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丹”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齐民要术》序 北魏 · 贾思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禹制土田,万国作乂。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仓廪实,知礼节;
衣食足,知荣辱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
李悝魏文侯作尽地利之教,国以富强;
秦孝公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
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
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旰之河。
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
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
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
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
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
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
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
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莱盈倾筐。
且苟有羽毛,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或不冻不饥者,非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飧,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得以有民?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
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裋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
千金尺玉至贵,而不若一食裋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
诚哉言乎!
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
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
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
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
谚曰:智如,不如常耕。
是以樊迟,请学稼
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
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㹀。
乃畜牛羊,子息万计。
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
任延王景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
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
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
茨充桂阳,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
惰窳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
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
种苎麻。
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
江南蚕织履,皆充之教也。
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绩织
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崔实为作纺绩织衽之具以教,民得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黄霸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
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具为区处。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龚遂渤海,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株,百本,五十本,一畦,家二母彘五母鸡。
民有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曰何如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
召信臣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躬勤耕农,出入阡陌,止舍乡亭,稀有安居。
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关凡数十处,以广溉灌,民得其利,畜积有馀。
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
童恢不其,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买棺木。
颜裴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
又课以闲月取材,使得转相告戒,教匠作车。
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
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丁车大牛,整顿丰足
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周人之急。
每岁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馀肴而去。
其惰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能致,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
杜畿河东,课劝耕桑,民畜㹀牛草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
此等岂好为顿扰而轻费损哉?
盖以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
故仲长子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
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
盖食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𫭪之势可知。
又曰: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
柂落不完,垣墙不牢,埽除不净,笞之可也。
此督课之方也。
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
李衡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
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千户侯等者也。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书》曰:「稼穑之艰难」。
《孝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
《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汉文帝曰:「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
孔子曰: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然则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其义一也。
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
率之又不笃,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
嗟乎!
且饥者有过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
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轻衣。
或由年谷丰穰而忽于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于施与,穷窘之来,所由有渐。
故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
汤有七十里,而用有馀。
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盖言用之以节。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
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
生习然也。
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孰自知也,斯何异中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
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
于文虽烦,寻览差易。
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植者,存其名目而已。
种植之法,盖无闻焉。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华,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
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贾思协序。
吴均诗三首 其一 南梁 · 周兴嗣
 押质韵
明灯照暗室,边韶赵壹
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
风动云人箕,雨至月离毕。
王丹赠不拜,是我相知日(文苑云。后汉王丹陈遗以不拜。○文苑英华二百四十。)
大宋光州司士元祐四年四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四
光州司士参军王仲回,无为郡人。
因陈本郡圩垾水利,大司农考得其实,请于朝廷,推恩,乃有是命。
其为性信厚,未尝与人较短长。
颇通算数之学,而至老手不释卷。
天衣怀禅师住铁佛道场时,亦尝请问,而乡里以善人归之。
熙宁末年,予扶护先妣长寿太君丧归葬故里,得暇阅大藏教典,因以净土妙缘举示老旧,司士是时已能诚信向慕,但未具深心尔。
至元祐初,予自省闱乞守丹阳,待次锦绣溪上,司士时见访叩请,未尝拒也。
问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求生西方,其不同何也」?
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
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
此以理夺事也。
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
若是佛境,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
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
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
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
故《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正谓是也」。
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
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
司士忻跃而去。
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予守丹阳,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相谢」。
乃再拜而出。
翌日因召丹徒陈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
其后得司士之子术哀讣,乃司士未亡前七日,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
吾弟作亦在坐,屡发见谢之语,是知司士决生净土矣。
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子杰记。
按:《乐邦文类》卷三。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关关春树莺 北宋 · 吕南公
关关春树莺,晨哢不知久。
似欣融和景,乐得飞鸣友。
可怜天性喜朋类,肯念同群杂誉咎。
年年日暖风暄时,园林无处无芳菲。
高翔俛啄足自适,焉用戚促勤追随。
君不见花间柳下纷纭后,擘弹挥丸少年手。
蒙笼枝上惊急来,不及咿嘤已分首。
世间利害难预期,鲜少德义多奸欺。
雁奴伤损雉媒饱,侪辈岂不交倾危。
古人恶热曾吹齑,莫近王丹墓畔啼。
鄂州劝农 南宋 · 罗愿
四言诗
国有四民,各分一职。
农次于士,盖尊稼穑。
日出当作,日入乃息。
用天分地,以足衣食。
菖叶初生,于是始耕。
务限既入,农事转急。
禾当播种,乘雨接湿。
高田大豆,榆荚为候。
三月区处,油麻穄
时当警窃,图(天启本、康熙本作圆)葺墙宇。
蚕沙种,四月收贮。
开渠决窦,以待暴雨。
月建在午,秧苗入土。
女工织作,三伏炎暑。
七月芟草,烧治荒田。
大麦小麦,上戊社前。
禾欲上场,九月涂仓。
缉绩布缕,十月多霜。
冬至埋谷,预试五种。
不宜者轻,宜者则重。
腊月粪地,治碓雕
脩治农器,向春则忙。
四时之务,展转相寻。
既有常产,当有常心。
鸡豚兼蓄,枣栗成林。
我念此州,土多冒占。
纷纷刬请,扰扰定验。
雨泽空过,失天之时。
生意不发,失地之脂。
身力不出,枉堕四肢。
于私无益,于官亦亏。
耕既不深,难行根脉。
耘既不勤,众草之宅。
粪若不施,谷不精泽。
收若不速,风雨狼藉。
若能开垦,处处良田。
若能灌溉,岁岁丰年。
古来开亩,广尺深尺。
长亩三条,于中种植。
渐锄陇草,爬土亩中。
苗根日深,耐旱与风。
又有区种,与亩不同。
方深六寸,种禾一丛。
七寸一区,匀如棋局。
区收三升,亩号百斛。
用力既到,所收亦多。
比之漫撒,效验如何。
凡苗之长,全在粪壤。
器欲巧便,牛须肥健。
其或无牛,以人牵犁。
彼此换工,惟在心齐。
游手浮堕,讥笑父祖。
一时之逸,终身之苦。
稍识文字,莫弄官方。
暂然得理,不可为常。
劝尔保身,孝谨无辱。
劝尔居家,省俭常足。
兄弟同心,勿营私曲。
年丰感谢,休厌米谷。
官租未送,莫尝酒肉。
不寻閒事,门户清肃。
粗然不阙,教子习读。
渐入士类,光庇宗族。
岁时礼节,亲邻往复。
孙曾济济,所谓受福。
古有茅容,鸡供母馔。
自将野菜,与客同饭。
张氏九世,同居相爱。
官家亲问,写忍以对。
郤公贫馁,甥侄孤遗。
饭藏两颊,以活两儿。
王丹在乡,亲行农野。
多载酒肴,劝赏勤者。
前贤所为,可以为师。
美哉农者,国之良民。
直道本业,必养其亲。
奸未必富,拙未必贫。
地道无穷,天有冬春。
筋力在己,日用日新。
俯仰求人,莫如求身。
沈水部叔永招饮 明 · 秦延照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匣中孤剑夜光寒,邂逅多君国士看。
才子自来夸水部,知交还拟似王丹
明光对后香犹满,长乐钟疏酒未阑。
莫怪狂生艰罄折,漂沦久已礼文宽。
云顶博罗胡正庵明府 清初 · 释今无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千涧寒飞万木头,醇风顿觉此中收。
弹琴仙吏能为政,采药山人竟薄侯。
红树染霜何日老,青鸾啼客过云幽。
欲持此意终宵讲,载酒王丹野外留。
寿樊月藏 清初 · 释今无
五䌽能收战胜名,文坛今日见星精。
廿年之前河肯清,手摩帝座腾青冥。
廿年之前河便浊,徒令雪鬓甘雌伏。
万张玉弩射潮头,百里青山界寒瀑。
世波既下日星溷,多君一寸存幽独。
譬如大地发寒风,手持玉管吹深谷。
载酒不及王丹劳,读书每效阮生哭。
此念消归太傅斋,大千世界如牙排。
观河尚可探灵贶,镌石犹堪蹈月街。
今年六十从头起,一年一度春风美
玉角麟行万点金,为君印向深云里。
子陵祠堂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一
士各有志在,投赠须良时。
乃欲臣老子,张眼发狂痴。
效孤忠,唐尧何能知。
当时西汉衰,士气一何卑。
四十二万人,尊莽称巍巍。
先生隐芦中,恻然心肠悲。
故人作天子,臣请为伯夷
甘与子同梦,伸脚踏紫微。
赠子以不拜,王丹吐微词。
将军有揖客,卫青贤可思。
何况赤伏符,可无王者师
云台麟凤旁,渔者张一旗。
果然东汉风,名节争扶持。
相助为理处,于后乃见之。
我留壁间墨,当赠先生诗。
长沙陆朗夫中丞倾衿相款一如补山树堂二君子风利不泊简予一言到洞庭赋诗寄怀甲辰 清 · 袁枚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
白云虽返岫,常爱卿云鲜。
鸥鹭虽无求,亦受鸾凤怜。
贱子乞养久,岩栖白下园。
侧闻陆敬舆,风裁三古前。
屏藩齐鲁地,声名万口传。
一朝予告去,官若脱屣然。
山左庶狱起,惟公名节全。
天子强起公,开府湘江边。
风过草知劲,事过人知贤。
安得尽公等,布置岳牧间。
自然歌明良,虞廷无愠弦。
我游南岳返,心钦北斗悬。
特修士见礼,长沙为停船。
公喜降阶接,握手心拳拳。
道年十七时,管见袁丝颜。
一别卅载馀,万事风轮旋。
感旧既款曲,馈遗尤缠绵。
王丹所赠缣,机杼自家穿。
阳城所分俸,公家度支钱。
譬如仲子井,涓滴皆廉泉
又如仁者,合以供其先。
自伤年耄矣,报德知何年。
行过洞庭湖,犹望龙门烟。
敬写方寸意,寄怀诗一篇。
张湛王丹 清 · 宋湘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后汉书摘咏
诈恶何如诈善来,张公礼教世何猜。
严交挞子尤难得,树下观耕王仲回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 其九 一匹缣 清 · 张晋
 押盐韵
仲回鄙大侠,赙助故从廉。
不爱二千斛,乃怀一匹缣。
尽日行桑畴陇间用放翁瑞草桥道中诗韵 清 · 黄琮
 押词韵第十部
曹事方竣偶乘暇,果下生驹稳可跨。
出城沟水细生縠,入夏山岚浓似画。
甘蕉长叶半舒卷,野蔓生花斗嫣姹。
南阡三面栽小,时雨一宵茁新柘。
嘉禾去莠工始毕,芳草如茵软可藉。
瓜花乍见黄垂檐,豆叶早看碧满架。
村童却趁农事间,牵牛放向绿阴罅。
蚕麦有收望秋获,旸雨应时天所借。
有耦好伴桀溺耕,循田可返王丹驾。
瓦盆新酒如肯酤,便拟穿林间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