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中秋夜对月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八月平分秋正中,飘香桂子落长空。
十分圆魄年年好,一道寒光处处同。
清唳忽来蓬岛鹤,乱吟不断露莎虫。
南村未酿南楼在,治世琴尊属老翁。
邵弘远用陈祠部韵赋诗见寄和以荅之 其二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青出于蓝分外青,承传世学喜加增。
济川舟具帆樯柁,渔海人资网罟罾。
豹管一斑惭浅见,天门八翼会高登。
老余待尽南村里,屋上添茅岁岁层。
郊居次韵张善初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押元韵
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
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
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
匪敢异流俗,亦云道所存。
纵酒破愁垒,煮茶资诗魂。
仰见冲霄鸟,剡剡脱尘樊。
俯怜纵壑鱼,戢戢含愁冤。
怀哉鹿门庞,以安遗子孙。
苟可脱世虑,何辞农事繁。
深衷誓无渝,持此与谁论。
秋怀次戴景仁韵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押阳韵
商飙解残暑,南村生早凉。
弄琴理书帙,雅思一何长。
衰莲送馀馥,丛桂吐幽芳。
泉清茶鼎洁,簟细石床方。
人生能有几,孰可驻流光。
颜鬓渐衰改,事业终荒唐。
既无俗累萦,所喜心凯康。
眠早起常晚,肯与世匆忙。
春来喧鸟雀,秋至响蛩螀。
万化相寻绎,寒暑去堂堂。
非是总不营,有酒即举觞。
日夕欢一醉,身世两都忘。
题天台陶宗仪母赵县主德真墓志铭后赵系出汴宋至今人犹以县主称云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梧溪集卷二
陶母赵宗室,贞静白云姿。
明珰秋水佩,幼小比光辉。
自通良人姓,三星天一涯。
孔雀金绣褥,十年梦参差。
手制丹霞帔,及嫁不称时。
造次井臼间,跬步必中规。
良人既禄仕,婉娩黄发期。
落月鉴绮疏,春霜薄罗帷。
生而贤且淑,焉用寿考为。
铭旌书县号,琬琰瘗华辞。
念昔岐山鸾,其德未云衰。
王风遽沦变,抚卷慨如(一作今)斯。
乌鹊桥银河,青鸟使瑶池。
何如五采羽,来仪竹梧枝。
梧竹日夜长,雨露深孝思。
孝思人子慕,为述二南诗。
濯足小像辞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天台陶氏九成名宗仪号南村居士明经博学养高云间与予友善尝为赞骑牛像曰望一男子冠裳清洒有青其犍骑之林下于是(一作时)白云冒岭黄落被野后则加鞭前则执靶虽心乎宁田官而于齐小白为旷世之交虽迹乎梁进士而于高无赖无半面之雅盖将德业丘山富贵土苴尚友饮水上流之樊父度关西游之老者也欤今复为题是像云
水漉漉,其流为谷,尔濯尔足。
载扪尔跗兮,无朔漠之瘃。
谷沈沈,其水则浅,尔足尔浣。
载抚尔踵兮,无关山之趼。
维沐弹冠兮,维浴振衣。
敝屣忍弃兮,畴知几微。
孺子设作兮,沧浪同归。
真真曲 元末明初 · 贝琼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六
姚文公为承旨时一日玉堂燕集声伎毕奏有真真者操南音公疑而问之泣对曰妾建宁人西山之苗裔也父司筦库于济宁坐盗用县官财卖妾以偿遂流落倡家公悯之遣使白丞相三宝奴为落籍且谓翰林属官王棣曰汝无妻以此姬配汝吾即其父也赀装皆出于公棣字棣华后官至翰林待制噫以西山之贤子孙陵迟疑不至于此然辱于始而正于终是亦天也筼谷笔谈记其事予乃赋四十二韵而沉郁悽婉亦足以尽其大略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
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
娉婷刘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
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
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
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丰。
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
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
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
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
自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
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
客闻为三叹,祖德宁未崇。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
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穷。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
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
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
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
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列朝诗集》:按:诸集并载贝琼,无贝阙:《光岳英华》载贝阙廷臣,无贝琼,程庆琉《会选》则贝阙、贝琼并列。据陶九成《辍耕录》载姚文公嫁伎女事云:嘉兴贝阙有诗,今《真真曲》载在《清江集》中,而贝琼本字廷臣,则阙乃琼之别名,非两人也。今正之。
田按:廷琚此诗见《筼谷笔记》而作,高季迪《青丘集》有《真氏女诗》序云:「馀在史馆日,谈次,有言姚文公饮玉堂落籍真氏女事者,同馆之士闻之,多赋诗。余亦为作一首:『妾恨非缇萦,上书动天子。自鬻偿县官,幸得脱父死。谁知故相家,失身居狭斜。遂令园中柏,翻作道旁花。当筵唱《金缕》,朔客惊闽语。相问忽相怜,开笼放鹦鹉。弃置舞衣裳,新理嫁时装。良人身作吏,不是贩茶商。花钗映罗扇,初与郎相见。赏贱古难常,妾心那敢怨。愿郎去作官,莫掌官钱谷。生子但生男,家门免多辱。』」
田按:廷琚此诗见《筼谷笔记》而作,高季迪《青丘集》有《真氏女诗》序云:「馀在史馆日,谈次,有言姚文公饮玉堂落籍真氏女事者,同馆之士闻之,多赋诗。余亦为作一首:『妾恨非缇萦,上书动天子。自鬻偿县官,幸得脱父死。谁知故相家,失身居狭斜。遂令园中柏,翻作道旁花。当筵唱《金缕》,朔客惊闽语。相问忽相怜,开笼放鹦鹉。弃置舞衣裳,新理嫁时装。良人身作吏,不是贩茶商。花钗映罗扇,初与郎相见。赏贱古难常,妾心那敢怨。愿郎去作官,莫掌官钱谷。生子但生男,家门免多辱。』」
怀南村陶先生 元末明初 · 袁凯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海叟集卷三
柴桑老孙子,清望独超群。
身同鸥鹭侣,心耽科斗文。
著书今已就,运甓谁能勤。
袁安正高卧,歌罢复思君。
望南村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袁凯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三、海叟集卷三
南村烟树接蒹葭,白鹭翩翩满白沙。
此地遂成茅屋计,何人更识老夫家。
即开(一作疑)断垄行新(集作分)竹,便接平皋树杂花。
戎马纷纷终未已,此身泛泛独长嗟。
望南村二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袁凯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海叟集卷三
野水纵横不计源,杂花前后自成园。
鱼虾欲上人人取,乌鹊归来处处喧。
但得茅茨容老大,即将耕凿付儿孙。
淮南未定江南乱,潦倒无归却断魂。
送贺九成归浙东兼东王若水 元末明初 · 袁凯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海叟集卷四
贺老秋来忆鉴湖,荷花杨柳正扶疏。
西过钱唐见王宰,东门今少种瓜图。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元末明初 · 袁凯
押马韵 出处:海叟集卷二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槚。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于焉事结搆,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把。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一作已)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句 元末明初 · 张昱
押职韵
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白翎雀歌)。
静志居诗话:陈云峤云:「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硕德闾制曲以名之。曲成,上曰:『何其末有哀嫠之音乎?』时谱已传矣。故至今莫之改。」陶九成云:「白翎雀者,教坊大曲也。始甚雍容和缓,终则急躁繁促,殊无有馀不尽之意。」杨廉夫云:「白翎雀能制猛兽,尤善擒鴐鹅。」廉夫有二诗咏之,张思廉、王子充、张光弼皆有作,第云峤言制曲者硕德闾,而光弼独云云,微有不同。
送陶九成东归 明初 · 牛谅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槜李诗系卷六
大江秋涨满,沄沄绿波注。
送尔东归人,愁怀渺烟树。
方谋耕钓隐,巳遂沧洲趣。
圭组尚予萦,京华独淹驻。
他日漫相思,离舟从此去。
题赵仲穆竹西草亭图 明 · 马琬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九
扬子宅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
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
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
时时彷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华亭杨竹西,住张堰,家有不碍云山楼,与曹云西,顾金粟,倪元镇诸公游。吴绎写其像,元镇为布树石,而诸名士题咏之。余家有杨铁崖书竹西记,赵仲穆作图,而马文璧诸公皆有咏,盖风流文雅之侠也。元季,士君子不乐仕,而法网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赀雄而乐其志如此。
田按:杨元诚名瑀,竹懒《六砚斋笔记》云:「元诚气豪而有清尚,一时诸公皆与往还,晚栖峰、泖间,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图,杨廉夫作记,元诚自题云:『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归作竹西翁。』仲穆、张伯雨,马文璧、钱惟善、陶宗仪皆有题咏。」此卷国初入高江村詹事家,尚有金华邵衷、月楼、赵橚题咏,杨循吉、黄云跋语,竹懒所朱纪也。顾侠君云:「《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读书不仕,家有不碍云山楼,杨维桢、贝琼为之歌咏。」则似乎又有一杨竹西矣。岂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郡志或未之考耶。据此,则竹懒所纪或有舛误,姑录于此,以俟参考。
田按:杨元诚名瑀,竹懒《六砚斋笔记》云:「元诚气豪而有清尚,一时诸公皆与往还,晚栖峰、泖间,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图,杨廉夫作记,元诚自题云:『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归作竹西翁。』仲穆、张伯雨,马文璧、钱惟善、陶宗仪皆有题咏。」此卷国初入高江村詹事家,尚有金华邵衷、月楼、赵橚题咏,杨循吉、黄云跋语,竹懒所朱纪也。顾侠君云:「《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读书不仕,家有不碍云山楼,杨维桢、贝琼为之歌咏。」则似乎又有一杨竹西矣。岂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郡志或未之考耶。据此,则竹懒所纪或有舛误,姑录于此,以俟参考。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一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閒居心不竞,无辱也无荣。
涧水流来曲,松风响得清。
东林因社入,南亩待时耕。
敕断相关事,寻思效子平。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二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郊墟鸣吠接,邻曲往来通。
好古襟期远,登高眼界空。
鹿肥茸嫩碧,鹤长顶深红。
何以扶衰老,君臣药有功。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三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白云和地扫,明月就窗赊。
囊蓄三年艾,庭栽四季花。
旋炊鱼信美,新酿酒偏嘉。
稳代青鞋步,肩舆胜鹿车。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四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祈晨投里社,学圃问园丁。
高阁屠龙技,重刊相鹤经。
浩歌惊木客,幽讨泣山灵。
长为催诗债,人来夜扣扃。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五 明 · 董纪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雾敛山罗列,云来树隐藏。
芝田平似案,花宅小如航。
侍立皆清秀,交游尽老苍。
閒身百无事,天赐醉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