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寄屈翁山 清 · 汪森
皇舆产万物,维南聚珍奇。
螭珠或径寸,出浦光陆离。
珊瑚八九尺,铁网笼其枝。
象犀与翡翠,玳瑁兼玻璃。
由来贡尚方,筐篚不少遗。
宝气之所钟,自然萃文词。
屈子间世出,抱才实不羁。
乃知三闾后,根源浩难窥。
八极恣挥■,摩霄翅高垂。
苍茫洞庭野,寂默闻咸池。
跻岳攀云松,浮湘咏江蓠。
自楚投建业,扬帆快风吹。
纵览故宫阙,顿兴《黍离》悲。
复过淮阴市,吊古抵下邳。
心输漂母饭,勇惜博浪椎。
英雄事已矣,千载若可追。
放荡齐鲁郊,扬鞭路逶迤。
直穷岱宗顶,瞰海腾晨曦。
曩迹搜层崖,遍读封禅碑。
性豪任所往,身轻无一斋。
犯雪度雁门,白草连边陲。
飞扬逐射猎,箭叫如饿鸱。
獐鹿佐柈馔,筝琶列蛾眉。
饮酣横槊歌,慷慨惊健儿。
孤踪转西北,过秦车载脂。
河工仍壮观,襟带思昔时。
空寻渭川竹,浪采商颜芝。
感彼帝王业,陵墓飒以衰。
客久习土俗,荏苒岁月移。
欲藏韦布名,转使卿相知。
招延到上国,翰墨纷淋漓。
天子方右文,荐贤在皋夔。
脱身竟不顾,肯被好爵縻。
鼓枻东入吴,潇洒开襟期。
春风亦媚容,花秾闹黄鹂。
一上姑苏台,便辞震泽湄。
累月留槜李,结友倾肝脾(谓竹垞筜谷。)。
宝剑脱相赠,典裘劝金卮。
谈锋各雄骜,如车驾騧骊。
挥戈动压垒,搴旗辄登陴。
同调罢相斗,望尘徒盱睢。
倾心廿余载,几易裘与絺。
吾党奈索莫,抱华无由摛。
最惜庚申间,邓尉梅纷披。
闻欲访荜门,匆匆值临歧(郭子皋旭为余言。)。
欣逢铁桥叟,张丈穆之。
下榻曾淹迟。
每尝羡学殖,屈指无肩随。
奄有汉魏作,摇毫洗浮靡。
继获兰溪邮,忽枉璆琳贻(祝翁子坚转寄诗外刻集。)。
开缄炫众目,词藻何葳蕤。
鲍谢许力敌,贾董为气劘。
巨壑扬波澜,罔敢测一蠡。
迄今栖罗浮,身隐誉益驰。
凿泉通丹岩,扩地增新榱。
奉母洁修滫瀡,余力视东菑。
阖户拥万卷,此乐应忘疲。
余从高凉还,重切倚闾思。
满衣鸰原泪,家孟兄任高凉(殁于官署。),洒向天之涯。
浩叹当兹辰,廉吏不可为。
读书贵立德,恤民宽以慈。
邦人颇怀惠,无由愬彤墀。
尚冀一言重,惄焉若调饥。
乘间愿握手,舣棹枳树篱。
释此风尘色,挹君熊豹姿。
雄谈溯上古,窔奥穷轩羲。
再聆瑶琴韵,宫商发朱丝。
鄙怀蓄已久,儗共吐嵚崎。
不尔入山林,恐贻达士嗤。
吕翁山是圣祖太宗文皇帝擒洪承畴处 清 · 玄烨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六
旌旗直捲阵云沈,濠堑遗踪尚可寻。
十万健儿皆解甲,一时大帅此成擒。
民情效顺当年事,王业维艰圣祖心。
遂使关西如破竹,至今战气昼阴森。
无俗念 喜翁山移家白门 清 · 龚翔麟
押词韵第十七部
罗浮道士,忽携家、直傍秦淮卜宅。
绿齿年来应踏碎,倦向天涯为客。
选得閒房,青溪柳外,偕隐荷衣襞。
蛮烟瘴雨,岭梅何处消息。
犹记通潞亭阴,红莲小幕,曾伴朱龄石。
最爱九歌诗句好,酒后长吟近律。
泛梗谁期,逢迎恰在,桃叶秋江北。
柴门定对,蒋山朝暮凝碧。
喜屈翁山远归 清 · 陶窳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传书闻汝滞边城,此日归来感慨增。
数冒严霜行万里,独寻荒草拜诸陵。
相逢客舍难为泪,自叹河山不共凭。
欲把离忧付流水,高楼同醉酒三升。
山月 清 · 许遂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不知谁抱镜,挂在白云岑。
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美人此遥夜,千里结愁心。
解带松风下,霜华流素琴(格高气清,如出屈翁山手。向阅扬云稿,独赏此篇,近见广南选本亦然。诗取可传,不在多也。)。
怀旧诗十三章 其八 乔剑溪(亿) 清 · 沈德潜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六
秾丽新声并囋嘈,君家风格颇能高。
似无味处偏多味,笑反骚馀自合骚。
千里相思联缟带(时挟诗来吴与予赏駮。),二难合志乐林皋(令兄勉伯辞官归里。)。
家园纵棹堪垂钓,不用天池掣巨鳌。
清心楼。次板上韵(方上丹丘) 清 · 李匡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冠阳集卷之二
秋江风物揔愁端,客子羁游亦苦颜。
急浪帆冲神马石,疏林钟出懒翁山。
孤鸿恨不归云外,流水缘何向世间。
闻说神仙元不远,碧楼南过更清閒。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清 · 郑燮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八 清 · 全祖望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度岭集
农家旱潦最关情,共卜田鸡上巳鸣。
莫似翁山呼作蛤,介虫将与蠃虫争。
天湖庆云寺 清 · 全祖望
出处:度岭集
天湖本名顶湖相传有湖在山顶今山顶无湖但平地耳或者海桑之变耶翁山则以瀑潭为湖亦近之村夫子不知乃以为鼎湖而引黄帝弓剑之迹以附会之妄矣予病后将去粤诸生请入山因再宿漫成古诗三十二韵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
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
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
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
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
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
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
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
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
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
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
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
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
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
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
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
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向来有山志然谫劣殊不足观)。
题刘宗周黄道周集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比因汇辑四库全书各省博访遗编以进裒聚既广则甄别宜精而明末诸人文集内多有论列边防兵事诋触本朝者馆臣随时检出请燬理固宜然亦不可不有所决择因于几馀披览衡定之夫为明臣而指斥我朝所谓吠非其主本无可罪其或人品无系重轻言事又剽窃无据及已入本朝苟活求生又谬托为明遗民如屈大均之流者燬之诚不足惜若黄道周之博物典汇刘宗周之疏稿则不可燬盖二人当明政不纲权移奄宦独能守正不阿多所弹劾至今想见其风节凛然而且心殷救败凡有指陈悉中时弊假令当日能用其言覆亡未必如彼之速卒之致命遂志以身殉国允为一代完人若因字句干犯并其全书而弃之致使忠臣正士其言论不能并传不朽余岂忍为之哉爰命廷臣就其应避之字略为删改书仍录而存之使天下后世知余大公至正之心维持名教而不苛小节重其人因及其书且为千古之君若臣垂戒示劝不徒味其文艺而已既以宣谕并题诗各书其集端
搜罗四库事磨研,去取其间公道传。
人各抒忠斯可录,言虽触讳忍从捐。
宁同仲达吠尧日,不愧观文报宋年。
平日犯颜急尽节,如之二者实堪怜。
经吕翁山作(我太宗皇帝擒洪承畴处也见皇祖诗中而通志讹为吕洪山兹经过其处命更正之尔时武烈已见于全韵诗中松山杏山之作特以洪承畴被擒于此复以其事咏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二
衮衣经略屡更人,足识君无定见真。
莫怪生降背厥义,要知能养在乎仁(既降太宗每得降人皆厚抚之使各得其所洪承畴送至盛京即授显秩推诚待之故感而思报)。
明亡缘自生多议,国史应为列贰臣(洪承畴在明代身膺□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二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然其后宣力东南颇树劳伐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岂可与钱谦益辈之进退无据不齿于人者漫无区别因命国史馆总裁于贰臣传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嘏瑜不掩劣者斧銊凛然以示传信而彰公道)。
然亦其间具优劣,更教甲乙等差陈。
吕翁山所过连山塔山皆我太宗文皇帝用武之地而吕翁山则生擒洪承畴处也盖有明末季骤加辽饷至八百馀万竭天下之力奉东北一隅未收片甲之用而兵食两诎人民离畔我太祖高皇帝一举萨尔浒而辽左之业成太宗文皇帝再举吕翁山而关西之势定今因叩谒祖陵亲履其地思经营草昧之艰难爰恭纪其事以示来许俾念祖宗得天下之不易益励守成之志亦以举其殷鉴明之鹿亡其必有所以失之之故也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连山相接塔山峰,沟濠壁堑凡几重。
以守则固以战胜,将以勇气吞辽东。
增募戍卒号百万,重臣经略操铁券。
朝拜恩命暮缧绁,举棋不定曾无算。
监军意气壮且豪,凌驾朝士如儿曹。
绵山亘海排铁骑,谓当唾手成勋劳。
太宗从容处以暇,精兵已伏杏山下。
金支五色云上蟠,明卒望见魂惊怕。
奔走禦侮多英贤,投石超距众閒閒。
君臣一德功乃建,人心既单必格天。
彼志离兮我志合,如枯易摧朽易拉。
不数唐帝美良川,祇今战气犹森飒。
陆血漂杵海尸浮,乘潮雁鹜随波鸥。
一时破竹十三万,伤我十人厮卒俦。
清流关侧擒皇甫,煌煌大业开疆土。
河山带砺酬勋庸,于铄云龙与风虎。
乃知皇天惟德亲,桓桓谟烈告后人。
从来守成事不易,殷鉴应思鹿失秦。
交则为泰塞则否,九重宴安岂宜恃。
不见吕翁山畔上将降,犹设椒浆奠忠鬼。
全韵诗下平声十五首 其三 世祖施仁胜国 清 · 弘历
六言诗 押肴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八
帝后追葬有礼(顺治元年五月王师平定燕京以礼葬明崇祯帝后及妃袁氏两公主并熹宗后张氏神宗妃刘氏仍造陵墓如制),公卿赐谥无淆(十年六月十人赐谥明末殉节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仍于本籍给田致祭追录胜国遗忠易名褒阐实亘古旷典)。
樵采护其林木,奠陈予以蕙肴。
试考历来胜国,谁能似此荒包。
推而行之或待,丙申德音孔胶(丙申春以未暇世祖章皇帝时表章崇祯末死事诸臣仅据传闻遍为搜访迨久而遗事渐彰明史所载按籍可考若史可法之力支残局矢死全忠刘宗周黄道周之謇谔立朝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僇视死如归若而人者皆无愧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亦并可矜怜又如福王之仓猝偏安唐桂二王之流离窜迹已不得成其为国而其臣茹苦相依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又如我阵其太祖萨尔浒之捷明良将若刘綎杜松等皆殁于时抗我颜行自当狝薙至今迹其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惘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禦贼亡身凛凛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权奸接踵遂致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扼击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予惟以大公至正为衡若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辈之倖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厉丧心无耻自当严春秋斧钺之诛而明季尽节诸臣为国抒忠宜加优奖准情理而公好恶即以示彰瘅而植纲常因命大学士九卿等集议徵考姓名仍其故官予以谥号一如一百世祖时例议上予专谥者二十六人通谥忠烈者十二人通谥忠节者一百九人通谥烈悯者五百七十六人通谥节悯者八百四十三人并各节叙事实辑为胜朝殉节诸臣录刊行以垂不朽此惟远绍有若当祖德而所录几多至百倍时留待此日之推行云尔)。
燕来巢 其四 清 · 赵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四
往迹乌衣地望华,召平今种故侯瓜。
莫将侨寓誇门第,我已寻常百姓家。
题秀峰寺(即古开先寺)所藏十王预修经图并陀罗尼经后 清 · 赵翼
押青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四
卷长二丈馀,写《佛说十王预修经》《大威德炽盛光陀罗尼经》各一卷,画十二段,为陈观音庆妇人文殊连男陈庆福造。康熙乙亥,宋漫堂留贮寺中,惜书画人俱无姓名,不知为何代物。旧签题阎立本《地狱变相》,尤西堂跋则云:「《宣和画谱》朱繇有此图,疑出其手。」皆未足为据也。然图像诡异,字画瘦劲,要非宋以后人所能。余来游,寺僧出以相示,见同年谢蕴山有诗题于卷后,因用其韵。
开先寺绕泉清泠,楼贮预修陀罗经。
经书一段画一幅,地狱变相无遗形。
阴司惨毒异人世,见者汗下怖泪零。
夜叉追魂步竖亥,纣绝宫内多囚囹。
波吒何处謈声沸,鬼胆已破遍体青。
铁梳铜夹世罕睹,火笼冰窖古未聆。
倒身入臼捣作粉,煮以油镬血不腥。
皮消肉化已乌有,一灵知痛偏惺惺。
清风一吹形复聚,仍来受苦酆都庭。
可怜七七到祥禫,历劫十二惨不宁。
生前作孽漏天网,至此始叹阎罗灵。
窜迹难掀羯肌钵,藏身安得拘留瓶。
画师作图有深意,要令未死先怀刑。
更写贝经当棒喝,慈悲普唤梦魇醒。
惜哉竟不著名姓,绢素仅嗅古墨馨。
翻令陈家两母子,藉之流传千百龄。
绵津舍入祗洹庋,义取佛力通重冥。
画精字好有神护,天曹不敢摄六丁。
我来展卷正遥夜,寂无堠鼓但塔铃。
蒲团顿悟解脱理,禫灯一盏光青荧。
寄题翁山(山在翁源县东百里,相传周王以翁山封庶子,子孙因山为氏。) 清 · 翁方纲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翁源之号因翁山,千仞拔起罗江间。
我目未到梦已到,秀色髣髴来韶关。
下临雷溪俨襟带,亘三百里排烟鬟。
二仙迹留灵池侧,八泉响注浈江湾。
樵子临流见洗药,居人饮水皆芝颜。
山以翁名水亦尔,重冈复涧相回环。
传闻王子此受封,以山为姓姓始颁。
吾家方伯来岭海,作歌溯自周以还。
别白道里證谱系,是非同异谁能删(明布政使翁大立《翁山歌》「周王昔都丰与镐,王孙未必封远道,始封之地尚须考」云云。)。
因探地志问郡事,我祖秉铎于荒蛮(十一世祖翰林捡讨醉庵公曾教谕韶之仁化。)。
况今芳菲遍岩峤,肯使兰桂遗榛菅。
绍述先型勉励志,却对山石惭冥顽。
作诗因风寄山麓,韶江绿涨声潺潺。
杏山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七
杏山十八里,东与松山接。
驱车杏山西,仰面瞻岌嶪。
昔我文皇帝,大蒇松山捷。
明师三十万,迅若捲枯叶。
东则吕翁山,塔山连山叠。
历历用武地,煌煌万年业。
今皇屡过此,述祖诗盈箧。
创垂觐扬心,实为百世法。
晖凤就擒处,父老谁该洽。
栉比列闾阎,妇子依饟馌。
土风之朴淳,盖为宇内甲。
即以山脉论,何必崖隒峡。
造物雄厚气,回抱大开合。
所以帝省山,裒对祜斯答。
拔兑所钟毓,鲜原雨风协。
九谷双歧穟,郡邑争上牒。
百草效光泽,寸土皆濡裛。
山云与海气,面势环周匝。
庆值大礼成,岂独群情浃。
绕麓熊熊光,马足不敢蹀。
覃溪以今年正月廿七日亡。讣至。以诗悼之 其四 清 · 申纬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四戊寅录
光岳英灵起北边,词宗四海一辞然。
古今流派偕之道,门户平除别是仙。
地脉堪徵姬氏邑(覃溪翁山诗注。山在翁源县。姬周以翁山封庶子。子孙因山为氏云。),天心不偶永和年(覃溪癸丑生。)。
枕中八字传鸿宝,谈草披看泪渍笺(覃溪以外似放纵内宲严密八字授余。)。
子坚以新刻自春堂诗见寄月夜携登黄鹤楼读之因题一篇即效其体 清 · 陈文述
出处:颐道堂集
大江夜涌冰轮圆,三山远隔江南烟。
谪仙醉魄呼欲起,墨花朵朵开青莲。
矫如绛螭出重渊,俊如白鹄摩高天。
幽如紫芝深涧底,郁如翠柏层崖巅。
世人学杜不学李,学李之人世凡几。
翁山旷逸过眉山,千一百年惟此耳。
近来海内多诗豪,不师小雅师离骚。
毫端独得凤皇髓,茗香以后惟石瓢。
万里江山洗秋晓,古来诗境烟霞好。
羡君仙骨复仙心,不游五岳游三岛。
天台之瀑匡庐云,往来飘忽云中君。
笑引罗浮大胡蝶,飞来片片麻姑裙。
吸江亭外江潮白,吞海亭前海云碧。
万梅花下故人来,唤起痴龙夜吹篴。
嗟我学诗三十年,栖心隐逸耽神仙。
烟江几处洒楼在,楼中招我人翩翩。
远寄新诗一千首,四明狂客真吾友。
更呼崔颢共长吟,黄鹤楼头一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