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曹琮”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赐溪洞进奉助恭谢贺冬贺正水银绵䌷等敕书十二月五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世膺朝宠,能抚其人。
时效乃诚,善修其贡。
载惟忠恪,深用叹嘉。
论军中选将劄子庆历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八、《国朝诸臣奏议》卷六四、《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七、《大学衍义补》卷一三○、《文编》卷一七、《右编》卷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一
臣伏见国家自西鄙用兵,累经败失,京师劲卒,多在征行,禁卫诸军,全然寡少,又无将帅,以备爪牙。
方今为国计者,但务外忧夷狄,专意边陲。
殊不思根本内虚,朝廷势弱,万一有事,无以枝梧。
今军帅暗懦非其人,禁兵骄惰不可用,此朝廷自以为患,不待臣言而可知也。
臣亦历考前世有国之君,多于无事之际,恃安忘危,备患不谨,使祸起仓卒而至败亡者有矣,然未有于用兵之时而反忘武备如今日者。
兵法曰:「将者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今外以李昭亮王克基辈当契丹,内以曹琮李用和等卫天子,如当今之事势,而以民之司命、国之安危系此数人,安得不取笑四夷,遭其轻侮?
臣谓去岁北虏忽兴狂悖,今年元昊妄有请求,若使朝廷有一二人,中材之将,叩头效死,奋身请战,誓雪君耻,少增国威,则戎狄未敢侵陵,朝廷未至屈辱。
何自中及外,都无一人,既无可恃以力争,遂至甘心于自弱。
夫天下至广,遂无一人者,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
臣伏思自用兵以来,朝廷求将之法,不过命近臣举朝士换武官,及选试班行、方略等人而已。
近臣所举不过俗吏材干之士,班行所选乃是弓马一夫之勇,至于方略之人尤为乖滥,试中者仅堪借职县尉参军、斋、挽而已。
于此求将而欲捍当今之患,此所以困天下而败于夷狄者也。
臣不知朝廷以此数事为求将之术,果是乎?
果非乎?
以为是,则所得何人?
知其非,则盍思改革?
又不知朝廷以将为易得乎?
为难得乎?
为易得,则数岁未见一人。
知其难得,则当多方用意,早思求择。
俟其临患,何可得乎?
伏望陛下特诏两府大臣,别议求将之法,尽去循常之格,以求非常之人。
茍非不次以用人,难弭当今之大患。
臣亦尝有愚见,久欲条陈,若必讲求,庶可参用。
臣伏见唐及五代至乎国朝,征伐四方,立功行阵,其间名将,多出军卒。
只如西鄙用兵以来,武将稍可称者,往往出于军中。
臣故谓只于军中,自可求将。
试略言求将之法,谨条如左:
凡求将之法,先取近下禁军至厢军中年少有力者,不拘等级,因其技同者每百人团为一队而教之。
较其技精而最勇者,百人之中必有一人矣,得之以为队将
此一人技勇,实能服其百人矣,以为百人之将可也。
合十队将而又教之,较其技精而最勇者,十人之中必有一人矣,得之以为裨将
此一人之技勇,实能服其千人矣,以为千人之将可也。
合十裨将而又教之,夫技勇出千人之上而难为胜矣,则当择其有识见、知变通者,十人之中必有一人矣,得之以为大将
此一人之技勇,乃万人之选,而又粗知变通,因择智谋之佐以辅之,以为万人之将可也。
幸而有技勇不足而材识出乎万人之外者,此不世之奇将,非常格之所求也。
臣所谓只于军中自可求将者,此也。
诚能如此,得五、七万兵,随而又得万人之将五、七人,下至千人、百人之将皆自足。
然后别立军名而为阶级之制,每万人为一军,以备宿卫
有事则行师出征,无事则坐威天下。
比夫以丰衣厚禄养骄惰无用之卒,而递迁次补至于校帅,皆是凡愚暗懦之人,得失相万矣!
若臣之说果可施行,俟成一军,则代旧禁兵万人散出之,使就食于外。
新置之兵便制其始,稍增旧给,不使太优;
常役其力,不令骄惰。
比及新兵成立,旧兵出尽,则京师减冗费,得精兵,此之为利又远矣。
右臣所陈,只是选勇将、训卫兵之一法耳。
如捍边破贼、奇才异略之人,不可谓无,伏乞早赐留意精求。
谨具奏闻,伏候敕旨。
周历边塞陈利害奏康定元年三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二、《韩魏公集》卷一四、《韩魏王家传》卷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六、《太平治迹统类》卷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素昧兵机,不经边任。
昨以寇犯延塞,陕右惊骚,陛下不以臣非才,俾用安集。
臣受命引道,径趋西陲,昼则奔走长途,夜则评遣局事,凡至边郡,率须宴犒,故经度廉采,不能纤悉究知。
然前语以谓口说不如亲逢,耳闻不如目见。
今既周历疆鄙,管见所得,粗有一二,思欲归觐之日面陈旒扆之前,又虑后于事机,先合敷奏。
臣窃以昊贼包藏逆志,积有岁年,朝廷待之不疑,养成凶慝。
今甲马雄盛,金帛富饶,诱纳亡命之徒,助成狡计,与贼迁跳梁之日,事势其实百倍。
故敢驱胁丑类,直扰延安,破寨逼城,号三十万
且朝廷命刘平统兵三路,盖极一时之选,石元孙委任次焉,已并为之擒矣。
偏裨之勇鸷者,如郭遵、万俟政、孟方、张异者,又为俘馘矣。
藩篱熟户李士彬米之顺、李思忠之族,亦为之降且虏矣。
戍卒陷殁者,盖不啻万人,诸路闻风,惕然丧气。
彼贼气焰,从而可知。
范雍缘此降移,已有赵振为代。
延州之民兵虽益,而未补于旧。
范雍之策虑弹压,刘平之谋勇有望,裨将郭遵辈之骁悍敢斗,后来者未闻过之。
所存熟户既难以自保,不无去就之意。
而又鄜州延安止二小程,其城周围二十四里,跨二土山在其中,正当狗道岭贼马来路,川原坦阔。
昨来张守诲应卒缮营,甚未固备,制度低小,木植细弱,其垂钟板尽以人户独扇门为之,至今无材料修换。
王德基到任后,再行计度,人工材木万数甚多,转运司无可应副。
近知张亢交替,便有物力营葺,亦须冬末了毕。
况在城所屯兵马,不满三千之数,万一贼计不测,直攻鄜州,但恐即日备禦未能固守。
鄜州既不能守,则延州城寨非朝廷之有也。
鄜延一带,系昊贼纳款之时出入道路,山川险易,尽曾涉历,而复咫尺银夏,便于巢穴。
臣窃虑出其不意,再来奔突,故捍禦之备,宜以鄜延为先。
鄜延若有重兵,必无深入之患。
其次则环州最逼贼境,新用刘兴知州
庆州久缺部署,高继隆张崇俊虽有心力,不经行阵,未可全然倚任。
驻泊都监之内,亦无得力之人。
夏竦节制泾原等路,复用葛怀敏副之。
若取其谋智,则怀敏夏竦之比;
若籍其勇战,则怀敏平生未识偏伍,亦与一书生无异。
鄜延泾原本设经略使二员,分护诸将。
范雍得罪之后,更不选人,经略一司已明无用,是徒使夏竦惧而求免,岂能成功?
秦凤一路去贼甚远,比之别路,未足多虞。
同州河中府鄜延不遥,宿兵策应。
魏昭炳王克基未尝出离京阙,便使领众禦戎,昨来暂至延州,皆已破胆。
加以诸路城寨,军屯势分,大抵一州之兵半守诸寨,边臣因旧重改,不达时变,谋及废置,率皆异同。
殊不知承平之时边臣无事,竞务增置寨栅,以邀赏恩,止为熟户防家,于国家实有何益!
至今孤囚军旅,蓄聚资粮,犬羊众来,举以遗寇。
所在将帅,例复失和,妒能害功,动致矛盾。
东兵骄而好走,内臣战则失利,此方今之大弊也,臣深为朝廷忧之。
兼逐处主兵臣寮多为不益得兵马,无不恐怯。
朝廷又举昔年之数,止绝陈乞。
臣窃料剧贼果复倾竭种落,并侵一路,彼众我寡,战必败亡。
所至婴城避其锋锐,因而长驱关辅,人户惊逃,大邑富居,任其屠掠,都辇之下,岂不动摇?
陛下宜访帷幄之嘉谋,审攻守之良算,早图平殄,以安生灵,盖非臣浅虑所及也。
臣今为陛下计者,莫若差锐兵三五千,或于同州河中府等处分减,进屯鄜州,选才望大臣一员,复本路经略之任,兼知鄜州,处置边事。
张亢就充本路钤辖,于鄜州驻泊;
朱观环州,就差葛怀敏环庆部署。
如朝廷必以经略一司更不合置,即乞专于鄜州益兵,使葛怀敏泾州,充替夏竦,自然事体均一,不挠边臣之心。
早赐选差才勇帅臣环庆部署,令秦州曹琮管干泾原路兵马公事,准备分擘秦凤闲兵,互相策应。
其沿边堡寨,除自来系大寨广屯兵马之处外,其馀孤小寨栅,断自朝廷,专委经略部署司,须得移那兵马,分食旧积粮草,无使馀羡。
然后并兵入城,只留人员兵士三二十人,以为斥候,量事更差弓箭手防护。
所在沿边路分都监都巡检等阙额,即于诸班新换右职臣僚内选差催发。
河中府同州部署、钤辖,别差稍知边事臣僚充替魏昭炳王克基
所有沿边州军招置蕃落、保捷等指挥,多是本土勇悍之人,只为拘定等杖,失人甚多。
亦乞速降指挥,催促招收,但以人材壮勇、堪任披带者充,今后更不拘等杖。
愚短所见,愿早裁择。
高化等举将领庆历二年三月甲辰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五
殿前副都指挥使高化马军副都指挥使李用和步军副都指挥使曹琮举诸军指挥使以上有胆勇方略堪任将领者各二人;
入内都知张永和内侍都知守忠举武臣各二人,诸路转运使副使各一人。
皇侄左卫大将军信州团练使从质可赠观察使追封侯制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四、《蔡忠惠集》卷九
朕惟至治之主,本于仁爱,内泽宗族,以化于下。
矧予视弟之子,亲于属籍,年不克永,朕甚悼焉。
具官某,忠恪以立朝,信厚以行己。
久更环卫,荐历岁月,休有令善,著于群听。
今其殒逝,重以优恤,增廉使之秩,启侯社之封。
饰终之恩,于斯为厚,惟汝之灵,歆是嘉宠。
驸马都尉右仆射王贻永谥康靖议1056年5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二、《苏魏公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殿中丞馆阁校理同知礼院苏某议曰:中令以名家子,出绮纨中,性若少成,卓然有立。
刻意坟史,志尚恬夷。
不以门阀自高,思与英游共骛,蔼乎令闻,见于士评。
章圣皇帝雅知其贤,特所深激。
属王姬筑馆,甲族求俪,众归清雅之范,乃膺选尚之恩。
自兹贵显日隆,眷待尤异。
内外使领,多历烦要。
时以珍符荐锡,銮辂四巡,陪护王游,显相仪则。
在帝左右,见谓忠恪
今上缵戎谟烈,图任勋贤,荐付节旄,更委符竹。
所至之郡,皆名雄剧。
以条教率下,以慈惠及物,人用怀畏,号为吏师
再朝京师,留筦枢宥,当本兵之地,通执政之司,简在上心,朝夕纳诲。
外强戎索,内辑军和。
敏于敢行,不陂不倚。
深筹密画,时多赖焉。
庆历中戎疑归,与讲成算。
皇祐间,侬蜑骚岭,参受伐谋。
功成不居,谦畏益甚;
名遂能退,识量弥高。
归全考终,一节无玷。
谥法》曰:「安乐抚民曰康,和德考众曰靖」。
议者谓中令以帝姻之贵,乐民政之勤。
方时治平,尤重外守,领镇十数,美声沛然,得安乐抚民之义。
赞燮机务,垂十五年,循晦远猜,不怙权宠。
虽据要地,人无间言。
非和德考众,畴能及是?
有司告葬,礼有易名旌劝之典,惟至公是徇。
伏请谥曰康靖
宰臣以下大相国寺散同天节道场香合口宣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郧溪集》卷一○
有敕:卿等以朱明启序,诞庆标辰,虔依妙觉之慈,共祝延洪之算。
载嘉忠恪,宜示分颁。
范仲淹等奏康定初 宋 · 刘元瑜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五、《宋史》卷三○四《刘元瑜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
李用和曹琮李昭亮不可典军
梁适不当除翰林学士
范仲淹以非罪贬,既复天章阁待制,宜在左右。
尹洙余靖欧阳修皆以朋党斥逐,此小人恶直丑正者也。
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同州刺史御史大夫青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京东东路安抚使兼本州兵马都总管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侍中向公墓志铭熙宁九年七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五、《长兴集》卷二八
向为邑于商之世。
国于东方者,太岳之后,群姜世为诸侯,踰济而南,邑于龙亢之墟。
别而宋游者,其子孙为向氏。
公讳经,字审理世居京师
太师尚书令中书令曹国公瑀之曾孙,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唐国文简公敏中之孙,驾部员外郎、赠尚书令传亮之子,而今皇后之父。
母晋国夫人吴氏,燕国长公主之子。
景祐二年,以晋国请,补试秘书省校书郎
后八年,魏国大长公主表授秘书省正字,八迁为虞部员外
治平三年,上在藩,纳后于颍宫,越迁庄宅使
国夫人丧去官。
服除,即旧官,拜嘉州团练使,改光州,迁潍州防禦使明州观察使
侍祠南郊,拜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累加光禄大夫上柱国,食河间侯千一百户,实封二百户。
历监在京都茶库布库、京南榷货务,知越州山阴青州千乘县
晋国已老,青州负海,霾雨晴泾,变发不常,而县令常出按事,不便于养,求还京师
诏听解千乘还。
岁馀,复起勾当在京抽税、竹木务
熙宁元年提举集禧观
明年出知陈州
始到,亲阅系囚,察其间有冤者,取其械著他囚,曰:「此宜死而吏乃欲慢,谩杀无罪乎」。
立改系穷治,冤者狱申而使者自以为无恨。
未数月,狱已具,死得傅生议者三人。
西华掠囚死累中,后数更验治,皆信,以为无他。
公一见,得其诈,敕吏收令,一府皆缩气,莫敢欺。
是时,朝廷方新法度,以事责吏,而吏或不称。
公以谓京师之所出,而三辅肘腋相维持,首宜行天下法,不可以他郡自比,率其僚属日夜攻讲考论,凡诏令至州者,即推明施下。
民便公之令,而州以大治。
大雪,公将弛公私僦钱以宽贫民,有司持文以为不可。
公曰:「是固吾责也。
然上使我守陈,陈之民穷且死,独非我责欤!
顾事有后先缓急,守自为之,不尔累也」。
故事,方镇别给库钱飨军,不隶州府,自以亲吏领之,岁杪上计,则入其馀。
公斥库钱付之主藏,给州府之费有馀,则归之有司。
至还,不持一钱归。
罢陈,更蔡州,又易河阳
时旱蝗,人多饿而州少,不足遍饷。
公乃自出俸田,得其租数百斛以饲饿者。
于是民争出佐公施,人不加歛,而有馀之益出。
未几移徐州
上以公久处外,不欲复劳以事,召还,提举景灵宫新昌里开大第以赐之。
人以公出入朝廷,名誉贵重,视天下之事弃之其心,不啻若毛毫之轻。
而公方且惕然自歉,曰:「方朝廷有为时,大夫茍患无智能,于此时不能有所操任以报天子,乃欲自宁耶」?
连表请外。
会薛中有大狱,岁饥,青、齐间盗数发,于是以公知青州
辞对便殿,赐坐语甚久。
既行,使尚宫燕,遣有司供帐都东门,三宫使者皆在,观者墙立。
又发都坊车徒以给其行。
青人见公来,欢曰:「我识之矣。
是往千乘君,今复将德吾州乎」!
公亦以州事自任,考阅百职,抚摩调柔,钩樀刬革,殆无馀力矣。
于是且病,寝食为废,或莫知恤也。
久之而病且革,尤力起视事。
或谓之曰:「公病矣,无以州事与人乎」?
公曰:「上遇我厚,顾不能自力,忍敢畏死」!
他日病间,趣召还阙,乃始以印授使者,遂行。
熙宁九年二月乙未淄州,卧遂不起,年五十有四。
上闻震悼,朝不御者三日,命侍持诏迎公之丧于淄,中宫出哭于新昌第。
二月丙辰,公之丧至自淄,天子遣使临奠。
庆寿、宝慈宫交遣谒者,吊馂道中,鞭靮相望,中宫亲临其丧于国门之外。
戊午,以侍中告其第。
右正言宝文阁待制常秩摄鸿胪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苏利涉典护穿复,给太常卤簿。
七月辛酉襄事于开封府开封县丰台村,即祖茔以葬。
夫人李氏,魏国长公主从子、赠右领军卫将军文旦之子,封齐国夫人
继室张氏,兵部郎中中庸之子,封商国夫人
皆先公捐其家。
女一人,坤宁殿也。
子男五人:宗愈,早世;
宗回宗良内殿崇班閤门祗候
其二殇也。
女子未嫁者三,卒于室者二。
诸孙子男四。
公庄厚孝谨,居晋国丧,饘粥踰月,尝刺血写佛书,菜食以终丧。
居处质约,不以贵势近戚自异。
常奉祠太祖皇帝别庙,坤宁殿召见行宫,勉公以忠恪尽节,而公亦以善事三宫为劝,卒皆不及其家。
公以吏事自喜,至以贵显,事无大小,故自省决。
虽有司出纳课罚细事,大吏常所藐者,公必自为之。
以谓事或藏于其间,而变故之生常在于所忽。
故所至,事以不废,而民爱之,行则遮门请留,去而见思,可谓有恩矣。
至其寿夭报施,凡所谓有命者,岂公之所憾者?
铭曰:
大岳之姜,昔荒东嵎。
支睽而南,厥启向墟。
偾邦族离,氏别为向。
中世有闻,自宋而降。
或蹶或骞,宅无常土。
肆生唐公,始大厥绪。
汸汸其原,衍衍其流。
后谁申之,公有令猷。
皓皓其流,其原驿驿。
帝嘉有子,乃俪天极。
公仕之初,靡职不宜。
有兹士民,益艰初时。
公之云来,莫公瑕疵。
逮其既去,无时公思。
周流藩翰,四旟有翩。
入侍帝宸,都俞燕言。
劳贤宠隆,孰与比蕃。
公去青州,先君之从。
乐仪具将,哀荣初终。
丰台维宇,浚丘在户。
我裒其阻,久山如舞。
莓莓,颐丘之岿。
匪艰伊施,有燕孙子。
李郁建康都统庐州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育德堂外制》卷一
朕惟列圣,垂意边防,率以将臣,兼领重镇,若延州之任马知节秦州之任曹琮
事权不分,绩用昭著,成规具在,可举而行。
具官某,素抱朴忠,每怀慷慨。
比以山阳之众,首当强敌之锋。
信义既孚,士知效死,威声大振,敌以遁逃。
肆畴尔庸,擢畀阃寄,总留都之王旅,剖淝水郡符,抚临列城,号令诸将。
倚任滋重,报称惟艰。
尔其益厉壮图,谨脩先备,全汝威爱,协我军民,以弭窥伺之谋,以收还定之效。
庶几休闻,无愧昔人。
吏部侍郎乞祠状 其三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四、《鹤林集》卷二四
照会某比以目眚腹疾,两上丐閒之请,荐颁睿旨,弗允愚忱。
虮虱贱臣,岂应更烦公朝,以渎天听?
缘某共贰西省,家弟昌裔分察南台,虽稽之先朝,具存典故,而揆之私计,终有未安。
不惟职事妨嫌,而其议论弹击稍涉故旧,则人言交谪,连及孤迹。
是以无所干豫之人而投之是非之海,若不急求汰去,久则无以自明。
欲望朝廷曲赐敷奏,检照某所上两章,特畀祠廪
若念其万里间关,未许放閒于田里;
八年忠恪,粗能寡过于班行,或蒙与之江浙一麾,俾以民庸自见,他时命使,所不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