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夏侯道迁玺书(玉始元年闰十二月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
得表,具诚节之怀。
卿忠义夙挺,期委自昔。
中有事因,以致乖舛。
知能乘机豹变,翻然改图,奖率同心,万里投顺,远举汉中,为开蜀之始。
洪规茂略,深有嘉焉。
今授卿持节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丰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并同义诸人,寻有别授。
王师数道,络绎电迈,遣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征梁汉诸军事镇西将军尚书邢峦指授节度
卿其善建殊效,称朕意焉(《魏书·夏侯道迁传》)
第三表 陈朝 · 沈炯
 出处:全陈文卷十四
僧辩等言,众军以今月戊子总集建康,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骑短兵,犀函铁楯,结队千群,持戟百万,止七步,围项三重,轰然大溃,群凶四灭,京师少长,俱称万岁,长安酒食,于此价高,九县云开,六合清朗,矧伊黔首,谁不载跃?
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婴愤忍酷,自紫庭绛阙,胡尘四起,壖垣好畤,冀马云屯,泣血治兵,尝胆誓众,而吴楚一家,与七国俱反,流言,又以三监作乱,西凉义众,阻强秦而不通,并州遗民,跨飞狐而见泯,豺狼当路,非止一人,鲸鲵不枭,倏焉五载,英武克振,怨耻并雪,永寻霜露,如何可言。
臣等辄依故实,奉脩社庙,使者持节,分告茔陵,嗣后升遐,龙輴未殡,承华掩曜,梓宫莫测,并即随由备办,礼具凶荒,四海同哀,六军袒哭,圣情孝友,理当感恸。
日者百司岳牧,仰祈宸鉴,以锡圭之功,既归有道,当璧之礼,允属圣明,而优诏谦冲,窅然凝邈,飞龙可跻,而乾爻在四,帝阍云叩,而阊阖未开,讴歌再驰,是用翘首,所以越人固执,熏丹穴以求君,周民乐推,逾岐山而事主,汉王不即位,无以贵功臣光武不止戈,岂谓绍宗庙?
黄帝游于襄城,尚访治民之道,放勋入于始射,犹使樽俎有归,伊此傥来,岂圣人所欲,帝王所应,不获已而然。
伏读玺书,寻讽制旨,顾怀物外,未奉慈衷。
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博览则大哉无所与名,深言则晔乎昭章之观,忠为令德,孝实动天,加以英威茂略,雄图武算,指麾则丹浦不战,顾眄则阪泉自荡,地维绝而重纽,天柱倾而更植,凿河津于孟门,百川复启,补穹仪五石,万物再生,纵陛下拂袗衣而游广成,登崦山而去东土,群臣安得仰诉?
兆庶何所归仁?
况郊祀配天,罍篚礼旷,齐宫清庙,匏竹不陈,仰望銮舆,匪朝伊夕,瞻言法驾,载渴且饥,岂可久稽众议,有旷彝则?
旧郊既复,函雒已平,高奴栎阳,宫馆虽毁,浊河清渭,佳气犹存,皋门有伉,甘泉四敞,士圭测景,仙人承露,斯盖九州之赤县,六合之枢机,博士捧图书而稍还,太常定礼仪而已列,岂得不扬清驾而赴名都,具玉銮而游正寝?
东周既迁,镐京遂其不复,长安一乱,郏洛永以为居,夏后以万国朝诸侯,文王以六州匡天下,迹基百里,剑杖三尺,以残楚之地,抗拒九戎,一旅之师,剪灭三叛,坦然大定,御辇东归,解五牛于冀州,秣六马于谯郡,缅求前古,其可得欤?
对扬天命,何所让德,有理存焉,敢重所奏。
僧辩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梁书·元帝纪》,《南史》八,《艺文类聚》十四,《文苑英华》六百。)
右千牛卫大将军致仕蒋文肃可加食邑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敕某:国家奉天尊祖,祼鬯升禋,诞霈鸿禧,周于有位。
以尔等资性沉毅,茂略渊深,祗慎官箴,频繁事任。
而能览止足之分,敦避让之风,致政公朝,升荣近卫。
属此均禧之始,宜推加赋之恩。
此宠灵,勉自颐养。
可。
刘沆拜相制至和元年八月丙午 北宋 · 赵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芦浦笔记》卷八、《宋大诏令集》卷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门下:朕寅奉丕图,思臻至治。
总万机而日慎,举盛曲以交修。
期与辅臣,厎宁县县
其有翼宣王度,裁成物宜。
燮阴阳之和,处丞弼之任。
宰茂,秉于大钧。
矧尝选材,久滋著效。
爰登中铉,敷告外庭。
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上护军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赐紫金鱼袋刘沆,雅性内融,敏识先觉。
以冲约而率履,不夷险以易心。
文成国华,学臻道奥。
乐名教以为己任,罄智虑以翊帝谟。
乃者擢自书林,更于右史
亟升西掖,出守南州
屡换圭符,夙宣精力。
中都之择尹,正内阁以参华。
岁律未周,风绩弥著。
式图寅亮,用赞谟明。
俾佐股肱之良,参断邦国之务。
具瞻斯属,嘉猷诞彰。
进联右辅之崇,允协庶邦之望。
兼荣书殿,仍峻贵阶。
增勋级与褒功,益爰田及真食。
于戏!
赞万枢之重,允赖于忠纯;
厎率土之和,必资于英杰。
当申茂略,以恢远图。
可特授金紫光禄大夫、依前行尚书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上柱国、仍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赐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封如故,主者施行。
张太博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八
太博执事:恭以文章之作,非徒铿锵词调,偶俪章句,饵声利、钓禄食而已,诚以仁义者建极之定名,道德者适用之殊轨。
其理简,其词博,张而为教化,则可以范风俗,济动植,代天地之权焉;
蕴而为述作,则可以屏邪慝,详典宪,求方册之奥焉。
自宗周衰,群圣游说,纵横于战国,煨烬于嬴室。
汉之文駮杂而不粹,魏之文猜忍而弗洁,西晋已降,皆放淫溺邪,无所宗主。
皇唐抚御,王道坦正;
圣宋恢拓,帝典寅亮。
故属辞之士,皆沉研训诰,蹈履轨范,确然有三代之风。
茍非俗醇道醲,又安得贤瑞间作,若是之宏廓哉!
执事夙受冲粹,郁为奇挺,性正而不吁,道博而不杂,辞气治行,一规矩儒术。
是以较艺庠序,则首魁俊造;
奏名殿廷,则高列等申。
雄声沸烈,争诵人口。
进士程生,近以执事新文数篇见借,理粹而古,辞简而达,无气艳,无流韵,圣贤之志、仁义之业,皆涵漱芳润,导咏渊泒,树而复丰焉,流而复畅焉,俾未萌未发之旨,炳焕左右。
元和间古道力唱,宜乎有惭色焉。
某捧玩伏读,神志醒悟,悦然若释阴霾而视晨曦之彩,其为快可知也。
当是时,茍不能脱常调,去小节,以希望特达,是何异伏辕而寝声,瘗狱而藏气。
某巴庸之贱子,天赋朴野,时事寡昧,徒以钟先人之业,幼从事文学,酷嗜典实,颇嫉芜颣。
凡刑名权霸、游说诡诞,未尝肆目。
其所探虽不足钩深索隐,必以尊王术、辨理体为务;
其所属文虽不足耸奇角新,必以摈邪说、斥异端为志。
舍此则懵无外识,至是迨十五年。
其间累遇贡部,皆决欲筮仕,而时蹇命剥,动不克进,非罹乎族忧,则困于家难,用是龃龉,邈起溪壑。
私自怜悼,故慨然有负书入关之志。
洎届神壤,方涉时事,王公大人之门教,固不私绍介、佞颜色以求进焉。
迹益晦,援益寡,悲愁困苦,交萃胸臆。
执事察其道之粹駮,较其文之臧否,掀援之,鼓吹之,则罕有臻于成立。
重念贵达者有诚非难,知人难;
寒贱者守道非难,求知难。
故僧孺之才,见发于韩吏部
杜牧之杰,受荐于吴武陵
设使韩、吴循常宪、溺琐节,则二子不当以挺特之技求贽;
牛、杜逞曲艺、叩芜音,则二公不当以卓异之操见拔。
盖功相协,道相会,故欣遇也。
若左右前后者为之先容,琅琅义声,锦烂唐史。
某虽踪迹隐晦,固非躁望之所敢及,而执事识推茂略,辉辉众目,又可自让于昔贤乎?
近文十首,随书拜献,伏惟阁下不罪僭见,遍赐观览,则终身幸甚。
建康李端明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三、《华阳集》卷二七
伏审外华秘殿,出镇雄藩。
十国为连,兼总兵民之寄;
万夫观政,坐销愁叹之声。
无间迩遐,同极抃喜。
恭惟某官大事能断,远图是经。
秉直节而不回,肃威名之久著。
立朝抗论,奸谋既息于淮南
分阃授师,茂略更烦于江左
隐若长城之势,居然奠枕之安。
岂徒卧护于一方,盖将信威于万里。
顾兹庸陋,叨眷知。
狱市按行,未卜交符之日;
台墀趋进,预欣望履之荣。
傥宿惠之未忘,尚孤踪之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