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六先生诗(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一日,余横被冤狱,一时亲故多驰救,而六先生者尤绝伦。此六君者,或为今世名德,或浮沉卑位,其仁侠之情则一也。且处卑者,衣食之虑尤重,有所瞻徇而不救者,非忍于情,力不足也。今奋于义烈之气,一切为之,讵非至难者乎?余用是慷慨流涕,发为歌诗,以励季世、敦薄俗焉。存三首) 其三 武彊贺孔才先生培新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出处:玄隐庐诗卷二
孔才与余同受业桐城吴北江先生,少相知爱。三月一日,余方归自君家,忽被逮。君走慰余家曰:「伯鹰一日系狱不出,家计吾为任之。」昔君祖考松坡先生以文章道德继吴挚甫先生,为北方老师。君今翰墨风采与先德辉映,世皆已仰之。余所欲正告天下者,君敦义重交之节如此也。
大儒逝已久,世变日以新。
慷慨天地间,寤寐吾谁亲。
高踪固莫接,犹及交其孙。
夫子少年时,吐辞超西京。
意无贾长沙,耻复准过秦。
雁行谒吾师,立雪闻传经。
短翮依文鸾,微光伴长庚。
苍蝇附骥尾,亦致千里程。
悠悠日月迈,事势迫吾生。
抚颔忽生须,望道茫无津。
所馀忧患身,穷途更拘囹。
曾参遭谗口,子长况家贫。
嗟乎鲍叔牙,挺起相哀矜。
人生重立节,穷达非所论。
姬幽孔亦厄,列举恐不胜。
纵观载籍上,急难凡几人。
所得逾古贤,足以傲千春。
幽囚诚苦痛,感此鸿毛轻。
道义立本质,摛藻成其文。
如何妄庸辈,谬意能相分。
辽哉哲人教,卓立留典刑。
奇辞昭伟度,江汉流声名。
按:《永新萧叔綗先生纯锦》、《辽阳高任旃先生纪毅》、《长沙章行严先生士钊》三首阙。余狱中诸诗皆以纸角书之,盖求纸不易也。六月十九日忽传可释余,未几即闻行严先生隔窗与人语声,盖以车来迎矣。仓卒出狱,书籍衣物悉由老兵乱纳簏中,诗稿皆散置。迨月馀检视残稿,阙此三诗,叩之宪兵司令部,已无从觅矣。
行严丈重莅渝州赐诗三十二韵举黄远庸潘力山两君论文往事以喻伯鹰之谈诗所以诲勉之意至重敬次一首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治少乱常多,万祀生民苦。
郁勃终难言,尽纳东坡肚。
烈士空有徇,多事究今古。
洛阳一少年,乃耻哙等伍。
赋鵩悟已迟,何用震三辅。
神州值板荡,风雨正予侮。
英豪竞戮力,岂暇更仆数。
袖手文苑游,聊堪应桴鼓。
微言若洞禅,谁其嗣法乳。
物性有感通,云龙与风虎。
抠衣昔谒公,志乞匠石矩。
超超解玄箸,一一为倾吐。
譬如读春秋,癖左恰逢杜。
沆瀣生齿牙,风雷扇肺腑。
心意豁然开,一扫儒生腐。
天地坐缺残,乃重女娲补。
登高挥古弦,四顾万山俯。
斯文等补天,宁惜老空堵。
富贵何有哉,无令蝇污麈。
朝来赐长诗,狂简多所取。
顿觉白虹飞,奎光辉九土。
颉颃二子间,隐愧差池羽。
所嗟俱已往,璧月掩三五。
及今痛六朝,低徊慕徐庾。
千秋气类感,意惬自起舞。
闻声或相思,对面或异趣。
唯公立广教,潭潭丞相府。
多士登龙门,姓字蔚可谱。
故知天下公,陋彼囿门户。
十年忆囚系,一梦惊蝶栩。
干橹纷中原,颜色喜再睹。
时会未可知,墨沈化霖雨。
行严丈拓赐诗为四十韵复以见示勉再奉呈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韵险耐长吟,乙乙抽思苦。
深宵倏潜越,微明见鱼肚。
譬如率偏师,迷道失夹辅。
弃甲伏穷庞,安能整卒伍。
自怜幼不学,刻意与争古。
汉魏孰颉颃,唐宋孰狎侮。
怅望千载间,试为屈指数。
夫子漪兰操,泠然一再鼓。
神游三百篇,冥合水融乳。
却忆建安来,陈思称绣虎。
当时论诸公,岂不明规矩。
独其忠爱心,百折茹复吐。
陶阮得宗风,遂以开老杜。
幽夐通魂灵,慷慨激心腑。
阴霾发电光,神奇出朽腐。
若其无根源,关口不得语。
解人难强索,貌似终龃龉。
岂有蹠与夷,竟可相尔汝。
四海多英豪,吾愿各得所。
文藻壮江山,政赖众擎举。
辨渑复辨淄,谁迎抑谁拒。
要在广诗疆,仍期固诗圉。
经国有大业,何得谓无补。
历维公生平,山立无仰俯。
脱手冰雪文,仇家亦心许。
及今老耽吟,传观更如堵。
谁欤行玉山,谁欤挥玉麈。
游夏受麟经,仰赞固无取。
天运际艰屯,禹甸无乐土。
飞鸢结阵来,人命轻一羽。
坐此齐彭殇,一十等二五。
咄哉秦李斯,还欲分厕庾。
惟兹文字禅,渊玄起我舞。
八极恣冥搜,一语幻奇趣。
就中论漂泊,尤令感开府。
豪吟神傥接,密讽声能谱。
知公必莞尔,粗许识堂户。
龙腾云自生,庄醒蝶犹栩。
窃持薪火意,百世待共睹。
迢递巫夔山,淋漓墨池雨。
行严丈以诗见誉伯鹰诵诗之声谨次韵奉谢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锡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元音天地在读书,此舌端须称霹雳。
谢安洛下书生咏,不待抚筝能感激。
丈人爱我以诗张,但恐醉歌如蚓笛。
隔篱徐听必有人,疑义还期元亮析。
读行严丈癸甲集感赋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东坡昔过金山寺,慷慨为诗留七字。
归心剩与誓江神,论政千秋悲不异。
丈人文比江导岷,如闻侃侃排訚訚。
人间相斫史不绝,区区笔伐何从驯。
刘兴项仆易年载,眼底曹瞒更安在。
阿鬟怆说海生桑,痛见桑田复为海。
乐毅空传位亚卿,遁逃走赵无人惊。
何若留书泰山顶,讥弹愈重孝章名。
次韵奉答汪监察辱赠诵诗之作兼呈行严丈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击筑和悲歌,渐离知我意。
倚柱啸深忧,漆室亦何啻。
肠中万芒角,森然乱鳞次。
久茹思一吐,不尔恐失坠。
持我忖他人,往往得精粹。
心通声遂入,至理固无异。
岂惟赴节律,昌丘见寤寐。
汪公在谏垣,正色立直概。
清诗极微言,喻者凡几辈。
奋袖我一吟,聊发魏徵媚。
千篇章丈人,海涛激商籁。
高歌无所苦,取为知音贵。
次均芝冈呈行严丈论诗之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出处:玄隐庐诗卷五
知言味文字,易若辨寒燠。
光气动豪芒,剑锋不可触。
鸾翮自腾骞,骥足无刺促。
噫嗟千圣心,薪火继芳躅。
雄文拄山川,横流赖以幅。
剩语必剥肤,精义必入木。
人工所穷极,天机接浑穆。
云锦成七襄,故仗天孙擢。
槃槃长沙翁,盛心广乐育。
周流揽芳华,凌天琢寒玉。
树蕙意何穷,玄文皆可读。
芝冈好男子,高节久抱独。
成功在贞恒,非子又奚属。
同游杜老门,愿共追端复。
次韵萧公权教授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五
吾生爱结交,无间新旧雨。
酒杯通九流,邮筒驰九土。
师友溯恩源,欲述当万语。
桐城(吴北江夫子。)始传经,顾我如父母。
长沙(章行严丈。)脱我囚,馈学气再鼓。
同学数少年,及今几寒暑。
曾(履川。)吴(稚鹤。)贺(孔才。)与方(障川。),并我而为五。
伟哉泾阳君,高谊来缟纻(吴雨僧。)。
荐我寒溪毛,明堂登豆俎。
旧京逮沪渎,腾腾积万楮(始雨僧以书来订交。嗣在北平及上海,相继识陶燠民、陈通伯、刘寿民、朱佩弦、俞平伯、叶公超、浦江清、刘弘度、施蛰存、戴巍成、卢冀野,皆雨僧因缘也。)。
大江日东流,惟浙水异股。
叔子起永嘉(伍叔傥未谋面时,读吾文大善之。),求我乃甚苦。
亦如叶石荪(帆海相识,遂成良友。),爱我无狎侮。
四海萧与李(哲生。),俊茂白玉麈。
诗登泾阳集,字字皆飞舞。
昔意友鹓雏,顾惭如腐鼠。
一旦攀两雄,嗜梅何惜齼。
愿得成连琴,亲对海山谱(雨僧诗集中载公权及哲生诗。去年始与哲生唱酬,顷佩弦转致公权此诗,因得和韵,然皆未能执手晤言也。)。
横览复焉穷,相维在肝腑。
男儿将四十,正若日当午。
文字豁天真,试唱予和汝。
高吟往复篇,快意忘失所。
兵戈莫能离,云海莫能阻。
作诗聊挂一,质直存迹府。
奉题黄君萍荪所藏章行严丈海棠诗帖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八
丈人壮盛时,名理导斯世。
及兹入从心,犹龙结遥契。
渊骞见慈勇,三昧出游戏。
宠辱既双忘,语默无二致。
清时偶点笔,采幻摩尼缀。
高花出檐牙,炫书象赤制。
分甘意何厚,入泥事亦细。
闲情忽飞落,一笑动归计。
沉吟黄州作,无此超越气。
书生得天下,治与汤武异。
胜天由人定,岂曰但时势。
即看赏花游,如见整暇意。
无双能好事,就我觅五字。
解人有不言,吾诗抑词费。
行严揖唐纕衡次公见和重九诗 清末 · 郑孝胥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
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
沈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
人日遗章行严 清末 · 郑孝胥
押词韵第十二部
昔与几道论物理,初若不合终有取。
行严理不减几道,文辞益达真其偶。
滔天新说荡忘返,徒使学者失所守。
山移海覆俄自败,始信吾道可长久。
子于学术诚善变,非但心悟实身受。
速宜著书道甘苦,后生循循得切诱。
世人欲杀定何意,正坐名高博众诟。
冲寒过我示新作,抑郁穷愁聊一呕。
不妨独以文为诗,莫与时贤较升斗。
寄范皕诲笋上海 清末至民国 · 吴虞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举世非何害,孤怀迥不疑。
苍凉悲旧学,艰苦发新知(章行严、胡适之盛称予之学术思想,谓不似多读旧书者。)。
大道谁先觉,横流叹此时。
辛勤怜海上,相赏有钟期(皕诲于予有“蜀中多奇才,此老其选矣”之句。)。
得章行严书并所撰《甲寅》 清末至民国 · 吴虞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谬推名士胜东南,曳尾聊堪继漆园。
已幸神清逢卫介(在北京晤行严,谓予曰:“与君神交久矣。”行严神清,类江浙人。),自怜骨相比虞翻。
救时痛哭无长策(我国无上下共守之根本宪法,凡事各以命令任意行之,故无策可施,反不如专制尚有律例足依据,故日本人谓其无国家之组织也。),传世相看只罪言。
三楚风流文采美,欲从渔父住湘源。
叠韵答章行严(士钊)邵次公(瑞彭)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逸塘诗存
家山誓墓愧羲之,众醉何心更举卮。
薄有新欢对寒菊,似曾旧识理残诗。
晴阴未定天休问,功过难偿我自知。
饱得三餐酣一觉,起时爱早睡防迟。
行严南行却赠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逸塘诗存
花飞晴雪醉屠苏,风送文旌出紫衢。
卷里芬芳郁兰芷,眼中温饱陋侏儒。
春和閒举鸿光案,玉润新摹燕喜图(君将挈吴夫人弱男寿其外姑。)。
寄语君家老枚叔,从容谈笑卧江湖(谓章太炎。)。
海藏行严过寓留饮适纕蘅至自海上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逸塘诗存
居虽近市无兼味,酒止沾唇戒满卮。
佳客一年能几聚,灾氛遍地欲何之。
是非傥被纵横误,苦乐原从比较知。
衰叔光宣吾及见,诸公衮衮责奚辞。
次答行严抵英见怀之作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逸塘诗存
嬴颠项蹶本同论,谁与神州塞乱源。
阅世坐怜肠太热,解嘲失喜舌犹存。
沈沈举国方酣睡,惘惘思君欲断魂。
多少罪言今已验,伤心何忍话前番(曩游廿五国,撰伤心人语,君诗及之。)。
早起口号寄行严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逸塘诗存
秋爽天高万籁清,连朝寒重觉衣轻。
三餐易饱身何累,一觉能酣意已平。
古有佳人工作贼,时惟竖子合成名。
陶诗读罢看唐帖,却向风前念友声。
喜行严至自海西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逸塘诗存
侵寻每悔报书迟,琨玉秋霜系我思。
旧岁衔杯花发后,今年归棹雁来时。
罗胸百国才逾老,敛手枯枰世可知。
相见莫论桑海事,关心先索纪游诗。
四叠沙韵答行严 清末至民国 · 王揖唐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逸塘诗存
草根咽共石和沙,被体衣穿丝与麻。
话到暑寒民已怨,可堪师旅岁频加。
出惭远志难医国,冷似枯僧尚在家。
日向流亡谈博济,此心尽否忍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