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古今文章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二
工以器为主,贾以财为主文章以气为主
甚矣,文章之作,步骤驰骋抑扬高下无非气使之然也。
其气充者其文杰以壮,其气削者其文局以卑,轻浮骄吝者必无浑厚之辞,褊刻峭急者必多险谲之语。
汪洋大肆,决非肤浅之人;
磊落不羁,决非骫熟之辈也。
是故文章不关于所学,而关于所养
人君欲成一代之文,必先教养文气
君子自为一家之文,必先涵养文气
切譬天地之于万物,风以嘘之,日以烜之,雨之所润,露之所滋,生育长养,各极其至,然后万物林林以生矣,一代文系人君教养者似之。
人之于一身,调其饮膳,防其邪僻顺阴阳以出纳,时昼夜寝兴呼吸营卫各得其宜而后四体怡然以适也,一家文系君子涵养者似之。
昔者三代之时,有学校乐育,有师儒训迪,有仁义渐摩
奇言在所禁,惧或有以隳其气也;
行在所诛,惧或有以汩其气也。
彼其一时之文,书而为《诰》、《誓》,诗而为《雅》、《颂》,自今观之,有如太虚寥廓万象毕陈,沧溟渺漫众流毕会,岂不全且尽哉!
孟子之心不为富贵之所淫,不为贫贱之所移,不为威武之所屈。
桓文不道,惧有以驳吾气也;
管晏不为,惧有以卑吾气也。
彼其七篇之文,包罗天地轇轕上下自今观之,有如云埽长空略无微翳,埃空明鉴,绝无纤疵,岂不醇且粹哉!
惜乎三代而降,世无教养之君,故文章之气缺裂而不全
孟氏而后,世无涵养之人,故文章之气驳杂而不粹。
议者乃曰,后世之文所以三代如者,非文之偏,时不古也
后世之文所以不孟氏如者,非文之靡,人不也。
呜呼古今异世,而文章资世者初无先后之殊;
天下异人,而文章之在人者初无贤否之别,直顾其胸中所养何如耳。
三代而下教养天下之具安在哉?
黄金百镒唾视氏之口;
白璧一双芥拾虞卿之手,时则士气弊于纵横
摆脱世故,笑文王克勤
纵弛礼法,蔑圣人名教时则士气溺于虚浮
唐以辞章取人,其鹤膝蜂腰锦心绣口非不可喜也,然取青媲白,骈四骊六,则破天下文气矣。
汉以经术造士,其敷畅儒雅缘饰吏事非不得也,然阿附取容谄谀顺旨,则溺天下文气矣。
噫,文章缺裂一至于此不如三代之全且尽无惑也。
孟氏而后操修涵养之人几何人哉?
供奉翰林而醉饮于市,以亲近不容而敖放不检,则李白所养无足道
封事书肆处士大言鵩鸟之赋写悲忧之隘量,则贾谊所养无足取。
不在六经,皆请绝之,仲舒雅正也,然《玉杯》、《蕃露》不免灾异之习,则文气荡矣。
书非圣贤,有所不韩愈渊源也,然《读墨》、《原鬼》不免巫怪之谈,则文气失矣。
噫,文章驳杂一至于是不如孟氏之醇且粹无惑也。
虽然后夔之意不作,世未尝废乐,伯牙之琴不鼓,世未尝绝弦
何者
世虽古今,人虽先后,而理则一耳
孰谓三代之文止于三代,而非后世可侔
孟氏之文止于孟氏,而非后世可及耶?
我国崇儒重道,右文阐化,垂三百年,上之所以教育人材,下之所以涵养术业,洗异世鄙陋之气而一空之。
是故元祐之文究极乎天人事物之归,熙丰之文根本性命道德之理,虽三代全盛不过是也。
六一《本论》,断断生民谷粟
眉山《衡书》,凿凿治国药石,虽孟氏之醇粹不过是也。
师问俯逮,方且以是诸生,顾愚何言哉?
抑又闻之,三代之时,非徒王公大人能文,虽小夫贱隶妇人女子发言吐辞,有世之老师宿儒刻齿不能到者,此其所以全且盛也。
西汉之相止于号令可述,而班固遽许其同风三代乌足与论三代耶!
孟氏之书非徒权谋变诈绝口不道其辞万钟之禄,弃齐之位,殊不动心于轩冕傥来,此其所以为醇且粹也。
韩愈三书之献,不无嗅饵舐痔之态,而史臣且谓其齐于孟轲乌足与论孟轲耶!
然则使一时之文如三代全盛一人之文如孟氏之醇粹,尤当致谨于此不识执事何如(《诚斋策问》卷上。)
人:原脱,据上文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