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熊兆堂观察来都门邀渭厓学士西斋武部虑庵宫赞小集同赋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卅五年前对榻心,漳河伾麓喜来临。
我应祝颂偕桑梓,公自功名继桂林
几个衔杯驰远梦(是日席间屈指同年,今存者四十馀人耳。),连宵剪烛话同岑。
东风二月新杨柳,又听莺迁旧侣音。
钱湘舲宫赞广东乡试甲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
重觅江门涤研泉,依然薝卜祖师禅。
关心文字七千里,拭目英光三十年。
似尔谁能诩科第,为余寄讯好山川。
药湖石上花含笑,尚有西斋话胜缘广东学使廨后药洲南汉西园故址也。史铁厓阁老于池上小阁手书扁曰「尚有西斋」,予为作记勒于石。)
关晋轩药洲图卷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九
新图咫尺七千里,旧梦追寻三十年。
掌拓榕阴痕宛尔,宿馀桑下恋依然。
西斋石翠留前记,南浦珠光澹晚烟。
昨夕潮回陈谏笔,墨云篆起海门船药洲东一石有仙人掌迹,后堂楣閒武进刘圃三学士题句云:「十洲踏遍紫游缰,喜翠竹高梧,回首尚馀三宿恋;五夜判残红勒帛,对青天碧海,举头更上一层看」,此句闻今已不存矣。予所摹溧阳史文靖尚有「西斋」四字石刻仅存耳。适得南海庙韩碑并额旧本,较胜予昔年所拓者,故及之。)
俪笙广东学政任四首 其三 戊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西斋想像吊西园,亦史窠书旧史论溧阳史文靖公视学于此,于厅事自题「亦史」二字,极宾友论文之盛。此予闻之郑诚斋前辈者。亦史之扁失去久矣,今惟存文靖「尚有西斋」四字,予有记勒于石。)
水绿三篙环药渚,峰攒九曜会星垣。
榕阴省识留仙掌,邻圃空烦剔石根。
恨未合并酬米老,海天谁鉴食盟言学使廨后药洲有九曜石,宋以来题刻殆遍。其极东一石有镌题「仙掌」者,相传上有米元章诗,为根所压,不可寻矣。又米书「药洲字一石,不知何时置诸藩廨二堂之东圃竹丛间,予久拟移此石以归学使署而未果也。)
西斋洗马诗卷兼呈楚帆给谏并寄冶亭漕帅二首 其一 庚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五
艺苑飞声四十年,凄凉剩草拾南天。
玉河桥水柯亭缘,多少琼瑶未得传。
西斋洗马诗卷兼呈楚帆给谏并寄冶亭漕帅二首 其二 庚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五
香浓雪冱怆人琴,给事频年感旧心。
留得梅庵诗话在,淮南烟月讯知音冶亭近号梅庵。)
药洲摹米石歌(并序。)己丑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
米南宫题「药洲字一石去年秋布政使后堂访得之。欧阳方伯兰畦有移归之诺,予既赋诗为订,并摹字于石,将以赠兰畦。既而兰畦悔之。予因以所摹一石陷使院西斋壁,又别摹一石藏之,以俟归而置小斋中。先作此诗,邀萚石宫詹蕴山雪门编修钝夫进士和作,时己丑二月也。
昔闻斯洲米题字,题米名姓兼米诗。
或云诗在仙掌背,仙掌今则根滋。
或云题名即诗处,或云斫竹亲见之沈椒园侍御所说。)
昨秋菑翳偶然得,客来赞叹主未知。
九月九日竹间雨,二十五点珠摇漪药洲米黻元章题:「时仲公积中同游,元祐丙寅季春初八日题。」)
鲁玉楚弓本故物,秦城赵璧何足奇。
我倚西斋一长啸,英光飞过洲之湄。
沧江贯虹月著壁,如墨垩帚沙画锥。
移山未要倩愚叟,馋水那惜分痴儿。
山阴鹅群定许假,伏波马式谁从欺。
吾斋秀气尤不泯,蓬山他年想忍饥。
宅无可卖石可袖,萧家一字真家赀。
苏米斋诗(并序。)壬辰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
壬辰九月,移居潘家河沿,置所刻苏题英德南山、米药洲二石于斋壁,邀萚石辛楣、白华、习庵鱼门道甫小集,同赋。
鄙人寡深识,汲寻不濡尺。
踰岭空何有,测海持此石。
米石最拳拳,谋致匪朝夕。
禺山番山,移池已入壁(在粤先摹一石寘西斋。)
因访北郡碑,遂历南山迹。
传闻石隐君,与苏此讲易。
易说既不传,罗浮亦如隔。
一幅剩苔藓,堕此灺烛席。
泠泠秋树底,落落檐雨滴。
故人京口书,为画甘露宅。
并画妙高台黄州儋州客。
此斋如何寘,徘徊我心惕。
江海起霜露,凉绿忽如积。
酒阑客出门,空窗月华白。
西斋郎中以前人研铭册见赠赋此为谢倪鸿宝一,高江村五,朱竹垞四,吴州泉二。)丙申 清 · 翁方纲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三
西斋与我别十春,玉河柳影波粼粼。
各照衣上车毂尘,数椽扉启窗楹新。
君来自东住几旬,我懒未得经过频。
示我拓本璧与珉,庣规侧矩皆嶙峋。
比德曰璞曰结邻,或以赠友或书绅。
衣云阁壁淳鸩淳,谷兰斋佩可纫。
黄叶江南种菜辰,于田萟圃谁苦辛。
绍泰砖出山池滨,寒中红药语则均绍泰砖研,彝尊为红药主人铭,《曝书亭集》作赠寒中。)
留墨不滑坚不磷,以钝以静为谆谆。
十三年直侍玉宸江村。),八万卷椟罗纷纶竹垞。)
人生此事亦前因,红窗绿字同笑嚬。
百年文献交有神,夜梦片石呵成津。
小石帆亭二诗 其二 壬子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三
石丈虽借米,石芝仍梦苏。
半舫濯缨间,聊取坳(亭外桥曰濯缨,其西斋曰坳。)
诗髓既證王,经义兼补朱。
想像礼堂写,得正蔡隶无。
张逸赵商辈,傥许希勤劬。
实斋订二戴,未谷研六书。
小而辨于物,安用侈广居。
窗光量分阴,水云飞鹊湖。
济南使院西斋石上旧刻石字因以名斋欲和诗梦食石芝韵题于壁讫未践也两峰持其友某君游济南所绘石芝轩图上有和韵者乃为赋此乙卯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石芝扁书墨尚新,石芝字势斜未匀。
昨夜梦中复饭此,西轩榻对旧主宾。
清晨此帧来何许,石气光照庭户。
一枝仿佛味回甘,千息濛濛默自数。
愧言铁网珊瑚,日写松屏说宝苏。
宝山空回嘲石髓,诗囊津逮笑贾胡。
花之寺僧笔超脱,饷我丹膏光郁烈。
石芝偈子试转语,为写梅花老铁
究观东野之文辞颇有合于西哲之言公德矣感叹再题 晚清 · 范当世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八
东野细微士,昌黎挟以传。
由今观此辈,合砌蓬蒿间。
宁知彼所怀,岳岳如大山。
饱与万物饱,教化还天然。
洒血泣君昧,矢心躬尧年。
由来大同理,一碎不复全。
君相各私己,生民尽慕膻。
士有不失性,饿死沟渠边。
昌黎昔未达,三书宰相前。
为道兼求养,哀哀亦可怜。
次任公万生园修禊诗韵寄任公癸丑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六
神州遍疮痍,荡涤当安适。
谁持活国手,凋瘵有起色。
群公尽邓禹,未肯甘寂寂。
赫然铜面具,不畏发其羃。
沧江海人,亲见苌弘
牖民负先觉,万本饮冰集。
新理阐西哲,群籍抉东壁。
蔡州正秋望,汐社已日夕。
重摩乌集阙,马角返绝域。
相逢一握手,烦冤并感激。
永和有癸丑,千载与重觅。
长安问水边,杜陵沾臆。
破涕发高咏,文采各奕奕。
嗟余东入海,负愧申徒狄
兰亭误后至,瀍涧空目极。
有如辛亥秋,适避桓景厄。
峨舸过之罘,吹帽风恻恻。
南图扶摇,北望阻霸勒。
平生遇清景,命笔急追索。
合并得四美,刻烛听促迫。
长安上巳,岁岁花照席。
欧九供描画,张为主客
我游君未归,我去君当惜。
住者六七公,梦想付昔昔。
夜行船 纳凉秦淮桥上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七部
唤起南朝秋一片。
坐鸥天、看他莺燕。
越苎单衫,吴双桨,何限旧家疏散。

帘影镫痕人语乱。
画船归、水香吹遍。
昨夜星辰,今宵风露,只博明朝肠断。
附:同作 蒋文鸿
水气通帘花气贯。恰当中、送来风片。翠叶津头,红阑桥下,过去舞香零乱。 碧落清凉星不散。怅银湾、两边无岸。佩响回波,钗声溜槛,暗里氾人重见。
《恶之花》译者序 其二 现当代 · 王力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嗜饮焉能不爱诗?常将篇什当金卮。
青霜西哲豪狂句,醇酒先贤委宛词。
夜浪激成沧海志,秋风吹动故园思。
盲心未必兼盲目,蜂蝶犹寻吐蕊枝。
桂枝香 为商务印书馆建馆八十周年纪念作 现当代 · 茅盾
维新大业。
数出版先驱,堪推巨擘。
世事白云苍狗,风涛荡激。
顺潮流左右应付,稳度过,滩陡浪急。
曾开风气,影印善本,移译西哲

忆往昔鱼龙混杂。
渐小人嚣张,君子缄默。
学术传播正路,险堕邪僻。
人民革命换天地,红太阳普照无极。
工商改造,旧瓶新酒,愿长芳冽一九七七年九月杪)
谨和屠龙主人七十自寿并从其五花诗韵丁酉 当代 · 幻庐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永和千载大音稀,蜀水觞传即会稽
或让古贤求佛钵,初疑西哲易儒衣。
红羊历数华俄鉴,白傅重推讽谕诗。
健饭还如莫逾矩,顿倾桑海复安知。
六月廿八午小眠梦之,然所见实别为一人,醒不待思,知即彼所隐化。弗伊德论梦,有所谓移置,此似差相仿佛。因述梦境,移心中而置诸纸上,或可稍解郁结乎。然予于弗氏梦说,时有不许 当代 · 卢青山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卷十一[一九九六年]
古来恶梦虚,我幸有虚梦。
苟无梦里欢,人世苦愈重。
今午挟书眠,一刻骑飞凤。
得见娉婷仙,素手钢琴弄。
蜷身坐其旁,侧倚腰裙缝。
颇佯朦胧睡,颈转唇微送。
岂意得相怜,交揾双臂拥。
眇目浮幽光,一语双睫动:“子迄不我爱,一爱吻遂共”。
相报有深怀,心悲语嘲讽:“子非抱矜持,颜色如冰冻”?
梦起思其人,非我情所奉。
颇忆西哲言:梦曲无直供;
有隐未敢申,易彼代此用。
遂知无关人,即补伊人空。
梦境虽别投,梦情未旁纵。
嗟梦汝仁慈,怕触我心痛;
其如我心明,一猜遂一中;
其如我心昏,竟窥梦隙孔。
岂如梦中迷,不来梦后恸。
天国圣德诗洪天王起自西,遂有江南半壁。使天下无曾文正,天国之辉未有艾也。聊驰想像,作天国圣德诗) 当代 · 钱之江
 押词韵第四部
洪家天子起臣虏,得志遂为天下主。
颇从西哲藉片语,能移愚庶拜天父。
曰圣人作万物睹,涤除瑕秽新朝宁。
东征高丽赫斯怒,健儿浪死弃榛莽。
岁穰犀箸厌翅肚,群黎仰足观音土。
诏求直言思密补,言者旦夕陷囹圄。
衣冠扫地厮仆伍,文物荡然归秦炬。
朝率长街百兽舞,暮诵王言勤㕮咀。
乘时附骥骤开府,直道而行膏锧斧。
行宫充陈有好女,东王反侧何足数。
十年拨乱藏兕虎,死讳三彭居脏腑。
九重乾惕工干蛊,侧闻欣然规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