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泉州万安桥(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二《泉州》作陈傅良诗。题作《洛阳桥》。) 北宋 · 陈称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
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
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
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二 《方舆胜览》:泉州万安桥,一名洛阳桥。嘉祐间,太守蔡君谟劝州民成此桥。元丰初,运使王公尝进画本,天子嘉赏,故卒章及此。)。
止斋即事 宋 · 娄寅亮
押遇韵
居与仙岩邻,未悉仙岩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频礼数。
指点觅馀迹,行行道其故。
是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轩每相顾。
嗟哉往来者,宁不忝尸素(清曾唯《东瓯诗存》卷一)。
论秦以诗废而亡 宋 · 郑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四、《夹漈遗稿》卷二
陈君举曰:春秋之衰以《礼》废,秦之亡以《诗》废。尝观之《诗》,刑政之苛,赋役之重,天子诸侯朝廷之严,而后妃夫妇衽席之秘,圣人为诗,使天下匹夫匹妇之微,皆得以言其上,宜若启天下轻君之心。然亟谏而不悟,显戮而不戾,相与携持去之而不忍。是故汤、武之兴,其民急而不敢去;周之衰,其民哀而不敢离。盖其抑郁之气纾,而无聊之意不蓄也。呜呼!诗不敢作,天下怨极矣。卒不能胜,共起而亡秦,秦亡而后快,于是始有匹夫匹妇存亡天下之权。呜呼!春秋之衰以《礼》废,秦之亡以《诗》废。吾固知公卿大夫之祸速而小,民之祸迟而大。而《诗》者,正所以维持君臣之道,其功用深矣!
邓文学墓志铭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方舟集》卷一六
某年月日,某州文学邓君皞暴卒于资州之客位。先是,朝廷以慈宁宫庆赉大恩,覃及士大夫之亲,皆得级爵。君以亲年例当得爵,请于州,州吏以微文格沮。君九顿首,日往候太守之颜色,词益危,请益急,守怒至不顾。君忿愤,气勃勃,填咽以死,州之士无贤不肖,知哀其死于亲,而悯其蹭蹬不遇。君举进士,蚤有声场屋,岂不能得一第以华其亲?乃冉冉七举恩科,自度其亲日月,且喜且惧;不得已,犹觊大恩之弗遗。此岂人子过望,而一跌至此,可哀也已。春秋郎之战,圣人悯童踦之死,君之孝于亲以死,不犹愈于童乎?君字熙民,皞其名也。邓世资人,为资望族。曾祖某,祖某,父某。娶某氏,年若干,子女若干。君之子未艾,亦乡贡进士,以其兄国华状来乞铭以葬,实乾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墓域在盘石县某山之原。予尝与君共坐棘闱,时连席,喜君笔词翩翩,若欲脱去举子窠臼。盖为夙学薰染,以自困踣苦海中以死,宁非命乎!且国华兄弟之请,一再拒之不获,铭曰:
一杯之未辱,三釜之未荣。心乎于养,忍取是为不知者之重轻而汲汲于此名也!呜呼!附块而生以怆其天者,忍啜其羹?是为君墓中之铭。
顺应庙记 宋 · 李琮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二
赴人之急,而能抗辞以兴释围之师;分人之忧,而能督将以拒残民之寇。自非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畴能及此哉!是宜生则为豪英,殁则为神灵,福庇生民,功扶社稷,历千万祀而庙食无穷,封爵益崇也。《祭统》所称,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皆得与于祭典。故后稷、勾龙以平水土、教稼穑得通祀于天下,而历朝将相名臣,亦各以其忠烈得血食于所治。凡此者,皆以其有功于民,故社而稷之、尸而祝之。后世因其辅国祐民,又从而褒宠之,所以顺民之心,以明报神,以教事君也。东汉之季,盗贼竞起,民无适归,奸雄豪杰,乘时肆志,擅甲兵、植强大以觊非望者,所在如是。太史公独以迈往之资,怀忠仗义,解纷弭乱,志在康时,其功勋行事,备见于吴史。考其本末,可谓信义著于人、智勇冠当时,而有功于民者也。盖尝论之,处纠纷之世,非文则无以出奇制胜,非武则无以摧坚挫锐。公在当时,虽非突围挑战、中鹄破的,施之于武,然画谋决策,应对周旋,盖亦有文事焉。观其救北海之危而乞师于玄德也,引义慷慨,不过数语,而凛凛烈丈夫之气,备见乎辞,非其文能若是乎?而本传所载,止称少而好学,其文乃不他见,岂公所学皆实用之文,而以章句之文故耶?惜公以文武全才,设施未究,天不假年。考其功未足以称其才,临终之言,自以不及升天子之阶为恨,其志概可见也。公庙食兹土,盖孙仲谋统事之初,以公都督海昏有功,遂悉以南方之事委之,故其薨也,葬于此而庙食焉。然庙之建千载矣,其庙号封爵,曩皆即其旧而称之,独未见有以公之遗德馀烈闻于时而蒙宠光者,岂潜德发辉,固自有待乎?圣宋光尧寿圣皇帝在位三十五年,金人败盟,侵扰淮甸,朝廷方督诸军遏绝剿除,既而百灵助顺,金即殄灭,有诏天下,具所在灵应素著以闻,将议褒封。此邦之人备述公禦灾捍患之功,敷奏于廷,于是顺应庙额首颁。明年,嗣天子以舜绍尧,进登大宝,邦人因所降赦文,又条上公功,请列爵故灵惠侯之封,复膺其赐。命下之日,县官暨井邑,笙箫旗鼓,迎诰至其本庙,望东南虔拜,宣布所封,已侑神三献,大夫、士相与饮福受胙,酒半,令尹陈君举觞而言曰:「庙额封侯无愧矣,而事之所遇,得不为千载一时乎?夫神依人者也,千载一遇,虽本神之功,而其缉谋经理,实二生力焉」。盖指琮之子大源与邑人杨闻诗之子骥而言也。琮起而言曰:「公之遗德馀烈,凡属当时所治之地,无不蒙其惠,而此邦之人,事公弥敬,饮食必祭,水旱疾疫,盗贼窃发,无不以祷,祷则必应。琮族居密迩公之祠场,而环庙之山,与夫庙地又皆世业,故感公之惠为多,在建炎间一新其庙貌,至今历时之久,椽腐瓦碎,门颓墙圮,幸因建侯之封,将率诸弟再葺而新之,并叙今日所致之由,而刻诸石」。士大夫同辞而赞曰:「兹盛事也,非子其谁宜为」!琮既言矣,敢不承令。公有行庙在邑,邑人以每岁端午前期扶老携幼,迎公入行庙,留祭五日,为游江乐神之戏,节后一日,复倾城送还本庙。故赐额之敕,杨闻诗分掌在行庙,而本庙在墓地,故封侯之诰,琮实掌焉。昔诸葛孔明之殁也,蜀人思之,所在崇祀,而汉诏独以庙墓为正,故今录公封侯之诰,与公存殁功烈终始之大略,刻石本庙,昭示将来,庶几公因其所封而厚其福于辅国祐民,则自侯之封等而上之,复将有所遇焉。乾道三年四月一日戊辰立石。令尹陈君,右承议郎光祖也。
按: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乾隆十五年刻本。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六 药圃 南宋 · 陆游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采芝夏黄公,卖药韩伯休。
吾友子郭子,高趣可与侔(明万历陆凤仪《金华府志》卷三○)。
按:郭钦止,字德谊,东阳人,陆游友。子津,字希吕,亦同游往来甚密。曹彦约昌谷集。卷十七有。跋东阳郭氏石洞书院记。刘过。龙洲集。亦有。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叶适。陈傅良均有吟咏。
陈君举示张孝恺行状且求诗孝恺尝摄令华亭有善状(壬辰正月二十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简惠唐苏令,文章汉甲科。
满朝空慰藉,漫仕竟蹉跎。
有命穷何病,无年理则那。
挽讴嗟不及,留与邑人歌(自注:《图经》唐苏籥摄华亭县令,在官简惠,莅事公正。)。
辞免起居郎奏状(绍兴三十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历官表奏》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左奉议郎、监察御史臣周某状奏:右,臣今月二十三日□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除臣起居郎,日下供职者。明命初传,震恐无地。臣窃以柱下置史,君举必书,自我祖宗,甚难此选。或以久次文馆,或以尝历剧曹,或以德望词华度越流辈,然后稽参舆议,举而授之,未有资浅望轻,径跻而躐至者也。如臣无状,岂不自知?欲勉于问学而智识甚凡,欲勤于事为而才力不逮。三年朝路,一善未闻。太上皇帝意其退缩似恬静,鄙朴似愚直,援而寘之六察之列,使事陛下。今既数月矣,略无补报,日夜常自刻责,岂谓骤膺简擢,入侍螭阶。稽之旧章,既惭践历;概之近比,更愧超踰。幸今误恩虽加而赞辞未出,择人改授,犹可及也。惟陛下矜其诚恳而俯从之,臣不胜幸愿。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起居张舍人颂德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省斋别稿》卷六
兹盖伏遇某官望隆国士,名冠儒科。君举必书,久珥螭坳之笔;王言作命,兼裁鶠阁之文。爰于献纳之馀,
按:下同前。
与郑景望吏部书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书稿》卷一、光绪《永嘉县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向来常恨无路款教,今使节言旋,虽获一再瞻望,又义不敢曲留从者,凡所欲言,十未布一二。正尔耿耿,伏辱贬教,喜承经旨台候动止万福。程氏书尝收数本,而未有如是之备者,最后《经说》尤所愿见,拜赐感幸深矣。大凡深于学,必能合乎内外之道。近世士人稍通其说,则谓施于事者便与圣贤合,自信太早,而不知他日未免害道。所赖吏部及钦夫二三公推所蕴以觉来者,于抑扬去取间,使是非深浅皆有所别,自然儒效日白于世。某所望门下莫先于此。此外惟为国保重。会君举教授告再三致意,昨所箴儆,不敢不勉也。
与吕伯恭正字书(二 乾道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书稿》卷一
近托奏邸寓书,达否?杨廷秀送岁前所惠教,不胜感慰。讯后孝履何如?先使君遽经祥祭,孝慕何以为怀?来示每以学道未至为言,此所谓有若无、实若虚者,某辈又将如何?近得敬夫并元晦与子澄书,亦是如此,窃深叹仰。某辞郡之章既不获通,不免力恳相参敷奏,想须见怜。地远,又无由请教,想不见念也。汪丈在三衢,必数通问。刘汝一何日上?去冬有王日休秀才携其书来,席未暖而卒,已呼其子至此津遣归闽,因会望语及也。兴化兄令再三致意。子中阙尚远,偶过隆兴谢龚帅,未归。陈君举一书告为递去。馀冀节哀自重。不宣。
与吕伯恭正字书(三 淳熙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书稿》卷一
某顿首再拜,伯恭正字学士尊兄坐下:子澄回,辱诲答。今既累月,欲时寄数字,苦于无便,递中又虑浮沉,徒有愧企。暑甚,恭惟尊候万福。祥琴久御,未睹除目,何也?开谕谆谆,叹服无已。兄以高世之资,济不息之学,皇皇焉有言必询,有疑必改,盖将追贤哲而与之齐,非特欲寡其过而已,甚休甚休!罢会极善,人众则贤不肖杂进,恐非徒无益。其间有不事科举,专以学问为事者,留三五人相与讲谕,亦閒居至乐也。某慵懦自画,兄所素知。每思向来琢磨之言,他人谁肯如此?今不加勉,日退一日,遂将为庸人以老,徒自惭惧。庐陵过从极少,幸南丰兄未赴官,可请益耳。其他非会面握手莫能尽,一味驰仰。钦夫春间一病危甚,极为之虑,比幸复常矣。元晦一意古学,固无可议。只是晚辈喜假其说,轻试而妄用,其于许可之际更劝其致审为佳。士龙之讣久已闻之,骨相太屯,知难任重,可伤可惜。君举因书致意,前附一纸,未知到否?子澄兄弟在赣,音问甚数。谦之自西徂东,颇不乐,数遣记,都未得报。此公矜持尺牍,可亮其非相疏;至于贤德,则使人极不能忘也。韩丈已自遣书。馀冀保爱。令女曾议亲否?
与陈君举舍人书(一 淳熙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书稿》卷二
某顿首拜启:间不闻问,詹仰无穷。即日恭惟尊候万福,眷爱吉庆。某孤立于朝,全无师友教诲之助,持此倥侗而欲任重有补,斯亦难矣。春间得伯兄讣,便当告归,止以主恩未报,难徇私计,遂因循至今。比填星犯上将,于占当任其咎,因是可以自弛矣。胡君拔解,可喜。徐君厚谓其程文颇平易,去省试尚数月,更与琢磨之,遂继正则为佳。郑全真行,欲子细附一书,竟为事夺。灯下草草,惟冀保爱。不宣。某顿首再拜,崇道通判国录兄执事。
与陈君举舍人书(二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书稿》卷二
某顿首再拜:近不闻问,恭惟尊候万福,眷聚吉庆。胡君何故未来?李侍郎六月间恐可到此,牒试尚难指拟也。景元竟就祠禄天台,若少助之亦无妨否?嘱宗正宛转如何?更俟来谕。龙图坟地不谓小人又尔侵犯,是诚叵堪。太守书谩封去,人各有所见,难强之也。闻亲旧已贻书别乘料理,第恐疏决近耳。子宜想时相会,切为致意。某自得宜春兄父子之讣,忧恼成疾,在此极不皇安。奉行文书既以救过不暇,至于经国远虑,略不能措意,其间岂有心知其非而常可强颜者耶?因郑君遣介,草草为问。馀冀保爱。不宣。
与陈君举舍人书(三 绍熙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书稿》卷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某窃以清和协序,恭惟某官主盟斯文,高厚显相,台候万福。灏噩之词,时见邸报中,西垣省上计已涓吉,由此领袖鳌禁无疑,每用是以释企仰。更蕲爱玉体,以承帝渥。某比遣状幸达,祠请曲蒙借助,感荷无斁。昔人乞身强健时,固欲优哉游哉,以全晚节。若仆者年龄如此,百病交攻,势穷力殆,初非得已,苟免鄙笑已幸,他复何云。目前药不离口,傍及妻稚,日日问医,比复失三岁次孙。年来星运不宁,常惴惴于怀也。黄瑞安文字已收。潘葑以舍人下谕,虽微换易,自当那辍。但今岁三章,始缘行之荐帅日先已半诺,既而陈同甫又来力荐,古不背死,今当奈何?元枢、子宜诸公多荐籴场,势未容诺。而顷所禀数人外,去腊适争数日,不曾举张善化及邵教授、赵帐干,比皆以照牒来责偿,莫知所指。幸潘葑成资在来夏,莫可待至腊月否?今且纳照牒,不敢食言。一语少欺,他日何以自解?故人必谅此心,坐是亦未敢作潘葑书,幸为说及。瑞安回字先发去,得免浮湛,幸甚。
与陈梅州自修书(庆元二年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书稿》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悚息拜启:自顷复状,老病支离,且无从访便,浸缺嗣音,如此倾乡何?新春,恭惟台候万福。二千石足以行志,想阖境受赐不浅矣。君举交游三十年,心实敬爱不少忘,中间为长沙旧僚及一二唇吻之士妄相斗谍,左右所深知,固尝为解释矣。近中司论渠尚有今识其人之语,无乃复致疑乎?向止谓减上三等户折米钱二万缗,致官员月俸欠阙两月,激赏库捐桥口酒钱八千缗,帅司官供给无所从出,以是指同僚献利害者,君举何与焉?此外固无毫釐差失,而某亦无半言相诬,不料好事者酿成口实,惭惧无地。因书幸为及此,盖目击与耳剽,虚实自不同耳。末由款晤,临风增情,愿加保爱,别俟召用。不宣。
与新湖北徐帐干浩书(庆元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书稿》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顿首。居幸邻州,闻盛名之日旧矣。知与元晦、君举、从之、茂献诸公游,固宜尚友前哲,笑视老悖。虽欲强附,有所不敢。岂图高谊,先枉手书,重以杂著数十篇,论事之高远,发策之精详,表启之得体,诗词之中律,譬如奇材异宝,森列横布,反覆诵味,拱揖不暇。至于《唐论》五篇,探端知绪,深切著明,尤得作者关键,而非寻常文人才士所能及也。则虽未识风度,而所谓看书道眼、惊坐英谈,已在不肖耳目中矣。方当执热,顿濯清风,其快孰禦哉!属病倦,强捉笔为谢,不审履况何如?尚阻晤语,万万保爱,不宣。
与赵子直丞相劄子(一八 绍熙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书稿》卷六、《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七
某辱此月十四日诲答,赵永州书亦已拜领,并深感慰。秋凉,恭惟台候动止万福。某藉朝芘粗遣,惟心力疲乏,大非昔比,年垂七十,理固应尔。更一月后即控祠请,望于庙堂张本,免至再乞。若非自觉病躯费支吾,且运气方恶,亦岂敢备礼也。二事辄具别纸。本欲遍作诸府书,正以心悸目痛未能下笔,数日间专遣谢缄矣。湖北水溢,波及此间外邑之益阳县,他无可言。泸南七月十二日纷纷,甚可骇闻。张帅继王宗正妄费之后,府库稍充。其人性清而执,必是于近例支散钱物之类有所撙节,所以致此,其人只可为监司耳。馀蕲顺令保颐,即俟柄用。
一、卖田事。此间僚属屡劝援湖北例乞免括卖,私谓顷年长沙已曾施行,义当助国经费,不敢有请。又见常平使者,云已申乞免郴、桂、武冈三郡被边去处,深赞其知体而不复有云。前日渠到此,却云得庙堂书,此事寝而不下。会收宜章滕瑱申状,谨以封呈。若庙堂知其所得之微,必欣然从之,试问君举,亦须能言,何止太山一毫芒也?敢望速为禀诸公,只检会张仓所申画旨行下,非惟快便,兼无形迹。偶张仓已往邵州巡按,商量不及,亟以致恳。如姻家户部方提领此事,必可致力,得附此介一报,庶免迂回,幸甚幸甚!
一、修城事计度又累月。初缘六七十年无人问著,其上皆生巨木,根株牵引,更几时必尽摧垫。凡费数月工夫,用钱数百千,雇人芟斫,始见缺陷去处,乃敢具禀。若朝廷未许十万,则亦不敢轻议。今既荷诸公有意成就,即令属官更加审覈,数日后方敢具奏。大意欲得令漕臣提督(沿边漕臣皆带提督修城。),飞虎及本州诸军出力,而令两倅往来监视,其钱物亦付漕司。某并不干预,非特旦夕丐去,亦自无心力及此,姑发端为永久之利耳。初亦拟费数十万缗,既见基址可以增陪帮贴,乃定十万之数。若得度牒自行变转,或降一半会子,却从行在发往淮西总所截兑所解之钱,似亦两便。今先陈大略,续有申明文字拜呈矣。过堂能于相参二枢密处禀及,尤幸。
与汪郎中义端劄子(三)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书稿》卷一○
某窃以天气暄和,恭惟某官台候万福。特辱书诲,不胜至感。水寨曲折,此难遥度。望反复与邦人之贤者再三商榷,然后参以辨吏智士而博谋之,以公牍见谕,当折衷行下。然详观来示,思过半矣。陈广小人,全在驾御如何。前政任用过当,自应妄作。当如所谕呼来,以己意镌晓之。所投两牒,一自辨说,一乞卖大舟。至于藏甲,恐碍刑名,必难自陈。今备其词劄下。渠若得要领,却保明申来,决不令归故官也。旦夕自携去,馀冀保爱,以需召节。君举数字告差人送去。子宜曾相见否?
与丁提刑逢劄子(绍熙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四、《书稿》卷一四
某自顷复状,日欲嗣音,而杜门不与便遇,因循至此。惟是倾企,实劳寸心。兹奉诲牍,爱予溢于翰墨,感愧交集。炎暑,喜承清风一道,神物相劳,台体骈臻多祜。某衰老,幸安畎亩,第百病交攻,略无宁日。福过理所当然,不足矜念。晤言悠缅,滋剧驰溯,所愿垂意卫生,倚需异宠。
某载惟文章政术独步斯世,自结主知踰二十年,正以精明敏达,所至兴利除害,奏课第一。适当重外之时,致缓环赐。今距成资仅三时,亦既除代,则螭陛鶠阁此去恐烦践历矣。振官府之委靡而不塞奸氓衣食之原,最为上策,如汉世绣斧逐捕抑末矣。贤使者在彼,夫复何忧!刘卿已到常德否?老于帅节,必能协心布宣德意,尤可喜也。陈君举所序佳篇,朝夕玩味,叹仰无已。沅湘古迹满前,按行馀暇,计吟咏益富,犹且不以己长绝物,一眄梁山恧语,何其谦也。三复来谕,但深惭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