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陵 其一 西汉 · 苏武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八
曩以人乏,奉使方外,至使遐夷作逆,封豕造悖,豺狼出爪,摧辱王命,身幽于无人之处,迹戢于胡塞之地,歃朝露以为饮,茹田鼠以为粮,穷目极望,不见所识,侧耳远听,不闻人声。
当此之时,生不足甘,死不足恶,所以忍困强存,徒念忠义,虽诱仆以隆爵厚宠,万金之利,不以滑其虑也。
迫以白刃在颈,铁锧在喉,不以动其心也。
何则?
志定于不回,期誓于殁命,幸赖圣明,远垂拯赎,得使入汤之禽,复假羽毛,刖断之足,复蒙连续。
每念足下,才为世英(《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注,又丘迟《与陈伯之书》注、袁宏三国名臣赞》注并作「世生」。)
器为时出。
语曰:「夜行被绣,不足为荣」。
况于家室孤灭,弃在绝域,衣则异制,食味不均,弃捐功名,虽尚视息,与亡无异。
向使君服节死难,书功竹帛,传名千代,茅土之封,永在不朽,不亦休哉!
嗟乎李卿,事已去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将复何言?
所贶重遗,义当顺承,本为一体,今为异俗。
余归汉室,子留彼国。
臣无境外之交,故不当受,乖离邈矣。
相见末期,国别俗殊,死生隔绝,岱马越鸟,能不依依。
谨奉答报,并还所赠(《艺文类聚》三十)
桓子新论:闵友 其五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王公子问:「扬子云何人邪」?
答曰:「扬子云开通,能入圣道,卓绝于众。
汉兴以来,未有此人也」。
国师子骏曰:「何以言之」?
答曰:「才通著书以百数,惟太史公广大,其余皆丛残小论,不能比之子云所造《法言》《太玄经》也。
《玄经》数百年,其书必传(已下对大司空王邑纳言严尤问也,见《汉书·本传》)
世咸尊古卑今,贵所闻,贱所见也,故轻易之。
老子,其心玄远而与道合(语未竟,《本传》作「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遇上好事,必以《太玄》次《五经》也(《论衡·超奇篇》,《文选·东京赋》注,袁彦伯三国名臣赞》,《史通·内篇·自序》,《御览》四百三十二,又六百二)」。
上疏让爵土 东汉 · 窦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六
臣融年五十三。
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
臣融朝夕教导以经艺,不得令观天文,见谶记。
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传以连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后汉·窦融传》又《艺文类聚》五十一引《东观汉记》,又袁宏《后汉纪》六。)
隗嚣 东汉 · 窦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六
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
亲遇厄会之际,国家不利之时,守陈不回,承事本朝。
后遣伯春,委身于国袁宏《纪》此下有二句云:「忠孝冠周冠周霍,德让配吴札」),无疑之诚,于斯有效。
融等所以欣服高义,愿从役于将军者,良为此也。
而贫悁之间,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
委成功,造难就,去从义,为横谋,百年累之,一朝毁之,岂不惜乎!
执事者贪功建谋,以至于此,融窃痛之!
当今西州地势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
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迷,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
夫负虚交而易强御,恃远救而轻近敌,未见其利也。
闻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今以小敌大,于众何如?
弃子徼功,于义何如?
且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节也。
及遣伯春,垂涕相送,慈父恩也。
俄而背之,谓吏士何?
忍而弃之,谓留子何?
自起兵以来,转相攻击,城郭皆为丘,生民转于沟壑。
今其存者,非锋刃之余,则流亡之孤,迄今伤痍之体未愈,哭泣之声尚闻。
幸赖天运少还,而大将军复重于难,是使积疴不得遂瘳,幼孤将复流离,其为悲痛,尤足悯伤,言之可为酸鼻。
庸人且犹不忍,仁者乎!
闻为忠甚易,得宜实难。
忧人大过,以德取怨,知且以言获罪也。
区区所献,惟将军省焉(《后汉·窦融传》)
辞谢隗嚣 东汉 · 方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足下将建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以望异域之人,疵瑕未露,欲先崇郭隗,想望乐毅,故钦承大旨,顺风不让。
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基业已定,大勋方缉。
今俊乂并会,羽翮比肩,望无耆耇之德,而猥托宾客之上,诚自愧也。
虽怀介然之节,欲洁去就之分,诚终不背其本,贰其志也。
何则?
范蠡收责句践,乘偏舟于五湖
咎犯谢罪文公,亦逡巡于河上。
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请命乞身,望之无劳,盖其宜也。
乌氏龙池之山,微径南通,与汉相属,其傍时有奇人,聊及闲暇,广求其真。
将军勉之(《后汉·隗嚣传》,「更始二年,遣使征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未可知,固止之,不听。以书辞谢而去」。又见袁宏《后汉纪》,小异。)
上疏言隗嚣 东汉 · 马援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
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
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
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臣与隗嚣,本实交友。
初,袁宏《纪》作「臣与往为知交。今闻与来歙书,深更怨臣。自计无负于」)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汉,愿足下往观之袁宏《纪》作「仆北面称臣,加以本欲为汉,足下往观其政」)
于汝意可,即专心矣」。
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义。
自挟奸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于臣。
臣欲不言,则无以上闻袁宏《纪》作「盗憎主人,反欲归怨于臣。臣欲遂退不言,则无以报陛下」)
愿听诣行在所,极陈灭之术,得空匈腹,申愚策,退就陇亩袁宏《纪》作「然后退就垄亩,饭疏饮水,随四民之职」),死无所恨(《后汉·马援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五,各有删节。)
上疏言破羌以西不可弃 其一 东汉 · 马援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亢吾以西,数十里一城,城皆完坚。
制置塞,因山阻海,其蹊径辄有候,故虏不得妄动。
即弃亢吾,以西北为殖养虏根,内自迫促。
宜及兵威,疾往除之。
金城诸县,皆田地肥美,溉灌流通,自有本民,易还充实,诚不宜有所断弃。
若二郡平定,流民还本业,不复为国家忧袁宏《后汉纪》六)
诫兄子严敦书 东汉 · 马援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儿也。
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后汉·马援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七,《艺文类聚》二十三)
复上书止讨蜀 东汉 · 隗嚣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蜀道危险,栈阁贱绝,丈尺之地,侧不得通。
述性严酷,上下相患,须其罪恶孰著,大呼响应之势也袁宏《后汉纪》五)
上疏谢罪 东汉 · 隗嚣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吏人闻大兵卒至,惊恐自救,臣不能禁止。
兵虽有大利,不敢废臣子之节,亲自追还。
虞舜事父,大杖则走,小杖则受。
臣虽不敏,敢忘斯义?
今臣之事,在于本朝,赐死经,加刑则刑。
加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后汉·隗嚣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五,有删节。)
上书自陈 东汉 · 冯异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
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
臣伏自思惟「以招敕战攻,每辄如意;
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杰竞逐,迷惑千数。
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这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
话剧冀以谨敕,遂自终始。
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
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后汉·冯异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五,有删节,又有小异。)
李轶 东汉 · 冯异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
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孝宣而废昌邑
彼皆畏天知命重祖宗而忧万民,睹存亡之符效,见废兴之必然,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
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
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此刘氏之忧也。
是故萧王跋涉霜雪,躬当矢石,经营河北
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
马子张皆复亲幸,爵位如此
谢躬违戾,伏辜如彼,又明效也。
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
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改编恨,亦无及已袁宏《后汉纪》三,又见《后汉·冯异传》,各有删节。)
赦诏(二年三月乙未袁宏《纪》作三月乙酉。)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其赦天下,惟残贼用刑戮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
自今已后,有犯者,将正厥辜(《艺文类聚》五十二引《续汉书》)
赦诏(二年三月乙未袁宏《纪》作三月乙酉。) 其二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酷吏残贼,用刑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
孔子不云乎:「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其与诸中二千石、诸大夫议省刑罚袁宏《后汉书》四)
赦诏(二年三月乙未袁宏《纪》作三月乙酉。) 其三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顷狱之冤人,用刑深刻,狱多冤人,朕甚悯之。
自今已后,有犯者,将正厥辜(《后汉·光武纪》)
复宗室列侯子孙诏(二年十二月戊午 其二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惟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祖魂神无所依归,朕甚悯之。
列侯身废者,国如故。
身死,若子孙见在,令继其先焉袁宏《后汉纪》四)
耿弇(四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将军出身,举宗为国,所向陷敌,功效陷敌,功效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征?
且与王常共屯涿郡,勉思方略,以成功业袁宏《后汉纪》四,《后汉·耿弇》)
庞萌反下诏(五年四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吾尝于众人中言,可为社稷臣将军等得无笑吾言?
老贼当族。
其各励兵马,会睢阳袁宏《后汉纪》五。又见《后汉·庞萌》传作「与诸将书」,与此小异。)
诏遗周党(五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许由不仕有唐,帝德不衰。
不食周粟,王道不忍使久逡巡于君之朝,其赐帛四十匹,遗归田里袁宏《后汉纪》五)
范升奏示公卿诏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自古尧有许由巢父,周有伯夷叔齐,自朕高祖南山四皓
自古圣王道不皆有异士,非独今也。
太原周党,不食朕禄,亦各有志焉袁宏《后汉纪》五)