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林尚仁(自号端隐) 南宋 · 陈必复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溪边著吟屋,亦足老生涯。
洗砚浑池水,敲棋落案花。
客来多载酒,童去自煎茶。
爱尔丰标异,逢人满口誇。
席上和林端隐韵 南宋 · 陈必复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云压檐花重,溪禽湿不飞。
烟林生暝色,雨砌上苔衣。
暮鼓深村急,疏钟远寺微。
吟窗得新句,写向锦囊归。
端隐吟稿序 南宋 · 陈必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八、《江湖小集》卷三三
七闽山川奇秀,行建、剑以南,溪流益驶,杰峰峻崖,挺挺峭立。渟涵钟结,发为人物,皆瑰伟俊明,抱负之美至不减中州,故担簦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家有庠序之教,人被诗书之泽,而仕于朝为天子侍从亲近之臣,出牧大藩、持节居方面者亦常半。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吾福又七闽之盛也,古为长乐郡,县因以名。有林君尚仁者,一日以诗来谒,读其诗,识其为人也。揖之进,使之坐,与之上下,议论皆纚纚可听,知其深乎诗,而非苟于作者也,因请定交。越数日,林君又出数则以示,读之矍然而喜,因请见全稿。林君曰:「余平生苦于吟,所得亦不少矣,然微不合我意,则裂去惟恐缓,今存者无几何。公有命,其奚敢辞」?又数日,林君携短编以过,见之愕然而惊。离席而起,执其手谓林君曰:「子肠腑间岂皆锦绣耶?不然,何其言之多美也」?呜呼,吾知之矣。子生于山川奇秀之区,而家于文物衣冠最盛之地,呼吸其所谓瑰伟俊明之气,而来西湖之上,漱濯于清泠之滨,以发其胸中所有者。吾闻昔孤山有和靖翁,高风退节,凛凛可尚,君岂其耳孙乎?盖尝登兹山,而问乃翁旧游。今其朝烟莫云,冉冉满山,而昔所谓苍童白鹤尚无恙乎?老梅玉立如故,不知暗香疏影之句尚可得而闻乎?千百载之下,诵其诗如见其人,余意翁未尝亡也。子行山中久矣,清风明月之夕或一遇之,翁必有以授子矣,固宜诗之多美言也。嗟夫!天下之义理无穷,而诗为难工。昔余率然而作,今退然而悔者多矣。林君益务勉之,使余屡见而屡惊焉,则夫所以期林君者不止此。林君字润叟,自号端隐。其为诗专以姚合、贾岛为法,而精妥深润则过之。每来对余言,切切然惟忧其诗之不行于世,而贫贱困苦莫之忧也。观其志,盖知所尚矣。余诚惧乎世之知林君者未能众,故乐为序其诗而表出之。后有知林君,必自此诗始。淳祐岁辛亥小至日,陈必复书于封禺山中。
鹤 宋 · 林尚仁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楚楚异凡禽,相看瘦不禁。
饥寻芝朮晚,梦忆海山深。
华表千年事,青天万里心。
一声唳清夜,霜月满疏林(以上《端隐吟稿》)。
大同江舟中 明 · 李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一
朝天石下泛兰舟,与客携壶作胜游。
堤上萦回平壤路,林端隐映永明楼。
中流剩得沧洲趣,终日都无尘世忧。
纵目骋怀还太息,年光江水共悠悠。
题一庵道人所藏山水图 明 · 徐居正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一○第十九
一庵道人山水癖,龙眠画手三昧法。
霜缣一幅绝奇胜,指(一作楷)眼森寒动高兴。
青山鳞鳞群龙走,长江三面绿如酒。
遥看杰阁插层霄,天游一一皆仙曹。
林端隐映何处村,竹翠欲滴松涛喧。
野老杖屦复樽壶,豪谈促膝掀长须。
桃花春浪涨几篙,渔郎随意飞兰桡。
柂楼载酒歌鼓舷,相忘湖海皆蹄筌。
我亦平生岩壑姿,道人有约今几时。
画中虎溪在何所,白莲卜社复何许。
香山居士柴桑翁,何不著此图画中。
道人道人更画无,我思不见三笑图。
溪桥话别卷送中表林尚仁之京 明 · 陈玺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一
天踞长安远,行人早挂弓。
群山横远黛,一水驾长虹。
花木馀晖里,杯盘返照中。
情牵闽峤月,思逐海帆风。
蓟北三江接,燕南九𣲖通。
临期嗟契阔,握手话萍蓬。
榕叶风前暗,溪桃雨后红。
野凫时出没,浪楫任西东。
天地留诗在,江山送目穷。
峄桐须斲削,荆璞赖磨砻。
去割故园恋,行思上国功。
谩言千里别,还拟一樽同。
昨登绿芜堂。望见水明楼。隐映烟树间。实有访戴之兴。而日暮未果矣。滩翁今适送诗。盖前诗未达而先寄此作也。玆用其韵以谢 清 · 南龙翼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壶谷集卷之三
林端隐约是谁家,知有滩翁领物华。
江路欲寻秋色去,海门还怯夕阳斜。
萧条世代人皆老,摇落郊原菊自花。
仍想水明楼上月,夜深来照半窗纱。
晚雨用前韵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四
林端隐隐暝烟收,作意惊风学早秋。
山气化云归别涧,怒涛飞雨入高楼。
淙琤爱听檐绳溜,滑澾愁冲石路脩。
分付西窗重剪烛,添衣小坐话清幽。
沁园春 清 · 刘琬怀
□□□□,□□□□,□□□□。
□□□□□,□□□□,林端隐隐,远逗晴岚。
鸟语清幽,人踪阒寂,冷逼名园整日关。
缘溪转,老梅一树,已破橘颜。
二泉胜景全探。
更何必、奇峰高处攀。
看九龙塔耸,铃声摇荡,六朝松古,黛色斑斓。
淮海祠边,香花桥畔,记否年前三月三。
红裙遍,讶如云缭绕,如蚁回环。
原注:刻本残损,上阕缺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