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夫”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义鸡说 北宋 · 赵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南阳集》卷五
淳化二年秋九月,再举礼部。冬十一月至京师,卜其馆,得崇明之右,有公侯之旧地焉。宽且洁,深且阒,喧嚣之声且不闻。前有二门,门之内有厅,厅之西南隅为庑,庑之后为室。厅之后明而不屋,不屋之地,为堂为奥。奥之东西复皆为庑、为室。赁而止者,凡十数,往共之。周旋屋曲,盖无虚室也。颍川陈氏子名仲思者,其父于湘为舅甥,湘于仲思为兄弟。思父为廷臣,思侍左右,虽东西南北而弗离也。其年思父以王命之江陵,运束帛来辇下以实府库,至是始相会,由是同馆而异室。思次于厅西南之庑室焉,湘次于奥之东而向庑室焉。其于还往也,喻于外为至近,喻于内为至远。然而还往朝夕,孰先倦焉?思自江陵市二鸡而育之,一雄而一雌,一玄而一黄,其饮啄栖息,依然自得。一日雌雄并游,乃自思所止之庑,越非亲之室三五,而至所湘止之庑。既至而雄鸣,无怖惧之色,又若自得。湘、思殊异之。语曰:「是物也,岂能越其所主、所疏之门,而至其主所亲之室哉」?又疑其偶游,亦未甚异。复视其往也,又不由疏者之门,而径复思止,又异之。自是累日而至,熟视数日,或日有三四至或五六至,而终不游疏者之止。异乎奇哉,物类者有如是灵!岂其惧疏者之伤乎?顾亲者之爱乎?如惧其伤,是亦知也;如顾其爱,是亦义也。不然,胡为不游疏者远者之户哉?呜呼!为人者不能周身之防,弃亲而爱疏,去是鸡也远矣,况近于贤良者乎!湘爱其灵,赏其智,贵其义,异其事,作《义鸡说》。有采而史之,不独止于异,亦可警诸不智不义者云。
顷为河北东路常平厅事后有便坐厅两槛植竹春时仆别栽新竹去其旧本后二十年脩干森耸遂成茂林友人郭仲思尝为本路提刑寓此廨有书因回信寄一绝 宋 · 吕颐浩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昔年官守在铜台,两槛疏篁手自栽。
劲节浓阴还在否,清风应为故人来(自注:铜台,北京地名。)。
按:以上《忠穆集》卷七
左朝请郎知建昌军赠朝请大夫刘君墓志铭(绍兴五年十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君讳滂,字德霖,其先永嘉诸刘也。唐末有徙居东阳武成者,四世而生世瑊,世瑊生仲思,仲思生升。升于君为皇考,以君通籍,累赠中奉大夫。君生十馀岁,已能诵说屈其师。与同郡梅执礼学,会稽学者倾下之,号东梅西刘。中大观三年进士科,调新昌令。县在豫章山中,俗嗜斗,令到官辄移病去,以他吏摄承。君临以诚,未几称治,虽旁邑讼不能决者,乞从君决之。豪邹氏横里中,挟贵姻诬人死,君捕致械治之,部使者为请,不听,卒以法投豪相州。蔡鲁公京与君祖为布衣交,君至京师,曰:「吾故人有孙耶」!除详定敕令所删定官,欲挽君置党中。会僚常瑰书诗屏间,京疑瑰姗己,属君求其迹,且迁官。君笑曰:「此市道也,胡为及我哉」?京不悦,君亦拂衣去,坐是不调者十馀年。靖康初,金人渝盟,袖所著书数千言来京师,士大夫口相传以熟。除太常博士,道阻不拜。建炎中,上问人材于近臣,学士詹乂、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李公彦言君可用,诏用君为建昌军。君小时锐功名,既数罢归,意益怠,颇治泉石,将终焉。其得建昌,初不汲汲,当国者数以人先君纾其期,君不校也。至绍兴三年冬,适五年矣。一旦尚书符趣君行,不得已到官。甫半年而军变,君及母妻皆死焉,天下冤之。时绍兴四年七月一日也。驿书闻,天子震怒,诏帅臣讨始乱者,皆伏诛。于是御史言:「国家艰难以来,福州杀帅臣,建州杀漕臣,建康、杭、秀之守臣皆囚于其下。议者率归罪有司,以为陋于拊循,繇是凶人无所忌。臣窃闻建昌比守皆选懦,威权不张,兵卒悍骄,邀取无度,刘滂一切以法裁之,兵不胜其忿,至群入市,坏其肆,戕其人,滂捕系追偿,兹守臣之职,盖能吏也。乃并其家碎于贼,此而不惩,失政刑矣。愿录滂之死,以白其冤」。乃诏褒君为朝请大夫,官其子若孙二人。君卒时年五十六。妻安人汤氏,兵及身,侍姑不去,与姑偕死。子三人,曰埴、曰墉、曰缁郎。埴蚤卒,缁郎军乱失之。墉以绍兴五年十月,奉君、安人之丧,合葬于太平乡金柱山之原。君好学善属文,与人交,始终如一。闻人急,倾财赴之。居官嫉恶如仇,毅然不可回夺,以及于难。大观中,余官豫章,君来新昌,一相见如故知。越数年,余以职事留京师,君适在焉。自此日相从,不见之间,无月无书也。又十馀年,余守吴兴,君以书抵余曰:「吾御吾母之建昌矣」。顷之,闻建昌难作,余为之矍然。明年,守临川,距建昌百馀里,问建昌人君遇祸时曲折,皆恸哭失声以对。又闻君卒之期年,父老会佛祠哭君,有欲绝者,且千里以书吊其孤。此人情至哀也,可以彊致耶?然则君虽遭奇祸,而其亡为不朽矣。余方欲会萃其事私识之,而墉来求余铭,至三四不已,则不可不铭。铭曰:
惟古者之仕兮,求其志之必行。苟利及于兹世兮,顾何为于久生?嗟夫子之策名兮,奉皇舆而遵路。历羊肠而靡辞兮,敢前知于如仆。皇揆余之忠信兮,畀盱水之四封。将锄薙其榛梗兮,反杀身而覆宗。民哀君之无时兮,虽饮食而必祭。吊沈渊以斯文兮,表我侯于世世。
题仙霞岭上庵中(四库本作内)示仲思 南宋 · 陈渊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
妫之后,封于兹。
出我车,济乎沂。
龙得雨,燕始归。
一投匕,遂拂衣。
忠州孙,见者思。
发一笑,译其辞(以上《默堂先生文集》卷二○)。
陈仲思陈席珍李静翁周直夫郑梦授追路过大通相送至罗江分袂留诗为别 南宋 · 范成大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罗江
相送不忍别,更行一程路。
情知不可留,犹胜轻别去。
二陈拱连璧,仙李瑚琏具。
周子隽拔俗,郑子秀风度。
嗟我与五君,曩如栖鸟聚。
偶投一林宿,飘摇共风雨。
明发各飞散,后会渺何处。
栖鸟固无情,我辈岂漫与。
班荆一炊顷,听此昆弟语。
把酒不能觞,有泪若儿女。
脩程各著鞭,慷慨中夜舞。
功名在公等,臞儒老农圃。
别杨道夫二首 其一 南宋 · 释宝昙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当道纷豺虎,逢人说象龙。
一时馀砥柱,何处见霜钟。
诸子方嗤点,吾行未缺供。
大方同一笑,鹏鴳各舂容。
别杨道夫二首 其二 南宋 · 释宝昙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小上鱼舟去,悬忧雁足疏。
我方锄剩语,公亦喜成书。
絮帽风惊折,绨袍意有馀。
孤云日边路,时与问何如。
题道夫东征录 南宋 · 释宝昙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老来气味觉深稳,馀子但知声击撞。
烟云合千态万状,意气吞五湖三江。
如闻日观眇天下,俯视坎井非吾邦。
丈夫出门各一笑,笑罢归来心则降。
送判院杨道夫 南宋 · 释宝昙
押庚韵
君诗如周郎,年少新将兵。
阿瞒不及语,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乔在,国色倾人城。
不见今十年,诗已如此成。
愈谈听愈好,俗间未能评。
石渠苦无诗,日者上意倾。
西南老臣去,不复闻姓名。
公今赋渝州,将与山月鸣。
亦须慰华发,过家濯尘缨。
我有一纸书,山林为子情。
黄金作人累,珍重烦寄声。
赋杨知县道夫四知堂 南宋 · 释宝昙
万家即吾庐,一室诚吾身。
窗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语驷奔轶,风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为一尘。
起看屋角悬,聊当座右箴。
我初衣坏絮,疾驱荆棘林。
针孔与线蹊,老眼亲补纫。
而今著襦裤,左书而右琴。
吾儿亦温饱,鞭箠亡呻吟。
唯馀故时习,诗病山水淫。
会当更祓除,两楠共森森。
答杨仲思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八、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三
来喻仁说似亦未莹。如云「仁以行之,则心无不一」,此语甚有病。又云「无思无虑之时每加提省」,此亦非是。所谓敬者,只是要专一耳,初不偏在静处也。又闻尊丈远出,不知是往何许?尊年独旅,恐非所宜,为子弟者当有以代其劳也。漳州陈安卿书来,甚长进,不易得也。
答杨仲思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八
所论仁字大意得之,更宜子细就此玩味,庶几渐次简洁分明。仍就实处加功,勿令间断,乃实为己物耳。不然,辨析虽精,无益于得也。
答杨仲思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八、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三
前书所问数条,皆大义也。但字义同异之间分别未明,故难遽晓。今但看横渠「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一段,将此两节「性」字分别,自「生之谓性」以下,凡说「性」字者,孰是天地之性,孰是气质之性,则其理自明矣。公、仁之说,亦是如此。公则无情,仁则有爱,公字属理,仁字属人。克己复礼,不容一毫之私,岂非公乎?亲亲仁民,而无一物之不爱,岂非仁乎?以此推之,意亦可见。
答杨仲思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八、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三
所示疑义,若据《易》文,即「艮其背」即是止其所之义。而伊川说作两般,恐非经之本指。然其言止欲于无见,乃非礼勿视勿听之义,于学者亦不为无用。更思之。
与郑景明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五、光绪《续浦城县志》卷三三
往来颇谈佳誉,更宜勉力,随事及人,亦远大之基也。破贼受赏,果应功令,亦复何嫌?府公宽厚,想不至有沮难。但恐吏辈过有邀求,为可憎耳。某恳词除命,候毕丧葬,已不得请。但临漳经界报罢,已引愆俟罪,势必不成行也。
杨生道夫乡居托芘,甚幸。闻其懦弱,颇为人侵侮。或有不得已之恳,幸稍左右之。今时外县例以无讼为美政,善良不无受弊,此不可不知也。
陈仲思以太夫人高年奉祠便养卜居城东茅屋数间澹如也移花种竹山林丘壑之胜湘州所无食不足而乐有馀谓古之隐君子若仲思者非耶乾道戊子六月某同张钦夫过焉裴回弥日既莫而忘去钦夫欲专壑买邻钦夫有诗某次韵 南宋 · 张孝祥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城东
平生交游中,此士故耐久。
不折为米腰,颇袖斲轮手。
卜居并东郭,草草宫一亩。
日课种树书,笺题遍窗牖。
花草当姬妾,松竹是朋友。
上堂娱偏亲,家饭随野蔌。
客至即举诗,兴来亦沽酒。
清溪绕屋角,高木老未朽。
翻翻荷见背,戢戢鱼骈首。
幽观天所藏,胜践我独后。
不因南轩君,兹游几时有。
为君便买邻,溪南好冈阜。
我喜君亦狂,呼儿挈尊卣。
一洒尘埃胸,快若苗去莠。
夜凉佳月出,人影散箕斗。
恨我当先归,君能小留否。
人日游城东晚饭陈仲思茅亭分韵得香字 南宋 · 张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绝怜梅事晚,与客到林塘。
瓦碗村醪酽,杯羹野菜香。
旧游看壁字,新岁尚他乡。
一笑俱真率,悠然意未央。
刘梧州墓志铭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七、《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梧州刺史刘公食祠官之禄于里中,暇日子孙侍左右,公命之曰:「大夫七十而致事,礼也。吾赖先人馀泽,服王事者五十年,以爵以齿,幸济登兹。若免于官谤,以朝大夫秩老于家,岂小子实能,吾先祖先父其嘉相之。汝趣为我具章」。皆顿首曰诺,如大人命。章上,诏报可,赐一子官,以宠其归。同邑若旁邑之姻连世旧,舟于水,车于陆,凑门趋贺,乐饭旬日乃罢。自是遂深居不出,静养恬适。又数年乃卒,寿七十有四,实淳熙二年正月晦日。其年九月丙午,葬于婺州武义县泉溪西山学士原。其孤以公之阀阅、行治来速铭。谨按泉溪刘氏,系出温之荆溪。其徙于武义,距公盖八世矣。公讳墉,字叔翰。曾祖仲思。祖升,承事郎,赠中奉大夫。考滂,朝请郎、知建昌军,赠光禄大夫。妣汤氏,赠齐安郡夫人。公蚤以光禄恤典入官,历温州乐清县尉、监潭州南岳庙、福州录事参军,知徽州歙县,通判蕲州军州事,主管台州崇道观。除知梧州,未上,复请还崇道观。积官至朝请大夫。其在乐清,每行部,舆卫胥史,鞋屦糗粮,一主办于己,不以烦里正,邑人纪之。福大而狱繁,歙小而民瘠,公书狱:「予生而拊民,必依惠」。职用不堕。佐蕲,两摄黄守。始至,老校旅拜庭下,曰:「旄稚旦暮馁死,惟公哀之」。视其券,不朌者且期。公蹴然不安,亟发库金,益以私帑,尪瘠以苏。归自蕲春,无复当世意,比告老,领祠官者四焉。少嗜书,晚岁犹展玩不置。每得名章俊语,辄欣然忘食。资和厚,不与物忤。居乡无贵贱,皆得其驩心。没之日,吊客及门,哭之必哀。初娶胡氏。继室王氏,朝议大夫升之女,封宜人。三子:长晫,迪功郎、绍兴府上虞县主簿,先卒;次绍,迪功郎、处州青田县主簿;次续,将仕郎。一女,适朝散郎、通判婺州林信厚。孙男三人:成孙、传孙、豹孙。铭曰:
前望不跂,后顾不庳。平进之辙,未驱而止。其止曷以,以其乐易。风于后人,勿坠勿替。
姜安礼墓志铭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九、《水心文集》卷一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一二、《八代文钞》第三七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四、道光《武康县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姜君,讳处恭,字安礼,淄州长山人。六世祖昭范,名能治《春秋》。昭范之弟遵,仕至枢密副使。君曾祖朝奉大夫筠,避乱于台州临海。祖仲思,朝散郎,签书南康军判官,摄军事,讨李成,坠马卒。父訦,从政郎。至君来秀州嘉兴,始居之。自大夫入南,相继官不进。君九岁而孤,家尤贫。大母父母皆散死他州不能葬。而朝散旅于都昌佛寺,四十馀年矣。君营衣食,治坟墓,收拾诸榇,见星出入。其走都昌,柩故庑殡,后为僧堂也。老僧以告,君掘地数丈得之,题志尚新。归,从左蠡小孤,遇暴风,繂断橹折,舟几覆,然后得聚葬于武康上柏岩山。君曰:「吾可以死乎」?既而颇买田治屋,不至富厚,亦稍赒族穷,援人于乏,如有馀者。君虽不以科举自达,至于惩渡江凋落之后,奋寒士单薄之习,积无至有,以立家室。教二子煇、郜,进士,女适济南吕濛。有孙男女五人,婚对及时,门户新成。课其力致之难,过于场屋偶然成事者远矣。余往来秀州十年间,闻君名。又识煇于太学,欲见君,不果。煇将对集英策,余疑之曰:「子色间青黑,何祥也」?君素有足疾,加剧,卒年五十九。葬朝散从政墓西百步。夫人龚氏,赠谏议大夫夬家也。已葬,煇录君诗百馀首,示余求铭。余读之,曰:「君诗清壮抑扬,而不刻削以反今人之律,乐称人善而志意独到,盖得古人之意,可铭已」。铭曰:
绍熙四年二月十八君死,是年四月二十八日君葬。呜呼,其诗则传,尚不亡哉!
不欺堂记 宋 · 王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一
张侯仲思为高沙三月,顾瞻所居之堂曰「戏䌽」,问所以名之故,或以告曰:「始堂名『不欺』,后更今名」。侯曰:「不欺可废耶」?则为隶古,揭之常所听事之处。邦人闻而喜曰:「吾侯之政,其殆古之所谓三不欺者耶」?侯曰:「吾德非子贱,才非子产,而威名又不若西门豹,其敢万一于此?抑吾先儒所传不自欺之学,暗室屋漏所当服膺,而况于临民者乎。此吾所以志也」。且质之于余,曰:「此固一本而已,然而有序焉。环一州十万户,祁寒暑雨不知几喙,至言政之美恶,如出一口,民之不可欺也如是。是以昔之言治民者,曰居敬,曰如承大祭,此岂可以声音笑貌为之哉?必其中有以先之,而后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者,不以不自欺责诸己,而以不吾欺望诸人,是谓本实先拨。今侯知其本而求之,则户庭即田里,嚬笑即忻戚,叹息愁恨之心转而为《中和》、《乐职》、《宣布》之诗,犹反手也。然余抑又闻之,今淮郡近边,兼牧人圉司之责,苟安者易偷,喜事者易诞。偷者务掩覆其所当为,诞者乃张大其所不足,是二者皆欺也。侯诚力行其所谓不欺者乎,余又将于此乎观焉」。侯曰:「诺」。侯欈李人,名頠,仲思其字也,今官朝请郎。
按: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三,嘉庆十五年刻本。又见嘉庆《高邮州志》卷一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