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二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江郭多阴暑到迟,夜凉孤枕怯疏帷。
听风听雨寻常惯,不似今朝醉醒时。
登东皋亭季迪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夕阳亭上共题诗,却忆西行独咏时。
不但寒云与寒水,楚天无物不成思。
白莲寺阁和彦正季迪见怀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远烦二子念离深,江阁斜阳每对吟。
岂料诗中千里客,也能来此共登临。
高季迪幼女定儿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红衣穿小与身宜,对镜娇痴学画眉。
怜爱莫教看作女,慰人犹胜似无儿。
夜卧闻邻家酒声呈季迪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雨响槽床滴夜长,重门虽闭四邻香。
近来不是忘醒酒,也学东家吏部郎
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疏树寒蕉绿绕池,夜凉雨到便先知。
我家路远君家近,能不开怀在此时。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一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君常办酒家钱,共结山盟与水缘。
今夜重思旧游处,一龛閒坐佛灯前。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其二 元末明初 · 徐贲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竹下幽泉细细流,寺间人去暮烟愁。
独怜千里来京客,肠断龙河寺里秋。
菜薖为永嘉唐卿右司 元末明初 · 徐贲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八
远辞华盖居,来卜山阴宅。
乍到俗未谙,久住地旋辟。
屋庐尚朴纯,楹桷谢雕饰。
高营踞山跗,深甃逗泉脉。
檐将狼尾苫,门用鼠筦织。
缺垣唯补萝,圮砌总蒙虉。
编篱限迩邻,树蘖表殊埸。
本来是野性,岂是耽地僻。
学圃欲拟樊,为功敢侔稷。
宁惜劳外形,自甘食馀力。
耕锄限儿课,灌溉当仆役。
破块何畇畇,陈器亦畟畟。
驾许俗士回,屐向邻翁借。
筐筥织湘材,锹锸铸棠液。
卓钁鹰觜利,负蓑猬毛磔。
俯仰疲桔槔,沾洒渍袯襫。
循畦行策镵,偃林卧欹石。
镰披欲芟丘,刈削竟驱砾。
值埠即为坡,遇凹就成洫。
堤崩防密葭,窦隙拒乱棘。
地同农亩计,区学井田画。
长畛纵复横,曲渠广还窄。
接流引馀清,疏沼汇深碧。
架桁秋实垂,篱落夏蔓幂。
雨露加膏腴,粪土发硗瘠。
识种题裹藏,辨类分行植。
莳法常按谱,候时即看历。
蕨芽拳握紫,(艹挚)拇骈赤。
两合怜蘮蒘,丛生爱铫芅。
初■(艹矜)迸蛰雷,新薹长春■(艹涑)
雀弁萒叶峨,马帚荓茎直。
蔩繁微瓞绵,瓠老枯瓣拆。
芍苗卷龙须,药干拥牛膝。
黄独雪晴收,紫藄露晞摘。
阴阶茂菧苨,下田丰菲蒠。
捲轮木耳垂,攒刺菱角射。
秋茄采更稀,夜韭剪仍殖。
芳凝海琼,茭郁点池墨。
枸杞香可醪,(⺮姑)熟堪腊。
石皮被柔藫,土酥脍肥菂。
细莼入馔鲈,鲜蒌杂羹鲫。
荼苦蘖与俦,脆冰为敌。
菌栌西蜀致,苜蓿大宛得。
长萦荇带流,乱簇蔯丝绎。
野人献,瓜为天子副(音偪判也)
决明才一方,莴苣连数席。
璚縻慰渴心,玉延起羸疾。
蕈毒笑非喜,芥心泣讵戚。
盘根芽埋壤,脱颖穿壁。
撷香怜鸡苏,折甘嗜燕麦。
腐切方圭,乳饼斲圆璧。
孕子棕受刳,赘聃石被馘。
兔目淘夏槐,鹿角芼腊炙。
菁托诸葛呼,巢以元修(诸葛元修二菜名)
褒蔡守清,怨周节逆。
邪蒿义所攘,秽荽理堪哑。
薄利嘉拔葵,省谤恶遗薏。
穷餐齑酸黄,俭啖留白。
閒情付田园,生意仰膏泽。
荚齐翠疑剪,甲拆绿讶擘。
掩冉烟际姿,葱茜雨馀色。
始掇惜滓染,载涤畏虫螫。
新荐或在笾,薄湘亦须鬲。
求久渐投醝,致爽遽沃醷。
不烦僚友送,敬向先圣释。
对屠誇大嚼,燕客忻小摘。
柈羞不过三,瓮菹当饫百。
未能著蔬经,安敢踰食籍。
旨蓄足山厨,素供过香积。
用兹卒岁年,庶得勤朝夕。
宾魏徐见厌,厄陈颜自怿。
洁畚士耻污,造桥盗怀恤。
抱瓮忿设机,授书诮求益(用侯君房严光事)
纵马因致忧,合蛭遂亡谪。
万钱复乞,片金华还掷。
仕知吕侄妄,居味郑人识。
枕肱仲尼乐,伤指范宣阨。
鼎臑固云嘉,食箪亦足适。
敷淡分所安,堪味欲易极。
毋因口体累,遂使愆民德。
田按:唐卿于越之桐里治圃结茅,署曰「菜薖」,遍徵名流题咏。幼文此诗最为擅场。杨孟载《舟入蔡河怀幼文》诗云:「纵横千字戚生笔,迭宕百韵馀公莱。」即谓此诗也。高季迪、姚独庵诗附录于此。季迪诗云:「桐里中君始归,菜花满园黄蝶飞。桔槔倚树长不用,江南雨多山土肥。方畦独绕看新绿,晚食何须尚思肉。翠缕登盘春薤香,金钗出盎冬菹熟。我家亦在乡,秋风便应归共尝。潮州司马成何事?回首空愁万足羊。」独庵诗云:「馀君抱奇言不誇,种菜拟学元修家。临溪筑庐竞诛草,傍路樊圃多编葭。长镵短钁自成列,不与文笔相交加。畦界条条任横缩,沟浍一一随纡斜。种多不减三十品,分苗撒子时无差。溉灌未能亲抱瓮,设计巧欲为翻车。一畦既传渤海,五色更接东陵瓜新菘脆美初研鲙,嫩瓠肥白才燖豝。马齿忽惊齐发,牛乳始识骈垂茄。芳心缠丝恶网蛛,老叶画籀忻涎蜗。自能垦土不无秽,便可应侯柔嘉。长奴芟夷脚自赤,老婢采撷头还髽。不令筐筥混葵藿,反任鼎俎兼鱼虾。美自适颇豪迈,蓱斋可办何咄嗟。谁云小摘畏伤指,我欲大嚼常摇牙。何时携杖叩君室,且需木耳并槐芽。苟能真率见情亲,奚鄙酒薄兼尊污。一飧自足饱空腹,岂待姜桂烹鸡驾。丈夫不能知此味,五鼎日食成淫奢。君今措事慕诸葛,蔓菁随处为生涯。」
夜坐次高季迪 元末明初 · 徐贲
 押齐韵
夜灯耿耿风帷低,雨叶似秋寒更凄。
城远击柝惨难齐,抱中幼子悄悲啼。
不知情思向谁是,独坐空房忆故妻。
击筑行和高季迪韵同张记室宪赋 元末明初 · 徐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和君击筑吟,请君侧耳听。
不是更容貌,谁能知姓名。
主人莫称善,坐客何须惊。
酒酣欲罢奏,壮心难自平。
野轩 元末明初 · 余尧臣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八
湿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
轻舟理横塘,归人渡清晓。
栖鸦返故巢,潜鳞濯新藻。
倒景淡斜晖,回飙荡晴昊。
衡门夜不扃,燕坐事幽讨。
落叶秋自飘,残花春懒扫。
我欲往从之,税驾苦未早。
挥手谢孤云,去去没苍徼。
田按:《秀野轩图卷》乃朱泽民为吴人周景安作者。泽民山水苍润清逸,此图最为名迹。历藏槜李项氏,江村高氏。卷前周伯温为之引,首篆秀野轩三大字。卷尾题者二十一人,唐卿此诗亦在其列。今并掇诸公诗之佳者,附录于此。高启诗云:「江晚洲渚交,雨睛草菲菲。前山霭欲暗,罟师度水归。望烟知君家,花竹隐半扉。乍休田中耒,犹响林下机。此乡即桃源,乱后世有稀。开图身已到,不知尘境非。」徐贲诗云:「何处问幽寻,轩居湖上林。竹阴看坐钓,苔迹想行吟。嶂日斜明牖,渚风凉到琴。相过有邻叟,应只论闲心。」王行诗云:「高馆罢零雨,前荣扬微风。霏霏碧萝花,吹落酒荦。移席俯流水,挥弦度秋鸿。遥思独乐意,邈哉谁与同?」王彝持云:「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徐达左诗云:「春风十里翡翠屏,玉遮对峙峨眉青。清泉白石杂花,天放画图钟地灵。高人开轩当此景,酌酒赋诗白日静。四檐风作翠涛声,八窗帘卷睛霞影。我亦托迹耕渔间,结屋读书湖上山。抱琴访子从兹始,布袜青鞋相往还。」
醉樵歌 元末明初 · 张简
东吴市中逢醉樵,铁冠攲侧发飘萧。
两肩矻矻何所负,青松一枝悬酒瓢。
自言华盖峰头住,足迹踏遍人间路。
学书学剑总不成,惟有饮酒得真趣。
本是王霸才,乔松自有烟霞具。
手持昆冈白玉斧,曾向月里斫桂树。
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
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珊瑚樵作薪。
醒时邂逅逢王质,石上看棋黄鹄立。
斧柯烂尽不成仙,不如一醉三千日。
于今老去名空在,处处题诗偿酒债。
淋漓醉墨落人间,夜夜风雷起光怪(按张羽《静居集》云:元季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之分守吴中自号醉樵。求诸作已,设宴酬款,以诗工拙。是坐仲简之歌最协意,居首席,酬黄金十两。次高青丘,白金三斤。次来仪,止一镒。盖诗有讽,略不满快也。)
真真曲 元末明初 · 贝琼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六
姚文公承旨时一日玉堂燕集声伎毕奏有真真者操南音公疑而问之泣对曰妾建宁西山之苗裔也父司筦库济宁坐盗用县官财卖妾以偿遂流落倡家公悯之遣使白丞相三宝奴为落籍且谓翰林属官王棣曰汝无妻以此姬配汝吾即其父也赀装皆出于公字棣华后官至翰林待制噫以西山之贤子孙陵迟疑不至于此然辱于始而正于终是亦天也筼谷笔谈记其事予乃赋四十二韵而沉郁悽婉亦足以尽其大略矣
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
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
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
娉婷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
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
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
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
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丰
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
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
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
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
自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
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
客闻为三叹,祖德宁未崇。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
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
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
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
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
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列朝诗集》:按:诸集并载贝琼,无贝阙:《光岳英华》载贝阙廷臣,无贝琼,程庆琉《会选》则贝阙贝琼并列。据陶九成《辍耕录》载姚文公嫁伎女事云:嘉兴贝阙有诗,今《真真曲》载在《清江集》中,而贝琼本字廷臣,则阙乃琼之别名,非两人也。今正之。
田按:廷琚此诗见《筼谷笔记》而作,高季迪《青丘集》有《真氏女诗》序云:「馀在史馆日,谈次,有言姚文公饮玉堂落籍真氏女事者,同馆之士闻之,多赋诗。余亦为作一首:『妾恨非缇萦,上书动天子。自鬻偿县官,幸得脱父死。谁知故相家,失身居狭斜。遂令园中,翻作道旁花。当筵唱《金缕》,朔客惊闽语。相问忽相怜,开笼放鹦鹉。弃置舞衣裳,新理嫁时装。良人身作吏,不是贩商。花钗映罗扇,初与郎相见。赏贱古难常,妾心那敢怨。愿郎去作官,莫掌官钱谷。生子但生男,家门免多辱。』」
百哀诗(六十七首并序) 其三十七 高季迪(讳姑苏人志学不倦苦耽于吟芳誉流英吴士之秀) 元末明初 · 刘炳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五
阖闾门前树,鸟啼华月圆。
诗吟绮楼上,午鼓未成眠。
翠袖添雕鸭,乌丝写粉笺。
每怀经济念,鸾镜感芳年。
长相思高启同赋 元末明初 · 刘炳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三
唱歌别君酌君酒,出门不道离家久。
一日三时听马嘶,陌头又见青青
晓日游丝堕粉墙,闺中啼乌人断肠。
鸾巾粉浥新年泪,凤枕情遗旧日香。
比翼鬓云长自爱,合欢眉黛为谁妆。
经春鱼雁无音信,落花风急愁成阵。
走马常提白玉鞭,封侯何用黄金印
昨夜灯花照碧纱,定是行人当到家。
玉壶泻香红烛暖,鸡啼一声嫌夜短。
璚姬墓宋仲珩同赋 元末明初 · 刘炳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七、鄱阳五家集卷十四
野花凝粉钿,琼姬醉时面。
夕露柳丝长,璚姬晚黛妆。
行人坟上莫回首,一顾春风一断肠。
田按:《姑苏志》:「琼姬墓,夫差女也,与夫差墓相近。」高季迪徐幼文均有诗,附录于此。季迪云:「梦别芙蓉殿头,堕钗零落谁收?土昏清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麋鹿昔来废苑,牛羊今上荒丘。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幼文云:「馆娃里已堪愁,况值泉台小丘。月冷宝奁无复晓,池空玉雁不知秋。萝间旧屋僧来住,竹下新亭客过游。不有佳名留郡志,谁能识此为停舟?」
王彦和检校北平四首(录二) 其四 元末明初 · 苏伯衡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三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
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
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
田按:彦和名锜处州人。与兄钟一母同乳而生。钟字彦中,早卒,刘伯温为文以哀之。彦和与修《元史》,附见《明史赵埙传》,史不详其仕履。余录高季迪赠《彦和检校北平》诗,仅详其授职耳。今录平仲诗,复检《平仲文集》,有《送王彦和序》云:「彦和仪观甚伟,于书无所不读。弱冠偕其兄彦中试于乡,不中,即弃去。作为古歌诗杂文。长老咸推让焉。今春以议《礼》被徵而起。寻承诏入史局纂修《元史》。比史成,北平之命下,高君季迪率朝之搢绅赋诗以华其行,而馀序其简首。」彦和为宋给事中信之后,家有槐堂刘伯温为之赋诗云:「晋公庭上三槐树,千载流传是德符。今日耳孙思继述,昔年手泽叹荒芜。当窗欲看屯云叶,夹径先栽待雨株。会见枝头金粟蕊,秋风吹送上天衢。」馀于前后史局诸公无诗可采者,必详其事迹。平仲又有《夏尚之太史哀辞序》云:「我师克燕,拔其知名士赴南京太史夏君以老病乞归。会遣使分道搜访元史,乃强君如江、广,君辞不得命,乃行,行至番禺,以疾卒。君名以忠字尚之袁州人,」据此,则夏君又续修庚申君史分道采访十二人之一人矣。
江贯道长江 元末明初 · 王彝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六
霜后洞庭浅,崖枯不见苔。
朔鸿南岳去,千岭一猿哀。
楚俗依稀在,吴帆浩荡回。
平生此离抱,偏向画中开。
田按:贯道此图题者二十五人。文徵仲跋云:「诸贤题咏皆清丽可喜,字画亦精谨不苟。」馀录常宗此作,并录诸作之佳者附见于此。高启诗云:「前峰落照明,后岭层岚积。叶尽露山村,潮来没江石。遥遥射雁子,惨惨听猿客。何处下归帆?西陵渡头夕。」张适诗云:「溪南山曲折,舍北水西东。樵响千峰两,渔歌五两风。烟生寒谷瞑,湖落晚江空。为客经行处,悠然此画中。」徐贲诗云:「风定江声稍息,霜清山色逾妍。浦桥渔舟夜火,沙市人家晚烟。」陶琛诗云:「石出夜潮落,山明寒雾消。江空千里棹,村迥一归樵。树色连沙屿,人家傍野桥。还同旧栖地,风景日萧萧。」潘伯济诗云:「岷峨雪消春水急,潇湘雨馀云树湿。迢迢翠屿孤鹤回,湛湛珠宫老蛟泣。征帆数点风涛中,出没不计天西东。乡关渺在何处?矫首遥送双飞鸿。」金问诗云:「霜落半林秋,鹤鸣众山静。僧寺夕阳边,残钟送孤艇。怅望未归人,空江澹云影。」王遂诗云:「凉风动州,江上秋来早。落叶满溪桥,荒村人迹少。何处是渔家?炊烟起林杪。」此图曾藏高澹人詹事家,载《江村消夏录》。
狮子林十四首 其一 狮子峰 元末明初 · 王彝
五言绝句 押陌韵
苏城之东北区有林若干亩佛者居之曰狮子狮子者林之一峰如其形故名而其地特隆然以起为丘焉杂植竹树丘之北洼然以下为谷焉皆植竹多至数十万本始升其丘之南麓便仰见狮子峰高仞有若千尺如舞且踞两傍复各有峰亚匹之东曰含晖作人立左腋下有穴一腹枵然有四穴日始出则其晖晻暧相射西曰吐月颇峭且锐稍夕月即见其上狮之北有室一曰禅窝含晖之东有隙地踰寻砌以石子为环坐者所藉曰翻经台傍有峰特出曰立玉然其状嵌空若刀剑划作四五叶者或曰以地肺名为宜吐月之西有涧自竹谷中来因架石为梁曰飞虹踰飞虹以西而下其西麓乃北入竹谷中委蛇东来折以南出玉立后而上其东麓复折而南且西出狮子前而下其南麓凡丘之颠踵自三四峰外诸小峰凡十数计且丛列怪石什百为群而所取道往往经纬其间既下南麓有二道其循麓而西者至问阁问与指相值各一皆相结为蛟虬其寿几二百年之南有池曰玉鉴若鉴影以自媚者之西有井曰冰壶初凿井时得古壶尊地下而其泉冽且甘以瀹茗味尤胜云余在昔于斯游也盖屡焉而不厌今年秋复与宅民陈彦廉张㬅端来游而因师者余故人也止余宿问阁得咏歌其丘与谷者累日师曰是果可以咏歌欤愿有记也故书之石而使刻之先是有十二咏书石上其倡者高太史季迪和者张水部子宜王文学止仲谢翰林玄懿今亦为同游者洪武五年秋七月稽岳王彝
昔年清凉山,燄燄金毛赤。
来此自何年,苍然化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