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汶”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席间次水村主人韵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游人似蚁磨边旋,惊怪壶中有别天。
铁画谁如奎画妙,锦湖赛过鉴湖贤。
悬知星照严光濑,不管江通鲁望(原缺,据冯本补)田。
昭代未应无狗监,诵公新作冕旒前。
寄方时父二首 其二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蹠富回贫赋予偏,有司之者勿尤天。
不争贵倖铜山铸,专算书生纸裹钱。
仅有玉川数间屋,素无鲁望(原作忘,据卢本改)百弓田。
荒村牢落稀还往,傥肯重登入(原脱,据卢本补)剡船。
晨起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鸡唱鸦啼搅晓眠,起煨田舍火炉边。
天寒雪闭袁安户,岁恶江通鲁望田。
已返山林全晚节,勿烦郡国礼高年。
老臣久不陪朝谒,犹记称觞玉座前。
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 南宋 · 刘克庄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水患被东南,陵谷倏变易。
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
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
鹳鸣鲁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处士泥没膝。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府丞游汶两易农簿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七
江左贤相称王、谢,然乌衣子弟有佩紫罗囊者,有拄笏看山不省马曹者。尔清献闻孙,好脩克守于家法,练事不流乎清谈。扈农方以乏绝为忧,往勤乃职,朕方观尔之才焉。可。
游汶司农丞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六
朕于乔木故家之能象贤济美者,必甄拔而任使之。尔大父清献,朕之贤相,尔清献之贤孙也。外府大农,两烦簿正,迈往之韵,俯同群倅。朕欲益养其望而老其材,再转为丞。其恪共于司存,以光绍于祖烈。可。
碧鸡草堂上梁文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七
儿郎伟!避世金马门之内,深悔昨非;结屋碧鸡坊之西,偶谐高兴。披荆之始,绵蕞而成。后村居士因卜寝丘,并营支垄。面势挹莆之寿水,地名叶汉之陈仓。穷幽极深,堪续孟浩然之志;拔贫作富,不烦王录事之赀。百围之樗栎参天,数家之鸡豚同社。炀争灶,舍争席,谁是主人;智乐水,仁乐山,岂无胜友!柴门延月,竹径通溪。事如天而罔知,酒似泥而少醒。召王褒而从猎,徒梦绕于属车;诣詹尹而卜居,尚心怀乎故宇。课芜词而纪实,助梓匠之落成。
儿郎伟!抛梁东,少日轻将仕易农。老去邻家邀社饮,先生病着不能从。
儿郎伟!抛梁西,晚知茅舍胜金闺。宁为野老骑黄犊,怕作祠官祭碧鸡。
儿郎伟!抛梁南,一枕清风午睡酣。玉麈纵无人对垒,蒲团尚有佛同眼。
儿郎伟!抛梁北,丝絇曾立虚皇侧。未应放逐有遐心,夜夜起来瞻斗极。
儿郎伟!抛梁上,卜居惟此尤清旷。无千驷马似齐侯,有百弓田如鲁望。
儿郎伟!抛梁下,一曲溪光风月夜。兀坐渔矶不把竿,先生非钓虚名者。
伏愿上梁之后,藏书不蠹,种树成林。岁事丰登,常乞浆而得酒;老身强健,能拾穗以行歌。所愿为太平之民,不敢希无妄之福。
高邮军兴化县重建县学记(宝庆元年七月) 南宋 · 陈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范文正公褒贤集》卷三、《范文正公褒贤祠录》卷二、康熙《兴化县志》卷一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一九
诏天下州县皆立学,仁宗朝参知政事范公仲淹请也。然国初文治已盛,如周党遂,有贤守令,学校必先。按《泰州图经》,曾易占建如皋县学,钱鲁望记之,实祥符八年。时公为西溪监,继令兴化。兴化、如皋均泰邑也,要终而原其始,即彼而得于此,正使学不待公而创,非公所作成者耶?垓后公二百载,当嘉定十六年九月辛丑朏,以祗事告夫子。一殿岿然,与重门峙立于水天莽苍中。诸生谓垓:「令郑、簿章以公濯缨、沧浪二亭故址为学。学未备者十七八,先生尚嗣成之」。垓谢不敏,意此学之兴,必仁宗皇帝初政,公试民事之日也。文明之运、辅宰所临、学重于天下,而士得师矣。垓虽愚,敢不力请。无烦民,无扰士。以令始至,供堂缗五百佐是役;新第吴君应酉辱主学,裒门殿馀缗千;县累酤羡数月,缗二万有奇。合三者鸠材庀工。十七年春,为崇化堂五间,轩三,挟二,右官位,左学职,东西廊二十二,前列从祀。若土祠,若祭器,若书籍,若钱谷,皆有所。后分四斋:曰博文,曰敏行,曰贯忠,曰笃行。斋有炉亭。殿加两挟,周以陛楯,植扉中门,列戟十二。东祠范公,屋三。凿方池,亭其对,复「濯缨」名。益东伉便门。祠亦庑二。总公厨湢溷,创屋五十,合门殿共六十区。堂之崇二十尺,袤一百三十尺,翚栋沈沈,他率称是。门纳湖光,城筑□之,阁道连复,清淑扶舆之气萃焉。明年夏五月,以成,增田架僦,月割酒量钱十四,补弟子员,食日三十。岁元正、长至,县载酒三行,合耋艾与县官序拜崇化堂,定为比。于是吴君率诸生请记之石。垓尝谓讲学,师友之职也,兴学,守令之职也。幸不乏事,何记?然垓尝为学官永嘉,昔语人者不敢以不告。夫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学非外求也,教非外立也,忠信夫人之天姿,人伦夫人之天性,诸君以为外乎内乎?上以学明之,下以学成之,而天之所以予我,我之所以日用常行者岂能越于忠信,忠信又岂能越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哉?我国家学以明人伦,既同符于三代,文正公忠信而好学,又一本于夫子。垓谓诸君得师者此也。公刻苦而学成,以忠信大节受知仁宗。自西溪议海堰,请邑兴化以成之,与京口之麦舟,吴郡之义庄,信也。争郭后,抗吕相,主西事而夏人款塞,登政路而身任太平,忠也。诸君拜公于乡校,得公于咏游,不以公自期,得乎?垓滥宰于斯,勉焉不遑,筑城浚河,赈贷捍禦,修堤岸,立义阡,必赖诸君讲行之,讵无意哉?《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必以范公之学为学,斯无负国家教养天下之至恩,允蹈孔孟垂世立训之格言云。宝庆元年七月甲子,承议郎、知高邮军兴化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赐绯鱼袋三山陈垓谨记。
济南张氏万卷堂记(侯名炤,字彦明。)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四、《佩韦斋文集》卷九
济南张侯裒辑所储之书,殆溢万卷,作钜堂妥之。谓余曰:「吾乡者舆吾书归,客喜而至,省所未见,咢然伫嗫,各飞觞釂满以自庆。于时堂未构也,今将落之,子盍为之记」?余曰:「书可储也,储之多寡不必计也。天地鬼神之变化,皇王帝伯之因革,载于经,著于史,杂出于传记、百氏之说,质之而义理明,稽之而事迹显,书虽多,储之可也。侯家子房得圯上一编,而羽翼炎汉四百年之业;侯郡人伏生口授才二十馀篇,亦为一代儒林之冠,书果务于多乎哉!然皋、夔、稷、契所读何书?颜氏庶几乃不过心斋之妙,书虽无亦可也。侯以中州隽杰,匹马来南,赞帷幄而辟竟土,象犀珠玉,罗列弗睨,一闻奇书,不吝百金,必购之;至如残编断简,亦蒐拾而不忍弃。溯其用心,岂曰锦囊缃帙,姑以夸多而斗美者。阶庭兰玉,环列森峙,侯殆有感于遗籯之义矣。此书之所以储也。然则处焉而充栋宇,出焉而汗马牛,侯讵厌于多乎哉?不多也。虽然,侯旧宅曲阜,实吾圣人敏歆震夙之地,木铎虽熄,杏坛之荫尚亡恙也。陈亢往矣,亦尝闻所以诏伯鱼者乎?《乡党》一书,其记圣人出入起居之际,无非修齐平治之道。此其传远,其裕后,盖不特区区口耳之末。下及子思、子顺,更历数世,贤者相继而生,岂独藏壁之书、过庭之训,足以薰陶而沾渍之哉!以侯储书之富,复求圣人所以传远裕后之本,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兢兢然庶叔敖之免怨,惴惴然思晏子之纳楹,则侯之子孙升斯堂也,诵斯书也,必有孝弟忠信者出,以不负侯储书之意,书虽多可也,不多亦可也。不然,书簏之讥,蠹鱼之诮,吾方为他日廪廪,而奚记之为」。侯曰:「懿哉,子之言也!幸为我记之,吾将以警吾后之若子若孙者,而抑以自警也」。余曰:「记姑以是。余闻济岱之间,云山郁纡,源泉混混,秦碑鲁殿,遗制宛然,且名士彬彬相望。余未老,或可从公杖屦登临啸咏,因其馀暇,取插架书细读之,缉坏刊误,尚能不愧鲁望。若夫堂之规模制度,记之殆未晚也」。
与游提刑汶书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五、《文山全集》卷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某以良月之望,举棹东下。江空见底,乃章贡源头,诸水怒长。未几,光燄五朵,与空同云俱来,往帆顺风。航波澜之澎湃,洒石钟之清越,宠灵张王,迄抵双溪。子月丙寅,俯祗贱役。瓣香西望,敬谢所蒙。明公卷其十二峰之神气,轩轩磊磊,照耀东南。以宰相才,学宰相事,天下久望其为家毡出色,辔丝周道,肯复倭迟?惠露瀼瀼,江之民幸矣,如溥寰何!会有温纶,四辈驰下。某不善为斲,得郡复枵。至之日,视官官靡,视吏吏荒,民气愦愦如也。爬剔棼丝,顾气力所至,终觉五技易穷。肘后神奇,不敢以望之他人。惟故山松菊,衣被䌽云,亦已过数。矧兹陇蜀,徼惠未涯,微畴昔不及此。相望二千里外明月,此心恳恳,侧釐挂一漏万。惟青阳时动,绨绿光华,式金式玉,以副前祷。此岂无骪,辱戒为荣。
山居集句 其三十 明 · 金时习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七
嘿坐焚香尽自佳(秋崖),清风满路落松钗(徐四灵)。
溪南山色青如许(洪盘隐),苍翠无言空断崖(鲁望)。
墨布袍 明 · 陈霆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九
墨布袍,粗且黑。
心中事,背上墨。
宋时遗黎元版籍,寒暑晴雨宁暂释,直教盖棺覆我首领缠我骨。
死不在闽广,生苟依木石。
安能易彼章与黻?
俯首躬身福州伯。
《静志居诗话》:水南博治著闻,留心风教,诗不苟作。墨布袍者,宋成淳进士福建提刑德清游汶鲁望所服。元初,以遗老荐授福州总管,固辞不就,题袍背云:「前宋遗民,今为百姓。」虽雨睛寒暑,未尝解脱。卒葬果山。此事国史失载,因具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