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长安四李生(李生中贵从子皆及予门三为博士弟子其一武生) 明 · 于慎行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文武翩翩总俊髦,长安阀阅信多豪。
春城起第新行马,内殿承恩旧赐袍。
已见三雍收异等,还闻七校试雄韬。
金门贵近应无数,不似名家有凤毛。
赠领议政延城府院君李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延平府院公一日抵余泣而曰。先公之亡。吾年始一周。今垂八十矣。先妣之亡。吾官才州府。今位极人臣矣。生不识父颜。禄不及荣养。终天之痛。曷有穷已。先公生于嘉靖庚辰。卒于戊午。得年三十九。先妣生于嘉靖壬午。卒于万历壬子。得年九十一。距先公之亡。已五十五年矣。不肖孤于序最季。诸兄皆弱不振。先公平日志行。无从知记。先妣常语不肖孤曰。汝家族大。先舅牧使公以己卯名人。贤声藉甚。诸子侄皆能谨守庭训。人谓汝家法家。汝父聪颖异凡儿。孝友出天植。牧使公甚器重之。常见汝父奉子职之外。杜门读书。不事交游。唯与判书吴祥、承旨柳布霖相友善。许以知己。为忘形之交。恒以养菊为居家之乐。颇有悠然自得之趣。其于生产作业。一切世事。泊如也。其言与行之在于外者。吾不能知。此特记其所曾闻者而告汝。汝其记之。言常在耳。而先妣之下世。亦二十年所矣。先妣性严毅。家政肃如朝典。教子女御僮使。咸有法式。诸子虽长大有过。辄挞之不饶。家贫手自纺绩。篝灯达曙以劝读。使诸子皆能力学砥行。府院公之历践州郡。未尝以一事于求。人有请者则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事若不是。吾不忍以非道教子。其廉谨识理如此。府院公又汪然大戚曰。先公懿行嘉言。想不为不多。拾闻于先妣之所诏者若此而止。不肖孤老且聩。诚恐一朝溘然。并与拾闻者而坠失无传。墓道尚阙显刻。治石以待久矣。敢徼惠公之一言。以不朽吾先公。噫。公之先公。余之再从兄也。虽年序邈然未及参拜。尝闻吾先子之言矣。敢以先今所记睹者。诠次其槩。而并叙世系及子孙如左。公讳廷华。字某。不仕早卒。以府院公之贵。累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延城府院君。世传延安之李。来自唐中郎将李茂。以苏定方副将。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于延安。后分为三宗。谱牒逸莫可考。丽朝有讳贤吕。判府监。是其远祖。四传而至讳孝信。版图判书。生讳宗茂。户曹典书。生讳怀林。赠左议政。生讳石亨。录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谥文康公。号樗轩。三魁盛名。独鸣千古。生讳浑。文科掌令赠吏曹判书。生讳寿长。大护军。生讳巙。于公考也。早从赵静庵游。自玉堂南床。历扬华要。逮乙巳士林狱起。出为杨州牧使。卒官佥知。妣全义李氏。都事震孝之女。配安东权氏。左参赞花川君襄平公瑊之曾孙。青松府使镕之女。生三女四男。男长曰宝。次曰赓。次曰资。次曰贵。即府院公。女长适侍直元虎武。次适监察俞大俶。次适苏千善。宝生一子三女。子时达县监。女适生员林逸。次适吴悌甲。次适生员柳秀春。赓生一子一女。子时敏主簿。女适都正洪汝翼。资无子。时聃为后。府院公娶张旻之女。生三子四女。男长时白。延阳君。今江华府尹。次时聃。通政金堤郡守。次时昉。延城君。女长适金自兼。无后。次佐郎边庆胤。次修撰金卨。次县监金庆馀。元虎武生宗植。宗植生履吉。皆县监。女适县监李昌源。俞大俶生三子二女。子俞孝曾、友曾、悌曾。孝曾子杙悌曾。有四女一子幼。女适吴以宽。生子灿。判官。次适虞候苏蕙。生二子二女。子尚谦、尚贤。女长适陈瀹。林逸生二女。长适县监郑崇衍。次适朴汉亮。时达生二子三女。长博、次悌。女长适金镜。次适白弘济。吴悌甲生子庆长。柳秀春生五子一女。皆幼。苏千善生一子一女。子允沃。女适李廷鸿。时敏生三子二女。子怗、惠、恰。女适赵廷坤。洪汝翼生三女。适姜寿贤、崔砖。延阳生三子二女。子长恪。判官。恪生二子二女。皆幼。次僩。察访。次悦。女长适郡守金鍊。金堤生四子一女。子长憕。县监。次惇。生子女。次欢。生子。次忭。女适尹惟益。边庆胤生子命益。延城生三子三女。子长恢。馀幼。女长适韩以平、金卨、金庆馀。皆生二子一女。幼。呜呼盛矣哉。夫为善而无不报者。天之道也。不于其躬。则昌其后者。理之常也。我李积德百年。代有闻人。子孙虽贫且贱。率多良善拙朴。未见有倾巧诈伪之态。是盖祖先之遗也。议政公以名父之子。惇行孝悌。自力为善。冲澹守志。不求人知。虽命途苦短。潜德隐行。世未及知。而天已先知。故至于府院公。始大发焉。府院公在襁褓已失怙。早从师友。能自树立。慷慨好议论。常慕古人奇节。不事细行曲谨。卒能办擎天浴日之功。勋名震世。朝夕且将入相。诸子皆谨厚以忠自显。祗慎事职。金貂映座。袍笏满床。府院公之福禄。盖未艾也。天之报施善人。悬契不爽。有如是夫。大夫人虽早寡。恒以礼法训子弟。府院公中壬午司马。又以安山郡守。中癸卯文科。板舆之乐。喜庆之筵。世皆荣之。而府院公历典五邑。备享专城之奉。府院公之夫人张氏。贤且至孝。事姑色养无违。力贫具脂瀡。绝不示寠色。常使大夫人乐焉。年逾九十。精力不衰。生能见子孙之荣。没能尽封赠之典。大夫人之福。不既备乎。葬在高阳某山某向原。与公同茔铭曰。
孰短其脩,孰窒其通。
寿吾不知,命系其逢。
既啬其施,乃积于躬。
积之伊何,惟孝惟忠。
孰当其隆,公有季子。
福禄功业,隆其未已。
寔惟光前,奚但趾美。
凡我子孙,宜知所自。
临清歌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
御舟经临清,因作临清歌。
迩曾金川拟淮蔡,𠞰铲奚数(上声)斯么么(两金川以服属土司敢于负思抗拒削除本非奇绩是以近作告成太学碑文比之唐时讨平淮蔡而已若王伦系内地奸民以邪教惑民作乱发兵𠞰灭不过如寻常擒捕盗贼吏不足比数也)。
独惜闾阎遭燹乱,诚有劫数难容过(逆匪倡立邪教以避劫数为词煽惑愚众良民为贼戕害及逆党就歼伏诛者几以万计是则此一方之劫而非若逆匪所云也)。
赈灾无待主爵尉,饥困原异潢池戈(王伦滋扰时或有言灾民因饥饿所迫而乱者给事中李漱芳至形之章奏恐地方官果有其事因命大学士舒赫德于督兵之便细加访察乃据实奏闻以寿张堂邑阳谷等县是年收成俱稔贼所至并未抢劫仓谷其非饥民可知王伦等实因邪教纠众不法无识喜事之徙妄言惑听固不足信耳)。
县令失察更未密,一死稍得赎愆差(寿张令沈齐义于王伦等倡立邪教未能早为察知擒治及闻其事乃于大堂佥差往捕而胥役入教者多遂至漏泄生变机事不密自贻之戚使其尚在当律以不职失城之罪因已骂贼遇害特宥其过而仍予之邱)。
然犹赐恤宁从厚,谓烈则可忠则那(沈齐义偾辕失城为贼所害止可谓之烈而不得谓之忠其女二姑于其父丧归籍时投缳以殉亦止可谓之死义而不得谓之孝盖圣人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未闻教子女以身殉父母为孝也昨浙抚三宝请旌章中乃谓忠孝聚于一家措词失实矣因降旨宣谕敕部依全家殉难例旌之)。
突如其来据要地,新城终未失嵯峨(贼匪佔据临清旧城复遣其党于初七至十三连日攻犯新城之西南二门副将叶信参将乌大经署知州秦震钧婴城固守百计抵禦发鎗炮歼贼甚多贼不得逞十九日贼复以火药实车拥至欲焚燬闉扉城上侦知之掷石碍其车轮以火箭射其车药然贼反自焚毙多人自是不敢复窥新城矣)。
礼不下庶避则可,颇有明理志弗磨。
文武诸吏及士庶,尽节弗屈原堪嘉。
莠民剪灭示国法,良民旌恤恩加宜(叶)。
绿旗怯懦岂足恃,八旗选锐无须多(因绿旗兵怯懦无能特选派健锐火器两营满洲兵一千名驰赴山东𠞰捕贼众即就剪灭至逆匪初起侵扰诸县时官民为贼所害者文职除沈齐义外则有署堂邑知县陈枚反其弟武举陈元梁阳敕县丞刘希焘典史方光杞及其侄方义堂邑训导吴㗚及其侄吴文秀仆王忠武职则有署寿张游击赶福莘县把总杨兆立堂邑把总扬兆相襄城外委把总崔吉士又普洱总兵萨灵阿之妻时僦居临清亦骂贼被杀寿张训导李昴妻戚氏闻贼至自经其士民则寿张生员王鸣冈武生王廷柱临清生员王政临清州民黑耿光马体恭马体乾皆为贼害临清生员李日孜监生胡师忭及妻刘氏州民赵金阶皆自经死并敕部如例旌恤)。
重臣习事命经理,夹河布置为周遮(巡抚徐绩等皆非练习军务之人措置不能得要以大学士舒赫德曾经西师之役娴于用兵即命至山东董率调度进剿并命额驸拉旺多尔济都御史阿思哈同行舒赫德至德州调集各处兵马京兵一到即令阿思哈分领众兵往会徐绩等至临清由南路进攻舒赫德拉旺多尔济等统优京兵由东面进攻复派侍卫春宁率东三省善射手五十人亦至并命直𨽻总督周元理统兵由故城一路恊𠞰并于威县平乡分兵堵禦河南巡抚何煟在邱县馆陶一路统兵防守杨景素时为直𨽻布政使驻兵河西因以拆桥事委之廿二日夜半杨景素玛尔清阿率兵攻贼浮桥射殪燃炮之贼兵丁穆维踊上贼舟夺碍断桥索劲兵数十人继之掷炬焚桥舰顷刻而烬歼贼数百贼遂不得西逸廿三日京兵全至临清于旧城四面环困贼窘迫率一二千人至塔湾复□春宁音济图等射殪五六百逆匪等复遁回旧城其馀窜逸之贼追杀殆尽贼有潜泗欲渡河西者悉为杨景素一路之兵射击无遗越数日贼即𠞰平录其功绩因擢杨景素为山东巡抚玛尔清阿为兖州总兵穆维赏巴图鲁号擢千总并赏蓝翎其在事出力大小员弁各录叙升赏有差)。
滋事一月平六日(王伦自八月廿八日起事至九月廿九日渠魁自焚党羽悉就擒获槛解诛磔统计仅一月而八旗兵合𠞰自九月廿四至廿九计凡六日而平以视明白莲教徐鸿儒等扰乱前后二十年巡抚赵彦七月始讨平迟速不啻百十倍),赵彦七月犹延俄。
策马历历情形阅,万姓安堵迎肩摩。
徒观铺户复如昔,是因三倍商贾罗(临清旧城为商贾聚集之所市尘密比贼残破后近已修整渐复旧观)。
汪家大宅付灰烬,首逆以此为巢窠。
此或居官欠良报,其后有识恩早加(王伦至临清佔居原任湖南巡抚汪灏旧宅其曾孙汪继烈等预挈家徙避官兵至贼放火自焚意汪灏为巡抚时必有敛贿自肥之事故其居不能遗之曾元世守然使汪继烈若明于大义当避贼外出时先焚其室令贼无所栖事后上闻必嘉悯厚赐而录用之兹虽无从贼之罪而室成灰烬赏亦无可施惜乎其智不及此也)。
率亦置之弗深咎,大义讵必常人诃。
舟经因作临清歌,奚以致此惭如何。
尧母祠联 清 · 吴步韩
对联 出处:联语粹编
履武生神圣,吞卵亦生神圣,须知大圣大神,赤帝母仪垂万古;
子妇为皇后,女孙并为皇后,终让太皇太后,丹陵慈荫被中天。
恭和御制悯忠诗三十韵(山左李毓昌即墨人也余友蓬莱金黻珽先生尝称其少负气节不苟流俗凡邑中不平事公必折之以理故乡党咸重其为人及举戊辰进士公以知县分治江苏时淮泗水患公捧檄往山阳督赈邑令王伸汉以侵渔为民蠹公廉知其情欲揭知上官王惧以赂公公弗许王以金嘱其三仆偕善缘寺僧邀公饮置酖酒遂遇害公卒之时血溢襟袖五贼恐事泄舁公尸于梁诬以自经洎扶柩归孺人检遗衣见血启尸视之以银簪验实簪黑孺人骇恸呼叔翁语之故叔翁者名云泰邑武生也刻日抵京遮总宪马白冤状奏闻事下法司旬日五贼皆服辜上怒甚命以谋逆仆诣柩致祭馀依议因嘉公之忠晋孺人为四品秩在籍食俸赐云泰为举人公无子上命择族中贤者为之后事竣上复为制悯忠诗三十韵以褒之) 清 · 金朝觐
押阳韵
东岳降生发其祥,李公卓荦殊寻常。
读万卷书不爱死,英风侠气偕灵长。
公之少年有大志,斗鸡走狗斥荒唐。
疾恶如仇去如疾,市井无赖呼为狂。
嘉庆戊辰成进士,曲江春宴颇轩昂。
帝曰昌才非百里,汝其试之往江乡。
是年秋涨溢淮泗,鱼鳖斯民走且僵。
诏开内帑赐银币,侵渔牟利相颉颃。
独公力持矫其弊,元凶稔恶王山阳。
杀民更杀慈父母,下同厮仆祸心藏。
岂有酖人羊叔子,叵耐跋扈皆豺狼。
可怜杯酒须臾命,金石毒发摧心肠。
北望宸极魂飞去,月明颜色绕屋梁。
敝袍丹血鬼神护,家人梦寐咸悽怆。
叔父爱侄如爱子,抱衣吞泣心慞惶。
酷暑千里汗相属,披发投地呼天阊。
斯须九重达聪听,赫然震怒天威扬。
白日雷霆惊霹雳,跃跃三尺寒锋铓。
法司传敕急星火,蠢彼群丑失路伥。
楚囚终日相对泣,引颈待罪轵道旁。
剖视心肝血漉漉,腥秽馀沥倾壶觞。
阴风飒飒来格享,松涛怒捲声洋洋。
沈埋冤岳清如洗,昭然依被日月光。
国家论功重死事,丰碑屹立锡天章。
郡君食俸二千石,心如冰玉操如霜。
乃嘱守令为立后,千秋俎豆承馨香。
吁嗟乎书生无气人所鄙,每为斯人意差强。
人生百年忽已矣,谁复言之慨且慷。
嗟哉苏生行效昌黎体(苏文峻,桃源县武生。) 清 · 祁寯藻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䜱䜪亭集卷七
嗟哉苏生,六世同居。
自乃祖玥,作室厥初。
载蕃载育,以昌后嗣,济济百馀。
饮食合爨,人无私储。
祗父恭兄,妇顺其夫。
家有犬与马,共豢而同刍。
在帨不吠,在枥不瘏。
更有乳燕哺乌,瑞笋灵蒲。
飞翔掩依,萃于庭除。
嗟哉苏生,善畏人誉。
县令闻之嗟且吁。
上之大官,达于帝都。
天子曰俞,锡以额书。
嗟哉苏生何所居,惟桃源之敝庐。
桃源之民,祗父恭兄,妇顺其夫。
厥风斯古,而式化于苏。
至今歌舞之,同声而欷歔。
越道光四载,莫春之初。
策我使车,爰式其闾。
嗟哉苏生,抱质如愚。
奖之且惧,曰予言之诬。
予言匪诬,稽之史策,九世十世,繄其人岂无。
惟尔克继厥业,以怀永图。
毋令尔祖既勤朴斲,丹雘弗涂。
昔秦人子壮分赘,商君毒荼。
尔家遁于桃源,世修厥德,以艰以劬。
彼诟粹箕帚而德色耰锄,繄其人岂无。
嗟哉苏生,世世同居,予言匪诬。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却寄蜀中士民三十二首(并叙) 其九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抡材钜典肃輶轩,纲要维持太守尊。
皂服不容僝士族,素衣何忍厕公门。
私庖馈食同家课,新秀簪花溥国恩。
朱字煌煌仍面命,臣忠子孝是根源(知府当提调,蜀中久失此例,特奏复之。差皂滥考及匿丧应试者,从不姑容。即持服官员,亦不令入吾署也。覆试生童皆赐食,新进文武生奖赏花红,蜀中久废,今始复之。发落时,朱笔书牌,随地教诲,仍呼至公案前,剀切面命。)。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一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将军立马古双杨,哈什边连叶尔羌。
一例屯田将廿载,芒芒千里稻花香。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二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城中换得紫金钱,珍重来从安集延。
边饷岁糜三百万,空教宝气烛夷天(金银矿处处有之。)。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三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一钱买菜不论斤,米肉斤才四五文。
惟有酒香风味别,任它日日醉斜曛。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四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伯克分明大小庄,年年租税贡回王。
更烦催纳官兵饷,小麦人输一斗粮。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五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将军亲下大围场,左右櫜犍回子王。
今日试骑千里马,片时蹋遍万林霜(千里马常有。)。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六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旁行右出异中原,且把回书教子孙。
到底人间文字贵,回王亦解敬阿浑。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七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冰山五六两军台,磴道全因布运开。
惟记师征张格尔,毡梯频见相公来。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八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烟禁初闻峻法颁,几人生入玉门关。
岂图内地翻滋蔓,止为慈仁废诘奸(道光中年,回城鸦片禁极严。军犯有犯者,官不忍置法,皆解回原籍,辄不待入关已毙矣。)。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九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不事熬波待火炎,打冰相约向山尖。
水晶盘有天然味,漫道莼羹未下盐。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十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地暖泉甘种植宜,桑园蚕茧止儿嬉。
和阗半是唐人裔,愿教回城遍织丝。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十一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于阗采玉当农耕,匠作仍输内地精。
水产不如山产好,老山还逊子儿清。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十二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八城遣犯许从军,赦令还乡最苦辛。
留得伊犁三十万,开田何必更招人。
姚豫庵少尉以武生充科布多书吏十五年得官洪雅县典史又十三年矣今日阻雨听其谈回城事率成十六绝句 其十三 清 · 何绍基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六
每岁年班向上都,驼纲络绎扰程途。
一从贡物归官验,无复私装载贾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