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全谢山先生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押队韵
梨洲四明,史学冠当代。
先生尤卓荦,识见越流辈。
微言兼大义,抗论必千载。
事迹辨是非,人材儗进退。
上可继毛朱,下足开钱戴。
走也私淑殷,遗书颇津逮。
祠堂拜公像,静挹温和态。
梁君再示我,又若聆謦欬。
句余搜土音,端溪有遗爱。
我愿摹万本,瞻仰同泰岱
春宵吟 本意,即白石自制曲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注禽经,勘竹谱。
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打窗如雨。
揭红帘,月正午。
柳外春星三五。
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梨洲《拣诗》:“两筥东西分梗叶。”)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
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原校:此下疑脱“赋”或“楮”字。)
十五江南女。
解诵樊山,年少绮语。
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白石词曰“秋宵吟”,然宋人《秋霁》词亦可作“春霁”,固知因时定名,不必墨守也。)
赵孝陆录绩题夜纺授经图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词韵第一部
读书贵大义,母教养以蒙。
先入圣贤言,终身得所宗。
赵子早掌制,望实曹司隆。
不远元规,归卧北窗风
未忘儿时味,为图拟钱洪
两贤生全盛,扬显随遭逢。
而子际桑海,偕隐梨洲二曲同。
拳拳教忠训,养志亦已丰。
图成阅五稘,徵题及衰翁。
因思试院夜,官烛同摇红庚戌试士礼部,君与襄校。)
遗羹我不逮,戏䌽君犹童。
永言树背,视此岁寒
明贤墨迹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一衿蔽体托衰门,薇蕨风难远末孙。
老眼偏能书细字,颜家佚去海王存黄梨洲颜修来札,海山仙馆刻。颜氏家藏尺牍不载此札。)
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
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清末三十年政术学术,文襄皆为宗主。予修正史槁,于光宣两朝未及涉笔,仅采遗著入学案,读之殊呼负负。)
用君去有家归句赋鹿卢体五首送黎君还(黎君家难得白而父与兄俱死,人诗社为之徵题。) 其二 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天恩真浩荡,君去有家归。
云已一天散,霜曾六月飞。
梨洲椎尚袖,莱子泪盈衣。
书剑丁年似,楼台甲帐非。
数斗血歌为诸女伶作癸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八
吁嗟乎,汉唐以前之人君,能以声色亡其国。
宋明以后之人君,亡国不能有声色。
此曹殊无亡国才,声色徒使他人得。
哭庵云,与其有娥英周后妃,不如有妺喜
我昔曾叹汤武皆伪儒,我今益知幽厉乃俊物。
古者声色二字专以属妇人。
我谓声色尚有别解兼属男子身。
一时之有声有色者在歌童与舞女,历史之有声有色者又在英雄与儿女孝子与忠臣。
前明之亡何以有声有色如茶而如火,前清之亡何以无声无色如土而如尘。
更有一事最堪异。
前明亡国多名妓。
前清亡国无名妓。
无论历史有声有色者前清远不及前明,即此一时之有声有色者亦复相去不可道里计。
谁知中华祖国五千馀年、四百兆人之国魂。
不忍见此黯淡腐败无声无色之乾坤。
又不能复其璀璨庄严、有声有色之昆崙。
于是合词上奏陈天阍。
若谓天地灵秀之气原有十分存,请以三分与男子七分与女子而皆使其荟萃于梨园。
三分与男子者,贾璧云、梅兰芳朱幼芬。
其馀尚多不具论。
七分与女子者,去年我见王克琴。
使我动魄兼惊魂。
樊山曾作小说传其真。
春风吹人来旧京。
旧京丝管如锦城
惊鸿游龙何纵横。
沉鱼落雁相竞争。
今年乃见小翠喜、小香水、小芬,金玉兰、于小霞、孙一清。
小玉喜、张秀卿,小处、李飞英。
请以韵语代戏评。
小翠喜,我曾见其演托兆碰碑,其音悲壮而淋漓。
直欲追步谭鑫培,使我涕泪纷交颐。
孙一清,我曾见其演汾河湾,张秀卿,我曾见其演十万金。
小玉喜,我曾见其演文武魁,小香水,我曾见其演玉堂春。
其声皆可遏行云
而小香水尤绝伦。
使我如见万古女龙雌凤之啼痕。
芬,我曾见其演大劈棺,金玉兰,我曾见其演新安驿。
北方佳人真玉立。
明眸巧笑俱无匹。
浩态狂香皆第一。
风流放诞定与文君同,玉体横陈堪夺小怜席。
能破阳城十万家,还下蔡三千邑。
小霞,我曾见其演二进宫。
又见其演宇宙锋。
二簧青衫已成广陵散,曲终人远使我惟见江上之青峰。
李飞英,我曾见其演藏舟。
昆曲何时改梆子,发情止义亦复幽音怨思使我愁。
处,我曾见其演红梅阁,又曾见其演玉虎坠。
亦复兼擅色与艺。
能使观者心为醉。
京师歌舞连津畿。
女伶日盛男伶微。
女伶歌台已六七,男伶歌台仅三四,其中似有天时人事相转移。
丱兮之城日以远,女床之山崔且嵬。
鸾鸟自歌凤鸟舞,杂花生树群莺飞。
妓家虽亦塞衢巷,人才似比梨园稀。
吁嗟乎,我如蜀王衍,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我如明弘光,一生几见月当头,万事不如杯在手。
已成倒绷孩儿之阿婆,曰作闭置车帷之新妇。
亡国之馀又落花,中年而后宜醇酒。
早误光阴半世馀,遑思名誉千秋后。
选舞徵歌四十年,狂奴故态还依旧。
一生崇拜只佳人,不必佳人于我厚。
况我一生苦辛备历羊肠与虎口。
况我一生知己惟有蛾眉与螓首
不思两庑之特豚,甘作双文之走狗。
有心中事、中泪、中人,愿月长圆、长好、长寿。
何况三副眼泪又似汤卿谋,一生沦落不与佳人偶。
并世佳人见已难,何况古来佳人去已久。
今日得见并世之佳人,我不向汝低首更向谁低首。
何况并世之佳人,又能化为古来无数之佳人,玉环、飞燕、洛神,一一可辨为谁某。
令我哀窈窕、思贤才,令我发思古、抒怀旧。
令我阐潜德之幽光,诛奸谀于既朽。
岂徒能见古来之佳人才子怨女痴男,且复能见古来之孝子忠臣义夫节妇。
且复能见古来之儿女英雄,以及圣君与贤后。
何惜呕出胸中血数斗。
吁嗟乎,我亦不知谁为才人、谁为学人。
谁为遗臣、谁为遗民。
谁为旧、谁为新。
谁为伪、谁为真。
与其拜孙夏峰不如拜陈圆圆,与其拜傅青主不如拜马守真
与其拜黄梨洲不如拜柳如是,与其拜顾亭林不如拜李香君
与其拜王船山不如拜董小宛,与其拜李二曲不如拜卞玉京
与其拜陆桴亭不如拜顾横波,与其拜张杨园不如拜寇白门
拜夏峰梨洲亭林船山二曲桴亭杨园兮徒使天下,拜圆圆守真如是香君小宛玉京横波白门兮能使天下
嗟我不薄今人爱古人。
既拜前明亡国之女妓,又拜前清亡国之女伶。
赖此名伶数辈乃与前明名妓相平均。
吁嗟乎,孰言亡国无人才。
此辈皆自先朝来。
孰言天地少灵气。
造物钟灵在此辈。
孰言璀璨庄严之世界不复存。
璀璨庄严世界乃在此辈之色身。
孰言倾城倾国胡帝胡天之人不可见。
此辈能返万古春花魂五万。
孰言慷慨悲歌幽抑怨断之音响不可求,可歌可泣惊天动地乃在此辈之珠喉
请君勿谈开国伟人之勋位,吾恐建设璀璨庄严之新国者,不在彼类在此类。
请君勿谈先朝遗老之国粹。
吾恐保存清淑灵秀之留遗者,不在彼社会,在此社会。
嗟吾此言质诸天地而无疑,质诸鬼神而不悖。
还以质诸四万万之人心,聊复挥吾一双双之眼泪。
冯一梅湖上招饮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二
见子研经室,觞予楼外楼。
山居餐竹实(梦香居绍兴紫郎山,美且多。),水宿答菱讴。
閒放罕他事,才英足一流。
万全零落久,何处问梨洲
课儿联 其七百六十七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对联 押东韵 出处:全粤诗
奉母梨洲孝;勤王信国忠。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题雁来红,檃栝黄太冲 清末 · 姚华
红鹃啼旦。忽尔霞光教目换。
萎■({言邑})堪怜。根老无花向取妍。

酸心媚叶。相对吟虫来病蝶
宛转西风。修士声名顿撼中。
肯堂有感愤题金陵诗次其韵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我还又到兴亡地,微觉孤檠拥万钟。
蚁视玄黄参一解,梨洲而外祗而农。
丁衡甫中丞属题张力臣符山堂图卷(卷中有于晦若侍郎题云梅庵欲削龚芝麓余沈同情各有诗却忆竹垞和厚语苏卿岂绝李骞期谓旧交二故人先后南来相见感梅庵语故为此诗以广论交之义余谓竹垞虽有请看苏子卿岂绝李骞期之语然于明诗综不录黄太冲义亦严矣余为此诗或异侍郎和厚之意而颇不悖竹垞屏黄之旨时晦若已于六月二十五日卒于昆山舟中矣言笑永绝可胜怆然) 其一 甲寅 清末 · 郑孝胥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符山题卷墨犹新,属国骞期语已陈。
今日披图还拦涕,侍郎名节是完人。
丁衡甫中丞属题张力臣符山堂图卷(卷中有于晦若侍郎题云梅庵欲削龚芝麓余沈同情各有诗却忆竹垞和厚语苏卿岂绝李骞期谓旧交二故人先后南来相见感梅庵语故为此诗以广论交之义余谓竹垞虽有请看苏子卿岂绝李骞期之语然于明诗综不录黄太冲义亦严矣余为此诗或异侍郎和厚之意而颇不悖竹垞屏黄之旨时晦若已于六月二十五日卒于昆山舟中矣言笑永绝可胜怆然) 其二 甲寅 清末 · 郑孝胥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古称朋友以义合,义绝深悲道已孤。
扫地名流今日尽,莫将故旧误吾徒。
沁园春·寿闰枝七十九初度,用赠内原韵 清末民国初 · 章钰
 押词韵第六部
家世黄公,阅尽沧桑,保太古春。
是词林本色,难抛笔砚,宝山空手,未识金银。
麋鹿荒台,龙蛇大陆,天为斯文留此身。
高寒甚,尚眼前糠秕,梦里松筠。

纷纷。
过眼烟云。
记四十年前文细论。
竹垞词综,偶商派别,梨洲儒案,自策精勤。
讯传笺,楸阴策杖,也复乘风来去频。
吾何愿,愿芸台学寿,清健如君。
吾宗梨洲姜斋属叶退平以此语作印诗以系之1903年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明夷垂翼将安待,噩梦余生肯便臣。
打好河山要收拾,未应长作著书人。
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九十七 黄宗羲 民国初 · 连横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故国流离日,扶桑去乞师。
满腔民贼恨,握笔著明夷
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 清末 · 苏大山
 出处:此诗收于苏大山《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杨永智编校)
鹧鸪天 奉题皓白所藏梨洲先生画像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押词韵第六部
抗疏呼阍气若神,袖锥寒夺众奸魂。
难回天地还洪武,且敛精灵托旧文。

山岳坼,海尘昏,乞师哀绝楚遗臣。
谁知二百馀年后,又见虾夷入国门。
浣溪沙 其七 大雪三日,用玄叟 现当代 · 王彦行
 押先韵
坏衲新装廿两棉黄梨洲诗:廿两棉花装破袄。予今冬亦新办一棉衣。)
忍寒赋学小游仙。
光明境界四禅天。

且喜炎氛销盾日,伫看积稔话尧年。
粗饭漫求全。
诗人节怀屈原赋长句十二韵并序乙丑 现当代 · 宗远崖
屈原绝命词“惜往日”,深慨“背法度而心治”为楚国祸殃之源。其后二千馀年之专制积弊,亦无不出于此。黄宗羲言“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法之不善,犹不足以治而况背法恣行者乎?
神州千古少治法,往往人亡政亦息。
世言徒法不自行,心治之祸谁曾识。
古今论治殊纷纶,探本当首楚灵均。
草宪颇明吴起法,昭时无奈上官唇。
怀襄昏庸不足辅,先君后身犹见忤。
弃逐常怀去哀,招魂只益伤春苦。
远徙江南忽九年,国门一旦没烽烟。
岂忍辱身为秦虏,但当怀石沉湘渊
骚辞直出风雅右,忌辰为节世无有。
篁竹枫林若见来,龙舟蒲剑招迎久。
荷马史诗冠海西,抒情罕与先生齐。
坐吟溆浦儃佪句,幽独疑闻猿狖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