸳行;
京兆之政声,洞知乌攫。
门阀独高于天下,经纶自了于胸中。
贾谊王佐才,无廷臣之出右;
魏谟有祖风烈,践世职以可期。
某受性维庸,辱知最后,自聆邸报,喜倍私悰。
石洪初至于河阳韩愈欣从于晋国
大厦成而燕雀知贺,岂止庇身;
渌水泛而芙蓉可依,遂当入幕
高少卿 北宋 · 李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忠悯集》卷一
落州县而纡黄绶,甚灰进取之心;
拔尘泥而睹青云,骤沐荐扬之力。
顾岂私于同气,殆欲振乎颓风。
姑叙所遭,非敢为谢。
窃以浮云富贵,弃唾功名,虽有道者可轻,亦涉世之不免。
有无多寡,自归造物之权;
予夺升沈,每假钜公之手。
斯风未泯,则暮取温造而朝拔石洪
吾道不行,则近舍皇甫而远求居易。
念人才之得失,系国体之盛衰。
本朝所以广收揽之方,大臣所以慎审察之举。
必观其人之有用,庶委以事而不隳。
况填英彀之虚,宜擢士林之秀。
如某者才虽微而志广,识虽陋而学勤。
分不逮于古人,觊少追乎前辈
名教之中有乐地,非苟知之;
州县之职徒劳人,聊复尔耳
顷去南昌之任,遂成西笑之行。
非无炙手可热之门庭,耻作摇尾乞怜之琐碎。
丹心自许,白眼谁投。
看杜镜以虽频,处毛锥而未脱。
须借齿牙馀论,以为根柢先容。
获见诸公,猥收一介。
京师诸夏之本,游宦所荣;
太学贤士之关,选才尤遴。
滥及不腆,敢谓无因。
此盖伏遇某官秀气横霄,英标冠世。
读书不再,已俯拾于贤科;
游刃有馀,复屈留于卿位。
胸中云梦,皮里阳秋
以臧否人物为心,以推挽贤能为职。
如愚等辈,亦置门阑。
意欲同升,情几自代。
敢不韦弦其戒,冰檗其操。
上不负于清时,下不孤于素学。
为知己而死,敢持向背之心;
有惇史以传,誓立轩昂之节。
寿王苏州 宋 · 张嵲
七言排律 押东韵
维昔高堂讲射蓬,瑞云吹不散薰风。
十分正满冰轮一叶将飞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阀,馀休几世积阴功。
光芒孕秀星沦昴,神物储祥岳降嵩。
淮水筮灵芳裔远,蜀江波与庆源通。
传家自有调元手,许国常输露胆忠。
节劲不凋霜后,气豪长吐雨馀虹。
金堤护扫河循道,兰省分曹宿在穹。
铜虎屡扬飞盖皂,木牛多足太仓红。
朝班入簉鹓鸿列,京尹频令狴犴空。
暂缀汉庭安世橐,来临吴国馆娃
民安泰伯封疆外,日在韦侯啸咏中。
赞寿一炉金篆籀,捧觞千髻玉玲珑。
桃开坐阅三千岁,梦当占十八公
日望锋车歌九罭,时韬组甲咏车攻。
如君江左王导,有客河阳石洪
甄冶从来收朽钝,涓埃殊未报深崇。
省台衮衮心何羡,旌旆摇摇思莫穷。
宾缀阻陪称寿斝,书缄聊复寄诗筒。
西湖十里荷花水,净洗觥船远祝翁。
上都大书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六、《九华集》卷一二
窃观近世外司庶府,辟召宾客,虽有古之礼而无其法,有其法而无其意。
至于比年则礼法意俱渐衰矣。
此无他,求之者名未甚优,而应其求者实有不副故也。
古者宾主之相值甚贵而不骄,甚贱而不謟,奔走不惮而慕义无穷,岂为势利回哉?
虽区区之唐诸道幕府温造处士来,石洪山人显,未尝闻曰某资未入,而某格未合也。
故唐末辟召之礼与其法意犹雍容可睹,不若今时漫漶纷沓而俱亡也。
路帅臣监司之客,不惟人品之论,而惟资格之拘,不然则以势却者也,不然则以利倾者也,不然则亲旧桑梓之私者也。
其有卓然才行温实主者,欲首荐而不得,则辄拘资格乃止,故曰辟召之礼与法意渐衰于此耳。
先生特立独行所以自为者,皆前修之典刑,进退不依乎势,卷舒不袭乎时。
是以虽某之不肖,一旦获受知,列于门下,使某名字暴于蜀而不愧者,知先生有以取之,皆非取之近世资格势利者也。
凡古之辟召,礼法意三者已粲然而陈前矣。
在上者养待之甚优,在下者名实之不副,某夙夜无以处此。
迩者又蒙许贡以辟书而达之二府,则是荒唐寂寞之音收录于夔,虽未必能中韶濩而已,可一警世之聩聩者矣,岂非某之幸,而亦蜀士者之劝也!
伏惟幸察。
晁制置1168年3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雪山集》卷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十年而受坎𡒄,殊无宦情;
一旦而得依归,顿有生意。
以半生之齿发,与百指之妻孥,寘在并包之中,托为生死之所。
某之平素,公所照知。
无内美与修能,有灵均正则
日遒尽而羲和不容于弭节,路曼修而望舒不亟于先驱。
伏念某神交吴下之一书,心醉汉中之数面,以此决策,翻然委身。
恭惟某官纲维鼓舞之神,而应以无方;
负荷英豪之气,而御之有道。
宏知驰骛于鬼神天地之表,博学经纬于帝霸皇王之间。
三代有其人,至秦、汉而不闻;
六经有其事,更荀、扬而弗著。
岂谓当代,乃生斯贤?
虽祖宗积累之使然,亦期运推移之至此。
顾两宫未满之愿,与四海同然之情。
有大功名,终落公手;
凡今人物,谁同此心?
傥不鄙夷,愿相料理。
恐事于此去矣,庾征西至迫殷浩以见从;
其肯为我来乎,乌大夫犹虑石洪之不至。
凡今日全家而求托,盖平时慕义以来归。
惟所控提,以之奔走。
颇有如此客,固未足以满怀;
乃能驾驭卿,亦何患于无势。
行将敛板,豫达空函
逢迎有主人,都无遗恨;
跪起如子侄,曷敢不恭?
南楼夜月之据床,北地秋风之分楫。
老子有兴之际,痴儿了事之馀,咏红莲绿水之风流,望黄色赤云之气象。
容司马之狂于方外,敢以此施于严尊
书记之名于壁间,庶来者得以观览。
乞诸军各置参谋官状奏 南宋 · 赵汝愚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四、《宋赵忠定奏议》卷二
臣伏观自古所命将帅,皆用王之卿士,极诗书礼乐之选。
近至唐世,凡雄边重镇,无不选任名臣,其功名显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其后如裴度李德裕,亦皆所至茂著勋绩。
惟我国家累世承平,将帅之任不逮前古,此非天之降材于今独异,亦由选任之际文武太分,以至是耳。
故虽有慷慨功名之士,皆无由习知军旅之事,而专于武勇者,则例以儒生迂阔,视为无用,此缓急之际,朝廷所以有乏才之叹也。
臣伏见唐之诸镇,皆许辟召儒生、学士,并参戎幕。
裴度淮西,用韩愈行军司马,此固不论;
若乌重嗣奋自行伍,亦能以礼罗致石洪温造二人,皆一时名士。
宾主之间,能两无疑阻者,良由当世之法文武并用,士大夫闻见习熟,故久自安之耳。
今沿江诸军,旧例有许置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去处,其职本在阶级之外,颇得唐之遗制,然皆夺于权要,或狃于私情,选任太轻,士亦羞鄙,望其高识远虑,遂能参理戎务,协赞军谋,难矣!
臣愚欲望圣明参稽古制,思为国家长久之计,于三衙镇江建康鄂渚兴州屯军多处,每军特置参谋官一员,如江池之类;
元未置主管机宜文字处,与增置机宜文字一员,使之与闻军事。
然非稍优其礼,则士不屑为;
非精选其人,则无益于事。
如蒙睿慈特赐采纳,其合理资任、人从、请给之属,并乞下有司详议施行。
庶几他日异材间出,为国家用,诚非小补。
林侍郎 宋 · 赵善括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七、《应斋杂著》卷二
恭审擢从方伯,进贰夏卿
几年寖远于朝行,公不为之少屈;
一旦径跻于法从,天独奖其孤忠。
惟道之高,故服者众。
邮音甫置,舆颂四驰。
恭惟某官焕乎黼黻之文,凛然冰雪之操。
穷羲经之隐奥,笑九师未得其传;
辩麟笔之谨严,视三《传》诚为可束。
至于扬历之伟特,乃其蓄蕴之绪馀。
学省郎曹,此才历块之始;
宰掾,未快抟风之程。
自一出于修门,遂五更于外服。
剖苕川、湓城,而列腾最课;
夔门湘水之棠,而正沸去思。
方易政于初潜之藩,忽诏还于清禁之列。
然今士论,又有公言。
谓归马盛时,夫岂劳征伐之掌;
而问牛当道,政所须调鼎之良。
伫宣制麻,即专宰席
某穷途久矣,薄宦萧然。
愧乏奇谋,曾玷石洪之入幕;
欣闻成命,妄希贡禹弹冠
敢恃殊知,冒陈迫悃。
幸仁人在上,傥不惜投手举足之劳;
庶孤迹有归,岂敢忘镂骨铭心之报!
代谢帅座启(契家子弟谢合尖)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三
尘埃委吏,夙依夏屋之万间;
造化全功,遂拜春风之一纸。
受知襞积,怀感轮囷。
窃以山巨源之念遗孤,吾闻语矣;
柳子厚之记先友,谁实图之!
非迟迟于救死之八珍,则浅浅于苏枯之一溉。
有如念故人之子,擢之于筦库之中。
成始成终,不进不止。
以此称于天下,岂当求之今人?
伏念某窥管识卑,挈瓶知小。
太史牛马之走,终觉驽庸;
读先人科斗之藏,卒无象似。
羌为贫而出仕,窘将母之不遑。
倚门之望既深,对床之欢亦废。
鸡鹜争食,难舒狷者之怀;
乌鹊无枝,渐作归欤之计。
岂谓荆潭之裴垍,首求瀍谷之石洪
总角丱兮,怜其进拜于床下;
厥齿长矣,不应曳尾涂中
假之宠灵,长其光价。
遂从数月,卒获四章。
譬如为山,实易亏于一篑;
志在流水,谁能写之五弦!
忽逢公车之交,遂合浮图之颖。
父书是读,果何有于家声;
儿事已痴,岂真明于吏治?
伏读八字,足华一生。
卵而翼之,所谓如天之福我;
颜之厚矣,未知何地以报公。
此盖伏遇某官藩屏重湖,准绳百吏。
坱圠播物,大钧运于无垠;
追琢成章,小子至于有造。
宣孟之无后,抚叔敖以如生。
褒华衮之一言,器蟠木于万乘。
遂令长往之兴,亦入旁招之储。
重惟此恩,将何以谢!
某敢不恪共尔位,惟既厥心?
我有二天,已幸厕七十家之举;
士更三日,犹希与八百吏之除。
李制机元龙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六
太白岷峨,知上佐
石洪之瀍谷,来托底寮。
漫期飞逐于溟鸿,敢耻弃馀之竹马。
斐裁手毕,敬控心期。
恭惟某官飞誉隐谹,掞材良实。
大科异等,一翁二季之相望;
钜典雄编,三史六经之可亚。
君陈父祖,固存世绩
越公儿郎,信有家风。
满腹精神,烛照数计而龟卜;
撑肠文字,日光玉洁而蛟翔。
若为碧落之功名,淹此青油之谈笑。
辟书荐墨,一飞皆可以冲天
檄笔幕谋,三进顾迟于及霤。
谅惟中幄,正借前筹
斟酌损益,必尽忠言;
治法征谋,抑有主出。
窃闻机筦,径即州麾
薄淮阳耶,宁更迂朱幡之驾;
谁踰仲卿者,会即趋丹掖之班。
某无挟而穷,不殖以落。
上青天而仰胁,顷逢三峡倒流
瞻白日于举头,还望九门而却走。
文翁剖符之再驻,许于思弃甲而复来。
旧政既幸于告新,大事又忻于从长。
岂无他人,不如同姓,后先两托于交承;
既见君子,庶几有臧,蚤夜一期于规诲。
江淮制干韡除监丞谢丞相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七、《翰苑新书》续集卷三四
乌幕充员,方骤通于闺籍;
雉工列属,更躐造于朝绅。
不三阅月之间,乃两承天之宠。
感恩踰分,拊己增惭。
切惟国朝立法之至公,人材循序而后进。
欲其脱选,必限以六考而举以五员;
至若转丞,非内之列院则外之诸郡。
纵有特颁之殊渥,亦难尽越于常规。
盖须得百年几见之人,乃可称一岁九迁之命。
讵容异数,猥及凡材。
如某者禀质颛蒙,赋材迂滞。
蚤记教忠之训,未知造道之方。
摘句分章,粗耻空谈而无用;
陈力就列,岂敢大言以为欺。
容貌不能以胜衣,智略何有于凑辐。
适英主际中兴之运,而遗黎怀内附之思,遂令白面之书生,往赞碧幢之元帅
虽戎政无能为役,然君命宁敢辞难!
齐人归疆,正可闵离离之
周行多士,讵容伐坎坎之檀。
敢图禀议之来,荐沐超迁之宠。
甫离七阶之选,遽参贰监之联。
家人盖有严君,昔居是职;
痴儿未了公事,乃世此官。
既材能不及于中庸,又名实未孚于上下,挈提至此,称塞谓何!
恭惟某官命世宗工,爽邦硕辅。
积十五年秉钧之绩,成七十城凭轼之功。
谓明王立政惟人,当广开于涂辙;
宰相代天理物,难纯用于规绳。
将收度外之材,用作边隅之气。
必使蒙皋比以出,姑为买马首之谋。
故略等夷,特加简拔。
某敢不仰衔恩意,退激懦衷?
指心誓报于宠灵,临事益思于忠力。
得人朝廷,得人幕下,无愧石洪温造之流;
遇我国士,遇我众人,明辨中行、智伯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