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库
余自象山乞暇走。道新溪县。登清心亭。县盖高祖成公遗爱之乡。而曾王考文宪公所述亭记至今揭在壁间。庄诵三复。不禁怆涕。谨次仙源韵以识之丁卯 清 · 南有容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五
吾祖鸣琴地,孤亭宛水湄。
溪云生倚槛,山翠逼褰帷。
遗爱残氓在,重修古迹奇。
伤心天启字,沾涕眷城池。
曾王考文宪公谥筵。敬次席上韵庚申 清 · 南有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四
升平追奖肃王臣,节惠恩言降紫宸
考履端须论厥世,易名真不愧前人。
文摹两制丝纶手,宪象三朝靖献身。
迎诰庙门丝管咽,华筵稽首感怀新。
湖楼。谨次曾王考文宪公板上韵戊寅 清 · 南有容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六
良宰治成好事多,新楼颜色十分加。
栏干迥出三洲,烟火斜通九陌家。
暮岁寒盟惭白鸟,异乡佳节惜黄花。
秋阴落尽江声动,恍讶身登八月
洪承旨养之赋玉斝(玉斝。文宪公旧杯也。重阳诸友来饮。仍赋之。)戊子 清 · 南有容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八
玉斝传家二百年,几回先辈菊花天。
秪今斟酌悲欢事,一点终南对醉眠。
次槎川韵。追述亡嫂徐恭人哀章癸亥 清 · 南有容
 押元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五
我宗自文宪,单嗣延故门。
及余始成行,怡怡称弟昆。
季也秀以文,不忝吾家孙。
择妇欲如汝,父母爱所存。
不显徐氏世,诗礼固有源。
后出多俊哲,振振本支蕃。
婉㜻彼季女,闺闼盛徽言。
龟筮谓嘉耦,于归果哲媛。
痛祛簪珥陋,德义谅所尊。
晨夕诵妇诫,声貌颇清温。
渊静内自持,寔有威仪繁。
虽被尊章怜,兢惕敢恃恩。
深知夫子宜,益用古意敦。
允也二美合,庶其为福根。
恸哭阉茂事,仓卒那复论。
严霜折芳,馀威悴堂萱。
幽哉九原土,未晞惟泪痕。
犹存堕世迹,九苞馀雏鹓。
炯炯好瞳眉,典刑安可谖。
努力护孤根,理此兰园。
君看江海大,滥觞自昆崙。
疏慵堂受文衡砚感赋戊寅 清 · 南有容
 押阳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六
文衡有旧砚,文宪有旧堂。
旧堂旧砚还,离合几星霜。
擎来想手泽,磨处馀墨香。
小孙忝祖训,人器恐不当。
矧兹文教弊,斯道郁不张。
难将一线彩,补得七襄章。
既言世掌美,重觉忧心长。
敬次文宪公龟山选胜亭板上韵寄李使君癸巳 清 · 南有容
 押支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八
山水不自胜,人胜名随之。
斯亭得主人,选胜名亦宜。
山静性自近,水清政可仪
人地既相遭,欧除名共垂。
胜处在会心,何用一尺碑。
詹书堂夜中作柬苏丈介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集外诗辑佚
蚕人夜起绕鱼塘,尖帽长梢响密(蚕家多养鱼,塘上周树桑。)
曲巷狗声深转静,连村露叶远浮光。
此来一月才一出,谁道两家犹两乡。
更喜东邻孟东野,年逾七十也诗狂。
按:以上辑自《五百四峰草堂诗稿》,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藏。
仙湖客舍七月时其詹书促予来同居旬有馀日而归归约予北行至是其詹与杨孝廉(蘅)澧澄同舟予竟亦不果行为作画赠别系之诗并赠杨孝廉有复韵有古韵甲寅 清 · 黎简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二十四下
此屋今年秋,君住待我来。
暮冬君北征,却来送吾归。
我归君远行,脉脉怅有违。
青山将白云,去住相因依。
请陈归者心,度腊熙熙。
上有鲐背母,下有鸦角儿。
今年虽无田,苟亦不寒饥。
春酒众香亭,忽忆君年时。
舟楫犯风涛,雨雪结须眉。
至今拂不去,其白犹丝丝。
登堂拜我母,转身抱我儿。
春寒闭閤饮,问我北行期。
蹉跎逾两年,谅惟君得知。
不自应廷试,送君赴礼闱
请申君必行,特达非常规。
神尧未倦勤,为国储英材。
今日南士中,屈指非子谁。
亭亭楩楠老,烈烈风霜姿。
平生所学问,三策陈天人(音而。)
中霄叩鲸钟,大声充两仪。
庶知苏司业,可为多士师。
善进光有孚,善退道莫违。
赠行两云山,各以古意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一以贻杨蘅,一君以自随。
蘅也补生员,与我同一时。
当时二十人,此君年最卑。
青衿十七载,今始一鸣飞。
交亲亦既久,学行能勿欺。
同舟得李郭,作剑为雄雌。
丹崖与绿壑,临行留誓辞。
名山有实业,勿忘当念之。
茅屋何深深,我独中栖迟。
著书传何人,二子信不疑。
赠言慎舟车,勉力为皋夔。
已和卿云歌,复赓幽谷诗。
挽金碧辉女士1948年3月26日夜 当代 · 吴宓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文同种徒虚语戊戌政变时,清德宗康有为密诏,中有“同文同种之国”云云,盖有深望于日本者也。),无国无家何世身(金碧辉,原名川岛芳子,清肃王善耆之女,世称国际间谍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晨6:30在北平第一监狱以汉奸通谋敌国罪枪决,年约四十。)
霸越原期能复楚,报韩有志竟椎秦。
凤栖难觅琅玕树,龙种常为俎簋珍。
挥洒狱词成绝笔(指三十七年二月初,天津《大公报》曾载金碧辉初判死刑后,狱中与其律师友人书。自述身世,措辞敏妙,而情意哀矜,格调极类现代聪明女子之谈话。而常称皇上,忠于故君宣统。其述及国民政府时,庄中寓谐,婉而多讽,宓读而佩之。),英雄儿女事酸辛。
注:《吴宓诗集》卷十七“武汉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39-4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