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颜仁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诸公送苏屯田诗序1053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武溪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今天子皇祐纪元之四年,广源州蛮入寇岭南,燔毁一十二郡,杀三郡守,驱掠吏民,还据邕州
王师数万讨之,明年,大败蛮众,留屯万人于边,凡民之供役,运粮饷,完城垒,未得休息。
明年改元至和,诏以田曹副郎苏君梦得广南西路转运使
转运职,缓于期会,则军用或窘;
急于聚歛,则民力益困。
必须周才通人,乃称其任。
初,政府以资叙进拟数人,上惩其苛细,并却之,及见梦得姓名,遽可其奏。
梦得正直自守,上知其名,故自陕右越录见徙。
乃知吾君之爱抚远民,不独专于利权也。
相国太师杜公,弼谐元老,叙朝廷任贤恤远之意,著于篇咏;
宾客王公,当世宿儒,龙图包公,在朝清德;
殿丞王君,后来文杰,并辔其作,以宠斯行。
其年十二月,君下车,出诸公新什为示,故直叙所闻,以刊于石。
熊侍郎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二、《龙云集》卷一八
侍郎阁下:某二年于兹矣,相与士大夫耳传口诵,凛凛皆黄卷中不朽事业,则窃伏大君子下风之日不谓不久。
日望徐动之前尘,间厕属厌之豆觞,解剔羁缰,使得与载后车者伍而进,则获睹大君子之标置矩裁不谓不熟。
玉除紫闼,翰动当日之敏手,人谓出常杨上远甚,此文杰也。
今兹咳唾洒瀹,方复区区后进无闻焉者之为恤,虽其芜音累句,尚使罗列而进,犹蓬行者之荫华榱,春鸢秋螀之感气变而移,则辱大君子之教不谓不至。
而某方杜气锄色,钳喙缩脰,初无一言慁左右也。
夫以填膺集臆,欲发不忍之片言,而侵寻熟视,就更一再见之岁月,曾不得自比于鸣霜之钟,写润之础,若某者非直聋瘖也,徒以韵不绝俗,材不举远,未有以自致尔。
长年学宫,惟白简是亲,若所谓明白功状,则无毫分略与他吏齿者,此岂缀人念者耶?
之衔辔,未尝一日不加乎众马,而于此有帖耳长鸣,伏皂不试之遗力。
刳圆削方,缶而虚,甗而剜,或瓽或盂,变苦窳而入河滨之陶者,不知其几,而于兹有钧末之泥,独不得移质乎瓴甋之后。
若是而有言哉,希不为狂妄且不切也。
且世事虽复万态尽然,顾其间容有一二出于不得已者,今岂泯默时耶?
重念岁阴将残,吏考行复一书,阁下一日拥传北引,副天子倚注眷瞩、入当钧席,而某终未获效犬马之报称万一以出门下,是为与此方谒赐之民长抱无涯之恨也。
人必曰:是尝窃伏大君子下风之日久,而气类不比者也;
是尝获观大君子标置矩裁之熟,而得貌待者也;
是尝辱大君子之教每至,而卒摈斥者也。
虽某亦将曰:窃伏大君子下风之日如此其久,而气类不比,是必不肖人也;
获睹大君子标置矩裁如此其熟,而得貌待,是必以外物畜也;
辱大君子之教如此其至,而卒摈斥,是必异时得谴之深也。
如此,则后虽有怜者,尚谁肯出力耶?
求不为弃人,不可得已。
请试以此行占之也。
今夫道太行九折,趋羊肠孟门,马牛汗鞅,箠策交下,辀摧轴折,百夫鱼贯,邪许求前,而寸辙不运,此车之阨穷处也。
一日还辕改辙,梁宋临其前,齐鲁出其后,是车也,势若流水,声若疾雷,不俟脂辖砥轮,而百返不挠,则恃有经涂九轨为之通道故也。
瞿唐吕梁,下走百仞,磨滃洄洑,震掉百怪,楫师棹工,至焉者往往夺气褫魄,𥈭眙而不敢前,此舟之阨穷处也。
一日斩繂挂席,转而之吴楚,是舟也,绝冲波,骛跳沫,运万石之重,犹航一苇于天末,则恃有洞庭彭蠡为之通津故也。
夫舟车故无情物也,其通塞乃如此,况有情而人者耶?
某之言尽此矣,阁下其亦忍使长为羊肠九折,与夫瞿唐吕梁之阨穷哉?
将道之经涂九轨,浮之洞庭彭蠡也。
惟所以去取之。
某再拜。
建王 宋 · 史浩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风剪水出云来,著处为花是有才。
柳絮压盐知句丽,银杯逐马看朝回。
已开谢砌俱堆玉,不信何郎只咏
梁苑词华萃文杰,笑渠楚国赋阳台
周丞相观文潭州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一、《鄮峰真隐漫录》卷二五
审元圭命衮,方纡昼锦以荣归;
絺冕篆车,旋拜明纶而特起。
帅垣之重寄,冠书殿之隆名。
叠此宠光,允为盛举,谅深庆慰。
恭惟判府安抚少保观文丞相国公,道尊德贵,行显名彰。
浩浩苍苍,以李、杜、韩、柳之文杰
浑浑噩噩,作虞、夏、商、周之训词。
不出数年,爰登三事。
代天工而居鼎食,扶日毂以丽璇霄。
宜盘礴于中书,遽徜徉于绿野。
忠信获罪,彼徒肆于风波;
礼义不愆,吾何伤于日月?
刚方之操不易,圣神之眷益坚。
果凝宣室之思,复兆傅岩之梦。
遂颁一札,暂总十连。
红旆碧幢,耸列城之风采;
朱幡皂盖,畅万谷之阳和。
伫膺再入之荣,永辅重明之治。
某受知有素,德尤深。
昔荐士以报恩,已蒙天奖;
今飞缄而叙旧,益认岁寒。
赞善之私,名言莫既。
曾原伯大卿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八、《鄮峰真隐漫录》卷四三
伊昔东鲁,秀萃山川。
莱芜郕伯,奕叶生贤。
跨汉历唐,寂寥千年。
迄于我宋,衣钵始传。
惟公有尊,道德纯全。
文杰昭代,炳炳遗编。
公为冢嗣,风烈隐然。
忠孝蕴蓄,亦辈渊骞。
出拥星轺,主意备宣。
归联月寺,谳议无冤。
谓宜持橐,亟上甘泉
力以所学,陈于王前。
云胡小疾,医莫能痊?
仁者不寿,孰诘彼天?
尤可念者,庭方殖
想公赍志,此恨绵绵。
幸今棣萼,阔步英躔。
晨昏定省,得奉周旋。
公其瞑目,脱屣尘缘。
逍遥世表,造物差肩。
顾我与公,雅相知怜。
兹聆讣音,中实怛然。
匍匐往救,膂力既愆。
寓哀一奠,心折涕涟。
寄居为诸学职庆寿致语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一、《鄮峰真隐漫录》卷三七
年弥高而德弥卲,雍容雅重于老成;
行益显而名益彰,惇尚是繄于先达。
萃群公而宴喜,承故事以流传。
式当稀有之年,咸介既多之祉。
某人锦囊文杰,绛帐经师
虽淹庠序之齑盐,实是乡闾之领袖
未嫌雪发,共餐商岭
将见蒲轮,并起渭滨之钓。
某官诚存贵老,志在移风
昔为同队之鱼,今作还家之鹤。
爰开雅会,用庆遐年。
遏行云,尽是骚坛之珠玉;
谈欺吐屑,莫非仙里之衣冠。
况皆鲸吸百川,何惜山颓于四座。
某叨居乐部,获奉名筵,不揆荒芜,敢呈口号:
朝来太史上宸廷,为说东鄞集寿星。
已把湖山供笑乐,更催歌舞看娉婷。
蓝田有玉应千岁,韦室专门秪六经。
接武定应成福禄,介眉何惜醉修龄。
贡院纳凉分韵得湖字1154年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突兀千间屋,清凉五月湖。
人才此涂出,暑气坐中无。
虎榜唐文杰,雄风楚大夫
相期游广厦,慷慨论唐虞。
诸公廷对甫迩复用前韵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清源紫帽发英灵,万斛词源水注溟。
遥想恩袍动草色,定知喜气彻天庭。
名高虎榜唐文杰,人半云台汉列星。
累月笞儿几翁妪,夜深灯火督穷经。
陈提刑挽词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我守桐城奉祠,登堂犹恨识公迟。
心劳抚字阳司业,狱喜平反隽不疑
头白不忘文字乐,室清宜作子孙规。
棣华玉润皆文杰,潜德幽光发妙词。
孙尚书张紫微帖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八、《梅溪先生后集》卷二七
孙公尚书四朝文杰,张公紫微当代才子。
孙尤长于简尺,张翰墨妙天下。
某晚辈,恨不识尚书公。
比守霅川,得公二书,时年几九十,而词源笔力不衰如此。
张帅长沙,某移书求贡院字,笔画雄健,用于湖、泉二州,观者壮之。
其所答书词俱绝。
明年,二公皆在鬼录,某既不获瞻尚书之履,又嗟紫微郎之不永世,见其迹,思其人,轴而藏之。
欲刻未果,石似之察判见而喜之,假之以归,刊于其家,以广其传,可谓乐善好事矣。
乾道六年三月庚午,书于泉南郡斋。
泉州新修北楼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六、《梅溪先生后集》卷二六、乾隆《泉州府志》卷一二
温陵之有北楼,犹武昌之有南楼也。
楼阁台榭之在天下,以南北名者多矣,而二楼之名独著,得非因人而重邪?
南楼庾公重,北楼以欧阳四门重,然庾有污人之尘,君子耻道之,不若欧阳氏以一代文杰联名韩、李诸公,真足以重兹楼也。
乾道四年冬十月至郡,越数日策杖州宅之北,有屋将压邪,众木以支之,询之乃北楼也。
惕焉不敢睨,矧敢登?
有碑尘如积,漫不可读,乃四门所作之记。
叹息久之,郡舍老而弊,宜修者非一椽,然莫急于兹楼也。
第视事之始,方问民疾苦,土木之役非敢先。
郡多飓风,日惟倾覆是惧。
明年春二月贡院秋八月落成,得馀材,始命工葺之。
冬十有一月丁卯,董役者以讫工告,与同僚三四辈登而四顾,山川城郭之富尽在目中,亦一州之壮观也。
既相与赋诗,又为之词曰:
闽南有州,北墉有楼,席侯肇谋。
发挥以文,楼乃有闻,欧阳四门。
载建载修,克绍远猷,郑吕二侯政和间郑南建绍兴间吕用中重修。)
岁月浸久,楹腐桷朽,伊予来守。
偶岁之丰,时定之中,乃鸠尔工。
材即其馀,费节其虚,踰月如初。
泉山之状,桐城之壮,可登以望。
身焉南极,心焉拱北守臣忧国。
匪遨匪游,风观瘼求,守臣登楼。
民淳俗朴,灾害不作,登焉斯乐。
风俗惰媮,闾阎恨愁,登焉则忧。
居而官理,登时民喜,登斯无愧。
鲍以道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六、《文定集》卷九
子游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有地百里,固古人之所不敢苟也。
永嘉鲍以道彊学博闻,乐善不倦,而疾恶如恐不至,阨贫而不悯。
部使者闻之,使摄临海县,而以道岂为贫者哉!
昔者黄鲁直问政于山阳徐仲车徐仲车曰:「为政之务,虑不厌熟则寡过,睦僚佐则事举」。
鲁直报之曰:「大雅之为人远矣,立参于前,坐倚于衡,何日忘之」?
呜呼!
应辰诵此言久矣,以告以道。
以道曰:「虑熟寡过则诚所未至,睦僚佐则吾固优为之」。
夫君子自以为不足而优于天下。
正子为政,孟子所以不寐也。
仲车之言简而直,鲁直以一代文杰而服膺之若此者,诚有味其言也。
惟以道于未至者求所以至之,于所优为者不怠焉,然后知「立参于前,坐倚于衡,何日忘之」者,不徒一时言之耳。
临海之民,尚有望哉。
问古今文章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二
工以器为主,贾以财为主,文章以气为主。
甚矣,文章之作,步骤驰骋,抑扬高下,无非气使之然也。
其气充者其文杰以壮,其气削者其文局以卑,轻浮而骄吝者必无浑厚之辞,褊刻而峭急者必多险谲之语。
汪洋大肆,决非肤浅之人;
磊落不羁,决非骫熟之辈也。
是故文章不关于所学,而关于所养。
人君欲成一代之文,必先教养其文气;
君子欲自为一家之文,必先涵养其文气。
切譬天地之于万物,风以嘘之,日以烜之,雨之所润,露之所滋,生育长养,各极其至,然后万物林林以生矣,一代之文系乎人君之教养者似之。
人之于一身,调其饮膳,防其邪僻,顺阴阳以出纳,时昼夜以寝兴,呼吸营卫,各得其宜,而后四体怡然以适也,一家之文系乎君子之涵养者似之。
昔者三代之时,有学校以乐育,有师儒以训迪,有仁义以渐摩。
奇言在所禁,惧或有以隳其气也;
行在所诛,惧或有以汩其气也。
彼其一时之文,书而为《诰》、《誓》,诗而为《雅》、《颂》,自今观之,有如太虚寥廓,万象毕陈,沧溟渺漫,众流毕会,岂不全且尽哉!
孟子之心不为富贵之所淫,不为贫贱之所移,不为威武之所屈。
鄙桓文而不道,惧有以驳吾气也;
羞管晏而不为,惧有以卑吾气也。
彼其七篇之文,包罗天地,轇轕上下,自今观之,有如云埽长空,略无微翳,埃空明鉴,绝无纤疵,岂不醇且粹哉!
惜乎三代而降,世无教养之君,故文章之气缺裂而不全;
孟氏而后,世无涵养之人,故文章之气驳杂而不粹。
议者乃曰,后世之文所以不三代如者,非文之偏,时不古也;
后世之文所以不孟氏如者,非文之靡,人不也。
呜呼,古今有异世,而文章之资世者初无先后之殊;
天下有异人,而文章之在人者初无贤否之别,直顾其胸中所养何如耳。
三代而下,教养天下之具安在哉?
黄金百镒,唾视于氏之口;
白璧一双,芥拾于虞卿之手,时则士气弊于纵横。
摆脱世故,笑文王之克勤;
纵弛礼法,蔑圣人之名教,时则士气溺于虚浮。
唐以辞章取人,其鹤膝蜂腰,锦心绣口,非不可喜也,然取青媲白,骈四骊六,则破天下之文气矣。
汉以经术造士,其敷畅儒雅,缘饰吏事,非不有得也,然阿附取容,谄谀顺旨,则溺天下之文气矣。
噫,文章缺裂一至于此,不如三代之全且尽无惑也。
孟氏而后,操修涵养之人几何人哉?
供奉翰林而醉饮于市,以亲近不容而敖放不检,则李白所养无足道。
封事之书肆处士之大言,鵩鸟之赋写悲忧之隘量,则贾谊所养无足取。
不在六经,皆请绝之,仲舒似雅正也,然《玉杯》、《蕃露》不免灾异之习,则文气荡矣。
书非圣贤,有所不观,韩愈似渊源也,然《读墨》、《原鬼》不免巫怪之谈,则文气失矣。
噫,文章驳杂一至于是,不如孟氏之醇且粹无惑也。
虽然,后夔之意不作,世未尝废乐,伯牙之琴不鼓,世未尝绝弦
何者?
世虽古今,人虽先后,而理则一耳。
孰谓三代之文止于三代,而非后世所可侔;
孟氏之文止于孟氏,而非后世所可及耶?
我国家崇儒重道,右文阐化,垂三百年,上之所以教育人材,下之所以涵养术业,洗异世鄙陋之气而一空之。
是故元祐之文究极乎天人事物之归,熙丰之文根本乎性命道德之理,虽三代之全盛,不过是也。
六一《本论》,断断乎生民之谷粟;
眉山《衡书》,凿凿乎治国之药石,虽孟氏之醇粹,不过是也。
师问俯逮,方且以是策诸生,顾愚何言哉?
抑又闻之,三代之时,非徒王公大人为能文,虽小夫贱隶、妇人女子,发言吐辞,有世之老师宿儒刻齿不能到者,此其所以全且盛也。
西汉之相止于号令可述,而班固遽许其同风三代,乌足与论三代耶!
孟氏之书非徒权谋变诈绝口不道,观其辞万钟之禄,弃齐卿之位,殊不动心于轩冕之傥来,此其所以为醇且粹也。
韩愈三书之献,不无嗅饵舐痔之态,而史臣且谓其齐于孟轲,乌足与论孟轲耶!
然则使一时之文如三代之全盛,一人之文如孟氏之醇粹,尤当致谨于此,不识执事何如(《诚斋策问》卷上。)
人:原脱,据上文补。
赵民则提刑少监1202年4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七、《诚斋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呜呼!
淳熙季年,天区丕平。
文杰武英,凤翙鸾停。
孝宗当宁,顾瞻在廷。
孰为右贤,孰为左亲,孰为宗盟,帝省其名。
周诹九宾,独无为城。
天颜不怡,爰诏迩臣。
麟趾之良,各举二人。
肃肃萧公,台斗宣精。
有鹗其表,先生是亲。
王言如纶,擢贰匠卿。
来仪班,其人玉冰。
咸属之目,老成典刑。
崇论川流,名章霜清。
谈者推表,双止德麟
世无东坡,孰价厥珍?
人为国贺,公则我颦。
我武丹墀,我心白云。
月哦风呻,猿崖鹭汀。
帝留不能,出节湘衡。
荐谳庶狱,于彼瓯闽。
琚瑀珩璜,大锵厥鸣。
焚秘,甫、白收声。
竟解其组,归卧柴荆。
凤山其嵘,锦江其琤。
颍滨之神,山谷之灵。
于胥斯朋,于胥斯赓。
剑池之蕖,丹井之醽。
我以吾醒。
一世仰止,鸿飞冥冥
既五其福,盍千其龄。
有北者风,吹彼衋心。
维孟之,辰乎何辰。
月弨其弦,奄奠两楹
门人小子,沲若涕○。
高安语离,倏逾一星。
谁谓此别,契阔死生!
走也耄矣,维疾之婴。
縿幕远而,罔克骏奔。
有渍其绵,有觓其觥。
有沥其恫,先生是听。
呜呼哀哉,尚飨!
三山送楼干 南宋 · 陈宓
 押真韵
九仙山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骢马,酌酒况复违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怀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声色尘。
鲸呿鳌掷擅文杰,撑腹万卷笔有神。
妙龄卓冠兰宫士,便合褰裳要路津
玉堂三事(原误作字)久虚职,宪幕两载留南闽。
平生避名如避寇,诸公讵肯遗奇珍。
显亲急欲贲泉壤,襆被路马趋严宸。
囊中之方久不试,小试疲瘵苏斯民。
自惭草木非君味,倾盖一见情何亲。
金篦时为发膜翳,淡交耐久如
悬知后会近可卜,暂时分披仍逡巡。
丈夫万里耿相望,所要守道全其真。
准拟千钟浇此恨,却恐烂醉污车茵
广寿长老文杰说嵩溪偈 南宋 · 李涛
 押庚韵
隔江招手见高亭,来谒嵩溪听水声。
纵是远公不出,也须强起送渊明
东流尹陈公挽词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梧溪集卷三
公讳文杰汉卿默斋毗陵人也父业医母张氏怜其好学每质簪珥奉师会宜兴钜室蒋竹径病公侍父往就留其塾卒业久之客有寓公过蒋一见纳为友寓公赴浙宪使遂荐授庆元儒学正至则浙东帅重之俾二子从二子挟贵胄无弟子礼又群苍头臂鹰鹞日躏躤无度公麾苍头去弗听乃朴教二子曰吾授堂帖一通班官耳义犹受天子命天子有圣旨诸王驸马不得扰学校汝敢是乎因夺一大鹰纵之苍头走白其帅帅怒唤公众为公惧止之公曰吾有圣旨在竟往帅诘曰纵鹰有之乎公曰鹰不纵帅有罪具言云云帅竦立曰是爱我也遣苍头出谢竟护公归既辟为其掾一郡大惊满考除本学教授再辟掾淮东两浙运司知事丁母艰服阕改江阴知事三载擢东流尹推赠父宜兴判官宜人即谢病归逾年卒寿六十九先是公长郡幕里人殷数请托先君拒绝之殷衔恨诬行赂告分宪属公逮系公复宪官典史王某者清谨人也杰交其子逢亦未始识一面万万无是事惟体察之宪官韪公言独不问后逢见公于家无一言及之其平生行义率类此公负诗名监丞陈公旅以兄弟礼最亲善尝志其母宜人墓子在有文学遭乱忧悸死孙一
东流家本医,少贫困闾伍。
卖药粗给身,力学忍刺股
祖莹良苦志,黄宪早称许。
参术收狄笼,芝兰羞谢墅。
绣衣骢马郎,遂有茂才举。
寻典四明教,弦诵喧两庑。
元帅勋旧臣,遣儿授训诂。
其奴臂鹰鹞,躏躤圣宫宇。
毅然掣锦绦,麾去莫敢侮。
同舍为公惧,公且白大府。
帅叹礼遇加,擢掾器三语
再迁东淮阃,参赞妙材谞。
郗超幕两登,单父琴一鼓。
先茔罢焚黄,长啸即解组。
桑榆晚留景,奄忽悴风雨。
送丧阻范式,能诗失阮瑀
忆昔忘年交,瓦缶视钟吕。
虞揭欧黄辈,恨不与披睹。
间话良天时,盆缲罄馀绪。
况于鲁连义,历历在肺腑。
遗孤丧乱中,揆分合予抚。
呜呼同漂零,清秋益愁伫。
答陈生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孟春献阳序,愁云变阴节。
迅雷厉宵轰,飘风中野烈。
端居多所怀,良晤阻江澨。
含毫折玄胶,临楮不能缀。
君子笃弘义,倡言慰饥渴。
薄宵悲樊翰,修途勉驰辙。
灵源浚匠心,倾波砥文杰
明堂久榛翳,登歌谢绵蕝。
如何缔旷期,及予惭薄劣。
南溟纳细流,东山览丘垤。
永佩如兰言,无令后鸣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