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光州王司士传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四
光州司士参军王仲回,无为郡人。因陈本郡圩垾水利,大司农考得其实,请于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为性信厚,未尝与人较短长。颇通算数之学,而至老手不释卷。天衣怀禅师住铁佛道场时,亦尝请问,而乡里以善人归之。熙宁末年,予扶护先妣长寿太君丧归葬故里,得暇阅大藏教典,因以净土妙缘举示老旧,司士是时已能诚信向慕,但未具深心尔。至元祐初,予自省闱乞守丹阳,待次锦绣溪上,司士时见访叩请,未尝拒也。问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求生西方,其不同何也」?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以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正谓是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忻跃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予守丹阳,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相谢」。乃再拜而出。翌日因召丹徒令陈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其后得司士之子术哀讣,乃司士未亡前七日,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吾弟作亦在坐,屡发见谢之语,是知司士决生净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子杰记。
按:《乐邦文类》卷三。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