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端隐吟稿淳祐十一年 南宋 · 陈必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八、《江湖小集》卷三三
七闽山川奇秀,行建、剑以南溪流益驶,杰峰峻崖,挺挺峭立
渟涵钟结,发为人物,皆瑰伟俊明抱负之美至不减中州,故担簦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
家有庠序之教,人被诗书之泽,而仕于朝为天子侍从亲近之臣,出牧大藩持节方面者亦常半。
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
吾福又七闽之盛也,古为长乐郡,县因以名。
林君尚仁者,一日以诗来谒,读其诗,识其为人也。
揖之进,使之坐,与之上下议论纚纚可听,知其深乎诗,而非苟于作者也,因请定交
越数日,林君又出数则以示,读之矍然而喜,因请见全稿。
林君曰:「余平生苦于吟,所得不少矣,然微不合我意,则裂去惟恐缓,今存者无几何
有命,其奚敢辞」?
又数日,林君携短编以过,见之愕然而惊。
离席而起,执其手谓林君曰:「子肠腑间岂皆锦绣耶?
不然何其言之多美也」?
呜呼,吾知之矣。
子生于山川奇秀之区,而家于文物衣冠最盛之地,呼吸其所瑰伟俊明之气,而来西湖之上,漱濯清泠之滨,以发其胸中所有者。
吾闻昔孤山和靖翁,高风退节,凛凛可尚,君岂其耳孙乎?
盖尝登兹山,而问乃翁旧游
今其朝烟莫云,冉冉满山,而昔所谓苍童白鹤无恙乎?
玉立如故不知暗香疏影之句尚可得而闻乎?
千百载之下,诵其诗如见其人,余意未尝亡也。
行山久矣清风明月之夕或一遇之,翁必有以授子矣,固宜诗之多美言也。
嗟夫
天下义理无穷,而诗为难工。
昔余率然而作,今退然而悔者多矣。
林君益务勉之,使余屡见而屡惊焉,则夫所以林君不止此。
林君字润叟自号端隐
其为诗专以姚合贾岛为法,而精妥深润则过之
每来对余言切切然惟忧其诗之不行于世,而贫贱困苦莫之忧也。
观其志,盖知所尚矣。
余诚惧乎世之知林君者未能众,故乐为序其诗而表出之。
有知林君,必自此诗始。
淳祐岁辛亥至日陈必复书于封禺山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