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吴致尧”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了翁墨迹靖康二年四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梁溪集》卷一六二
政和乙未岁尚书郎谒告,迎亲霅溪,时了翁天台通州,与之相遇于姑苏
一再见,有忘年之契。
后四年,当宣和之初,余以左史论事谪沙阳了翁方居南康
其族人陈渊几叟往见之,余因寓书通慇勤,且以序送,并致意焉。
既而了翁答书,辞意恳恳,至举狄梁公及本朝李文靖王文正二公事业以相勉。
予窃怪公相期太过,非所敢当也。
又后七年,靖康改元岁次丙午,天子初内禅,金寇犯阙,余蒙异恩,自奉常不旬日擢参大政,实总军旅之事。
踰月寇退,宗社以安,四方敉宁,叨处枢辅,追感知己,恨云亡,不及见也。
未几出使宣抚河北、河东两路,月馀而罢。
旋即窜贬,由建昌再谪川峡。
适盗据荆南,路梗,少留长沙,前京畿提刑王君以宁不知于何处得公答余书稿,独阙其首数句,示余,俾追思补亡。
慨念平生,为之流涕。
教授吴君致尧复出公墨迹数帖求余跋。
开卷读之,凛然如对面而听其亹亹之言也。
吴君尝从公游,笃善好学,因录余书序及公所答书并以遗之,以答其意,且见公知余之厚云。
靖康二年四月三日武阳李纲谨跋。
开远桥记 宋 · 吴致尧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九
介于湖湘南北閒,有两梅山焉。
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绳桥栈道,猿猱上下。
自五季弃而夷之,食则燎肉,饮则石,衣制斑斓,言语侏𠌯,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不能自通于中华。
神考武圣由,制自庙幄,乃遣中书检正章惇经略其地。
诏使往大沩山,使刘次庄因浮屠往谕其酋。
酋长扶氏解发稽首曰:「惟命是听」。
于是启禁焉。
天辟山川,神相桴鼓,斩而嘉林秀,徙石而寒泉冽。
旷野平林,可锄可耘;
急泷清濑,可渔可钓。
若有所待,以成太平开远之功也。
案,两山皆为县,而下梅山独据形胜,溪猺凭以为固。
宁乡毛渐往涖之,度岩险控扼处,建寺者五,意以为猺人畏罪福报应,因俗以教,使之赡仰而默化。
又即溪人祈祷之洞,请建观焉,赐名「洞天」。
设学校,联师儒,以作新之。
庶所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经略之初,观、寺与学,畀之革府之钱三百五十遣,给膏腴之田二千一百亩。
迹夫圣意宏远,革夷从夏,俾知迁善远罪,则暂费永宁之策,将有考也。
熙宁诏语,信如金石。
两山赋税,永不折变。
绍圣神武,均劳节役,计户据钱,仅二百万,而移于湘潭以补其不足者共三百遣。
于戏!
新民被累圣涵养宽恤之恩,何其幸与!
上方以善继善述为达孝,深仁厚泽,渗漉遣有,则区区臣子之心,所以仰承上意者,可弗至与?
爰为经营是桥,度木千章,乘流而下,民不知其劳也。
远通迩趋,小大竭作,修梁横楹,隐然雄峙。
虽溪潦涨流,无厉涉之病。
使行旅之北襄汉而南岭粤者,得通津焉。
至是工未讫十之一,值移舂陵,弗克成。
越明年冬,邑人重趼来舂陵以请曰:「桥告成矣。
畴昔之造诬夺邑者,天既大功鉴之矣,不辨自直。
某将还也,请名以记之,以慰远民之望」。
致尧应之曰:「令之适然去来,初不系辛苦休戚也。
虽然,若等之甘其食,美其服,邑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联之有什伍,教之有师儒,陶陶然利仁乐义以趋华风者,亦知出自熙、斓时。
启辟土宇,天地革也,照临无外,日月丽也;
德教旁敷,雷泽解也。
方今率由旧章以惠我新民,岁斓人和,相与出力,以成是桥。
开远之功,不可以无记」。
乃书其事以遗邑人,而系以辞,倘遒人采而献之,庶知江湖之远者有葵藿之心如此云。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四四,光绪十一年刻本。
文惠侯 宋 · 吴致尧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
崇宁三年秋七月戊寅,诏曰:「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昔有其人,是为不朽。
文庙柳州刺史,可封文惠侯」。
于是大司空丞相暨三省执政官顿首奉诏,颁诸南服,以慰民之思。
夫文无古今,其致一也;
俗无远迩,其化均也。
子厚视古如今,故能振一代之文而为之宗;
视远如迩,故能惠一方之俗而为之师。
其人远矣,遗风善政,凛然犹存,是以昭代崇显之礼益严,而民报事之诚弥谨。
呜呼!
子厚可以无憾矣。
孟子言:「人之有德、慧、术、智者,常存乎疢疾」。
盖其困于心而操心也危,衡于虑而虑患也深,则志全而气定,不为外物所袭,是其所建立卓乎其不可及已。
荀卿扬雄之于书,丘明、马迁之于史,杜甫孟郊之于诗,皆以穷而后工者也。
韩愈谓:「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未必传于今」。
无疑也,真知言哉!
致尧虽未获登侯之堂,拜侯之像,窃尝诵侯之文,思侯之政,而喜为南方之民道也。
乃为赞以寄柳州朱使君,庶附于《罗池集》之末。
其词曰:
志以帅气,如帅三军。
军帅可夺,我志独我。
困衡以作,惟德功言。
路且获奋,诎而克伸。
猗欤子厚,超轶离伦。
仕于有唐,籍通帝闉。
一斥湖湘,易麾海垠。
平心正气,谈笑遣纷。
天马脱羁,朝吴暮秦。
又如长河,浩浩东奔。
源守孔氏。
词媲皇坟。
既落芬华,乃复其根。
黎吏部,推以雄浑。
思轧庄骚,才迈卿云。
涵停郁积,式教远民。
不鄙夷之,是抚是循。
侯来之初,攻剽成群。
枹鼓笼铜,老壮愁呻。
至止期月,风移俗醇。
子严妇顺,屋美船新。
在昔孔圉,敏学多闻。
公叔同升,暨大夫僎。
考行称伐,诔之曰文。
申伯邑谢,南国式遵。
子产相郑,法则是陈。
允谓之惠,以诏德人。
猗欤子厚,亹亹温温。
贞符平淮,锵洋韶钧。
以柳易播,朋友归仁
除复质子,抑富纾贫。
蔽芾,不夭斧斤。
文惠具美,祀典攸尊。
鹅山巉巉,柳水沄沄。
荔丹蕉黄,苾芬。
钦于世世,有石祠门。
士民永思,典刑弗泯。
古今名贤,题跋评论。
按:《柳先生集》附录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