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为竹奴解嘲用山谷先生韵 南宋 · 敖陶孙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通身有眼更无肠,好上臞庵师子床。
莫作绿衣颠倒想,班姬陈后两凄凉。
以入定大士太乙真人像送莞晦叔 南宋 · 敖陶孙
押阳韵
真人与大士,兰菊而异芳。
坐卧得定力,铜眼铁脊梁。
是中有佳趣,山海俱茫茫。
或时现神妙,尘迹生怪光。
云何得此本,有僧吴下狂。
饮酒不计斗,褚无一丝藏。
兴来高闭门,落笔如追亡。
走送臞庵室,洗心一炉香。
盘陀旃林阔,枕藉玉井凉。
蒙头帔衲古,遮眼经论长。
不知几陵谷,睡稳坐不僵。
君家定吉梦,二士相迎将。
辟除寒具油,静展垂中堂。
会当同一龛,寒泉荐空觞。
夜窗摇茶烟,驼褐依绳床。
杨枝洒寥阒,藜杖辉森芒。
与君六根静,读书到虞唐。
放船 南宋 · 敖陶孙
柳边放船试南风,扬溪荷花能艳红。
一川云锦步不尽,我舟正在繁香中。
午天无云青脉脉,枕舷哀歌醉脱帻。
更将绿叶穿碧筒,欲臣屈卮奴太白。
风前一笑玉麈横,蜻蜓侧翅潜鱼惊。
骑马贵人多内热,此欢勿语长安城。
须臾客醉船亦醉,信流一抹西村外。
翁媪负墙樵牧奔,拾薪供茶初不记。
还家鼻息撼四邻,阆风接梦疑非真。
清游何时记三人,臞庵与弟拙乡陈。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 其三 南宋 · 敖陶孙
押寒韵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自注:去声。)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以上《臞翁诗集》卷一)。
次韵张长公宠赐初度致祷之语 南宋 · 敖陶孙
押词韵第十一部
何人著书补获麟,竹汗未乾头已星。
天上风流张公子,散发沧浪歌独醒。
威名遍满淮草木,肯借妙语春冥灵。
臞翁之腹无三壬,平生贮书才一丁。
泥涂断道学龟曳,云天泼眼惭鸾停。
亦知封侯下曹掾(原作椽,据群贤集、名贤集改),宁与阿堵高宁馨。
梦从诸儿坐家塾,十年灯火寒青荧。
分无黄色明天庭,独倚一片藏无形。
虞翻骨相当自程,曲江风度乃不名。
予客昆山得荐严长老时道人散朗閒远不交人事心甚敬之今来海上复得悟公老成疏练能言吴中山水人物甚详东轩种竹如云不问其人可知也一日忽起故山之想予语悟野田荒草在处愁人心目安能复作沩山之牛乎因作一诗言君子出处之大致以告不知者 南宋 · 敖陶孙
押齐韵
平生庾公尘,可涴通州泥。
朅来海门上,日瘦气惨凄。
春风有相导,佚我以闼闺。
前身定闻法,梦作三生猊。
悟公痴钝禅,迎客忽虎溪。
招要得半席,纸帐春缯绨。
东轩养苍云,大似开昔迷。
计程南山北,托宿东院西。
绝怜维摩床,而置法喜妻。
是身于虚空,了不碍角圭。
四大师本无,客亦何所携。
颇闻(原作开,据群贤集、名贤集改)弁山隅,髯松作儿啼。
山神喝连声,已受三十篦。
岂知沩山牛,未脱靶与犁。
去来同一云,未觉道理睽。
幸勿使竹归,留与老凤栖。
凿齿恐无对,后期当噬脐(以上《臞翁诗集》卷二)。
别袁席之二首 其二 南宋 · 敖陶孙
押词韵第九部
昨送郑广文,持毡就客坐。
今辞习主簿,相与枕书卧。
名字擅一世,此法当寒饿。
臞庵书满屋,十夏作僧过。
就使君交我,指目等奇货。
百年寸箠折,万事一甑破。
独念君行路,历历眼中堕。
入衢酒无声,道信山辞涴。
每忆上程时,店火明个个。
征人语暝霭,嘶马带枯莝。
是间万金药,贵子身剂和。
饮酒端不恶,为米知何奈。
手板付丞相,此语尚须佐。
次韵陈景斋纠掾题品山斋数石之作 南宋 · 敖陶孙
吾山何足誇,君语烦专送。
姿为丘壑媚,意重璆琳贡。
芥胸划玲珑,眯眼豁尘瞀。
白云足怡悦,明月得簸弄。
居然卫霍近,顿压邹鲁鬨。
故人真阳守,遗补臞庵空。
数株立拿螭,一笑慰歌凤。
缅思昔牛李,竞势急鞿鞚。
能令山崒硉,所欠腹空洞。
那知负之走,更使逐者众。
谁言山上山,竟作梦中梦。
老衰本无欲,标榜聊取衷。
独怜伏虎雄,必得饮羽中。
荆室虽苟完,汉仪亦多偬。
君能载酒来,我愿共饭瓮。
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南宋 · 敖陶孙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赠龟山慧海长老 南宋 · 敖陶孙
押先韵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我提审定之两印,十年勘尽诸方禅。
浙东西山好僧相,头目静如秋水莲。
试令回眼参壁观,掣顿已作猕猴颠。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龟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其颠。
石颅铁脊锯牙齿,老龟无力供回旋。
自言小来坐鬼窟,木客对诵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饭,无语可对蹲鸱前。
一行乃得命大谬,万事瓦裂今萧然。
祇念竿木事游戏,铁胎五百成拘牵。
至人无心亦到我,顾念尘脚相摩湔。
是身如云即虚幻,安要包裹争鲜妍。
尔来臞翁颇狡狯,随风转柂忘洄沿。
都梁采药竟何有,杖头挑得枯藤仙。
高堂暗坐触蝙蝠,放光时有阶头砖。
了无一法可酬难,蒲团禅板久已捐。
山空月明础石员,百围老干行参天。
何当断手释椎凿,与师共泛荆溪船(以上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八)。
中夜叹 南宋 · 敖陶孙
押药韵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著。
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
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障尘不容却。
正如白日杀快雠,草草九衢面皆恶。
不应叔末尽鬼魅,世道如此我何乐。
獐头鼠目动侮人,貌敬逡巡背轻薄。
其馀边幅缀周孔,汝身无苦何遭缚。
中原干戈六十载,八陵玉座尘漠漠。
假君无力堪汛扫,渠可忘忧置恢拓。
屯田边垒差易事,三十馀年束高阁。
呜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罢行水赴壑。
雷塘勺陂可复请,专创一司足经略。
牛犁居屋旋填补,虎士编氓间参错。
聊城指日下鲁奇,祁连刻期开卫幕。
行之十年倘未效,臣头请膏斩马锷。
奈何诸人忍奈事,天保正用初无作。
居然判道君北海,不复追随我西洛。
墨池到了须楯鼻,茶瓯小缓支铛脚。
儒生寂寞守太玄,共尽同归一丘壑。
送别张长官东归 南宋 · 敖陶孙
劝君少留持一觞,三年一日才初长。
春风愔愔著桃李,露雨沃沃开麻桑。
道傍箫鼓莫凄咽,使君平生面如铁。
裁量渠是台阁具,坐使霜蹄困羁绁。
前生疮痏生潢池,手披腹摩随所医。
州家徵财使家督,灌输辇送无愆期。
诸郎自是丰年玉,谁能待荒学储谷。
虚名作祟谨勿近,介者得嫌同者俗。
臞庵先生室无邻,晚年得君情更亲。
常时问政有宽猛,独觉处世无缁磷。
何人幕府容疏懒,忆君高楼衣带缓。
朅来问讯池上鱼,一笑相看喜无算。
了知喜极还生愁,独自含情上小舟。
府中参佐足追送,坐念长江天际流。
还家且种盐官枣,垂柳当门乐华皓。
诏书定起尹翁涂,珍重身名莫草草。
句 南宋 · 敖陶孙
押阳韵
当年灵寿杖,止合扶孔光(送朱文公)。
按: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诗评 南宋 · 敖陶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宾退录》卷二、《江湖小集》卷四五、《陶锡山文集》卷一四、《丹铅馀录》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三八
因暇日与弟侄辈评古今诸名人诗: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白乐天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元微之如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覈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李长吉如武帝食露槃,无补多欲。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张籍如优工行乡饮,酬献秩如,时有诙气。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本朝苏东坡如屈注天潢,倒连沧海,变眩百怪,终归雄浑。欧公如四瑚八琏,止可施之宗庙。荆公如邓艾缒兵入蜀,要以崄绝为功。山谷如陶弘景祗诏入宫,析理谈玄,而松风之梦故在。梅圣俞如关河放溜,瞬息无声。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后山如九皋独唳,深林孤芳,冲寂自妍,不求识赏。韩子苍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吕居仁如散圣安禅,自能奇逸。其他作者未易殚陈,独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
此评子侄得之为多外,自写两纸,其一以遗莆阳刘潜夫,其一以遗同舍朱仁叔。二公皆知诗者,且其语亹亹逼人,故为之书。嘉定八年夏至后二日,长乐敖陶孙。
按:《臞翁诗集》卷首,两宋名贤小集本。
桂花 南宋 · 姜夔
押词韵第六部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秾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赪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丛下,凉风吹练裙(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八《敖陶孙集》)。
寄敖器之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绝代敖夫子,春来定若何。
新丰逆旅市,叩角饭牛歌。
汉相延东阁,成周在泰和。
汇征调玉烛,小用亦金坡。
正旦次韵敖器之所寄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笑倒兴公赋遂初,便寻前话岂无馀。
春秋列国乘轩鹤,耆旧襄阳缩项鱼。
腊日未除曾举酒,春正还始尚堪书。
岭头梅萼归来晚,湖海谁人更得如。
臞庵 南宋 · 韩淲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吴淞烟水是臞庵,从昔行人入美谈。
小艇延缘苇间过,市声依旧隔桥南。
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 南宋 · 陈淳
臞庵先生仙籍豪,固非尘中浪骼骨。
挺特不随时世妆,那学儿女誇首髴。
朅来龙江主文盟,炉锤广大无弃物。
裁狂雕朽谁弗容,游刃三年不少𠜾(自注:九勿反,刀曲也。)。
野人掩关北溪曲,于道未能探丝忽。
甘谢驰驱抱孤拙,反获优容免呵咄。
纡轸衡茅过招邀,寘之学海沧流潏。
道德渊源漫斟酌,理义刍豢饱齧龁。
由堂赐室纵步蹑,渊鳞骞翼恣手捽。
金篦刮瘼丹起废,万斛尘胸为一拂。
要令龊龊矿璞姿,无或晶光向埋没。
云何聚散不可常,征车已驾城东月。
当今中原若角崩,曦娥薄蚀耀计孛。
庙堂侧席急选用,英才讵复偏方屈。
便起鸮林簉鹓行,感时怒竖冲冠发。
整顿乾纲靖坤维,扶掖炎精夐熛欻。
拯危直鼓济商楫,逢邪须奋击泚笏。
挽回一气转洪钧,平地春雷百蛰出。
雍容细旃讲唐虞,正鞸垂绅其弁突。
抑均斯道觉斯民,何但诸王私荫樾。
四先生祠堂记 南宋 · 赵汝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万历《漳州志》卷一一、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三、光绪《漳州府志》卷四三
漳旧祀郡先贤于学,其后始立周、程三先生。新安朱文公为守,距今岁月远矣,郡人独未祠公。予至而谒学,首问诸生,以为大缺典。教授敖陶孙、推官黄桂、县尉郑斯立亦以为言。乃辟尊道堂之偏为两室,先贤居其左,三先生与公居其右。既成,将行舍菜。郡人有学于公者李唐咨、陈淳,阖门不出,予物色得之,亲访其家,延请入学,使奉公祀。二子习礼朱氏,舍菜之日,执事其旁,苍发布袍,容体肃衎,人始知公之弟子也。退而序立堂上,诸生献酬,咸大感悦,因请记之。予虽不足以知公之学,独念为儿童日,则巳闻世有大儒师三人,公与广汉张公、东莱吕公,一时同起,名震海内,士无愚智,闻风而景从。其间英才,尝接馀论,心通而业成者有矣。故当乾道、淳熙之间,人物彬彬,号为最盛,是岂非义理薰陶之功欤!盖公与张、吕二公皆推本周、程之说,讲授学者,而公于究极尤精。阜陵晚欲用公,宰相多不乐,数沮之。既入为郎矣,旋即去。光宗朝稍起,帅长沙。上初即位,丞相赵公汝愚在政府,首引公寘经筵。公年几七十矣,每进讲必恳切为上陈述孝道。属时多故,奸臣得入禁中,将危赵公,图国柄。以公儒老,上所尊敬,恐有关说,且非己之利。群小人方嫉正,相与乘閒用计去公。未几赵公遭谗以贬,党论遂大起,变异日出,驯至开禧,而兵祸作矣。彼奸臣虽武夫不学,然亦知公为士类所宗,执典训以事人主,不去公则凡其意所欲为者,终惮公而不敢发也。呜呼,国其可不用儒哉!公蚤岁中进士科,一为同安主簿,家居久,甚乐也,不曰不仕,率少合而归。然得以其间究经明教,任亦重矣。此公之本志也。张、吕先没,余不及识。甲寅岁,拜公于都城。后十七年,来守是邦,乐文公之行事,庶君子之遗风也。其纲目尚在,可为治郡法。尝条画经界甚详,请诸朝矣,议竟格不用,惜哉!壬申十一月,赵汝谠记。
按:乾隆《龙溪县志》卷二四,光绪五年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