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项元汴端石四螭砚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
四螭鉴式法炎刘,书画千秋朗鉴收。
不识当年天籁阁,躬行鉴已亦思不。
题天籁书屋画卷四种 其一 米芾云山烟树叠己亥旧题韵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二
四卷同藏合不分,贮香光物述前闻(向于画禅室藏董其昌所赏书画名迹兹天籁书屋亦仿其例弆是图与吴镇徐贲唐寅四卷均有项元汴天籁阁印记)。
审观墨戏入神处,槜李似失精鉴云(庚子题句跋云诗成题于画卷乃知纸非宋笺的是赝鼎元汴盖失精鉴矣)。
题天籁书屋画卷四种 其二 吴镇梅竹松兰叠辛巳旧题韵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二
辛巳曾留咏在前,致来天籁驿途传(辛巳年曾题此卷庚子夏自京驿致与项元汴所藏米芾等画卷同贮天籁书屋)。
松苍梅冷竹潇洒,友契兰芳岂不然。
天籁书屋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书屋支窗纳众皴,悠然天籁爽心神。
四家画卷收檀匣(书屋内弆藏米芾吴镇徐贲唐寅四家画卷皆经项元汴鉴藏有天籁阁印识者),笑我重儓特认真。
嘉兴道中咏古四首 其四 天籁阁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
槜李丈人数(上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楹(明项元汴字子京槜李人好收金石遗文图绘名迹贮书处名天籁阁)。
云烟散似飘天籁(元汴所收书画有天籁阁项墨林印记石渠宝笈所收甚夥今经其本地反惜其阁与名迹俱无存矣其印记亦不知何时久入内府收贮然以此又幸其不落贾人手用假乱真耳),明史怜他独挂名。
天籁书屋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八
碧宇寥寥迥太清,千林天籁作秋声。
云山四季赏无尽,底论嘉禾项子京。
天籁书屋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五
四卷贮斯项氏符(明项元汴贮书画处曰天籁阁兹书屋所贮元汴赏鉴画卷几四米芾云山烟树一吴镇梅竹松兰一徐贲眠云轩图一唐寅采莲图一均有天籁阁印记云),输他阁上富藏图。
甲辰忆过嘉兴路,却惜子京迹久无(甲辰南巡过嘉兴惜其阁与名迹均无存者有云烟散似飘天籁之句至其印记不知何时收入内府又幸其不落贾人手藉假乱真耳)。
天籁书屋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三
项氏阁无惜甲辰(天籁阁为明项元汴藏书画处甲辰过嘉禾有云烟散似飘天籁之句盖惜其阁与名迹俱无存也兹山庄书屋弆藏元汴所赏鉴名画四卷一米芾云山烟树一吴镇梅竹松兰一徐贲眠云轩图一唐寅采莲图俱有天籁阁印记亦可谓名副其实矣),幸收四卷副名新。
却欣天籁悠然作,扫尽閒心辨假真。
天籁书屋口号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书屋由来学项氏,古香几卷贮名家(内贮米芾吴镇徐贲唐寅四名家画卷皆有项元汴天籁阁印记者盖屋既仿其名自宜有责实之意未可云著色相也)。
云林谩道太著相,祗作旃檀天雨花。
倪瓒万壑秋亭小幅用图中题者韵(是图题诗二首一云鼎客菊亭为题无名款下有项元汴二印一云绶和下有印曰公绶按明姚绶字公绶嘉兴人天顺中赐进士善书画)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九
虽是云林漏名氏(图中无倪瓒款识而菊亭诗云云林自写云林画公绶诗云倪迂用墨清如许观其画笔天真雅淡信非瓒不能为也),问谁能貌个中秋。
一亭置在千峰底,却似千峰顶上楼。
题天籁书屋所藏四卷 其一 米芾云山烟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七
失于精鉴嗤项久(是处所贮四卷皆项元汴所鉴藏有天籁阁印记者而此卷向疑其似小米而非大米且亦非宋纸或竟为赝作亦未可知盖元汴亦失于精鉴也),是即天游谓米真(书屋虽借元汴阁名而万峰叠翠松柏阴森偶遇凉飔真觉韵叶笙簧悠然天籁不啻米家一幅活画也)。
设以阴晴论窗景(是日快晴),岂非求剑刻舟人。
天籁书屋口号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林既旃檀屋天籁,绝尘色与不凡声。
画中诗即诗中画,笑彼珍藏项子京。
明制百花洲图犀角杯八韵内库弆置多年偶观故物见此杯特精雅因题句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七
巧斲东湖景,亭台倒影明。
往来织兰枻,迤逦带江城。
泊似杨万里(杨万里诗十年四泊百花洲),弆传项子京(杯刻子京秘玩)。
可观疑可步,宜画复宜评。
解鸩因为器(明制犀角杯甚夥盖以解鸩故耳),骇鸡特是精。
燃殊温峤智,献表赵佗诚。
库置初经目,笔吟偶缱情。
奚关贱难得(见宋书),谀语瑞图呈。
耕织图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一
学诗堂启制题曾擅𢘤新多稼轩开赓咏复谐振美爰自至前雪积告丰符氾胜祥占越兹岁旦春逢得暖应东方吉卜顾念九歌之董劝匪衣食孰系民艰而推六义之兴观维农桑尤觇政要用是图披旧迹因之句课新裁溯于潜楼令所权舆初闻宋代经仪甫程生为摹篆继著元时乃头衔赝署松年比刻舟而雌雄剑失伊尾跋真传姚式方买椟而大小珠还前浸种而后入仓足分炎帝遗书之订始浴蚕而终剪帛堪永西陵别谱之垂矧奎章重揭颜楣宗风近仰而宝翰久经泐版祖泽长贻于焉坐列和篇以先知特阐周官奥旨贉标志字将本计兼赅汉诏全文今也鳞次翻函排四十五端之卷蝉连授简叶七十二韵之吟倘胪荆楚岁时方言未备如考嬴秦月令节候加详各侔色以揣称同就班而按部醰醰味出何殊九穗嘉禾轧轧丝抽不减三缫功茧岂似繁华间草木群芳得荐馨香真成本色大文章一切均叨被服盖辰詹八谷徵冯生长养之方舒而字押一先示当务劳徕之孔急从此风云月露尘编绮语都捐庶几训诰典谟化字淳风广播予一人宵旰中之景物斯诚绘影绘声尔百僚职司内之箴规尚克心藏心写也哉
民为国本食民天,布帛资衣并重旃。
首祚应廑耕织计(御制),始和遍洽赋租蠲(年遍恩旨普免天下正供轮及至壬辰适届全周)。
闾阎感为盈宁切,堂陛情教喜起联。
任养适占符岁美(臣高晋),元调最好报春宣(今年元日立春)。
泰坛先甲诚殷展,慈箓长庚庆益绵。
吉旦宜人过剪䌽(臣刘统勋),令辰戬谷称分笺。
重华宴接蓬瀛界,太蔟音谐角徵弦。
饫德心难忘每饭(臣刘纶),劭农旨复示初筵。
石渠弆溯于潜藁,玉版摹成仪甫编。
粉本形容犁列次(臣官保),茅檐景状俨陈前(图起)。
韶时浸种黄盈簏,春水生波绿满川(浸种)。
举趾正当四之日(御制),操蹄预祝万斯年(耕)。
隔林闻扈侵晨趁,越𤰝鞭牟冒雾牵(耙)。
信手稳扶奚藉跋(臣于敏中),疏牙深剔讵留鬈(耖)。
盘桓碾使泥匀腻,历碌移凭泽缓潺(碌碡)。
撒效麻姑戏经宅(臣托庸),种侔雍伯布蓝田(布秧)。
薙根炼壤丛丛蕴,曝汁融膏絮絮填(淤荫)。
乍茁针尖能刺毯(臣程景伊),便抽线脚罢铺毡(拔秧)。
循畦擢剡蹲身数,画罫排科布指骈(插秧)。
恶似穮惟抽楚楚(臣素尔讷),怀新苗欲达芊芊(一耘)。
存良除莠功须进,饷妇携儿教寓传(二耘)。
壅耔更勤加一再(御制),薅荼迭密中参连(三耘)。
鹿卢□斗输河润,鸦尾衔车匝岸翩(灌溉)。
汗笠云蒸酬袯襫(臣王际华),腰镰霜绽慰胝胼(收刈)。
筑将隙地平逾砥,累就崇墉近抵椽(登场)。
比屋耞轮衡对宇(臣福隆安),堆场柄积后增先(持穗)。
中闺箕帚争扬袂,下品秕糠尽弃筌(簸扬)。
磨转团团雷迅走(臣丰升额),珠跳磊砢琲低县(砻)。
纷纷落硙喧梁庑,扑扑驱尘夺蜀湔(春碓)。
筛历千巡誇白粲(臣蔡新),罗非只目得红莲(簏)。
仓囷一旦宛登矣,辛苦三时岂易焉(入仓)。
玉食敢忘已饥训(以上耕图)。(御制),宵衣弥念妇功专(以下织图)。
房星贻孕胗孚膜,窗日涵晖脉在泉(浴蚕)。
轻翮徐捎霏堕屑(臣裘曰修),薄蹄微振软浮綖(下蚕)。
劬因拭露乾方饲,听拟挥毫响杂蠕(喂蚕)。
摊柘懒茹才小困(臣观保),蚑筐乏力已初眠(一眠)。
莺啼任尔呼慵起,蝶梦关渠卧又坚(二眠)。
那较海棠酣不足(臣倪承宽),恰随人柳踠堪怜(三眠)。
马头戢戢交差队,蚁阵离离各比肩(分箔)。
戴胜降从徵夏令(臣奉宽),仓庚鸣解叶豳篇(采桑)。
蚕房叠置箔凡几,蟫首欣餐叶以全(大起)。
火爇松明精㨂择(御制),簇围藁束竞夤缘(捉绩)。
寸葹待吐思辽邈,尺蠖求伸势曲卷(上簇)。
黏处长丝矜十茧(臣周煌),焙馀斜旭掠三砖(灸箔)。
回回结縳圆疑瓮,颗颗爬搜洁胜蠙(下簇)。
挑备缫盆高等贮(臣钱维城),拨充澼絖副材搴(择茧)。
灵奇底羡樽桑远,藏罨良依梧井偏(窖茧)。
渍鼎引端生缭绕(臣庆桂),挼丸绎绪费烦撋(缫丝)。
偶居漫配蛾眉子,物化犹遗羽蜕仙(蚕蛾)。
南陌遵行闲娣姒(臣庄存兴),西陵赛社荐牲牷(杞谢)。
对篝还自愁明灭,掉篗宁辞屡转旋(络丝)。
引直理繁慎如綍(御制),同条共贯径于弦(经)。
繀舆轧轧松盘髻,莩管纤纤繄裹拳(纬)。
阖辟咸凭提综剖(臣汪廷玙),纵横尽付掷梭穿(织)。
葩攒顺序枝承跗,彩错回文玑运璿(攀花)。
裂下鸣机擎甫重(臣谢㟾),量来裁尺熨尤平(剪帛)。
经营意匠称观止,仿佛神工逐境迁(圈结)。
卷俪只今完璧府(臣毛辉祖),贉单畴昔判珠渊。
暗门孰与蛇添足(刘松年居钱塘之暗门时号暗门刘此二卷旧有松年款不知何人妄增),携李徒标蟨半蜷(耕围卷有项元汴收藏诸印而织图则无盖此二图年已离而为二矣)。
證印缣均仍荟萃(臣汪永锡),装池缥匹互鲜妍。
楼(璹)诗程(棨)画迹双绝,旧咏新题韵总沿。
正误传真重考订(御制),探原辑委汇陶甄。
稼多轩北刚相映,织贵堂南致足诠(图卷合弁于织多稼轩北即贵山堂)。
艺苑披图方幅肖(臣胡高望),镜斋延赏曲廊镌。
著明本计宸垂象(□首本计御题艺陈四字),斟酌群言宿丽躔。
代辨宋元(耕图旧有绍兴小玺亦后人妄加不知棨为元人耳)删小玺(臣董诰),跋收姚赵表洪权(姚式跋云耕织图二卷棨绘而篆之赵子俊云每节小篆皆随斋手题足为确证)。
珉兼风侯花翻锦(石刻两廊各廿四幅),拓捧霞纹翼妥蝉。
家法(耕织图圣祖仁皇帝时曾编绘御制题咏颁行)圣功诚合揆(臣李江虔),帝歌臣拜倍抒虔。
贡乡瑞溢吴都八,徂隰嘉赓周颂千。
既饱既温臻既泰(臣王懿修),惟丝惟粟凛惟乾。
雕文农事伤斯盛,纂组女红害亦然。
汉诏何曾弗熟读,施行未逮愧迁延(御制)。
天禄琳琅鉴藏旧版书籍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
芸编蕴古香盈群玉之藏茗榼延韶欢洽重华之赏溯前度签罗缥碧联吟美已窥全递今番响戛琳琅比例珍宜居上繄此传称善本取之而尽拔其尤原夫刻贵初摹数焉而必从其朔盖自石经乍泐制创成都雕字旋繁文详广顺范移铁板存中之旧话堪稽倚向书床邦彦之遗闻弥艳况复西廊东库颁官留胄监之书兼看崇化麻沙入肆走巾箱之式考纪年于大定翠琰曾镌徵掌署于兴文白藤竞印逮胜国技沿剞氏苏州样比杭州更谁家影付钞胥汲古妙偕述古别梓梨而选粹宁徒边论单双验楮墨而差良奚止画分粗细嗤耳食钤题漫信摭名则赝鼎都删任手披摸索非难审体则善刀能品物克聚于所好喜四百部甲乙都排书在佳而不多阅半千年菁华尽备历宋金元明而完弆护持应藉六丁依经史子集以胪陈整娖真同二酉爰乃拈题举典因之授简分曹日是初三中适春朝元旦人仍四七班兼凤阁鸾坡计祈年尚及经旬招宜徵角顾侍宴才过畴昔乐逮臣邻讵矜中垒阁藜名沿天禄略仿新吴府玉韵叶青阳矧兹储以昭仁在予益凛体仁之义亦曰喻惟求旧愿尔无忘由旧之规
上正三节肇春祥,茶宴重华例有常。
黄阁玉堂胥就列(御制),赤文仙藻首成章。
什研丽则抽中秘,笺授臣邻侍左厢。
四库昨曾赓竹素(上年茶宴以四库全书联句臣舒赫德),百城兹又咏琳琅。
涵书味复融诗味,挹茗香频沁墨香。
照以青藜卑汉阁(臣于敏中),积来元圃陋曹仓。
府区典籍西都固,美埒球玕禹贡梁。
漫诩邺侯签插架(臣李侍尧),浪吟何氏屋连床。
乙光偕赋乙未宴,甲观联披甲子装(书自乾隆甲子重装以来凡有所得均签书年月以志鉴藏先后)。
各按部分部系句(诸书各系以句臣福隆安),总胪目举目归纲(宋版及影宋钞全入题咏亦如四库全书例以经史子集为次其元明版则各举其尤佳者入咏)。
宋金鉊椠元明继,经史精华子集襄。
续后韦编王弼注(周易)。(御制),笺依毛传郑公乡(监本毛诗)。
吕诗真鉴属元汴(吕祖谦诗纪项氏天籁阁藏本),周礼精锓标建阳(周礼本宋建)。
纂附阙官逸教补(无名氏周礼纂图互注臣官保),解求盲左癖奚忘(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腴词音辨唇兮齿(陆德明左氏音义),墨守疵攻膏与肓(公羊传注疏)。
红印鄂州沾纸湿(公羊解诂建即何休注徐彦疏宋本末有鄂州州学官印臣程景伊),缪纹晋第带芸芗(谷梁传注疏之首有晋府书画印)。
中书劄付胥徒掌(程公说春秋分记书未有元大德间奉江浙行中省劄付红印),小字巾箱尺寸强(五经小字本)。
缋匠六经贻越殿(杨甲六经图书籍印有宋缉熙殿臣王际华),学童四子溯衢庠(四书州宋衢庠本)。
详申邹邑推张栻(张栻孟子详说),广梓闽中衍野王(孙彊大广益会玉篇中增顾野玉原本宋闽刻)。
迹对𣆀规尝纪数(六经之名始见庄子天运篇谓吾何以规老𣆀哉及六经先王之陈迹云云臣蔡新),类虚班艺匪遗亡(汉书艺文志无史类盖是时诸史未兴如楚汉春秋䓁书今入史类者皆在春秋类匪阙遗也)。
惟欣文景能休养(汉书),亦曰明章号治康(后汉书)。
五代即隋尚如桧(隋书)。(御制),两家改煦并存唐(唐书监宋祁欧阳修改刘煦旧唐书明本廿一史遂不收煦作论者谓旧书自有胜处武英殿板新旧并存)。
考钞涑水聊稽异(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鉴刻庐陵肇间行(朱子资治通鉴纲目本是书初刻温陵别其纲为提要此乃继刻庐陵者纲目分行间列如春秋经传例)。
具本末全启冯谷(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按枢昉为此体冯琦宋元纪事本末谷应泰明纪事本末皆袭之臣稽璜),念终始典冠羲黄(范祖禹帝学)。
提其要取括繁冗(钱瑞礼诸史提要),纠厥缪爰资救匡(吴镇新唐书纠谬)。
真笔几家窥笔削(吕夏卿唐书直笔新例臣英廉),确评谁某汇评量(唐宋名贤历代确论不著汇人姓氏)。
重儓蓝本痴循顾(刘向古列女传为每传有图传顾恺之制),半壁黄图僻剩杭(祝穆方舆胜览时宋偏安馀杭书中不及中原郡县)。
上下岁三千可计(历代史书虽未备然已具编年纪事两体可得经世之全臣阿思哈),寓卮说九百相望(诸子虽立意不同总不越漆角寓言卮言之旨)。
志皆论也迁仍况(荀子子史记礼志即取荀礼论为之),蝶或周与绂写庄(南革经人有庄子像明永乐间舍王绂奉敕作赞)。
争逞仪秦用嬴赵(战国策溎臣张若),特模耕织更农桑(汪纲农桑书轩向曾题刻楼璹耕织图于多稼兹书乃集陈敷农书秦观蚕书及楼璹耕织图诗成之)。
洪怀逸少笔随记(洪迈容斋三笔),程演仲舒意寓良(程大昌演繁露)。
钟鼎虫鱼亚尔雅(王俅啸堂集古录)。(御制),形声点画匹凡将(李锡排韵字类)。
虞初嗣渐淆群喙(小说始自虞初乃子家之流𣲖),挚别沿徐撷众芳(汉志但云某家若干篇集之名始挚虞流别)。
纫佩秋兰托湘沅(楚辞先臣曹秀),翻阶春草接池塘(谢朓集)。
拾遗句配黄金匮(杜工部诗史),九注函翻败锦囊(九家集注杜诗书是书从之武英殿库贮残内检得)。
淮蔡仆碑压山斗(韩昌黎文集治臣梁国),溪潭游记辟蛮荒(柳柳州文集)。
博夸五百狐留腋(五百家注昌黎集十辑者自夸摭拾之富实祗百四八家而已),巧遇一双剑合铓(五百家注柳子厚集乃校武英殿旧贮因新得五百家注韩集取之同为韩醇刊本足称双璧)。
思颍手排杂琴局(欧阳修六一居士集臣周煌),和陶神遇引壶觞(苏轼和陶诗)。
箕弓裘冶兄师教(苏辙栾城集为其曾孙所刊),轮辂水冰宾客场(六臣注丈选)。
了识佚名录枚傅(徐陵玉□新咏傅按文选古诗十九首不著作者姓名其云枚乘毅之诗仅见于玉台新咏臣王杰),不收新律韵宫商(姚铉唐文粹体此书祇收古诗而不及律自属有见)。
遗苏文选疑难解(圣宋文选不内独无三苏此可解),忆杜正宗慨以慷(真德秀文章正宗而其自序以自昔集录文章者若杜预诸家湮没不传行世之昭明文选唐文粹二书未得源流之正云云)。
赋拟青钱盖小技(选青赋笺)。(御制),考凭玉枕祇专长(桑世昌兰亭考以上宋版)。
金源印独畴骖靳(吴兢贞观政要之乃金时版祗此一种为世所罕见),宋影誊佳拟颉颃(藏书家竞贵宋椠今远内府所储影抄各种精好实有过雕本者)。
闻扩九师通奥窔(赵汝禖周易辑闻臣彭元瑞),说宗七日契微茫(赵彦肃复斋易说)。
赞爻象彖猜图马(王宗传童溪易传数其说主义理以言象),徵夏商周爱饩羊(聂崇义三礼图)。
会读论须淳祐蔡(蔡节论语集说臣汪廷玙),艳题名讶状元张(张九成孟子传)。
颉篇约谱物从朔(夏竦古文四声韵),内则少仪谦弗遑(张时举小学五书)。
年表自然堪缀范(熊方后汉书年表臣董诰),长编焉肯遽侪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按司马光作通鉴先徘长编焘纪宋事不敢自谓续通鉴但云续长编而已)。
河山故汴雁横塞(王存九域志),风月清波雀处堂(周煇清波杂志)。
鲁语馀犹传孔圣(家语肃臣阿),台仪精敢企轩皇(新仪象法要圜宋苏颂编当时台郎所肄理精皇祖学契穹会通西法钦定数蕴仪象考成诸书实足为天下后世法)。
全图庚鼎足冠冕(以大临考古图铜辑绘三代秦汉玉古器首载庚鼎),杂记金壶颇博详(宋释适之金壶记)。
屈子志宁在草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御制),刘郎词早叶笙簧(刘宾客外集)。
友朋辋水言都妙(王摩诘集),昆弟盘洲誉最扬(洪适盘洲集)。
写笔钩摹观太乙(以上影宋抄本椿臣达),琴偏郑重牒文昌(元时书集并由中书省牒下诸路刊行)。
义原靡尽圣经大(真德秀大学衍义),音所由生乐记彰(陈旸乐书)。
琐载续貂补安取(李肇国史补传记肇续之刘餗作国朝臣汪永锡),瑰谭铸象怪何妨(山海经)。
戈矛西蜀乃同室(李心传道命录),斧钺东莱空望洋(吕祖谦东莱博议)。
才隽左司宜柳替(韦苏州集绶臣吴诏),谋深内相为裴伤(陆宣公集)。
大都丛简搜瑜瑾(以上元版入选者共八十馀部今略举数种以例其馀),胜国雕梨太莠稂(内府所藏明版指不胜屈今取其最精者尚得二百五十馀部)。
王侍书饶瘢且垢(明版黄伯思东观馀论精是书内有法帖刊误一释种辨正王著之失颇称核钦定淳化阁帖文考异多采之臣曹文埴),元才子直走而僵(白氏长庆集逮当时元白齐名其实微之不乐天远甚也)。
辑今弆古非同事,天禄文渊故别藏(旧藏宋金元明版书籍汇为天禄琳琅至新辑录之四库全书则特建文渊文源文津三阁分贮之)。
赝制还因重订正(近因重校天禄琳琅旧藏凡伪充宋元椠卯者俱详加别择改正)。(御制),兼权严与判低昂(有确系旧刻而时代向未详者并为核正归入)。
二坊私版官三舍(祝穆云建宁崇化麻沙二坊号图书之府今所藏有建本麻沙本盖宋时坊书其监本则官版也),诸邸外储内两廊(中有东宫书府晋府诸印又内殿缉熙殿诸玺乃东西廊书库物)。
枢(鲜于枢)頫(赵孟頫)璧(文)贞(王世贞)昌(董其昌)晋(毛)振(季振宜跋皆鉴藏诸书人各有题印记臣沈初),赵(衢守长沙赵淇)韩(临邛韩醇)陈(临安鞔鼓桥南陈宅书铺)岳(相台岳氏家塾)廖(世䌽堂)余(建安勤有堂)汪(新安汪纲有以上七家皆宋时刻书姓氏惟余氏勤堂则自宋至元明世守其业)。
流传手眼衡殊允(诸书中如汉书唐书紏缪久经鉴赏流传确有可据),绘尽须眉兴欲狂(汉书前有赵孟頫王世贞像楚辞前有屈原朱子像)。
少益贵乎多益善(有一书而自两部以至十数部之多者臣纪昀),前思作矣后思臧(有一书而宋元明各有梓本以后仿前而并工者兼为收录)。
盘螭玺叠登璚笈(每部用乾隆琳琅御览之宝及天禄雨盐),萦虬章鲜揭宝房(间有旧用文渊阁及内府图书等章)。
宠贲天颜知有喜(内最善本如前汉书资治通鉴纲目九家注杜诗皆命写御容于卷端臣陆锡熊),褒题奎翰训无疆(曾经三十御题者计二种)。
聚珍井井超模范(殿武英聚珍版制极精良简备如书中明无锡华氏铜活字长庆集亦此法然致用较为不便),扫叶纷纷对勘戕(诸旧本皆完善精确凭以较对或可少免扫叶之误)。
联咏服膺源出水(委一御制三阁记并以水言文涵汇万有源贯以田部为六义乃诗之渊源也臣陆费墀),蒇编拭目派归沧(所收各种并即缮入四库全书)。
旧时寝息仰霄汉(天禄琳琅之书贮于昭仁殿乃昔日皇祖寝官也),此日书声达尚方(上书房即对此殿皇子读书声每达于此向曾有诗)。
铭著昭仁深体验,行斯未逮敢无蘉(御制)。
天籁书屋 清 · 弘历
押有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一
径出菁葱巅,境犹峭茜薮。
萧然来长风,其音无不有。
丝竹早则降,松篁亦弗取。
天乐奏天人,宁借伶伦手。
可闻不可见,绘事真成后。
拟询项子京,活画曾收否(用项元汴天籁阁事)。
题耕作蚕织二图即用程𣒊书楼璹诗韵 其一 浸种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
向蒋溥进刘松年蚕织图自序卷首其迹已入石渠宝笈矣兹得松年耕作图观其笔法与蚕织图相类因以二卷参较之则纸幅长短画篆体格悉无弗合耕图卷后姚式跋云耕织图二卷文简程公曾孙棨仪甫绘而篆之织图卷后赵子俊跋亦云每节小篆皆随斋手题(随斋程𣒊别号)今两卷押缝皆有仪甫随斋二印其为程𣒊摹楼璹图本并书其诗无疑细观图内松年笔三字腕力既弱复无印记盖后人妄以松年有曾进耕织图之事从而傅会之而未加深考致以讹传讹耳至耕图绍兴小玺则又作伪者不知𣒊为元时人误添蛇足矣又考两卷题跋姚式而外诸人皆每卷分题则二卷在当时本相属附后乃分佚单行故耕图有项元汴收藏诸印记而织图则无可以验其离合之由矣今既为延津之合因命同箧袭弆置诸御园多稼轩轩之北为贵织山堂皆皇考御额所以重农桑而示后世也昔皇祖题耕织图泐板行世今得此佳迹合并且有关重民衣食之本亦将勒之贞石以示家法于有永因考其源委并识两卷中兼用璹韵题图隙至原书及伪款仍存其旧盖所重在订證覈实前此之误固不必为之文饰亦瑕瑜不掩之道也
谷种如人心,其中含生生。
韶月开初律,向阳草欲萌。
三之日于耜,东作农将兴。
筠筐浸春水,次第宛列成。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 其十三 周成王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笃周祐,密侵阮。
殷商旅,倒戈返。
文武基,成王振(叶)。
民于近,佞于远。
冠(去声)之颂,雍辞展(叶)。
左右孰,充弼蹇。
前后孰,道承善(叶)。
作无逸,周公进(叶)。
用训王,谆缱绻。
曰负扆,曰补衮。
制礼乐,斯为本。
知艰难,慎旦晚。
称守成,王辟阃。
注:明焦竑作养正图解其听朝四辅篇图说云礼明堂位曰笃仁而好学多闻而道顺天子疑则问应而不穷者谓之道道者导天子以道者也常立于前是周公也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者也常立于左是太公也洁廉而切直正过而谏邪者谓之弼弼者弼天子之过者也常立于右是召公也博闻彊记捷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举无过事考十三经内礼记明堂位无此文因捡大戴礼保傅篇载明堂之位云云与图说所引正合其言则全录贾谊新书按戴德戴圣俱在贾谊后或者谊著书时明堂位别有全文故得备引之其后遂至散佚故德即录谊书圣则删而不取此大小戴记之所以异也竑因大戴礼有明堂之位语不问此文为经本有无辄标作礼明堂位且注云是礼记中篇名由于未加深考之误兹咏成王事因并订而识之
宋米友仁瓦砚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三
未央铜雀瓦称珍,十中曾无一二真。
是瓦较彼加广博,却不规抚葛麻文。
质重理细古而泽,旁识藏者米友仁。
想其家学传书画,时时濡墨斯龙宾。
后来弆经天籁阁,元汴法眼宁疑黂。
万青山馆铭深刻,由来不知何许人。
再斯可矣(谓米友仁项元汴)斯何必,忽笑斯更饶云云。
驿致项子京所藏画卷四种弆之栴檀林之天籁书屋因成长歌纪事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五
栴檀林是古佛场,庄严弗事事净常。
亦有书屋筑于傍,偶然名同昔子京(叶)。
因思槜李称鉴藏,石渠多有其重装。
四美具例董香光(董其昌所跋顾恺之李公麟四卷题曰四美具而弆之建福宫之静怡轩兹栴檀林之天籁书屋既与元汴阁名相同因思石渠宝笈所有画卷曾经元汴鉴藏识以天籁阁印记者甚多乃驿致宋芾吴镇徐贲唐寅四卷合弆书屋中从四美具贮其昌鉴藏画卷例也),亦检四种弆此堂。
宋元各一明则双,云山烟树米襄阳。
真伪疑之未甚详(米芾云山烟树卷阅其笔法似小米而非大米曾经跋识及于帧中书之则竟非宋纸或赝作亦未可知),元则吴镇四友良。
眠云写自徐平江,江乡采莲图出唐。
同珍为(去声)制檀屏方,项家旧物阅凡荆(叶)。
至今散失半存亡,四卷何幸联丰城(叶)。
天籁诚有水还乡(相传嘉兴有还乡河凡仕宦者多得归老无汴嘉兴人而天籁阁所藏之画仍得贮于天籁书屋亦有还乡之意因戏及之),更欣佳话增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