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斌老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
斌老:夏热,想侍奉吉庆,别来极奉思也。
即日必在孙逢原会学处,此老人勤学稳实,依之为有理,然常须自存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如相聚终日,作无义语及无益事,切自儆戒,勿为所党。
可惜少年才器可致远大,一堕此朋中,如入鲍鱼之肆,十年尚犹有臭也。
偶得杨伸笔,似可用,谩寄十枝。
戎州有所须,因书示谕。
四十道中废书,已晒成一昆崙矣。
乞优赠阵亡孙逢等劄子112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六、《梁溪集》卷五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勘会解潜统领人马于南北关遇贼,见阵相拒,所有获级并伤中阵殁之人,臣已指挥解潜具姓名保明申宣抚司,切待具奏推恩施行。
及访闻得使臣孙逢张逵首先入贼阵殁,委是忠勇可嘉。
臣亦已指挥解潜具事状供申,及差人遍于阵地根寻逐官尸首,如法殡埋,并具家属去处申本司,切待优加存恤,支与赙赠,及保奏朝廷,乞优与逐人本家恩泽,以为死士之劝去讫。
谨具奏知。
〔御笔〕当与赠节度使
其馀优与恩泽,疾速保明。
资州程使君墓志铭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方舟集》卷一六
资州程使君以疾卒于治寝。
在法,终于位则以官书,州之人爱使君,犹曰吾州使君云。
李石于民之一也。
公子师夔执经石门,用是走使以讣至,未几以弟援状以葬,葬缓铭亦缓,非他志也。
尝评公之文凡三变,始以经术,中以议论,终以叙述。
经术之文渊而旨,议论之文陈而肆,叙述之文理而尽。
凡向之以文字往来者,如大苏尚书公符、小苏博士公籍、喻驾部汝砺运副范公瓒、检讨邵公博使君日处其间。
其诸公之群从子弟执门生弟子礼者多名人,日沓沓说文不离口,而所得于渊源有自者,未论其人,文可知也。
如公,人犹以富贵功名期之,公亦自负以当世意,语温厚而气宽舒,学道之士君子也。
时固有阴忌而轧之者,公不为少屈,故以文自昌,而卒亦不达。
丁丑召官太学,朝路多知公,叶枢密公义问都御史公民望谓曰:「蜀秀如程君引重诸公,俾来此」。
而公以书来告曰:「诚有东下意,终不能随金帛之舟以幸捷出」。
既而被罪上峡,值公舟留一夕,饮酒赋诗,去来彼此无碍也。
公既得州,亦倅彭,书问不间断如昨,未几以讣至彭矣。
呜呼,士有艰于一进如公,而衮衮者肆焉,悲夫!
讳揆字端卿
始祖浚仪铎,唐末入蜀,家眉之武阳
曾大父贤良公讳希甫
大父沂,熙宁间以经学教授犍为,因为犍为人
父植,右承事郎,累赠右朝散大夫
宣和初博士宋公齐愈挈之入太学,补十舍,与赵雍姚孝宁熊彦诗王晞亮孙汝翼为同舍生。
博士孙逢者,倾迟公以为上庠之重。
未几以《春秋》科登建炎二年进士第,任彭州司户参军,试中学官潼川府教授
以十策干枢密张公浚奏差荣州军事推官
再除成都府学教授,循左文林郎,以举员改宣教郎通判泸州,转左奉议郎
丁父大夫公忧,服除,转左承议郎通判成都军府,除知昌州
未赴,丁母夫人忧,转左朝奉郎、知资州
覃恩转左朝请郎,感疾,致其事以卒,年六十一。
卒以隆兴二年某月日,葬以乾道五年某月日。
初娶黄氏,给事公哲之女,先卒。
再娶王氏,左中奉大夫咸之孙。
五子:长师契,从政郎,次师稷、师夔、师望、师岳。
三女,长适将仕郎何震,次适承直郎张仲坚,次适承直郎子然
公为政一切以推行所学为本,崇大体,略细故,爱民惜物为务,所至有能称。
崇学校以养士,蓄帑廪以足兵,敦俭约以革浮,用清静以矫俗。
抗益、泸两帅之横,则义动于色而有贰郡之礼;
资中扰政之弊,则权出于一而得专城之举。
自筮仕至老不衰,其有志未尽见于事功,亦一世奇杰之气终不没也。
文集五十卷,《通鉴发挥》十卷,《春秋外传》十卷,《尚书外传》五卷,《史评》二卷,《杂志》三卷,《佛心印》三卷,藏于家。
公疾革,属其子必欲得石铭。
铭曰:
程眉闻家,如之文。
有来犍为,山之一云。
云有五色,孕为斯文。
不亟以徐,厥用将大。
指我如风,所触无碍。
文之用舍,关天成败。
浩乎廓然,有志永赍。
是碌碌者,吾文曷施。
著书满家,父则已菑。
后将穫之,以永铭诗。
程刚悯公 宋 · 李伯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四、《南宋文录录》卷一三
圣上端平初元,彰善瘅恶,微显阐幽,以刚悯程公死节靖康,忠义彪炳,特官其曾孙东。
明年郡守林君果俾郡博士徐君尧章设公祠学宫,而以其四世孙及典奉烝尝。
盖十有五年矣。
东谓伯玉:「盍为之记」?
伯玉闻之,死生之变亦大矣,志士仁人,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所欲有甚于生,所爱有大于身也。
靖康之难,天地磔裂,日月晦蚀,忠臣义士,捐躯效死者,前后相望,故种师中杨可胜、王彦、刘貙、蒋兴祖、高师旦死于战,张确、赵伯臻、张彦遹、韩总、单孝忠、贾亶、霍安国林渊、张彭年、赵士谔、张湛于潜、沈敦、张行中郝仲连父子死于守,王禀李邈张克戬郭浒、朱克恭死于义,姚友仲、何庆刘延庆光国、陈福死于兵,张忠文叔夜以不食其死,刘忠显韐以不仕北庭死,李熙靖孙逢以不从伪命死,蒋宣、李福以谋脱君父死,以至黄经一内臣徐揆太学生,窦鉴一从事使臣,或以望阙不去死,或以上书责酋死,或以不忍交矢镞于敌营死,而尤大著明,则忠悯李若水节使王履宣赞吴革,与、程、安、陈四公之事也。
龙溪汪公志程公,谓与梅公谋结兵捣金营,劫取二圣,范琼泄其谋于金,金托金帛不如数,诘官之在长安者,公冒死直前,遂及祸焉。
自当时言之,公等身膏斧锧,而时雍、秉哲、俦及之辈躐美官,一死一生,而荣悴判。
生者信得计矣,曾几何时,而善恶昭白,诛赏大明,彼偷生浮荣,何啻朝菌暮舜。
而遗臭史传,与羿、浞等。
若公之精忠大节,昭揭宇宙,虽世之相后百有馀岁,天子褒其忠,邦人慕其义,尸而祝之,社而祀之,过其下者,屏营太息,凛乎如生存也。
夫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善恶恶,藏于神明之舍,如明鉴不可乱妍丑,权衡不可欺轻重。
彼乱臣贼子,岂独无是心哉!
爱恶相攻,情伪相惑,前有势利之诱,后有患难之驱,遂乃陷溺而丧其本心焉。
逮夫岁月逾迈,情伪寂寥,其昭昭灵灵者,殆不可泯,于以见秉彝好德之真,不由生而存,不随死而亡也。
且二气五行之运,何有终极,人以藐焉之身,自托于天地之间,百年露电,生死醉梦,如盆盎蚊蚋,兴仆何限。
贪夫殉利,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品庶凭生,宜何择哉!
屈子曰:「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后之谒公祠者,将惕然于衷而不能自已。
东请以是识牲石而告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