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荆阃回奏四事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九、《可斋杂藁》卷一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八
臣猥以庸缪,本无他长,遭逢圣时,叨被烦使,戎淮罔绩,曲荷保全,入岭无何,曾蔑补效,自天申命,易地上流。
任重恩隆,犬马难报。
恪共践次,亦已两旬,事虽多端,未易缕数。
伏恭念乃者季春三日奎画诞颁,预授阃规,其条有四:曰推广屯田,劝督耕种,可以代和籴;
建置榷场,南北互市,可以省科降;
修复城池,可以壮藩屏;
抚辑流徙,可以固人心。
大哉圣谟!
此真守边之良策,当世之急务也。
臣不武,何足以上副隆委!
然自服膺训饬,愿竭涓尘,朝斯夕斯,念此至熟。
今者既临疆埸,亲访军民,聿昭圣主万里之明,可无愚臣一得之献?
臣谨不避天威,为陛下条陈之。
臣窃见京湖自江北诸城,往罹狄难,閒田旷土,弥望荆榛,皆二十年前禾麦膏壤也。
然而不患无可辟之地,所患无可耕之人。
在我固无出因田之谋,在敌则当防因粮之患。
比连政制臣所以艰于经画,未易广于开拓也。
本司所管江南、江北屯田人谓孟珙尝云尚馀九百万亩,以臣愚料,亦夸言。
倘计夫而授田,以何人而充募?
稽其旧籍,汗漫难考。
存日岁耕今已莫得其实,但闻其末年岁上朝廷物斛不过二十馀万石。
贾似道以盛年精力,极意经理,田莱加辟,穑人成功,视时固已推广倍半矣,然岁租之上,仅能及三十馀万石。
计诸顷亩,所收固不止此。
然军民杂耕,官吏程督,牛种器具,岁时赈贷,工本于此乎仰,而又司存生券,贴支无艺,头目添给,月廪浩繁,南北之应酬,缓急之桩备,举是数者皆取给焉。
譬诸常产之家,仰为卒岁之计,似道非不欲具以成数来上,盖以此也。
臣今驱驰入境,已是六月初旬,劝督耕种,已非其时。
方幸诸屯将遂一稔,积雨成潦,江湖泛溢,田禾类伤于巨浸,岁事已乏于全功。
而况本司今春优恤佃户,又以每亩减租二分有差。
今年所收,其视似道连年之数,决是不及远矣。
若曰欲以收数而代和籴,则恐其间秋收杂斛岂足以充军饷?
岁科经费,必至于误邦储。
籴时一失,籴价倍踊,将徒咎无及也。
羊祜屯田襄阳,始至军无百日之粮,季年乃有十年之积。
此亦须迟之岁月,功效乃见,固未可责之旦暮也。
臣愚欲望陛下念边寄之匪轻,期田功之经久,坚持定画,委任责成,容臣自今以往,广招农佃,垦辟荒閒,亲率劝课,思广积贮,他时稍增塞下之耕,或可少宽湟中之籴。
此推广屯田之说也。
臣窃惟南北互市,所以懋迁有无,通惠商贾,往年与金为邻,沿边置场之利,公私共之。
近岁鞑与中国交兵,严贸易之禁,始于边州守将博易马疋,继之药物、钱货,私相交关。
臣在淮时已亲其事。
然其交犹有场,其来犹有限,未至如近日淮边之皆可自为也。
财计所入,固宜归之公家,岂边臣可私!
但臣窃观京湖之互市,与淮间之互市异。
盖淮去北境止隔一河,北客率是赍己货、越吾土以求鬻于我;
京湖则置场所在,此襄彼樊,惟此一处可通。
江陵赍督而往,何啻千里,载以舟楫,卫以军兵,溯流而上,尤费月日,所历无异生界。
以此淮之互市不拘冬夏之候,荆之互市惟在夏潦之时,秋水一枯,舟不敢踰矣。
昨自孟珙贾似道任内,每夏仅止一两次贸易,似道时固已有加,然闻之旧岁不过得铜钱数万馀。
则如当归、甘草、杂药之类皆滞货也,计其息若嬴羡之可数,视其本或变转之尚难,所得几何,厥费尤甚。
司存徒以置场则可以觇敌情、可以得敌马、可以通襄阳一线之脉,志不尽在利也。
边臣能为公计,茍藉此有馀积,亦犹国之外府,然若曰目前欲指拟以省科降,则恐药物之类便未得钱,军券等需何所取办,此场必至于废而不敢为矣。
又况北方头目大抵多贪,可以利诱。
昔良、平以金啖秦、楚之将,高祖听其用而未计,卒能成大功,其可不略尝假之乎!
臣愚欲望陛下宽边臣以责大体,通北货以款敌情,异时阃计之可支,斯可国费之自省。
臣闻目今樊城略有北客,正欲遣舟办货而往,初为交易,宜示优容,若欲定其成规,当俟嗣岁,此建置互市之说也。
至于修复城池,则臣窃惟方城汉水自昔用武之国,向也壁垒相望,蔽护风寒,今惟南郡一城岿然江北与夫下而汉阳耳。
汉阳距鄂一苇,敌不易窥。
南郡城池,则近岁贾似道一新规模,从事畚筑,亦既浚浅而培薄,转瑕而为坚矣。
此外诸城多臣寓治,凿斯筑斯,固未有及是者在。
伏读修复之训,睿谟宏远,蠡管莫窥,悚然未知所措。
窃计陛下披舆地图,指示郡国,不忍堕甑之视,将复金瓯之全,圣意盖有为而发也。
臣自抵戍所,访诸故老诸校,皆谓敌自十数年来,沿边无可疸食,稍远区脱,人非城是,山河不殊,曩时击柝之地,往往嗥狐狸而长荆棘矣,有志之士,岂不感叹!
况以睿训之丁宁如此,臣子之责任当然,诸酋之骨肉方争,中国之机会难得,陛下念虑及此,真宗社之福也。
然前此阃臣志在王室,亦皆有经略之意,或者养威伺衅,未见可为,度力揆时,将有所待,历年虽久,抑亦教训生聚根本之未立。
陛下不以臣无状,今欲付之以此,捐躯效力,固不敢辞。
但今两路城之未复者曰襄、、随、、安、信、酂、复、武当荆门凡十郡(房元无城。),未暇一一枚举,而襄阳天下之脊,国之西门,古荆岑通襄脉络,将大为经理之计,抑姑为徐进之规。
私虑我必守者彼所必争,其进锐者其退易速。
赵普论幽燕之伐曰「以翰取、以翰守,以至于孰可为代」,规图天下大事,反覆深虑如此,犹恐成败利钝不可以逆睹,不然,则徒为褚裒殷浩,秪贻笑方册也。
今将为修复某城计,则当度有司量功日,兵用几人,从何而调(不可尽撤见屯兵力,当防其乘虚矣。),粮支某岁,从何而取(须是令外办此一项粮食,不妨常券。),器械从何而办,财用从何而给,城未成而敌已至,则将何而应。
凡是军实所需,物物预图,事事经虑,一毫不可以欠阙,当如孙叔敖城沂之举,使封人先虑而授之,庶可不愆于素,无虚役而有成绩,更惟圣慈与大臣熟图而指授之。
至于抚辑流徙,则臣窃惟两淮频年兵,而民之避寇江南者犹颇众,京湖连岁稍暇,而民之复业江北者已渐多。
且闻去岁以及今春,边民之携老幼、驱牛畜归反其旧土者鳞鳞不绝于道,远而随、、襄、光之郊亦有人矣,其尚寓近里者,则又公家给之牛种,处之耕佃,听其酤贩,弛其色役,其视往时哀鸣嗷嗷大不侔矣,此固众人视之以为喜,有识思之犹以为忧也。
盖由近日以来,边人相传虏哨不入,将谓疆埸自此无事,泰然散居郊野,不复堤防,深恐豺噬非仁,鸷击必匿,慢藏启侮,将厚盗资。
臣夙夜思之,方此申谕诸郡,俾得相告戒,类为保伍,无事则耕以自给,有警则收之入保所,行虽若迟钝,不可人意,实切于为邦本计也。
伏读抚辑之训,敢不益加劳来安集,以称明天子德意。
然臣仰窥圣虑,俾固人心意者,为蕃汉之抚摩,不专为吾民之流徙,兴言若此,臣罪不胜,所恃明王可为忠言,愚臣岂敢有隐!
盖自孟珙招纳太广,不为居重驭轻之思;
似道恩结虽优,浸成外强中乾之势。
今则诸屯典旅,多是其徒,有持阿授柄之忧;
南岸列营,抚如骄子,有积薪厝火之虑。
幸而不发,茍以无虞,蚕食安居,果将焉用!
臣观京湖之所处者,其视东淮不及远矣。
臣今虽恭奉宸旨,抚辑两字,铭著诸心,待之南北之一家,俾无尔汝之形迹,然以前人养虎常饱,犹恐拂之,所谓诈狙作使,未易御者。
臣尝观东汉末年处降人于近塞,异时刘石辈多出其中;
苻坚不听王猛之言,亦受鲜卑之患,皆可鉴也。
此證养成,要已非一岁于此,往者则几藉以胁,继者则惟幸其弭,若不及今商确,预作图惟,如疗病于未病而使医,如治水勿与水而争势,涵洪浸裕,勿露机括,思所以处之之地,用之之方,阴消而潜革之,臣恐异时不能不勤宵旰之忧也。
光武推赤心置人腹,裴度待蔡人即吾人,明良一堂,恩深义结,固无是虑。
臣之此言似过,然亦出于拳拳嫠纬之心尔。
伏望圣慈密与大臣而图全之。
以上四事皆恭因圣明之训,用辄进狂瞽之言,婴渎霆威,谨跼蹐以俟鈇钺。
此外犹有祈控于陛下者。
臣自频年灾患,百念彫零,思虑不及于前时,材力岂堪于重任,封疆尽瘁,所不敢辞,馈饷攸司,实难共二。
盖人品智愚之既异,而物理盈缩之相因,人知为阃费匮乏赖以相通,臣则惧总计支吾久将不逮。
陛下且谓日用如故,岁入顿亏,其可以有立乎!
譬如中年之人,气血岂能与盛年比,病證方异,而医者谓其充盈,取而朘削之,使盛年处此,亦不可同前日语,况衰竭者乎!
强曰藉荣以养卫,正恐不日荣卫之俱虚也。
臣愚欲望圣慈早赐别选计臣,俾臣专意兵事,若或委令兼任,亦须少存旧规,使得永肩一心,展布四体,誓当九殒,以报乾坤之大德。
乃若胸臆所蕴,笔舌难穷,并乞睿照!
房状元衍宝见和。次韵答之 金 · 李奎报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十三
居士年来了万缘,唯有诗狂馀习气。
物或不类寻常看,穷搜细剖状其异。
此茶品绝可无诗,况复平生素酷嗜。
悠然到此谁所饷,想自江淮烟瘴里。
为恐清香先发泄,牢锁缥箱缠紫藟。
秘之不敢示情亲,琭琭(碌碌)何曾数馀子。
寓心独待识茶人,不是风斤斲鼻
碎铛扑火久不煎,正怯儿曹轻品味。
譬如富贵深闺中,养得娇姹鸦头稚。
眼高深恐嫁凡婿,着意东床期欲致。
我今何者敢来试,意外忽逢仙分至。
房公落落天上人(房为内侍。)褚裒皮里阳秋备。
评人馀论移于,说脉论源聊见寄。
读了冷冷洗烦闷,恰如醉面洒寒水。
对茶索酒颇似狂,可笑前言真戏耳。
草庵他日叩禅居,数卷玄书讨深旨。
虽老犹堪手汲泉,一瓯即是参禅始。
因公事留驿中遂登姑苏台晚望 元 · 袁易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
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
乱蝉当槛急,众木抱城稠。
天迥抟苍鹘,山横走翠虬。
虚无疑地尽,突兀并云浮。
绝景嗟才窘,微吟怯语遒。
烟霏生变态,鸥鹭傲冥搜。
初月清如湿,残霞散不收。
似乘牛渚舫,若在武昌楼。
娃馆今荒草,吴官祇废丘
按图非旧迹,访古莫深愁。
蘋浦渔歌断,枫根鬼唱幽。
掠檐闻鹤警,照席数萤流。
止舍惭昭子,投亭愧褚裒
疏顽能稍稍,漂转付悠悠。
兹宇阅人久,伊谁似我俦?
途穷翻一笑,鬓短耐千忧。
世故从飘瓦,浮生等置邮。
三更星斗落,万事入搔头。
莆田王主簿馆予祖居未曾觌面府委游洋覆实宿予馆所小诗奉简 元 · 洪希文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续轩渠集卷六
山谷萦行势似蛇,藤萝深处见人家。
大贤端若鸾栖棘,小卒恬无犬吠花。
捧檄周旋严所指,按图审覈断无差。
此行不至空归去,已识江州孟嘉褚裒有器识庾亮大会州府人士孟嘉坐次甚远江州孟嘉其人何在曰在坐卿但自觉历观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欣然而喜
元 · 黄石翁
看山如觅孟万年,君自求之眉睫间。
翁生愁午睡去,舟行失却九峰山
前瞻数点颇铦锐,沿流计程只此是。
吴礼部诗话:旧得黄可玉江行小稿,读其望九华山诗云云。爱其意新而语佳。后阅程致道北山集望九华山诗序云:船发大云仓五十里许,顾江南众山,中有数峰,奇爽特异,一见即知其为九华,问篙人果然。因知褚季野于广坐中识孟万年,正应如此。黄岂尝见此耶?不然,则诗人胸次之妙,固有不约而同者。
刘景星肥乡 明 · 顾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常日黄梁梦游,明朝匹马度邯沟
山连王屋排空下,云在天门抱日浮。
枕里卢生迷岁月,皮间季野阳秋
丈夫功业时来建,肯向青藜叹白头景星治春秋有名)
访偲庵杨太宰述赠 明 · 郑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山斋文集卷六
碧水丹山武夷太师锡类世多奇。
独持季野春秋责,久谢关西暮夜知。
手握铨衡归物望,身依斧扆肃朝仪。
愿公静养和平福,且对清樽日赋诗。
匡庐阻雪不得登怅然增怀因赋短篇报九江射陂朱君 明 · 胡直
 出处:衡庐精舍藏稿卷三
危磴忽惊呼,卷帷万峰矗。
岧峣回斗杓,连亘横地轴。
积雪石门高,屯云外相逐。
上有古仙人,双双骑白鹿
我欲造其庐,饥餐琼蕊馥。
尘鞅乏凌风,层冰阻回毂。
神超无来往,迹隔成踯躅。
眷思故交亲,绾符在山麓。
形骸疲劻勷,心神栖元穆
长共仙人语,入室披瑶椟。
薄暮吾当来,相见叩元幄。
愿言同斯人,永结霞外辐。
五岳俨岩峋,遍缀青琳屋。
纵浪出方区,何啻践兹谷。
闭门 明末清初 · 赵絅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龙洲先生遗稿卷之二
闭门终日苦多风,无虑无营一老翁。
高枕悠然长谢客,唫诗自在莫论工。
胸中天地尧夫学,皮里春秋季野同。
喜睡向来成一癖,神游八极玩何穷。
国舅赵大亨周甲初度 其一 明末清初 · 朴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汾西集卷之六
亲开沙麓庆千年,布素居然不改前。
粉署那淹褚季野,云台却逊马文渊
悬弧霁景秋疑洗,周甲韶华鬓未宣。
试把蟠桃种馀核,他时留待子如拳。
见友人「咏怀」诗有感,遂依韵和之二首 其二 辛丑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漫从季野定阳,霸业谁堪孙仲谋
末路行藏关汉鼎,中朝兴废仗吴钩。
杜鹃影重迷荒径,谢豹声多恨故邱。
此日河山犹破碎,敢言江左有名流?
徐亦史之骥沙 其四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十二
晴沙龙卧自神皋,藿食春盘有涧毛。
季野四时藏月旦,徵君千顷静风涛。
乱馀微禄兰陵酒,别后相思金错刀。
官舍未须愁系马,汉宫鲜锦待江袍。
彭蠡湖南昌将适庐陵访施湖西途中有寄凡三十二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二
久念庐陵胜,还为彭蠡游。
湖天回远日,山叶动高秋。
星子联迎棹,康郎曲上舟。
溪吟过栗里,野泊近椒丘
烟塞抛鱼罩,霜篱醉酒篘。
风生朝解笮,水冷夜添稠。
赭岸寻遗堞,青山榜旧邮。
桥看三峡雨,亭瞰百花洲
玉笥怀丹牍,珠泉挂碧□。
樯铃遮鸽浦,旅笛傍龙湫
汉将城台迥,秦人洞壑幽。
峰前红嶂合,江畔䌽螺浮
鼓枻横章口,携书到石头。
虚名传白社,浪迹剩乌裘。
铁辘翔云鹢,干将望斗牛
故人今节度,分守旧诸侯。
重镇雄蛮服,严关控上游。
陈蕃推豫郡,陶侃江州
但借卬亭宿,无需投。
入吴忻见导,避楚故依刘。
浙右曾分袂,淮南值税辀。
经冬陪饮宴,首夏约过求。
历览惭灵运,相思负子猷
因探梅尉岫,始忆庾公
何处呜椴鼓,先将释蒯缑。
榻缘徐稚设,坊定范逵留。
兴到开仙室,文成写吉流。
层台闲绣棨,后幕捲青油
我放同安道,君廉过褚裒
草堂赀有待,蜡屐计安周。
西上呼黄鹤,南行驾紫虬。
此间何路达,为我一咨诹。
曲阿后湖遇风(以下二首课制) 清 · 李殷相
 押东韵 出处:东里集卷之一
后湖秋水碧涵空,群公暇日清游同。
季野春秋皮里真,孙子文章海内雄。
锦缆牙樯水云间,临流俯瞰冯夷宫。
化儿元来太喜剧,阳侯簸弄驱长风。
座上谁人色沮丧,一船啼笑须臾中。
醉后狂言聊戏耳,仓卒之对何悤悤。
君不闻如此将无归,雅度共推东山公,故当共推东山公。
走酬滩翁再叠 清 · 洪柱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泛翁集卷之四
午枕寻常睡起迟,闭门春尽叹吾衰。
休为青白嗣宗眼,尚有阳秋季野皮。
布谷政当催种日,河豚已过上滩时。
濠梁谷口漫相待,耿耿此怀君独知(曾欲归耕江上。近又有观鱼之约。而俱未得谐。故下联及落句及之。)
曲阿后湖遇风乙未 清初 · 申混
 押东韵 出处:初庵集卷之五西关录
季野卿念我,胡为见迫湖水中。
季野犹不念,便欲投君君已穷。
此舟之人同遇风,知君滓秽干天翁,招灾致谴由一躬。
季野醉兴公泣卿,当念反如聋。
何不寻君遂初赋,悲啼呫嗫儿女同。
噫嗟嗟,孙兴公
南楼 清初 · 徐乾学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一
南楼月上时,元规甚潇洒。
长啸踞胡床,纵横命觞斝。
是时方清晏,江介无戎马。
物望殷深源(殷深源:殷浩(303—356)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时期大臣、将领,因会稽王司马昱提拔而一度与桓温于朝中抗衡。),清言褚季野褚季野褚裒(303—350)字季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杜乂齐名。)
宾佐堪留连,山川足吟写。
千古庾征西,流传入风雅。
一朝召寇至,宫省入乱蓬。
膝屈陶太尉陶太尉陶侃。),心愧钟侍中
狼狈尚征镇,茂弘茂弘:指王导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愁西风。
负荷栋梁任,终无分寸功。
犹馀清兴发,差与名士同。
按:本集
金南原(世枰) 清 · 权以镇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有怀堂先生集卷之二
徐伐昔游梦想遥,杞溪归路水侵桥。
襄阳耆旧庞公最,白下风流季野饶。
惠政雉驯曾百里,清标宿不三宵。
平生知己今谁在,远送哀词鬓欲凋。
安彦(晚升)癸丑 清 · 蔡之洪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凤岩集卷之一
公生南服继前人,棘棘不为时辈邻。
美质风前临玉树,贞心夜里识金银。
皮藏季野春秋义,脚蹑颜回陋巷仁。
万里云衢鹏未化,十年泥道蠖求伸。
华阳历访曾何岁,瑞石从游拟后辰。
自愧尘容长局束,谁知世事苦邅屯。
云山渺邈离怀苦,夜梦依俙别意辛。
才可普施终下士,理宜遐寿仅中身。
寄来遗牍提撕切,说去先儒旨诀真。
迸泪幽吟人可想,存心直养道靡贫。
从今白雪和曲,可惜青萍竟瘗尘。
湖海茫茫挽不得,悲歌独立暮江滨。
郭山金文 清 · 桂德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凤谷桂察访遗集卷九
四十年光忽梦惊,海山文会若前生。
皮中季野元无迹,毛里东坡但有声。
捉蟹南溪何日事,看花北寺此时情。
同研朋友俱零落,衰境那堪又哭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