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黄龙见白虎仁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古者圣王,积行累义,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吴志·大帝传》。赤乌十一年四月,云阳言黄黄龙见;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云云。)。
城武昌下令诸将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昔隽不疑汉之名臣,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盖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已。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豫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宜深警戒,务崇其大,副孤意焉(《吴志·大帝传》。《御览》六百三十七)。
宽息令(黄武五年春)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能相恤,孤甚悯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吴志·大帝传》)。
白曹公状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敕执事,勿复听受(《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
与曹公笺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吴志·大帝传》注引《吴历》)。
别纸与曹公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吴志·大帝传》注引《吴历》)。
上魏王笺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昔讨关羽,获于将军,即白先王,当发遣之,此乃奉款之心,不言而发。先王未深留意,而谓权中间复有异图,愚情慺慺,用未果决。遂值先王委离国祚,殿下承统,下情始通。公私契阔,未获备举,是令本誓未即昭显。梁寓传命,委曲周至,深知殿下以为意望。权之赤心,不敢有他,愿垂明恕,保权所执。谨遣浩周、东里衮,至情至实,皆周等所具(《吴志·大帝传》注引《魏略》。文帝即王位。权乃遣浩周为笺魏王。)。
卑辞上魏文帝书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吴志·大帝传》)。
与浩周书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自道路开通,不忘修意。既新奉国命,加知起居,假归河北,故使情问不获果至。望想之劳,曷云其已。孤以空暗,分信不昭,中间招罪,以取弃绝,幸蒙国恩,复见赦宥,喜乎与君克卒本图。传不云乎:「虽不能始,善终可也」。
昔君之来,欲令遣子入侍,于时倾心欢以承命,徒以登年幼,欲假年岁之间耳。而赤情未蒙昭信,遂见讨责,常用惭怖。自顷国恩,复加开导,忘其前愆,取其后效,喜得因此寻竟本誓。前已有表具说遣子之意,想君假还,已知之也。
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虽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当垂宿念,为之前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如是欲遣孙长绪与小儿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
小儿年弱,加教训不足,念当与别,为之缅然,父子恩情,岂有已邪!又欲遣张子布追辅护之。孤性无余,凡所欲为,今尽宣露。惟恐赤心不先畅达,是以具为君说之,宜明所以(《吴志·大帝传》注引《魏略》)。
答群臣奏议郊祀(嘉禾元年冬)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郊祀当于土中,今非其所,于何施此(《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又见《宋书·礼志三》)?
答步骘、朱然等疏请备蜀(赤乌七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吾侍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又司马懿前来入舒,旬日便还,蜀在万里,何知缓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汉川,此间始严,亦未举动,会闻魏还而止,蜀宁可复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今此间治军,宁复欲以御蜀邪?人言若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吴志·大帝传》)。
报陆逊表令诸将增广农备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吴志·大帝传》)。
报陆逊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为之耳。今承来意,当重咨谋,务从其可。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书》载「子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暗亦所明识也。至于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修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顾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吴志·大帝传》。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又云:「忠谠之言,不能极陈,求容小臣,数以利闻」,权报曰。)。
告天文(黄龙元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睿,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吴志·大帝传》注引《吴录》。又见《宋书·礼志三》。「淫名」作「窃名」,「平世」作「拯世」,「燎祭」作「柴燎」,末句作「永绥天极」。)。
诏答吴王(黄初三年)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谓可转是前迹以摇动江东。根未著地,摧折其支,虽未刳备五藏,使身首分离,其所降诛,亦足使虏部众凶惧。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吴志·吴王传》二注引《魏书》载诏答。)。
诏责孙权(黄初三年)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权前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委质,长为外臣。又前后辞旨,头尾击地,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又今与周书,请以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俱来,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又欲为子于京师求妇,此权异心之明效也(《吴志·大帝传》主引《魏略》)。
伐吴诏(黄初三年十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制诏:昔轩辕不为涿鹿之师,则蚩尤之妖不灭;唐尧不兴丹水之阵,则南蛮之难不平;汉武不行吕嘉之罚,则横浦之表不附;光武不加嚣述之诛,则陇蜀之乱不清。故曰「非威不服,非兵不定」。孙权小丑,凭江悖暴,因有外心,凶顽有性。故奋武锐,顺天行诛。骁骑龙骧,猛将武步,或修句践潜涉之口顽,或图韩信夏口之诳愚。接舡以水攻阵,六军以陆横击。征南进运,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大司马及征东诸将,卷甲长驱,其舟队今已向济。今车驾自东为之瞻镇,云行天步,乘衅而运。贼进退道迫,首尾有难,不为楚灵乾溪之溃,将有彭宠萧墙之变。必自鱼烂,不复血刃。宜慎终动静以闻(《文馆词林》六百六十二)。
敕还师诏(黄初四年三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今征东诸军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中军、征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合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又为地道攻城,城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几上肉耳。而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昔周武伐殷,旋师孟津,汉祖征隗嚣,还军高平,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且成汤解三面之纲,天下归仁。今开江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且休力役,罢省繇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策命孙权九锡文(黄初二年十一月)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景附,抗疏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著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绶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庾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敦义崇让,内外咸和(二语从《书钞》补。),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显直厝枉,群善必举(二语从《书钞》补。),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期得,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节,折冲掩难(二语从《书钞》补。)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勤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敷训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吴志·大帝权传》二。《北堂书钞》三十,又《艺文类聚》五十三)。
册孙权太子登为东中郎封侯文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盖河、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昭晰著明,与天谈也。故《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孙将军归心国朝,忠亮之节,同功佐命;而其子当为魏将军,著在图谶,由汉光武受命,李氏为辅,王梁孙咸,并见符纬也。斯乃皇天启佑大魏,永令孙氏仍世为佐。其以登为东中郎将,封县侯万户。昔周嘉公旦,祚流七胤;汉礼萧何,一门十侯。今孙将军亦当如斯。若夫长平之荣,安丰之宠,方斯蔑如(《艺文类聚》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