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松 北宋 · 宋祁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冒雪虬枝密,凌空麈影匀。
叶倾秦帝雨,华老宓妃尘。
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
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
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一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南国邻乡邑,东都并隽游。
赐袍联唱第,命相见封侯。
念昔趋黄閤,相看笑白头。
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刘丞相挽词二首 其二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连章相府辞荣宠,拥旆名都出镇临。
年少已推能宰社,乡人终不见挥金。
长蛟息浪归帆稳,乔木生烟蔽日深。
平昔家庭敦友爱,可怜松槚亦连阴。
谢刘莘老寄玉堂集序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〇四、《乐全集》卷三四、《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六
某在仁宗朝,庆历初知制诰。时夏戎绎骚,兵难连岁不解,奉使谋帅,多出西垣,迁除更践,鲜得安其职者。某白于朝,请得专典词命,执政者亦欲见留,故丝纶之地,演润独多。历二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寻改御史中丞。未几,复以禁职充三司使。久之,免邦计,得请,遂还禁林。后改端明、侍读、龙图阁学士,十易藩镇。英宗治平中,复召充学士承旨,辞不得命,又还内禁,居玉堂东阁(《翰林盛事》著玉堂东阁谓之承旨阁。)。自惟孤陋,三入承明之庐,暇日阅两禁词册,因俾两院史翻录前后所当内外制告、命令、书诏及禁中诸词语,类次为二十卷。虽思致荒浅,不足为文章风体,然国家典册号令,至于史牍所载,亦有以美教化、厚风俗、示劝戒者,非徒为之空文而已也。玉堂者,太宗皇帝神笔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揭于中楹,备于翰林旧志,故以命篇云。
熙宁经筵论荐司马光等三十三人章藁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端明殿学士、右谏议大夫、集贤院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司马光,素有行实,忠亮正直,以道自任,博通书史之学。可备顾问。端明殿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知许州韩维,器质方重,学亦醇正。知尽心性理之说,得道于内,则可以应物于外矣。翰林侍读学士、宝文阁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吕公著,道德醇明,学有原本,事君以进贤汲善为己任,可谓知务矣。三人者,皆股肱心膂之臣,不当久外,乞诏还词苑,或居经帏,日侍燕闲,论思献纳。
学士有博学通典故者: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知杭州苏颂,记问博洽,长于史学,国朝典故,多所练达。所学,宋敏求之比。宜编撰检讨之任。
馆职有学行器识可备侍从者:右司谏、直集贤院孙觉,素有乡行,明经术义理之学,端良信厚,可以镇浮厉世。尚书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知齐州李常,性行醇正,兼治经术,久补外官,有循良之政,可比于觉。尚书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和州范纯仁,器识通明,忠义骨鲠,其才足以济大事。三人者皆可充近侍耳目之官。
馆职有文学可为词臣者: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河中府苏轼,豪俊端方,所学虽不长于经术,然子史百氏之书,无所不览。文词美丽,擅于一时。居官敏恕,尤通政事。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权知洪州曾巩,以文学名于时,人皆称其有才,然其文词近典雅,与轼之文各为一体。二人者皆词人之杰,可备文翰之职。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孙洙,博学能文,才识通敏,所守亦端,可充文翰史臣之选。兼明世务,通晓民政。近蒙进擢修注,深厌士论。
馆职有学行端正可以擢居清要者:秘书丞、集贤校理王存,学行素著,方重有守,不为势利所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判武学顾临,才豪而气刚,兼有识略,乐义尚贤,喜于闻过,可属以危难之事。秘书省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林希,少有文行,明敏劲正,学亦该博,长于记问,可与编撰检讨之职。
谪官未复职者:尚书右司郎中、分司南京李师中,人多称其有才,可当边帅之任。往岁近臣尝有论荐,其才它日为名臣。向因言事分务,若遂蠲洗,不惟责其后效,抑足以开言路也。尚书兵部员外郎傅尧俞,言事官以义去就,有古诤臣之风,不幸坐累褫职,未蒙牵复。太常博士、新差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胡宗愈,文醇行循,兼明经术,东南人士,多所师服。向以言事被谪,累经恩宥,未蒙复职。前秘书省著作佐郎王安国,材器磊落,文亦豪迈,可充词翰之职。向居罪废间,不忘进学,亦奇伟之才也。
京朝官、选人有学行才器可进擢台阁者: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签书应天府判官厅公事刘挚,性行端淳,词学渊远,若置之文馆,优游长育,必为远器。太常博士、崇文院校书、勾当宗正丞公事虞太熙,治经有行,端方自守,不茍于进,可充台阁之选。太子中允、监西京洛河竹木务程颢,性行端醇,明于义理,可备风宪职司之任。太子中允、权发遣淮南西路转运判官公事刘载,少治经术,兼有文行,可备台阁之选。殿中丞、新差充秦凤熙河路措置边事司勾当公事兼催督军须薛昌朝,才质俱美,持守端直,当置台阁,以养其才。久从机宜之辟,非所以处之也。秘书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张载,学行修明,养心事道,不茍仕进。西方学者,如载一人而已。若稍加优宠,所劝大矣。兴国军节度掌书记苏辙,其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辙自登第及中制科,凡二十年,尚在选调,未蒙褒擢。前台州司户参军召试馆阁孔文仲,性醇行粹,如不能言,发为文章,温厚正直,稍加长育,必为瑰硕之器。新差歙州军事推官吴贲,端良质实,少以孝行闻于州乡。治《易》、《春秋》之学,而文亦淳雅。尤尽心于民政,所至以惠爱称。前润州延陵县令吴恕,器识淳深,学通义理,若置之文馆,长育而成就之,可以与有为也。
常僚中才行器识可升擢任使者:尚书屯田郎中、知开封府太康县事林英,有才与行,安静详明,和而不随,直而无挠。尚书都官员外郎、监泗州河南转般仓孙奕,士行著于乡闾,节义信于朋友。外虽朴淳,而中实强敏。英奕所至,皆以善政闻,可谓循良之吏。使当一路,则可以厚风俗而安民矣。秘书省著作佐郎、监扬州粮料院林旦,才力强明,通晓民政,兼有持守,可责任以事。太常博士、新差监衡州在城盐仓邹何,操履端方,吏材通敏,久居务局,士论惜之。
小臣言事黜废有可矜者:太子中允降授大理评事唐坰,性虽轻脱,然才干明敏。向以言事被窜,两经赦宥,初监广州军资库,次移监吉州太和县盐酒税,又次移监杭州龙山税。流落远方,已是数年,愿特与亲民差遣,以来敢言之士。前光州司法参军、监安上门、英州安置勒停郑侠,向以狂言得罪,窜废海隅瘴疠之地,朝不保夕。小臣愚直敢言如此,是亦发于忠义,非陛下矜怜其志,而使得生还,谁复为侠言者(《古灵先生文集》卷一。)?
正文前有司马光、韩维等三十三人姓名,今略。
国子监雕印伤寒论等医书牒 北宋 · 郑穆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国子监准尚书礼部元祐三年八月八日符:「元祐三年八月七日酉时准都省送下当月六日敕:中书省勘会:下项医册数重大,纸墨价高,民间难以买置。八月一日奉圣旨:令国子监别作小字雕印。内有浙路小字本者,令所属官司校对,别无差错,即摹印雕版,并候了日广行印造,只收官纸工墨本价,许民间请买,仍送诸路出卖。奉敕如右,牒到奉行。前批八月七日未时付礼部施行」。续准礼部符:「元祐三年九月二十日准都省送下当月十七日敕:中书省、尚书省送到国子监状,据书库状,准朝旨雕印小字《伤寒论》等医书出卖,契勘工钱约支用五千馀贯,未委于是何官钱支给应副使用。本监比欲依雕四子等体例,于书库卖书钱内借支。又缘所降朝旨,候雕造了日令只收官纸工墨本价,即别不收息,虑日后难以拨还,欲乞朝廷特赐应副上件钱数支使。候指挥。尚书省勘当:欲用本监见在卖书钱,候将来成书出卖每部只收息一分,馀依元降指挥。奉圣旨:依」。国子监主者一依敕命指挥施行。
治平二年二月四日进呈,奉圣旨镂版施行。朝奉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同校正医书、飞骑尉、赐绯鱼袋臣高保衡,宣德郎、守尚书都官员外郎、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臣孙奇,朝奉郎、守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判登闻检院、护军、赐绯鱼袋臣林亿,翰林学士、朝散大夫、给事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宗正寺脩玉牒官兼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兼判秘阁秘书省、同提举集禧观公事、兼提举校正医书所、轻车都尉、汝南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范镇,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八百户臣赵槩,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八百户臣欧阳修,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特进、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庐陵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臣曾公亮,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一万七百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臣韩琦。
知兖州录事参军、监国子监书库(臣)郭直卿,奉议郎、国子监主簿、云骑尉(臣)孙准,朝奉郎、行国子监丞、上骑都尉、赐绯鱼袋(臣)何宗元,朝奉郎、守国子司业、轻车都尉、赐绯鱼袋(臣)丰稷,朝请郎、守国子司业、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臣)盛侨,朝请大夫、试国子祭酒、直集贤院、兼徐王府翊善、护军(臣)郑穆。中大夫、守尚书右丞、上轻车都尉、保定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胡宗愈,中大夫、守尚书左丞、上护军、太原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王存,中大夫、守中书侍郎、护军、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刘挚,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九百户(臣)孙固,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上柱国、高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五百户(臣)范纯仁,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汲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九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臣吕大防。
按:《仲景全书四种》卷首,明万历己亥赵开美翻宋本(转引自《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七)。
荐孙觉范纯仁等奏(元丰八年六月) 北宋 · 吕公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
臣迩具手奏,乞陛下广开言路,登用正人,此最为当今急务。臣尚虑陛下深居九重,未能尽知人才,辄敢冒陈愚见,以助收采。臣伏睹秘书少监孙觉,方正有学识,可以充谏议大夫或给事中。直龙图阁范纯仁,劲挺有风力,可充谏议大夫或户部右曹侍郎,使议青苗、免役、市易等法。礼部侍郎李常,清直有守,可备御史中丞。吏部郎中刘挚,资性端厚,可充侍御史。承议郎苏辙,新授察官王岩叟,并有才气,可充谏官或言事御史。臣诚见陛下有意更张,而阙人裨助,故不避狂妄,辄有论荐。更乞圣慈详择。
请选差近臣详定役法奏(二 元祐元年二月) 北宋 · 吕公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一三(第六册第五○二六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一
自来故事,朝廷有大议论,亦多选差两制或下两省定夺。近刘挚、王岩叟、苏辙数有论奏,恐涉嫌疑,惟宸衷裁择。
刘挚可作执政奏 北宋 · 吕公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
国朝自中丞入二府者,如贾昌朝、张升、赵概、冯京等例甚多。近年蔡确不曾历直学士以上职,自权中丞除参知政事。又章献垂帘,初闻姜遵劲直,自散谏议大夫擢枢密副使,当时谓之姜擦子。兼新定官制,御史中丞在枢密直学士、诸行侍郎之上。
王开府行状(《公是集》卷五一。)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五
《公是集拾遗》附孙星华识语引劳格谓:「《公是集》中有误收他人之作……又《王开府行状》一首,据《长编》元丰三年九月乙酉注,是刘挚作」。按劳格说是,今删文存题。
刘挚礼部郎中制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一、《元丰类稿》卷二○、《曾文定公集》卷二
敕具官某:《周书》曰:「不惟其官,惟其人」。则古今之正治,官得人固为急也。仪曹之于郎位,考择甚精。尔以学行器能,策名儒馆,宜升阶等,往祗厥服。朕方明于赏劝,以待群吏之成;尔尚懋于厥修,庶能康朕之事。可。
乞申敕州县依前敕差役劄子(元祐元年二月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六
臣伏见御批指挥,以臣近建明差役法,虑其间未得尽备,差韩维、吕大防、孙永、范纯仁专切详定闻奏。臣窃以免役钱之病民,自向日臣僚民庶上封事,及日近刘挚等奏陈,言之甚详,非独出一人之私意也。陛下幸用臣言,悉罢免役钱,依旧差役。诏下之日,中外驩呼,往来之人,闻道路农民迭相庆贺云:「今后这回快活也」。然则此令之下,深合人心明白灼然,无可疑者。其间条目未备,不能委曲尽善,固须有之。臣所以乞下诸路州县官吏令看详,若有妨碍,施行未得,即具利害擘画,以次上闻。诚以畎亩幽隐,南北异宜,自非在彼亲民小官,无以知其详悉,故令各具所见,指陈利害,所以尽下情、求民瘼也。非谓敕书一下,禁人不得复议也。俟其奏到,徐议添改,何后之有?要在早罢役钱、复差役,为大利而已。如构大厦,栋宇已立,虽户牖未备,可以徐图。今陛下令韩维等再行详定,考究利害,完补漏略,成就良法,固无所妨。但敕下已踰半月,州县差役,约以及半,方行遣纷纭。臣愚窃恐闻此指挥,谓朝廷前日之敕改更未定,或歛钱,或差役,尚未可知,官吏惶惑,不知所从,众庶失望,怨嗟益甚。必有本因新法得进之臣,乘此间隙,争言免役钱不可罢,因聚歛获功之吏,称旧条未改,督责免役钱愈急。是民出汤火、濯清泉,复入汤火也。伏望朝廷特赐申敕州县,言今来止为其间条目未备,令维等详定,所有差役,仰州县依前敕一面施行。候详定到事节,续降下次。免致于差役中半纷纭之际,令出反汗,人情大摇,实天下幸甚。取进止。
按:《司马公文集》卷五一。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一四(第六册第五○二六页)、食货六五之四○(第七册第六一七六页)。
奉诏荐举贤才奏(元丰八年六月)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续资治通鉴》卷七八
昨僭妄上言用人等事,寻准御前劄子:所奏职位卑微,如堪大任者,令具姓名奏入。陛下推心于臣,俾择多士,无复疑间。臣承命惶恐,惟惧不称,岂可阿私?窃见吏部郎中刘挚,公忠刚正,终始不变;龙图阁待制、知亳州赵彦若,博学有父风,内行修饬;朝请郎傅尧俞,清立安恬,淹滞岁久;直龙图阁、知庆州范纯仁,临事明敏,不畏强禦;朝请郎唐淑问,行己有耻,难进易退;秘书省正字范祖禹,温良端愿,修身无缺。此六人者,皆臣素所熟知,节操坚正。虽不敢言遽当大任,若使之或处台谏,或侍讲读,必有裨益。其人或与臣有亲,或有过失,臣窃慕古人内举不避亲,不以一眚掩大德,既蒙访问,不敢自避嫌疑,致国家遗才。自馀如新翰林学士吕大防、兵部尚书王存、礼部侍郎李常、秘书少监孙觉、右司郎中胡宗愈、户部郎中韩宗道、工部郎中梁焘、开封府推官赵君锡、新监察御史王岩叟、朝议大夫知泽州晏知止、朝请大夫范纯礼、知登州苏轼、知歙州绩溪县苏辙、承议郎朱光廷,或以行义,或以文学,皆为众所推伏。臣虽与往还不熟,不敢隐蔽。伏望陛下纪其姓名,各随器能,临时任使。然知人则哲,自古所难,况臣愚陋,加以屏居岁久,与士大夫多不相接,岂敢尽天下之贤才?伏望圣慈博加采访。如文彦博、吕公著、冯京、孙固、韩维等,皆国之老成,可以倚信,乞亦令各举所知,庶几可以参考异同,无所遗逸。
次韵次中寄莘老学士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曾见台乌朝夕飞,尚稽双凤浴天池。
远方随牒应难久,同好弹冠即有期。
佐幕暂来光右席,还家聊去植芳篱(自注:次中还吴葺居。)。
睢阳老尹钦才望,待看同升赞盛时。
又和次中答莘老见招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近甸无辞暂驻车,吴门虽好隔重湖。
且尝竹苑迎霜兔,休忆松江上钓鲈。
老见交朋尤眷恋,醉吟风月好踌躇。
广陵喜得贤宾客,簪履光华胜玳珠。
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其一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梁园寒早雪霏微,亲友将分一棹归。
客舍萧条风送柳,离筵凄惨酒沾衣。
霜台二妙君相继,幕府三端我所依。
况是汴渠今不涸,留连犹得奉音徽。
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其二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诗侣方逢梦与微(自注:白公书呼元刘为梦微,盖相亲之厚。),摅怀未尽遽言归。
正思玉鲙将登俎,应笑缁尘又染衣。
金石交情知不改,辅车形体自相依。
何时得遂江湖乐,薄宦牵羁甚纆徽。
赐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刘挚生日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苏魏公文集》卷二二
敕刘挚:曰离维斗,天生上才,出为王国之华,任属政纲之务。载临庆日,茂介寿祺,言颁燕饫之仪,用助祝延之会。今赐卿生日羊、酒、米、面等,具如别录,至,可领也。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门下侍郎刘挚辞免恩命不允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苏魏公文集》卷二三
敕刘挚:省所劄子,奏辞免恩命事,具悉。卿敏识周才,宣力中外,自预几政,屡告嘉谋。南省、西台,动为故事。擢居东掖,时乃次迁。惟兹喉舌之司,益重腹心之寄。亟就厥位,毋烦固辞,所请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守门下侍郎依前中大夫刘挚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苏魏公文集》卷二四
省表具悉。昔龙筦纳言,帝命惟允。在今台辅之任,兹惟喉舌之司。自西省而次迁,盖柄臣之更践。以卿儒林旧德,足以远继于古人;何其露奏陈情,乃欲固辞于成命?朕言已布,谦守难从。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