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东”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虚翁眼暗鲁翁聋,聚散匆匆老病踪。
近已有人传我死,何期此地与君逢。
两穷未必时流识,一笑犹为造物容。
自觉平生豪故在,能挥万字饮千钟。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貌颠神定杨明府,听聩思聪赵广文。
此老足成三钓叟,相望各占一溪云。
宾旸客邸偶胥会,华父家园谁共醺。
为报包山旧乔木,欲来系马说新闻。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拟撩社瓮共治聋,难向春泥觅雁踪。
每叹寄书多不达,孰知行役巧相逢。
道衣染褐惊新制,醉鼻添皻失老容。
尽日携儿往何处,归途灯暗夜鸣钟。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城头霜树回春色,楼下冰河动水纹。
联步即堪同拾翠,分携犹记欲书云。
祝摩肤发终须尽(自注:两日予左肩痛,且发疡。祝音咒、音注。),质粥书衣尚可醺。
彼我相㰞两难判,未知百世果谁闻。
次韵宾旸啼字犹字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醉眼看东误作西,衣缁巾醭屦拖泥。
身无却少心徒壮,花自重开草更萋。
信马旧痕今已灭,干虹老气似宜低。
楼中是日喧呼甚,闻说邻儿亦止啼。
次韵宾旸啼字犹字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箫未肯休。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
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
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
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误著儒冠玷甲科,休官重到旧沙河。
未妨缓步微行好,犹恐傍观窃议多。
我辈相逢唯酒可,桃花如许奈春何。
雪儿人物今难得,一曲离骚醉自歌。
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无官岂畏犯金科,饮量真能海纳河。
人老自于春色淡,花开最恨雨声多。
向来伴侣今都尽,乃后光阴复几何。
更挈残樽趋曲巷,小姬摘阮和燕歌。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早欲升堂学四科,晚年万事已谈河。
花时气色晴明少,海内交游老死多。
径醉不须商可否,急归犹欲避谁何。
春衣难典黄金尽,寻紫阳溪理棹歌。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胸中了了讵同科,混合光尘济贯河。
割据市楼才斗大,悬知官酒太灰多。
足相娱乐唯君耳,不少盘旋谓我何。
勿笑诗成欠流丽,予官采取可弦歌(以上《桐江续集》卷一○)。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舞燕歌莺子所无,不无灯照短檠书。
酒来形影相酬酢,诗就烟霞共卷舒。
八极渺茫供傲睨,一襟空洞极恢疏。
世间底是英雄物,未许曹瞒笑本初。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
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蚁溃金堤薄俗颓,圣门谁与嗣云来。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无疑今始悟蛇杯。
掀天气燄吾尝见,转首空成一聚埃。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谁欤载笔掌丝纶,雾雨何伤隐豹文。
绝望都俞参稷契,劣能损益记周殷。
蠹残书册犹堪觑,草没阶除尽不耘。
郑老襟期少陵解,从渠衮衮更纷纷。
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惯忍饥穷即圣贤,松心玉质未贞坚。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简赵宾旸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生豪侠味终酸,诗客颠狂骨本寒。
趋就坦夷非不欲,屈蟠老硬亦良难。
故将军已编民伍,冷广文犹齿学官。
何处浊醪谋一斗,能来相送上严滩。
寄赵宾旸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秀亭山下旧吾庐,十二年邻长者居。
近别复经三换历,相疏不寄一行书。
诸郎已了婚姻未,所至堪怜盗贼馀。
老我种瓜生事拙,想君更苦食无鱼。
寄赵宾旸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
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
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
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以上《桐江续集》卷一七)。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子陵滩上一诗翁,七十四年双耳聋。
第一老穷吟第一,一樽时与酹江风(自注:赵与东字宾旸,丙辰进士,改官知县,此邦诗人第一。)。
次韵赵宾旸见寄长句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有韵
百忧攻心成白首,不少自宽死已久。
我初作郡犹未贫,□□比□□□□(以上《虚谷桐江续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